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螢火蟲史評

「嬋娟」指的是「月亮」或者「月光」。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長久,不管相隔千山萬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潔美好的樣子。這句話常用於表達對遠方親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願。只願互相思念的人能夠天長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過月光來傳遞思念(或者共享這美麗的月光)

出自 宋·蘇軾《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這首詞的序中,就明確表達了蘇軾的初衷:「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子由,就是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由此可見,這首詞的初衷是蘇軾因為思念弟弟蘇轍而作,不過後來,引用的人越來越多,詞的寓意也就越來越廣,擴大到情侶、朋友之間了!

擴展資料: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寫於1076年中秋節,當時蘇軾和他的哥哥蘇轍(玉子)已經四年沒見面了。先秦時期有一首詩寫道:「唐棣之花,萼胚平。」兄弟的感覺一點也不像兄弟的感覺,就像手足。「更何況,蘇軾和他的兒子有著相同的政治觀點,並且相互支持。在他早年,他和他達成了一項「成功後退休,晚上睡覺」的協議。當時,蘇軾與主持變法的王安石意見不一,所以他請求外界幫助瞭解米州。他說他對自己的仕途感到困惑,心裡有一種痛苦。他說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的月亮是最大最圓的。人們把它視為家庭團聚的象徵。但是蘇軾寫這個詞的時候正在密歇根工作。那天晚上,蘇軾喝了一整夜。好好利用這酒。他寫了這句不朽的名言。官場失望的詞人不說悽涼的語言,而是說只要每個人都活著,都健康。儘管人們相距數千英里。同一個月亮照耀著我們。它不僅表現出樂觀和愉快的生活態度。利用這個月來談論事情。這與中秋節的背景非常一致。它可以被描述為場景的混合。

歡迎點贊,評論!


問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的「嬋娟」指的是什麼?


前言

嬋娟一詞有多種含義,最常見的有3種∶美女、因美女而衍生出的姿態美好、美麗的物體(包括花木、月亮等)

一、美女《同沈右率諸公賦鼓吹曲二首》 其一 巫山高(南北朝·劉繪) 

高唐與巫山,參差鬱相望。灼爍在雲間,氛氳出霞上。

散雨收夕臺,行雲卷晨障。出沒不易期,【嬋娟】以悵惆。

巫山高唐神女被稱為嬋娟。

傳香枕(唐·史鳳)

韓壽香從何處傳,枕邊芳馥戀嬋娟。

休疑粉黛加鋌刃,玉女旃檀侍佛前。

這裡用了"韓壽偷香"典故,嬋娟代表了情人。

二、形容姿態美好

1、形容月亮的姿態美好。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棲白) 

尋常三五夜,不是不【嬋娟】。及至中秋滿,還勝別夜圓。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無煙。自古人皆望,年來又一年。

2、美女的姿態美好。

《遊仙二首 其一》(唐·司空圖) 

蛾眉新畫覺【嬋娟】,鬥走將花阿母邊。仙曲教成慵不理,玉階相簇打金錢。

3、花木的美好姿態

《梅》(宋·鄧肅) 

不顧冬殘自在妍,笑將疏影弄【嬋娟】。小軒不用垂簾幕,我醉花香自得仙 。

三、美好姿態的物體 例如月亮等

1、花木

《竹十一首 其十》(唐·陳陶) 

丘壑誰堪話碧鮮,靜尋春譜認【嬋娟】。會當小殺青瑤簡,圖寫龜魚把上天。

2、月亮

中秋月(唐·薛瑩) 

三十六旬盈復缺,百年堪喜又堪傷。勸君莫惜登樓望,雲放【嬋娟】不久長。

四、千里共嬋娟也不是蘇軾的首創

千里共嬋娟也不是蘇軾的首創,是蘇軾化用了前人的詩句,

懷江南同志(一作送客)(唐·許渾) 

南國別經年,雲晴波接天。蒲深鸂鶒戲,花暖鷓鴣眠。

竹暗湘妃廟,楓陰楚客船。唯應洞庭月,【萬裏共嬋娟】。

箏(唐·張祜) 

綽綽下雲煙,微收皓腕鮮。夜風生碧柱,春水咽紅弦。

翠佩輕猶觸,鶯枝澀未遷。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嬋娟】。

五、蘇軾千里共嬋娟是什麼意思?

