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對於日本這個國家,多多少少都是有點瞭解的。關於日本的傳聞有很多,其中排外性強是比較大的一個特點,日本街頭採訪對外國貨的態度,許多民衆都有表示過不太能接受(最有趣的一次,是採訪一個大媽對於中國貨的看法,對方表示不能接受,結果衣服是“中國造”...)。這種排外的態度不僅侷限於人,還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支持國產(指日本人支持日本製造)算是一大亮點了。

  對於外來車輛的態度,基本也是上述原則,甚至對於奔馳、雷克薩斯這種國際有名的座駕,在日本其實都算是“不被接受的混混車”(近些年新一代的態度有改善,不過本質沒差)。

  排斥外來車輛,對於“國產車”卻是意外的放寬和推崇,像豐田埃爾法這種車輛,其實在日本算是麪包車。

  在日本,一輛埃爾法真心算不上什麼昂貴的車子,售價僅相當於一輛凱美瑞。凱美瑞是什麼車?不超30萬的平民級座駕!埃爾法在當地售價之低可想而知。原廠+本地銷售,縱使能令埃爾法售價低廉,可這個價格,絕對能用“麪包車”來形容了。就算價格稍微昂貴的,其實就是相當一輛高價凱路威了。本質,它還是麪包車。

  然而到了中國,埃爾法的售價真心不低,價格80萬+,輕鬆可超百萬,買到有價無市不說,加強版的,一個加價費可以高達40萬!光是加價費就夠日本本土一輛車。造成這個原因的根本,除了稅收之外,還是國內(中國)“土豪”消費力太強。像香港,明星出行標配埃爾法,不是奔馳保姆買不起,價格更貴的埃爾法更顯身份會是更大原因。

  在國內看到埃爾法氾濫,不是價格低導致量大,而是因爲這輛車更加凸顯身份。這感覺就像是很多人喜歡蘋果手機一樣,價格剛剛適中,足夠顯得自己格調不低,又不超過消費底線太多,所以很多人就算稍微不富裕,也願買這種“貴族平民機”,這樣纔有能讓自己臉面好看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