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以少府職分,率領驪山的刑徒,擊敗了秦朝末世前期起兵造反的「義軍」,儘管那些義軍不是之前六國的職業軍隊,但是一個類似皇家內府與領地總管的人物,從皇陵宮室的工地上拉起一群服建築工苦役的勞改犯 ,配合大秦最後的首都衛戍區兵力,把這樣冰火不容的力量組合起來,為秦朝末世回天續命,從函谷關反攻到中原大地,擊殺項梁,在居然是「不入流」?在那個時代如果沒有項羽、韓信這樣的逆天人物,章邯可以做到存亡續斷,從絕地而至中興


項羽站上歷史舞台中央的時候,秦國名將不少都已經淡出舞台了。題中所問秦將結局如下:

1.王翦,王賁。王氏家族可能是秦國最尊貴的武將家族,即使後期備受重用的蒙氏家族也很難比得上。王家至少有兩人封侯。秦始皇東巡江淮的時候,刻下琅琊石刻,碑文中有「列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王離、王賁父子都封侯,這是比較少見的,而且王離作為兒子排在父親王賁的前面,很有可能王離是繼承了他祖父王翦的封爵,所以頂替了他祖父功臣第一的位置。而王賁封侯則是自己一刀一槍打出來的,跟他父親王翦沒有太大關係,因為他曾經獨立參與攻楚、滅魏、滅燕、滅趙國殘餘勢力代王、滅齊,除了最為弱小的韓國以外,另外五大國打了個遍,功勞實在非同小可,所以即使是王翦所說的吝惜爵位的秦王政,也在封了王翦列侯之後,又單獨給王賁封了列侯。不過王家衰落得早,《史記·王翦列傳》中有記載,「秦二世之時,王翦及其子賁皆已死,而又滅蒙氏。」王家只有王翦的孫子王離帶兵,之後在巨鹿之戰中戰敗投降。這也就是史書中所著重說明的,「三世為將,道家所忌」。

2.李信。李信之前在滅楚之戰中先帶二十萬人敗於楚國大將項燕也就是項羽的爺爺之手,靠王翦再帶六十萬人才能滅楚,李信後來又參與滅齊,總體上來說,李信在秦國還不能算一流名將,後來應該也沒有得到十分重用,畢竟帶二十萬人的大軍卻一敗塗地,這甚至可能是秦國有史以來遭遇過的最大失敗。之後還能參與滅燕將功補過,算是恩眷甚隆了,但是還要獲得十分重用,肯定也是不可能的。王家有兩位封侯,李信沒有看到有封侯的記載,也沒有像蒙家那樣受到重用。

3.內史騰。主要功績是滅韓,但是韓國當年實力已經非常弱小,以秦國大軍之力,滅韓算是泰山壓頂,與將軍個人能力關係不大,所以滅韓並不能說明內史騰算是名將,後續也沒有看到記載。內史本來是文官,可能秦王派他的目的就是讓他滅韓之後就地轉為文官,作為後世總督一類的人員來安撫新屬秦國的原韓國百姓。帶兵將領直接就地轉為安撫大員有他獨特的優勢,便於平定叛亂,司馬錯當年伐蜀之後也在蜀國停留了一段時間。

4.桓齮。不同史書記載不同。《史記》中沒有記載他參與滅趙之戰後的功績。《戰國策》中說他攻趙大敗,為趙國名將李牧所殺。《資治通鑒》中說他大敗奔還秦國。還有其它說法,楊寬的《戰國史》認為他就是逃到燕國惹得秦王大怒懸賞其首,後來借頭給荊軻的樊於期。不管怎麼說,至少他大敗是可以肯定的。不然之後年老的王翦、年少的李信還有蒙氏家族也不會輪番出陣,走到舞台中央。

5.尉繚子。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尉繚對秦王的評價不高,認為他是一個越王勾踐一樣的人物,可與共患難,不可共富貴,得志之後便要傷人。所以尉繚獻了幾次計之後便想跑路,雖然當時被秦王勸阻了,但是最後應該還是跑路了,或者跑路沒有成功,結果被秦王嚯嚯了也有可能。