從蘇軾化用的前人句子來看,嬋娟前面都有「月」的意象,所以這裡不可能代表月亮。

唯應洞庭月,【萬裏共嬋娟】

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嬋娟】。

這個嬋娟可以理解為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意思,這個此時因為有嬋娟二字,所以有美好的意思,即良辰美景。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老街味道


要搞明白,首先就要弄清楚「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出處。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出自北宋蘇軾的《水調歌頭》。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蘇軾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詞的最後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嬋娟」是美好的樣子,這裡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嬋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謝莊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麼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繫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

「但願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侷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於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因為古人有「神交」的說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見面,卻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嬋娟」也可以說是一種神交了!王勃有兩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味深長,傳為佳句,與「千里共嬋娟」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許渾的《秋霽寄遠》說:「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都是差不多的寫法。

但願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著美好的月光,表達了作者的祝福和對親人的思念,表現了作者曠達的態度和樂觀的精神。蘇軾就是把前人的詩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鑄成一種普遍性的情感。這首詞表達了對弟弟蘇轍(字子由)的懷念之情,但並不限於此。可以說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

弄明白了這些,就不難理解「嬋娟」的意思了,詩人用借代的手法來指明月,共嬋娟就是共明月。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蘇軾在他的詞中寫的一句祝福語。相當於我們過年過節的時候,或者是兩個人見面的時候,說的「恭喜發財」「祝福你美滿平安」「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之類的話。

但是,讓我們不能理解的是,這裡的「嬋娟」是什麼意思?

(嬋娟拜月)

一般的解釋是,「嬋娟」指月亮。但是我們查看了歷史上的很多典籍,似乎都沒有「嬋娟」指月亮這樣一種說法。只有蘇軾在這首詩裡面這麼寫了。

一般的典籍中,都說「嬋娟」是女人。為什麼呢?

我們先來看看這兩個字的本意。「嬋」字中的「單」是大力士的意思,和「女」合起來,就是女大力士的意思。「娟」字中的「肙」是指小口小身,姿態曼妙的意思。因此,「娟」就是指姿態曼妙的小巧女人。

總而言之,不管是女大力士,還是姿態曼妙的小巧女人,指的都是女人。沒有說過是指月亮。

但如果「嬋娟」是指女人的話,這句詞在這裡就很怪異了。蘇軾是把他這首詞,寫給他兄弟的。他給他兄弟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女人。這簡直有點顛覆三觀的味道!

雖然劉備曾經說過,「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我們說兄弟感情好,是同穿一條褲衩的。但就算女人代表衣服,蘇軾也不能那樣說呀。這樣的玩笑,肯定是開不得的。

(蘇軾畫像)

所以大家都認為,蘇軾的詞中「嬋娟」,在這裡指代的是月亮。如果指代的是月亮,那就完全沒有問題了,就代表了「團圓」的意思。

月亮之所以能夠代表「團圓」的意思,除了月亮在缺了以後會圓以外,還因為,人們不管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同一輪月亮,都可以照同樣的月光。因此,也就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讓居於兩地的人,「團圓」起來。

那麼,為什麼說蘇東坡詞中的「嬋娟」,指的是月亮呢?

我覺得,這裡的「嬋娟」,應該是「嫦娥」的意思,是用嫦娥來替代月亮。

那麼「嬋娟」為什麼是指嫦娥呢?

(嫦娥奔月)

我們知道,在神話傳說中,嫦娥本來是后羿的妻子。后羿是一個神射手,他曾經把天上的十個太陽,射了九個下來。但是這個神射手畢竟還只是凡人,他想當神仙,於是從西王母那裡,拿了些不死葯回來。

后羿拿這個不死葯回來,本來是想和嫦娥分喫的。分喫以後,兩個人都可以變成自由飛升的神仙。但是嫦娥肯定是以為后羿不給她喫,於是偷偷地奪過來,自己喫掉。

本來這是兩個人的劑量,嫦娥偷喫了,這劑量就超了,於是她往上升的時候,就降不下來。一直升一直升,最後就升到了月亮上。而且就永遠在月亮上,降不下來了。

在「嫦娥奔月」這個過程中,嫦娥強奪了后羿的不死葯。說她是「女力士」,也未嘗不可。同時,嫦娥在奔月的過程中,由於不斷想降下來,但是藥力又堅決讓她升上去,說明她的力量是無法阻擋藥力的。同時她的姿態,在這種掙扎飛騰中,又呈現出一種曼妙的樣子。

