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相如說:「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就像在這個世界上,你根本找不出兩片相同的葉子來一樣,這世間也不會再有第二個三毛。

很多看過三毛書的朋友,夢想著有一天能夠活成她的樣子,我也是。可不過想想罷了,不可能的。

要知道,是特殊的經歷造就了特殊的人。想要成為三毛,那麼從小學開始你就要有一位這樣的老師,最擅長用竹教鞭狠狠的抽人手臂,比如你考了八十六分的話,就會被抽上十四下,每天手臂上的橫血印就是日常生活的點綴。當然,也用其它招數,比如揪眼皮,比如把鄰座的兩個腦袋用力的撞到一塊去。想要成為三毛,這樣的日子你要熬上兩年,然後考到中學去。

在初中,你會遇到一位數學老師,她會侮辱你考試作弊,用墨汁在你的眼眶上畫鴨蛋,然後拉著你給全班看,全班看完還不夠,還會讓你到走廊去走一遭,給更多的人來看。

想成為三毛就把自己代入進來吧,那時你只有十二歲,經歷一場這樣的羞辱,回家沒有和父母講,而是一個人逃學去了墳場,躲在那裡看《紅樓夢》。然後父母發現,你再不肯去學校,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一關就是七年。

好,如果覺得這七年沒有聲音、沒有色彩的日子可以忍受,那麼按照三毛的路徑你會有一次自殺獲救的經歷。然後,會被送去和顧福生學畫,每週一次。這是一段難得的時光,這期間你拿起了筆開始寫文章。不久,顧福生就出國了,你又再度將自己關回去。

還好,後來被人推薦去了臺灣文化大學做了哲學系的旁聽生。在這裡,與三毛一樣,你會經歷美好的初戀,戀情失敗後遠走西班牙。在那年的聖誕節初遇荷西。然後漫遊歐洲,回國任教,遇到了那個德裔男子,兩人相愛,卻在婚禮之前,那人猝死,接著是又一次的自殺獲救。

然後再赴西班牙,重遇荷西,在撒哈拉的小鎮上兩人結婚,這時的陳平纔是真正意義上的三毛。在沙漠裏,寫出了一連串的撒哈拉的故事。

想活成三毛的話,以上這些,誰可以來一遍呢?何況還有後面荷西離世的打擊。

所以說,這世上不會再出現第二個三毛了。

喜歡三毛的朋友請關注從不穿靴子的貓,我的頭條文章裏錄有三毛的音頻講解。


首席國士為你解答:

不會。

1,當前的女人現實,不可能再出現那麼浪漫主義(思想不一般)的人。

2,當前中國越來越富裕,阿拉伯國家越來越封閉,敢跑到撒哈拉沙漠生活,嫁給貝都因人的女人還真幾乎快沒了。

3,中國人的文化品位不好那一口了。而且她還會被噴死,當然會有去沙漠的人,不過不會再感覺自己有那麼文青,有也就不會再像三毛那麼出名,只能默默無聞。


三毛的作品是經歷過人生軌跡的現實感,每一部作品都是現實的人生經歷,她的作品讀起來有為無常,現實版的三毛到現在我還沒有看到過,現在的作家大多都是浪漫主義作家,很少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體驗生活,一步好的作品一定是有一定的生活故事。


感謝邀答!我很想問題主:你是對社會有多大的失望呀?!社會再逼逼咄人,你也不能失去幻想呀。想當初的你多麼異想天開,現在怎麼這般深沉了。

回過頭來,有沒有第二個三毛呢?

別說第二個,就是第三個第四個等等都會有呀,這樣的人還是很多的,只不過她們比較低調。她要浪跡天涯或許只需要一個包就走了,你抓不住她的蹤跡,你自己停留在原地卻以為所有人都和你一樣。

最後補充一句,戒了懶,三毛會更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