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

  孩童頻發生死問。

  每年的清明時節,當我們緬懷故人,年幼的孩子們也會染上憂慮,不斷髮出“生死追問”:

  “

  人爲什麼會死?

  死後會去哪裏?

  我們都死了以後,還會在一起嗎?

  ”

  讓天真爛漫的孩童直面死亡,對每一個父母來說,都是一件特別困難、特別糾結的事。

  我們心疼並擔憂,還混雜着難以自制的哀痛。

  所以,我們的說辭,往往有着明顯的搪塞和矇混:

  他睡着了;

  他去了很遠的地方;

  他在天上,和天使在一起;

  他到了一個極樂世界,那裏沒有病痛;

  等你長大就知道了。

  但是,這些美好的、小心翼翼的措辭,並不能爲孩子們答疑解惑,在他們心裏,仍然充滿了對死亡的疑惑和焦慮。

  談或不談,死亡都在那裏。

  1.

  去年這個時候,有一位親人永遠離開了我們。今天,先生和我討論清明節的安排時,一旁的兒子突然插話:“你們是在說姑姑嗎?你們去看她的時候,告訴她,我也會記得她。”

  我很驚異,問兒子爲什麼要對姑姑說這句話。

  兒子認真地說:“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遺忘纔是。我沒有忘記姑姑,她就不是真的死了,她只是離開了我們。”

  原來,是《尋夢環遊記》代替我們給了他關於“死亡”的定義。

  其實,兒子並不是一直都對死亡如此從容淡定。

  在他四歲那年,大年初一的清早,我笑嘻嘻地叫兒子起牀:“新年到,寶寶又長大一歲囉。”

  卻不料,他聽到這句話時突然大哭:“我不要過年,我不要長大。”

  我奇怪兒子對於新年的反應,他抽泣着說:“長大就會死的。”

  原來,兒子之前養過一隻小烏龜。雖然精心照料,小烏龜還是死了。兒子很是傷心,外婆安慰他說:“別哭了,這隻烏龜是因爲活得太久才死的。歲數大了,都會有那一天。唉,等你長大了,外婆也會不在嘍。”

  從那時起,兒子就將時光流逝與死亡聯繫在一起。

  他用自己的想像,虛構了一個死亡拼圖,這個拼圖帶給他更多的困惑和恐懼,以至於“又長大一歲”這種說法,都讓他感到害怕。

  我沒有詮釋“死去”的含義,只是拿出手機,讓他看平時給他和小烏龜拍的照片,一起回憶帶小烏龜玩的情景。

  在後來看《尋夢環遊記》時,兒子對於“死亡”有了一個新的認知:“我記得Ta,Ta就不會消失。”

  雖然死亡的真相,並不總如童話那般美好溫情,但當我們從容面對,甚至開始凝視死亡時,或許能從恐懼中看到其他的力量,比如——愛。

  2.

  有時候,孩子們對於“死亡”的理解,可能和成年人想的不是一回事。

  心理學家李鬆蔚曾講述過自己和女兒關於生死的討論。

  他給女兒講《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女兒在聽了這個關於愛與生命的故事後,憂心忡忡地問父親:

  “爸爸,你會死嗎?”

  “那就沒人給我買好吃的、好玩的了。”

  “沒人陪我玩了。”

  女兒如此“大逆不道”,李鬆蔚卻鄭重其事地告訴女兒:

  “你還沒長大,爸爸就死了,這個可能性很小很小很小。萬一發生了——記住,我說的是萬一哦——爸爸會留下一些錢,這些錢可以一直給你買好吃的、好玩的。媽媽會陪你玩,就像爸爸出差的時候一樣。”

  於是,女兒放心地去玩遊戲了。

  成人世界很避諱的黑暗想像,其實不過是孩子們在尋找安全感。

  他們對死亡真正的恐懼,並不是死亡本身,而是:隨着死亡來臨,他們最依賴的愛還在不在?

  有一位爸爸,有那麼一段時間,孩子經常會問他關於死亡的問題:

  “我們什麼時候會死?會怎樣死?”

  每次,這位爸爸都平和地告訴孩子:

  “我們都會有死去的一天,我不知道是在什麼時候,也不知道會怎樣死去。但我知道,無論我活着還是死去,我都永遠愛你。”

  孩子常常會和爸爸玩這個對答遊戲,並且用爸爸教她的話來回應:

  “沒關係,如果你死了,我就讓你在我心裏活出來。”

  這句溫暖的話語,撫慰了孩子焦灼的心。

  當成年人將死亡看成生命的一個部分,孩子就會接受大自然的規律。

  當我們放下對死亡的恐懼,孩子便會從我們身上習得對生命的熱愛。

  3.

  孩子們,也包括我們,之所以害怕別離,其實是害怕愛會因別離而消逝。

  如果能讓孩子們明白,死亡只是讓身體離開,但不會終結我們之間愛的聯接,那麼他們未來的人生便不會覺得無助和孤單。

  有一個憂傷而溫暖的故事。

  美國女孩Bailey在21歲生日那天收到了父親生前爲她預訂的鮮花。

  Bailey16歲時,父親因爲癌症去世。去世前,父親聯繫了一家花店,預訂了未來5年的鮮花,並且提前寫下5封給女兒的信,保證Bailey直到21歲成年的每個生日都可以收到來自父親的祝福。

  在第5年的信中,父親對女兒說:

  寶貝,我已經去了一個更好的地方,我不希望你再爲我流更多的眼淚。

  我希望你永遠尊敬你的媽媽,做真實的自己,過幸福快樂而充實的生活。

  我仍會一直陪伴着你,陪你抵達每一個人生的里程碑。無論什麼時候,我一直都在。

  從此以後的生日裏,Bailey再也不會收到來自父親的鮮花了。可是她知道父親的祝福一點都沒有減少,而她對父親的愛也會年復一年地綿延下去。她決定,今後每一個生日,送自己一朵白玫瑰,來紀念和父親彼此的思念。

  愛是人生中的一盞燭燈,我們惦念的人,並沒有消失,只是換了另一種方式,仍然守護着我們。

  就像《尋夢環遊記》讓兒子明白:生命的結束,不代表愛的分離。

  所以,他對已在天國的姑姑說:我仍然記得你,你沒有離開我們。

  心理學作者吳在天說:“如果我們住在彼此的心裏,死亡就不是分離。”

  這大概就是生命教育的本質:

  瞭解死亡,是爲了更好地珍愛生命,珍惜身邊的每個人,珍視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死亡必然發生,但我們可以溫柔地擁抱它,也是擁抱循環不斷、生生不息的生命歷程。

  有愛的指引,我們的孩子才能抵達更開闊、更自由的遠方。

  4.

  我們的一生,總會經歷傷痛別離。“人生自古誰無死”這個道理,孩子們遲早也要懂。

  就像花開花落、潮漲潮汐。

  花開時,漂漂亮亮地盛開,凋謝了人們也會記得它的美好。活着的時候認認真真地生話,離開時雖然難免傷心,但更多的是記取生前快樂溫暖的時光。

  身爲母親,我一直在思考:我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麼?我能留給他最寶貴的財富是什麼?

  對孩子而言,他們最難以忘懷的,是父母留給他們無數快樂美好的回憶。

  唯有那些溫暖的片斷,能支持着他們走在這人世。因爲這些美好的記憶,是人一生不竭的能量,有這能量在身,人不會枯萎。

  所以,我們要在相聚的時光裏,不斷地創造讓彼此永遠記在心頭的美好瞬間。那纔是我們傳給孩子最寶貴的力量,支持着他們走向沒有我們陪伴的未來。

  或許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向死而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