因此,蘇軾用「嬋娟」來表示嫦娥,同時用嫦娥來替代月亮,也就說得過去了。

(參考資料:《蘇軾詞中的意境》)


首先,嬋娟在詞句裏指的是美好的月色。

我們都知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詞出自蘇軾的詞《水調歌頭》,是蘇軾在宋神宗熙寧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節這一天飲酒賞月時所做。那年蘇軾41歲,是密州(山東諸城)太守。題說「兼懷子由」,當時蘇軾與其弟子由已經六七年不見了。

據蘇轍《超然臺記敘》說:「子瞻(蘇軾字)通守餘杭,三年不得代。以轍之在濟南也,求為東州守。既得請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蘇軾從杭州輾轉跑到密州,為的是能見到兄弟,但是到密州之後,仍不能與弟轍時常晤對。所以,這首詞的基本格調便是對弟弟的思念。

因為不得見,所以只能想念和祝福了,因為是中秋節,是賞月團圓的時節。既然月有圓缺,人有離合,自古以來都是如此,那也沒有什麼可悲傷的了。只願兄弟二人能夠彼此珍重,在遠別時光裏共賞中秋美好的月色。所以「蟬娟」,在這裡指的是美好的月色。此句從謝莊《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句蛻變而來。

其次,嬋娟還指代貌美的女子。

唐 方幹 《贈趙崇侍御》詩:「卻教呼桃鸚鵡葉 ,便遣嬋娟唱《竹枝》。」這裡嬋娟便指的是唱歌的女子,而「綺窗羅幕鎖嬋娟」卻是在重重羅幕後面的美人了。另外,從「嬋娟」一詞帶「女」字旁可以看出,它最早是作為女性人名而出現。嬋娟據傳是戰國時期大詩人屈原的女學生,跟宋玉是同學,她對老師非常崇拜,時刻關心著老師的生活起居。嬋娟不但聰明伶俐,冰清玉潔,屈原非常賞識這個女學生。屈原在政治鬥爭中遭到陷害,關鍵時刻嬋娟始終和屈原站在一起,最終誤服了南後陰謀殺害屈原的毒酒而死亡。

屈原知道嬋娟的死亡真相後,萬念俱灰,懷著悲痛心情寫了一篇賦,把嬋娟比喻為「天使」。此後「嬋娟」的形象就逐漸被後來的文人所認可。到東漢時期,「嬋娟」在文人的心目中,已經成為秀外慧中的美女的代名詞。張衡在《西京賦》中,創造了一個成語「嬋娟此豸」,本意指像嬋娟一樣的美女,具有妖嬈嫵媚的姿態。後來,這個成語變成了形容詞,專門形容女人漂亮而賢惠。成了後來詩詞中美好的女人的代名詞。

三、形容女人的姿態曼妙優雅。

既然嬋娟美麗的女人的代名詞,那麼這樣的女人的姿態自然是優雅的。唐˙孟郊˙嬋娟篇:花嬋娟,泛春泉;竹嬋娟,籠曉煙。寫這些花像的姿態像美女一樣婀娜多姿,竹子的姿態像美女一樣妖嬈籠罩這清晨的薄煙。寫出了花與竹的美好身姿。梁州曲: 腰肢裊娜,體態嬋娟。直接寫出了身姿嬋娟,便是身姿曼妙、優雅的意思了。

總之,嬋娟一詞有多種含義,並且它的意思也經過了時間的發展文人的發揮,最終形成了中國古典詩歌中一個意象,代表了月亮以及美好的女子、姿態等多種意思。是我國文化中獨有的一個文學意象。


嬋娟的來源:

相傳嬋娟是大詩人屈原的一個女學生,長得冰清玉潔,美麗動人,後因勇敢的替代屈原喝下了毒酒而死,人們為了紀念她,把她的名字專門用來比喻那些情操高潔,身姿妙曼的美女。

嬋娟的本意:

1、形容姿態妙曼優雅;