6.蒙恬。蒙氏家族是作為王翦家族逐漸衰落之後的重要武將代表被秦室扶持起來的。當然兩家還有一些區別,蒙家的軍功比王家少很多,之前蒙恬的祖父蒙驁還曾經敗於信陵君之手,攻魏失敗。蒙武曾經作為王翦的副手參與滅楚之戰。王家有兩人封侯,蒙家是否有還不太確定。王家衰落之後,秦室扶持了蒙家。之後地位太顯赫,想要不參與嗣位之爭也不可能,何況始皇帝一開始把扶蘇安排到蒙恬那裡就已經是埋下了蒙氏家族覆滅的伏筆,最後被滅族。這一次是王離作為蒙恬的副手而接了蒙恬的位置。相當於兩家的地位在秦室的操縱下翻過去又翻了回來。以秦二世、趙高為代表的朝廷當時自毀長城的時候沒有想過天下還會敢亂,另外也是認為還有不少猛將在,包括王離這樣的三世名將,結果沒想到翻了船。

另外,反對說章邯是不入流的將領,實際上章邯已經可以算是天下名將了,只是恰好遇到了項羽這樣的bug而已。這一點是大多數史家都認可的。

章邯前期對抗義軍已經打得很好了,失敗基本上都是敗在了項梁這裡,而章邯之所以敗給項梁,可以說就是因為項梁這一方有項羽的存在,章邯打其他人幾乎就沒有敗過。至於劉邦,這個時候的實力還比較弱小,也沒有獨立跟章邯對陣過。在高祖本紀裡面可以看到劉邦和項羽一起打章邯,但是看項羽本紀就可以發現,這幾次仗包括在東阿、濮陽等都是項羽打的,根本沒劉邦什麼事。《史記》和《漢書》裡面都有好幾次是這樣寫,讓劉邦蹭項羽甚至蹭項梁的事迹,好讓劉邦顯得在滅秦的過程中功勞更大。比如說《漢書》裡面寫到,「六月,沛公如薛,與項梁共立楚懷王孫心為楚懷王」,好像以沛公為主,項梁反倒成了輔助,實際上這時候劉邦能不能插上一句話都很難說,至少在立楚懷王的時候項梁應該是沒有徵求劉邦的意見的。另外在攻城作戰包括與章邯作戰的時候記載也是如此。其實劉邦那時候的重點還是發展鞏固根據地,根本就沒有心思去對外作戰,之前遇到了雍齒的背叛,到處借兵要打雍齒,第一次自己帶三千人沒打下,第二次要找景駒借兵,中間打了一次敗仗一次勝仗,回來時候手上有九千人還是沒打下小小的豐邑。之後還是找項梁借兵五千才打下來。所以劉邦一輩子都最恨雍齒。至於章邯,劉邦當時應該沒有想過獨立戰勝他。

章邯後期打韓信不過,一方面是韓信本身很厲害,另一方面,作為秦國降將,尤其是間接坑了秦國子弟二十萬人的降將,而且項羽在關中燒殺擄掠的賬多少也要算一部分在他章邯頭上,他要再統領老秦人對抗秦人都十分歡迎的首先入關中又約法三章不亂來使吏民安堵如故的漢王劉邦,還沒打在心理層面上就已經輸了。在道義上,更應該做秦王的就是接受了秦王子嬰投降從而接過了老秦國的道統的劉邦,而不是作為降將被強行安插在關中防範劉邦的章邯,章邯被封為關中的王在這種情況下對於老秦人來說或許是一種羞辱。項羽恨秦國,老秦人也恨項羽,恨屋及烏,自然對章邯也不會有什麼好感。這時候的章邯就是紙糊的大王,權力基礎建立在流沙之上,稍微來一個實力不錯的諸侯都很難不一敗塗地,還是因為他自身能力很強, 所以才能在韓信的圍攻之下頂了那麼久,在劉邦都帶五路諸侯攻破彭城之後還堅守在廢丘,劉邦在彭城失敗了再回關中才集中力量滅了他。韓信當時沒有跟隨劉邦去彭城,應該就是專心致志在對付章邯,圍攻廢丘,從此也就成就了韓信的威名。

劉邦從彭城敗退的時候說要把關東分封給天下豪傑以共成大業,張良就跟他說,英布、彭越之外,劉邦自己的手下也就只有韓信才能獨當一面,就是因為韓信在攻打三秦的過程中顯示出了實力,獲得了所有人甚至包括張良的認可,新一代的戰神也就此走上歷史舞台的中央。


瀉藥

有生老病死的,有內鬥犧牲品的,有記錄不明的,還有存在爭議的

另外章邯雖然算不上頂級名將(個人看法),但也不至於不入流吧,至少是個名將吧……

個人以為,章邯的問題主要在於戰略上,某種程度上說章邯是剿匪有力,但是越剿越匪。整個山東山區(崤山以東),章邯並沒有能實際控制住地方局勢,更多只是擊潰即離開,並沒有真的擊垮各地反抗的根本

