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達斯特拉的鋁合金車架與捷安特的TCR鋁架、CAAD12、Emonda ALR相比如何?


根據最近兩品牌的更新數據,對回答做了些許改動。

斯特拉和tcr的鋁架型號多了去了。

斯特拉鋁架的車架幾何都基本一致,主要區別在材質和其它規格方面。

斯特拉93和斯特拉94,斯特拉獵鷹等這幾個主要在大陸銷售的低端型號型號的鋁架材質為6061,液壓成型(hfs),68mm旋入式五通。

老款斯特拉100到斯特拉300以及老款斯特拉400,斯特拉百萬限量,斯特拉king這幾個型號鋁材為6066鋁hfs,車架幾何表上的型號為scultura lite。

斯特拉400tw,18款斯特拉400,斯特拉500以及巴林版斯特拉300,鋁材與成型技術同上,但改為pf86式五通,有些型號還有uci認證標識。

還有斯特拉900tw,鋁材與成型技術同上但為pf30規格五通,同樣帶uci認證。

除此之外還有斯特拉disc系列,除上面的規格以外,車架前叉開檔100mm,桶軸軸心直徑12mm,後叉開檔142mm,桶軸軸心直徑12mm(標準142桶),另外還有老款斯特拉車架後面快拆碟剎前面桶軸碟剎規格(斯特拉king的碟剎版),以上型號五通規格同樣分bsa68旋入和pf86、pf30的壓入。

車架級別的區分:從規格看當然壓入版本的斯特拉更好,從鋁材上看6061版本最便宜。

捷安特的tcr系列相比就清晰很多了。

五通很早就統一成了bb86壓入規格。

從材質和成型上看,aluxx sl成型技術的tcr有tcr pro以及tcr6系列(整車停產被新tcr sl取代);還有台灣版老tcr sl及新tcr sl,新sl系列相比6系列車架頭管壓縮更多,等效上管更長一點,而台灣版sl與新sl最大區別在坐管,台灣版型號相對較老,還在使用圓坐管,新sl使用橢圓型坐管(官方說是結合了水滴型坐管和d型坐管的管型優勢)。

而現在新tcr sl還更新了桶軸碟剎版本,官網有售。

這幾個型號里當然新sl最好,tcr6相對差一些,但也不次於bsa68五通的66鋁斯特拉。

至於tcr slr系列,不管是它的整車價格還是車架的價格都已經和自家的tcr adv很接近了,slr2的整車就比adv3貴,甚至遠遠超過了已停產的tcr c系列。相比美利達甚至比斯特拉cf903、904、905以及老款斯特拉1100cn等低端旋入碳架還貴,但這個系列也已經很久沒有更新了,可能打算以新sl高端型號代替。

相對比tcr和斯特拉兩個系列的車架幾何,斯特拉定位是全能型公路,tcr定位綜合偏爬坡型,所以在兩型等效上管長相同的尺碼中,tcr的車架頭管相比斯特拉更短,等效上管壓縮較多。騎乘舒適性上斯特拉應該會好一點。


前幾年管材技術上落後一個時代,近年不清楚,不過應該還是沒有開發新的鋁合金管材。


高端鋁架已經是註定被淘汰的產品了,關注碳纖維吧!同價位的碳架更好


都是鋁架,到這個時代了,用料,科技,空氣動力學什麼的都差不多到頭了。跟著感覺走挑個順眼的樣子就行了。在大神腳下騎大金鹿也能巡航40啊。


沒用過沒了解,不曉得


斯特拉94騎過,感覺還不錯,性價比挺高,其他幾款沒騎過,此外感覺tcr價格略高,再添些錢就買碳車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