這個形容基本上指的是女人,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該凸的凸該翹的翹,身材惹火,彷彿柔若無骨一般,很容易勾起內心深處某種慾望的身姿。

2、指美女、美人;

這個就不用解釋了,大家都知道什麼是美人、美女,美人兒誰不愛,美女誰不喜歡。

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月亮;

古人認為萬物有靈,不知道月亮是個球,還以為上面住著一位美麗的女神,就把月亮想像成代表女性的陰之神的居住場所,愛屋及烏,也覺得月光美麗,嫵媚。

千里共嬋娟裏的「嬋娟」:

光從字面上來解釋這句詩詞裏「嬋娟」的意思,那是不完全的、不完整的,因為我們不可能解釋為:千里共享妙曼,或是千里共享美人兒,千里共享月亮等等,這不僅無法理解,而且還低俗。

我們想知道這個「嬋娟」指的是什麼,就必須瞭解詩人的寫作背景,把握詩人的心態想法,然後通讀整篇詩詞,把意思全部連接起來,體悟出詩人的意境纔行。

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公元1076年(宋朝時期)中秋的時候蘇軾在密州(今山東省濰坊市諸城縣)寫的。

當時的蘇軾與宰相王安石因政見不合,自求外調到與弟弟蘇轍相距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能和兄弟多多相聚,但沒有得到實現,而是被他的政敵外放到了密州。蘇軾寫這首詩詞時已經與弟弟整整七年未見了,中秋明月下,孤寂一人的詩人特別思念自己的兄弟,於是醉酒醒後,揮毫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

開篇小序就註明瞭是懷念弟弟的:「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子由就是蘇轍,蘇轍字子由或同叔。蘇軾和蘇轍兩兄弟的感情很好,蘇軾的詩詞裏經常可以看到寫蘇軾的,例如《初別子由》二首等。

下面我們就把整首詩詞連起來通讀一遍: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意思為:月亮什麼時候才能出來呢?我端著酒杯問著青天,不知道這天上神仙居住的宮殿,現在是什麼時候了,是何年何月?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意思為:我想乘坐著清風來到天上,又恐怕美玉砌成的宮樓殿宇太高了,經不住寒冷,站起身來飛舞玩弄著自己月下的清影,好像不在人間似的。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月亮已經從硃紅色的樓閣轉到了低低的雕花窗戶上,照著一夜無眠的我,按理說月亮對我不該有什麼遺憾吧,但為何偏偏在別離時才變圓呢?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人都有喜怒哀樂和分分合合,月亮也有變大變小、變圓變缺的時候,這種事從古至今都是這樣,難以周全,只希望你我親人都能健康長壽,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賞美麗的月色。

其實這首詩詞更像是一封寫給弟弟的書信,以詩詞的方式向弟弟蘇轍講訴了自己的心裡想法,表達了作者對國家朝政的擔憂之情。

我們可以站在蘇轍的角度來聽聽蘇軾所傾訴表達的真正含意:

聖明的朝政什麼時候才能出現呢?我想問問天子,但我已經遠離了權利的中心,不知道那裡的情況如何了,我想儘快的回到那裡,但又擔心那些坐在高位上的人的勾心鬥角,令我感到心寒,我現在一個人的像個瘋子似的舞弄著自己的影子,好像已經不在人間的樣子。月亮已經快要落山了,低低的掛著我的窗前,照著一夜沒睡的我,它不應該像我一樣有遺憾的啊,為什麼總是在離去的時候才會變的更圓呢?哎!人總會有分分離離,悲傷歡樂的,月亮也有大小圓缺的變化,這種事情千百年來都是這樣,無法改變的,唯有祝願你我兄弟都能健康長壽,就算相隔千萬裏,我們也能一起欣賞這美麗的月色,將來能共迎聖明的朝政。

所以千里共嬋娟的嬋娟指的是美麗的月色,也是指聖明的朝政。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蘇軾的《水調歌頭》裡面的。

我們先從全文來看: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開頭的子由就是蘇軾的弟弟蘇轍,字子由。

我們先來看看此詩的背景:北宋年間,蘇軾在今天的山東省任太守,工作上的盡職盡守讓他不能擅離職守。這樣已經七年沒有跟弟弟蘇轍見面了,一晚對著月亮即興而作的詩。是對無法見到的親人的懷念和祝福。

