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已经透过被助攻率各距离出手比率以及命中率来判断Harden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要用更科学的数据来分析Harden在场上的作用。

从这个球季开始,NBA官方使用了称之为SportVU的视觉运动追踪技术,可以透过分析视频的方式,获得更多有关于球员的直接资料,而非回合化过后的统计结果,当然,直到季后赛数据也一直在累积当中。

今天的数据还没有加进去,所以现在看到的是火箭四场比赛的资料,不过根据今天的比赛看来,应该也不会有太大差异。

这次我们主要比较的目标就是林书豪跟哈登,到底这两个人在场上会起到什么样的化学作用,也会带到一些其他的球员。

首先我们要看的第一个数据是Speed and Distance,这是用来统计球员在场上移动的距离以及速度,包括冲刺,走路,倒退、前进等都计算在内,为了数据的准确性,我们以下都以最小上场时间20分钟以上的球员才会拿进来排序。

NBAStats 
火箭队,这一项取得第一名的球员,毫无疑问是高富帅Chandler Parsons,他在正规赛季里面不但这个项目在火箭排行第二,在联盟排行里面也是名列前茅的,他不但平均奔跑速度最快,每场比赛以及每48分钟的奔跑距离也是全队第一名,负责球队跑快攻的主要接球者,还有对方主力进攻手的防守者,Parson真的是辛苦了。而季赛时的第一名小贝在季后赛则掉到第二。

而林书豪跟Beverley两人除了因为上场时间有差距而使得奔跑距离有差以外,速度上林书豪稍微落后一点,在平均每48分钟的奔跑距离基本上也没有差距太大,对照林书豪跟Beverley在赏上的作用,小贝的距离主要是用在追著对方的后卫跑上面,而林书豪的跑动则更多是为了组织以及进攻。

毫无意外,Harden在这个项目垫底,甚至还输给两个中锋,不管是速度还是每48分钟的跑动距离,全部都要遥遥落后,Harden的问题不只是防守监视器而已,他不管攻守都非常偷懒,跟其他队友格格不入。

在这个项目中,Parker平均每48分钟跑动距离的领先者,事实上,马刺队光是3.4以上的就有3个人,如果把上场时间调整到最少10分钟以上(因为马刺球员平均上场时间较低),除了比较老的Manu跟Duncan不在3.4以上,所有人的在这项数据都不输给Chandler Parsons。连37岁的Duncan都有3.0,Harden竟然只有可怕的2.8。

而且,你也不需要太意外,目前在季后赛只有三个人在平均每48分钟跑动距离只有2.8,一个是雷霆专责防守的Perkins,另外一个则是接近退休的Paul Pierce。

Harden不是不跑位不防守而已,正当盛年的James Harden跑位距离竟然只能跟Perkins和Pierce相提并论,这不仅仅只是懒而已,他懒爆了。他的好友Kevin Durant平均跑动距离也只剩下2.9,跟季赛的时的3.1相差甚远,Tony Allen的防守防到连Durant的跑动距离都大减,真防守悍将。而季赛时的Harden是2.9,季后赛居然还可以再倒退。

Unknown-2 

第二个项目我们来看触球与持球。

Unknown-3

观测数据跟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结果一样,不用说,触球第一名的还是James Harden,总共触球339次,每场比赛在前场要碰67.8次球,平均每场的总持球时间是5.7分钟,远高于担任控球后卫的小贝跟书豪。

不跑位又黏球,从数据上完全可以证明眼睛看到的结果。而从季后赛每场持球时间最长的球员,前16明,除了LeBron James跟Harden以外,全部都是各队的控球后卫,LeBron其实是球队的主力控球,是球队的进攻中枢这没有问题,但是这里面所有的控球在每场跑动距离上面没有一个像是Harden是完全垫底的。季后赛持球时间最多的Conley,在球队的跑位距离上面也是最多的,只有Harden是拿球最多,跑动最少。

接下来看传球与助攻能力:

Unknown-4 Harden平均传球46.5次,看起来是很多,甚至是全队最多的,但是比起他那大量的触球次数与持球时间,这样的传球次数就不足为奇了。

注意看最后一点,每48分钟球队能透过其助攻带来多少分数,林书豪是以18.5遥遥领先Harden的13.7,这也就很清楚地说明了,为甚么林书豪在球场上的时候球队运作看起来比较顺畅的原因。

