我們常常會把組織核心與助攻者混為一談。

但實際上,在足球比賽中,很少出現只通過一腳傳球就能破門的情況。

如果一個球員具有超強的直塞球能力,那麼他就很難在前場接到球並舒服地送出傳遞,因為對方的中場會聯合絞殺他。

如何讓善於傳球的球員,在前場接到球,並能在幹擾較少的情況下送出關鍵一傳,纔是組織核心需要思考的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足球從後場打到前場,有100米的距離,只有在大禁區附近,才能變得有威脅,而組織核心的工作,就是把球從後場傳遞到大禁區附近。

把球推進到前場的三種方法:

盤帶:

即便是最成功的突破手,也只能場均過掉3~4名球員,顯然這樣的推進方式不足以支撐90分鐘的時間,而且最頂尖的盤帶高手,長期的過人成功率也難以超越70%,一旦丟球就是單刀。(巔峯時期的諾伊爾,場均過人也只有0.1個。)

中後衛長傳:

曾經的英式足球最喜歡的方式,簡單直接,直接打入禁區。

長傳的效率要遠遠高於盤帶,但這不夠。

現在我們對出球中衛的要求越來越高,但依然不足以支撐長傳這個踢法。

頂級的出球中衛,胡梅爾斯場均送出近8個長傳,但成功率只有50%。

範迪克場均9個長傳,成功率稍高,60%。

一場比賽,強隊所有傳球的整體成功率通常能達到85%左右。

雨刮器:

很多組織核心,都被贈予雨刮器、橫穿帝的封號,他們就是不斷將球穿到左邊……又傳到右邊。

但這正是組織核心的工作。

足球要從後場推進到前場,從哪個方向推進?這是組織核心的直接選擇或者間接選擇。

把球交到右邊,引導球隊把整體陣型壓到右邊,迫使對手也向該側偏移,於是組織核心再把球交到防守相對薄弱的左邊,從左路完成推進。

傳球本身是一種語言交流。把球傳到左邊,是組織核心對邊路球員說【試試從左路推進把】,如果邊路球員又把球回穿給他,是在說【左路走不通啊】,有時候組織核心會比較固執,依然把球給左路【現在沒問題了,你再試試】……

推進過程:

蒂亞戈在後場拿球,選擇了左路。因為他站在薩拉赫的身後,沒有人在防守。

邊路球員很聽話,沿左路邊線推進,並與前腰跑位配合,在肋部跑出了一個空擋。

邊路球員將球交給了肋部的前腰。

這時候前腰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繼續沿著左路推進,但是他選擇了另一種,大範圍轉移到了右路。

這時我們看到,右路的兩名邊路球員有機會完成傳中,有可能送出助攻,但他們並不是這次進攻的主導者。

第一張圖中的傳球者,後腰蒂亞戈,此時幾乎沒有機會前插到禁區前沿,因此在進攻流程中完成助攻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但他卻是這次進攻主導者,他發現了左路的空擋,於是決定向左路發展,左路球員之所以能夠順利的將球往前帶,是因為根本沒有防守球員貼身防守。

而第二個轉換人物就是J羅,他跑出了肋部的空擋,因此纔可以順利接球,輕鬆把球轉移到了右側。由於壓著一邊,大範圍轉移到另一邊是常規的既定戰術,因此J羅承擔的是一個次要組織者的角色。

從位置來說,J羅有一定幾率完成最後一傳,如果右路的格納布里將球回給中路的話。

但蒂亞戈距離太遠,在這裡沒有可能參與助攻。

助攻王通常都是距離鋒線近的球員,前腰或者邊路球員。但他們常常並不參與進攻方向的選擇,與足球推進路線的選擇。

壓一側,轉一側,間接的組織

紅軍把兵力集中在了右路,邊路球員把球回給了亨德森,這時候亨德森有多種選擇。

可以把球給左後側的隊友,但是會比較冒險,也可以挑傳到右路的防線身後,也可以給右邊後衛,以保守的方式繼續再攻右路。

但是他選擇的回傳中後衛。

組織核心的作用就是,壓迫進攻哪一路,壓迫多久,什麼時候再轉向另一路。

亨德森回傳中後衛,並不是回傳這麼簡單,而是讓球通過中後衛的過度,穿向另一側。

為什麼不直接交給他身後左側的邊後衛呢?