希望人們都能夠長久相伴,雖然相隔萬水千山之遙,但是我們頭頂著同一個月亮,同一片天空,這樣來看我們還是有某種分割不開的聯繫。

這首詩裏運用了中國文化常用的以點指面,以面指事的手法。月亮上有嫦娥奔月的典故,月亮在文化裏代表陰柔,這樣就由形容女性美好詞語的嬋娟來比喻。嬋娟-美好-嫦娥-月亮,我思念遠方的親人,抬頭看見了月亮,在這同一片天空下的月亮,又何嘗不是遠方的親人在觀望著的?我們分處兩地,但是都能夠與美好的事物-月亮相伴,這樣看來,又平添了一份樂觀的心態和熱鬧。

一般獨處思念很容易寫成孤獨無依,悽苦的樣子。但詩人是非常樂觀而積極的,在思念的情緒下以樂觀美好來看待未來,看待未來大家重逢相聚的美好時光。這是一份超前的祝福,非常的積極樂觀而沒有淪為被動的低沉語境。

從這一點看,又深合某種完美,一直處於悲哀思念的情緒則作品會淪為下品,在思念中夾雜一份美好的祝福則是錦上添花。

這樣雖然分析了嬋娟,但是卻看出了詩人是位樂觀積極的人,為古人鼓掌!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的「嬋娟″指的是什麼?

"嬋娟"指的是月亮!

嬋娟本來可以形容一,姿態曼妙優雅;二,美女,美人;三,月色明媚或月亮。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詩突破時間侷限,空間侷限,達到精神相通,心靈共鳴的效果。

這句詩從"隔千里兮共明月″演變而來!其意類似於"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古代人因科學知識的侷限,對月亮產生了神祕的想像,將月亮浪漫地起了幾十個別名:

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望舒,纖阿,金波,玉弓,懸弓,團扇,玉桂,銀臺,玉羊,玉兔,顧兔,冰兔,冰盤,金盤,嫦娥,夜光,素娥,桂魄,蟾蜍,冰鏡,太清,廣寒宮等等……


嬋娟通常有三指。

一指姿態優雅,美好,因此也指美女,美人。

二指皎潔美好的明月。

三是文學家郭沫若話劇《屈原》中的人物名稱,是屈原的一個學生。

這兩句詩裏的嬋娟指的是明月。

詩句出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詩作於中秋節之際,表達了詩人對親朋好友的濃濃思念情。抬頭望見玉盤似的明月,想到這是個團圓的時節,我卻不能與親友共同飲酒賞月,這是多麼遺憾的事啊,但是轉念一想,雖然我們天各一方,但是我們可以賞同一輪明月,我們可以通過明月寄予對方我的思念啊。(但願中秋節處處是晴天,方便共嬋娟)

喜歡就來點個贊走個關注吧??


昨天看到這個題目時,當時就引起了我的一番回憶。因喜歡文學,上學時就訂閱了文學雜誌,記得在雜誌的《批評與討論》欄目中,曾展開了對蘇軾詞中出現的"嬋娟`一詞的討論,因時間較久,具體內容已忘卻,但依稀記得也有"月亮說"的理解。對此,本人查閱了一些資料,對於"月亮說",我實在不敢苟同。

嬋娟一詞應有三種解釋:一是,形容姿容美貌,是指姿態美。如,孟郊的《嬋娟篇》:"花嬋娟,泛春泉。竹嬋娟,籠曉煙。"把花的美艷、竹的姿態與湧動的春泉、飄渺的曉煙聯繫花一起,真是美倫美煥。二是指美女。如,《桃花扇.傅歌》:「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分影照嬋娟。"說的是女子的化妝間都臨水而建,只憑水中的倒影就足以說明家家有美女。三是指牽聯、牽引之意。如,《離騷》:"女嬃之嬋娟兮。"王逸注:「嬋娟,猶牽引也。"這裡的"之嬋娟"和蘇軾的"共嬋娟"用意是一樣的,在嬋娟一詞之前未加入任何需要修飾的名詞,並沒有指月嬋娟之意,更不能指作美女。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裏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指的是每逢佳節倍思親,但因種種原因,親人和朋友卻不能相見、相逢、相聚。大家相隔遙遠,但心願是共同的,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讓我們相互遙祝幸福美滿。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