在這樣的情況下,巨鹿這樣的圍城真有點得不償失,巨鹿圍城讓王離軍損耗嚴重,但實際上並沒有真的擊潰各國主力,甚至趙地之主力也沒有殲滅。一個巨鹿尚且啃得如此艱難,後面更多堅城該如何?除非章邯能王剪附身,野戰一波流……

章邯翻盤項梁已經是靠關中瘋狂輸血了,再這麼耗下去,實在前景不明朗。巨鹿看上去是在圍點打援,但是周圍彙集的諸侯聯軍實際上也讓王離軍被半包圍了。

而且章邯在具體戰術上其實也不算太高明,尤其是在巨鹿,甬道被破後章邯收縮,實際上就是拋棄了王離,斷糧失去支援,陷入重圍的九原軍加上王離這個有點菜的官三代,怎麼可能敵得過磨刀霍霍的諸侯聯軍們。

扯遠了

以下是正文

————

滅六國的大功臣王剪和王賁父子已經去世了,孫子王離在巨鹿給項王瘋狂送人頭中。

蒙武滅楚後去世了,他牛逼轟轟的兒子蒙恬(滅齊,北擊匈奴)跟扶蘇一起被賜死了,蒙恬的老弟蒙毅也沒跑掉一起挨整。

李信攻楚被項燕教做人後似乎就沒有了下文

滅韓有功的內史騰(「內史騰攻韓,得韓王安,盡納其地,以其地為郡,命曰穎川。」 ),在嬴政時期就死在內史任上了……連個姓氏都沒留。

至於桓齮,李牧傳中提了「趙乃使李牧為將,記秦軍於宜安,大敗秦軍,秦將桓齮敗走。」但是沒說他咋樣……戰國策直接表示他跟李牧交戰,兵敗被殺。而楊寬的《戰國史》認為樊於期就是桓齮,這個似乎沒有什麼證據。。總之他的確是被李牧教做人了,結局可能不太好

尉繚子是兵書,1972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曾經出土過《尉繚子》殘簡,證明了《尉繚子》的確存在,不是後人偽作,但是並不知道無法證明該書的作者是誰。尉繚本人史料記錄稀少,還存在兩個尉繚(魏惠王時的和嬴政時)……總之不是很明確到底是什麼個狀況。

還有個辛勝,滅燕功臣(又欺負燕國)王剪攻楚時也露了個臉,此後據稱「留守中山苦阱」……可能也是生老病死了,不過他女兒很有名。


第一,把握重點,不要做得理不饒人、避重就輕的事情。

我看很多人嘲諷題主「章邯不入流」的說法,其實大可不必。題主不過就是表達不準確而已。雖然少府作為九卿職分已經很高了,但是章邯畢竟不是宿將。題主的本意應當是,秦末的時候,統一戰爭時期那些史書留名的名臣宿將怎麼不見了,為什麼要提拔非軍事領域的新人——例如章邯——出來做大將。題主用錯了詞兒,犯了錯。指出他的錯誤是可以的,但指出錯誤不是重點,精力不應該應到次要的工作上。

第二,秦末名將消失,歷史沒有明確記載,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挖的問題,可以梳理秦朝的很多事情,加深對秦朝制度的認識了解。這樣看,題主提出了一個好問題,就是被語文給砸了。

大略看了一下答案,說法很多。比較有價值的意見有這麼幾個:

一,一批宿將自然退休、去世。理由是年紀大了。這確實應該是有的。比如王翦,他確實年齡比較大了。

二,一部分宿將徒有其名。這確實也應該是有一些的。也許他們早已經失去了信任。比如李信桓齮,都經歷過挫折。其中桓齮被認為就是叛逃的樊於期。這個只能說有可能,因為缺乏過硬的歷史結論和記載。還有內史騰的問題,很多人認為他滅韓一戰軍事壓力不大。

三,秦二世政治鬥爭迫害。這確實也有一部分。蒙恬就是典型。

結合起來看,秦朝統一時的名將在秦末消失,自然去世,名不副實,內部鬥爭,應該是主要的三大因素。

這主要是從秦朝角度看的三大因素。其實可能還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說名將王離,歷史記載他的事迹,到巨鹿之戰、坑殺秦兵,就戛然而止。那麼他到底是戰死了逃走了還是改名換姓了,或者直接被項羽坑殺了,誰都不知道。所以,歷史失載,也是一項關鍵因素。