林书豪在这个项目的季后赛排行排在联盟第12,甚至还比LeBron James不相上下。Harden在季后赛的总排行榜上面,连前面25名都没有,只排在27名,介于Geroge Hill跟Wade之间,换句话说,他的组织能力大概也只有到目前Wade跟George Hill在球队中担任的角色的程度,但是拥有比Wade和George Hill远超出许多的持球机会,火箭进攻自然就会因此而停滞。

我们再来看季后赛的进攻状态:

Unknown-5 Drives这个统计数据的意义是扣除掉快攻,球员从距离篮筐20呎的地方直接运球到距离篮筐10呎内的次数,可以用来平均球员的切入以及运球能力,Harden在次数方面在球队居首,是38次,但切入的命中率仅有可悲的34.8%,只比完全没有切入过的Daniels跟完全不会切入的Asik高而已,林书豪则以25次的切入次数换来60%的切入命中率。

林书豪的确曾经在关键的时候切入失手了,但是比起Harden,Harden切入乱丢滥投浪费的机会多得多,每场比赛透过切入能创造的分数,以48分钟来说,林书豪是全队第一,Parson第二,而拥有超多切入次数的Harden只能排行第三,而这个分数完全是他滥投换来的。
林书豪每48分钟能创造的切入得分是季后赛联盟第九位,跟Westbrook同级,Harden则不知道排到哪里去。

再来看Catch & Shot的评价:

Unknown-6 这是James Harden少数优于林书豪的地方,Harden C&S的eFG%高达61.5%,林书豪只有不及格的37.5%。虽然61.5%也不算什么特别高的数据,在季后赛所有球队里面的排行还不是到前25名,值得一提的是Troy Daniels具有相当好的C&S能力。

Harden如果乖乖跑位当一个C&S的射手,可以把他的效力发挥到最大,而林书豪则不是一个合格的C&S球员,不要期待他在外线接到队友后的投篮,那不是他的所长,所以不要再丢炸弹给他拆了,Harden才是拆弹高手。

下一个是带球跳投的能力。

Unknown-7 

这是衡量一个球员在10呎以外,经过一次或一次以上运球以后,进行跳投的数据,Harden平均每场要做12.8次这样运球后拔起来跳投的尝试,比剩下的其他所有球员加起来的次数都还要多,这种出手方法也最接近所谓的「自干」的出手法,最夸张的是,他每场这样自干外线三分球,竟然高达不可思议的7次,一样,比所有其他球员加起来都还要多,而且命中率都低得可怕,林书豪虽然这种出手方式也不怎么准,但至少他知道自己不是这方面的好手,所以他不常采用这种方式出手,但是Harden居然毫无羞耻的每场都这样自干。

而放眼整个季后赛,喜欢这样干没脑三分的人,第一名当然也就是Harden,第二名的Lillard只有5.5次,Harden遥遥领先,而Lillard这种干拔三分的命中率居然高达45.5%,总eFG%高达53.1%,如果你能投到这种命中率,当然没人会这样说你自干。

最有去的是,前五名当中只有一个人带一步跳投的命中率比Harden还低,eFG%只有27.6,那个人就是Harden的好朋友,Westbrook。Westbook平均每场要这样乱丢13.4次,可以说能超越Harden的就只有Westbrook了。在每场尝试次数的前25名当中,Westbrook的FG%只有赢过John Wall的19%。

最后是评估各种出手效率的比较表:

Unknown-8 从图上可以看出来,林书豪的确不管是C&S跟Pull Up的命中率都不怎么样,总eFG%也很差,但是林书豪知道自己的弱项,绝大部分的出手靠切入,C&S跟Pull Up的尝试比较少。而Harden在C&S的命中率是最好的,但是他却舍弃他命中率最高的得分方式不用(这也跟他不跑位有关系,不跑位是没有C&S的机会的),近乎毫无节制地切入乱丢与乱拔跳投。

结论:

不论是从电视上观察以及各种数据来看,毫无疑问,James Harden的打法不但配不上明星球员,根本就是球队里面最大的毒瘤,球队之所以会落后到淘汰边缘的情况,都是Harden的错。进攻乱丢浪费机会,没有组织能力,防守监视器不移动不跑位,除了自干就是自干,数据完全证明这件事情。

根据数据来看,火箭要赢球最大的机会,就是让Harden在一天之内学会怎么跑位专心当一个等球射手,如果做不到,那就把他按在板凳上不要让他上场伤害球队。林书豪上场时间越久,球队运作越顺畅,但是不要让林书豪一直接炸弹,根据数据来看,他真的非常不会拆炸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