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基維利雕像在佛羅倫斯,image source: wikimedia)

在政治科學中的基礎中,人民必然是由三個角色組合成的有機體,這三個角色人格分別是國王、貴族 (菁英) 以及平民。馬基維利將這三位如何使國家政行令止的機制完全解析。從此社會科學家就知道,一個國家必然要在這三個人格的健全存在之下,風行政令。這篇文章將會介紹這三者的意涵以及存在的意義。

國王、貴族 (菁英) 以及平民,作為國家人民三位格的存在,出現在其中一部最早期的政治科學經典馬基維利 (Nicola Machiavelli)所著的《君王論 (The Prince)》。主要從第四章以及第九章的內容中,馬基維利描述出一個國家是如何地在這三者的相互運作之下,產生可執行政策的機制。他認為這三者並存是為一種自然狀態,並且不將任何問題歸咎於任何一者。反而指出缺少任何一者可能會產生的問題,並且在書中建議有心涉入政治的人應當要維繫三者的和諧。

貴族這個古老的辭彙原本並沒有太多的岐義。然而在工業現代化之後,資本家以及中產階級的新貴族興起之後,社會學家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就開始用階級來定義在資源獲得較多分配或累積的人(Krieken et al. 2006, p.224)。後來就出現了帕累託 (Vilfredo Pareto)以及莫斯卡 (Gaetano Mosca)各定義的精英理論 (Krieken et al. 2006 pp.471-2)。總之,貴族就是在平民之中,能夠擁有比較多集中土地、資本、金錢、知識、名聲、優先權的人。不論因素是命運、品德、才華、錢財種種來由,這些平民在其它平民中間獲得了比較多的累積,因此成為了貴族。或者筆者也稱他們為菁英,他們可能是地主、企業家、經理人、知識分子、演藝名人或其它可能的身份。

國王就是人民中,最接近主權位格的人格。在筆者的〈現代化國家三要素〉中,提到主權必然存在於國家中,藉由人民邃行意志而產生。而治理的人或一羣人就是最代表主權意義的人格 (Hobbes 1668, ch.17)。國王的產生不是來自於貴族就是來自於平民 (Machiavelli )。這個人或一羣人就是筆者定義的國王,他們完全適用馬基維利所說的君王的人格角色。

貴族與平民之間存在著一種分配上的主從關係 (Machiavelli 1532, ch.9)。貴族由於在累積上的優勢而領導或奴役平民;而平民則是盡可能地將自己提升進入貴族的地位。平民的數量永遠在貴族之上,就馬克斯的觀點來看,不可能人人都能自然地擁有生產的關鍵資本工具 (Krieken et al.2006, p.218);貴族的質量 (例如智慧、財力)永遠在平民之上,就定義上來說不論出身為何,有財力、有智力的平民就是貴族。因此馬基維利提到 (1532, ch.9),有的政策可能會在貴族以及平民之間產生利益的矛盾。然而平民因為在數量上是多數,在政策的價值觀上面常常顯得比較無私。

國王與貴族之間是一個主僚的關係 (Machiavelli 1532, ch.4)。貴族或菁英有較好的條件建議比較建全而且成熟的政策。貴族菁英忠心穩定,會使得國家難以被征服,統治卻很容易,即使是在被征服的戰後,也能快速回覆安定;相反的情況,則會比較接近軍閥割據,征服者可以輕易取代國家主權,但是收服地方卻會相當費力。

國王與平民之間像是一個對更高價值實現的宗教關係。因為平民比起貴族更會訴求理想的價值,卻不比貴族的現實那樣能夠執行。所以馬基維利認為,君王之所以是君王,就是因為人民有求於他 (1532, ch.9)。但是由於平民的智慧不如貴族菁英集中,平民常常會出爾反爾,並且沒有一定標準。這也是因為所謂的平民,並不如名人菁英有名有臉,眾聲一氣如此這般,無從考認,大聲的就算,因此如流水不定而且無常。

所謂國王、貴族 (菁英)、平民的人民三位格是這樣:像在貴族裡面不可能時常意見一致,平民也一樣,國王如果不只是一個人的話亦然。但是無論各個人格內的分化狀況為何,最後形成的政策,通常都是朝國王的結論、貴族的結論、平民的結論,其中兩個相同的結論方向發展。結論形成的過程不一定是議事,更尋常的情形是動態的政治角力。平民的聲音時常隱晦不明,然而如果不是按照這個模式進行,事情幾乎不可能通行。這並不是由於制度的形式,而是因為國家是由人組成的有機體,事情通常都是由人彼此間的聯絡才能通行。

組成國家的人民中的三個人格是不可能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的。沒有國王,國家的主權是一個屍體。沒有貴族菁英,政策就缺少智謀,文明就缺少文化。而平民是國家的基礎。這就是馬基維利提到的三個人民角色在國家中運作的模式。

 

Hobbes, Thomas 1668, Leviathan.

Krieken et al. 2006, Sociology-Themes and perspectives, 3rd ed., PEARSON LONGMAN.

Machiavelli, Nicola 1532, The Princ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