歷史失載應該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此前我們推算的三項因素都是由於歷史失載而被迫依據其他間接記錄推斷的。這其實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因為歷史記錄者司馬遷家族本身就是熟悉秦朝歷史的秦朝官吏。即便是司馬遷政治立場顯著傾向於項羽,私人感情明顯傾向於李廣,所以為自己所尊者諱,為自己所親者諱,沒有記載有可能發生的項羽坑殺王離事件,沒有記載有可能發生的李廣家族投靠項羽或者章邯或者劉邦的歷史,但是秦代名將去向失載也是一個很重大的缺憾。

不過,這隻能解釋過去的為什麼過去了,不能解釋新來的沒有來。

因為歷史記載缺失,還造成了新的問題。我個人覺得,秦代名將失蹤,除了退休、虛名之外,在秦二世時期,或者主動為秦始皇殉葬,或者因為政治鬥爭被殺從而被迫殉葬,這應該是主要因素。因為當時還是有貴族政治的,很多人出身都是被貴族推薦的。那麼,秦二世處決那麼多公子公主,一定有一批高官隨之倒台。而這就可以解釋題主問題的後半部分:

為什麼秦末缺少軍事領域的大將,需要臨時從非軍事領域轉職。

第三,為什麼秦末軍事系統缺乏名將,需要從其他領域調用。

這個問題應該也有兩個因素。一是秦朝很多官吏都有軍事經歷。所以為將前不是軍職,並不等於沒有打過仗。二是政治鬥爭很有可能導致一大批軍中將領被清洗。由於歷史記載不夠,我們主要只能間接推斷。

歷史記載說秦二世時代殺了很多公子公主,那麼我們可以推斷,這在貴族政治時代很有可能導致一批高官倒台,其中應該有一批軍方骨幹。這也有可能是秦遠征軍不敢回援或者回撤緩慢的影響因素之一。這樣,秦末高層的政治動蕩,應該是直接打擊了秦軍的組織性,使之缺乏中堅力量,所以需要徵調少府卿章邯來做大將。甚至有可能是因為秦二世時代的內訌,秦軍將領擔心遇到危機而不敢、不肯挑大樑。

這樣看來,陳勝吳廣選擇的起兵時機也非常巧妙。

歷史上秦軍一直到陳勝吳廣打進關中才倉促組織起來反擊,可見其組織能力已經很差了。

章邯從此大放異彩,成為秦末名將。但是秦朝自身政治問題依然沒有改善。在重大決策上錯誤定位,給了敵人機會。比如說秦朝在這種危機環境下,居然認識不到自己只有章邯王離這麼一點主力的條件,不能夠閉關斂塞,梳理整頓內部,竟然依然企圖直接依靠在關中防守反擊擊敗周文的實力就直接鎮壓天下。只有防反的實力居然打全軍出擊,這後防線不全是洞嗎?

這樣一來,是秦二世自己給了敵人畢全功於一役的機會。

於是導致秦朝速滅。

秦朝速滅,則直接導致秦人中間即便有名將坯子,也沒有機會施展。

這樣總結一下就是,一是秦末亂政導致秦軍體制內大將缺失,所以要靠少府卿章邯這樣的系統外人才填補。二是秦末亂政導致秦朝速亡,所以秦朝軍事人才沒有機會成長為新的名將。

這樣全部因素都總結一下,就是,當時的歷史因素是老的老死的死,當時的現實因素是秦二世和趙高瞎折騰,所以,秦朝統一時的名將不見了,軍事系統內也沒有更多新人才來得及成長,只來得及借用了章邯這樣的系統外人才。

補充一下,其實秦末也有一些出身於軍事系統內的將領,但是似乎大多不被視為名將。可能秦二世作得確實太狠了。


@二十五年蟬 隨便胡說八道幾句得一百多贊???

先看他第一段邏輯【秦國用計謀擊敗敵國,所以秦將的水分大】。《孫子兵法》就包含始計篇和謀攻篇,始計篇講的就是如何整備國家全面力量,再進行敵我雙方全面的計算,再發動戰爭。王翦認為二十萬滅不了楚國,六十萬才能全面壓制楚國,恰恰是根據經驗判斷出兩國勝負需要的力量。

這種判斷正體現了軍事家最高水準,回過頭來,秦國以離間計殺李牧,所以秦將(主攻趙國的統帥為王翦)水平不強,著符合邏輯嗎?

《孫子兵法》已經交待得明明白白:「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離間李牧分明是兵法最優先的選擇,能夠不必通過交戰就損敵國一元大將,有智之士都會這麼干,運用謀略削弱敵國居然就成了秦將不強的原因???

打仗又不是兩個武士鬥毆,本身就是需要用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利益,你還能讓二戰時期的美軍放棄精良裝備,解除編製,跟你正面拼刺刀,才能體現水平?