有兩個原因

原因之一是,如果這時把球直接交給左邊後衛,可能會有風險,如果對方防守球員速度足夠快的話,即便無法斷球,也會立即對左邊衛形成壓迫。

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橫穿給左邊後衛,對方的防守陣型是橫向移動的,而如果交給中後衛,對方的陣型可能立即向前壓迫,是縱向移動的,這時中後衛再迅速交給左側,可能就會有更大的身後球空間。

當然現實是,拜仁並沒有被騙,在球交給中衛之後,便直接向左側做橫向移動了。

接應球員讓組織變得簡單:

在高位逼搶下,亨德森的推進任務變得很困難。

但好的接應隊友,瞬間解決了這個問題。

亨德森在沒有出球選擇的情況下,被迫選擇了中路的高風險傳球,菲爾米洛背身拿球的同時瞬間過掉了跟防球員,把球交給了插上的維爾納杜姆。

利物浦的局面豁然開朗,策馬奔騰。

在這個極為簡單的組織進攻中,菲爾米洛成為了關鍵性的角色,他讓亨德森極為艱巨的組織工作立刻打開了局面。

相比亨德森在困難情況下抱了菲爾米洛的大腿而言,下面這個球一傳一跑,功勞就算是五五開了。

蒂亞戈在後場拿球,並沒有受到太多幹擾。

然後一個長傳,直接找到了右路的格納布里。

僅僅通過一腳傳球,將球從後場推進到了大禁區附近。

這類傳球不僅僅是因為蒂亞戈的視野開闊,格納布里跑出了空擋也極為重要。

如果格納布里不跑,就沒有這個球,而如果薩拉赫對蒂亞戈進行幹擾,他還敢不敢傳這個球,很可能就變成了短傳,格納布里也就白跑了。

---------------

組織核心通常是一個球隊傳球最多的球員,因為他需要不斷通過傳球指揮球隊嘗試不同的進攻方向,不斷拉扯對方的方向,將球送到大禁區附近,讓另一個傳球手有更大的空間送出助攻。

助攻不是唯一標準:

有精準長傳能力的卡里克,並不具備助攻能力,常年為零,最多不過2個。

皮爾洛在AC米蘭,09/10賽季完成了4個助攻,10/11賽季完成3個助攻。

在11/12賽季加盟尤文,完成了13個助攻。這13個助攻包括,6個定位球,3個運動戰傳中。

相比米蘭時期,更多的運動戰傳中,可能是因為位置前提,而最為一個組織核心來說,通過長傳或者短傳完成的直塞球助攻是很少的,只有4個。

09/10賽季,哈維在非運動戰的助攻數達到11個。這與巴薩的體繫有很大的關係,巴薩的推進速度慢,即便推進到前場也不急於完成最後一傳,於是哈維有充分的時間從中圈活動到禁區前沿。

跑動能力與慢節奏的推進,後方有布斯克茨鎮守,是哈維完成助攻數高的原因。

但也只有一個賽季。09/10賽季之外,大量的年份,哈維的助攻數也就是5、6個。

而法佈雷加斯有9個賽季助攻超過10個,其中07/08賽季助攻數19個,14/15賽季助攻數18個。難道說明法佈雷加斯碾壓皮爾洛與哈維嗎?

這只是因為法佈雷加斯的活動區域更接近於前腰。

組織核心的悲慘之處在於,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合理的量化指標去衡量他們在球場上的思考。

為什麼世界盃克羅斯表現很一般呢?

因為組織核心的功能是推進。

如果對手退守在大禁區前沿擺大巴的話,推進工作就瞬間完成了,傳統的組織核心也就失去的意義。

這時候,就需要把最好的傳球手放到邊路,中間放著一個大中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