《十七史百將傳》:「孫子曰:『識眾寡之用者勝。』翦謂伐荊當用六十萬人。又曰:『謹養勿勞,並氣積力。』翦堅壁休士,投石超距而後用是也。」

首先,章邯那些人並不是不入流,只是不知名。

其次,所謂的名將眾多只是你以為的名將眾多,秦始皇滅六國最有難度的是趙國、楚國和齊國,但是最後又是怎麼滅的他們呢?

滅趙國最終是用了離間計殺了李牧後才做到的,那麼試問,秦國除了將軍的能力之外哪一個不比趙國強,可為何最後還要用這種手段呢?無非就是秦國的將領能力普遍水分比較大,不然也不必用這種方式。

至於滅楚,更是靠著絕對的實力碾壓,可就算這樣,也還是打了三年多,期間還一度讓項燕逆風翻盤過,所以怎麼就名將眾多了?最後滅齊,更是完完全全靠的情報部門的貢獻。

下面這個邏輯更是軍盲級結論,身為名將不考慮著跟敵人拉開實力距離,以壓倒性力量擊敗敵人,還想著跟敵人處於同等實力下對戰?項羽猛攻王離甬道,使其斷糧後士氣削弱,這能算本事嗎?他怎麼不跟狀態最好的秦軍正面交鋒?韓信利用地形制住陳余軍,大破趙軍,韓信真要有本事怎麼不在空曠的地方擺開陣勢跟趙軍對壘?

戰場瞬息萬變,秦國有國力的優勢,敵國自然就有士氣、地形、運輸、外交等方面的優勢,在戰爭進行中從來都是全方面的較量,最終才能分出結果。將軍和將軍之間的戰爭主要就在於知道自己有什麼牌,該怎麼打贏。牌好的打輸了,那是真的能力不行,牌好的打贏了,本就是充分利用優勢的結果。

這要按照二十五年蟬這種邏輯談論名將,中國曆朝歷代的兵書與現代的軍事理論科目都不需要存在,只需要培養將軍敢跟敵人正面杠的本領就足夠了。

當然,我不是說那些統帥秦軍滅六國的將領能力就不強,我的意思是他們只是做到了優秀,最後能贏,更多也是依靠的秦國的強大國力和秦國的情報部門的輔助,所以那些將領真的算不上什麼太過傑出的名將。而且在同等實力下,很多秦國將領的表現真的是泛善可陳。

第三,秦始皇包括秦二世即位之後,都對一些功臣宿將進行過打壓和殺戮,這一點秦始皇做沒做史書沒記錄,但秦二世肯定是殺了,至少蒙恬就是明確死在秦二世手中的。最後,秦國覆滅,禍在秦庭中樞,和章邯這些秦軍將領的能力其實沒多大關係。

章邯其人就已經體現出秦將的本領,即便在王離的長城軍大敗後,章邯都還跟項羽保持著對峙的格局。章邯真要是不入流小角色,秦軍就已經在巨鹿之戰後潰敗,戰敗時軍隊的表現反而最能反映出將軍的能力。

但是秦國是由內到外全面崩潰的,本領再高的人都很難把持住當時的局勢。其實要不是趙高把秦國中樞給擾亂了,使章邯軍內外猜疑,按照正常情況,章邯軍且戰且退,保存一定的軍事力量,還能保持秦國退守關中的格局。反過來說,那項羽趁秦國病要它命,算本事嗎?

二十五年蟬最後的觀點也說【秦國覆滅,禍在秦庭中樞】,這不跟自己前言自相矛盾?

劉邦請秦騎士李必、駱甲擔任統領騎兵的校尉,第一次出戰就大破項羽的騎兵於滎陽東。最後一路追擊項羽的漢騎兵就以秦人為主要構成。數十年後的飛將軍李廣是秦將李信之後,由此獲得世襲官職。秦國即便是滅亡了,其軍事血統都還依然流入漢軍當中,這意味著秦人本就擁有很好的軍事培養系統。


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秦漢史料缺乏,我們沒法知道當時中下級將領的去向,史書中記載的高級將領的事迹都不是很全面。當時秦國的主力一在長城,本由蒙恬統領,他被殺後轉由王離統領,這支部隊送葬在巨鹿。

另一支主力是遠征南越的任囂、趙陀,號稱五十年,他們脫離秦朝而獨立,自然相當於帶著秦軍將近本數的將領。人們剩下能夠看到的自然就只有章邯、司馬欣、董翳三秦王的事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