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和同時期發生的英國工業革命被稱為「雙元革命」。雙元革命的概念是艾瑞克·霍布斯鮑姆在《革命的年代:1789-1848》這本書中提出來的。他在寫19世紀三部曲——《革命的年代》、《資本的年代》、《帝國的年代》的時候,意識到現代世界的政治理想大多來自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而現代世界的物質基礎大多來自同期英國工業革命。兩個革命在時間上重疊,攜手創造了現代世界,所以被稱為雙元革命。這場雙元革命——更精確的是法國政治革命與英國工業革命的主要載體,是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變革。這場雙元革命改變了世界,並且還在繼續使整個世界發生變革。

1789~1848年間的這種偉大革命,不僅是「工業」本身的巨大勝利,而且是資產階級自由社會的大勝利;不僅僅是「現代經濟」或「現代國家」的勝利,而且是世界上歐洲和北美部分地區內的經濟和國家的巨大勝利——其中心是英國和法國這兩個毗鄰又互為競爭對手的國家。雙元革命這個歷史性的時期,以現代世界的第一個工廠制度的建立和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為開端,結束於第一個鐵路網的設立和《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在18世紀之前, 歐洲的技術和社會始終在共同進步。到了一定階段,工業革命必然爆發在歐洲。我們看到的是——農業社會的技術積累下來,最後在英國爆發出工業革命;農業社會的矛盾積累下來,最後在法國爆發政治革命。

18世紀從英國發起的工業革命是人類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時代。這場革命是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器被廣泛使用為標誌的。工業革命以機器生產逐步取代手工勞動,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同時,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工業革命首先出現於工場手工業新興的棉紡織業、「珍妮紡紗機」的出現首先在棉紡織業中引發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機投入使用,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歐洲其他國家雖然也有傑出能幹的工人和具有發明精神的人,但這些國家缺乏發展及其工業所需的資金、勞動力和市場,以及保證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政治、文化等條件。17世紀中期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和土地貴族聯盟為基礎的君主立憲制度。大規模的圈地運動,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和廣闊的國內市場。而自然科學的發展及其成就,特別是牛頓的力學和數學,為機器的產生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造就歐洲近代社會的關鍵因素,是從中世紀封建的農業社會經過「工業革命」走向近代的工業化社會。英國的工業革命是從商業推動而來的。早在光榮革命以前,貴族的商業化便已經非常普遍了。東印度公司的業務從17世紀初成立以來,海外殖民貿易給英國帶來了日益增長的商業利益。早期的一些爭奪海上霸權和殖民地的戰爭,促成了英國的統治地位,18世紀的英國經濟已經在世界上遙遙領先。商業擴張需要新技術的支持,反過來又推動了商業。走向工業化離不開商業繁榮的刺激,所以商業的發展是工業化的前提。工業革命也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持,否則便只能停留在手工業和簡單機械工業的水平上。因此,工業革命必定是聯繫著科學技術的革命。蒸汽機需要燃料供應,帶動了採礦業的發展。直接受益的還有交通運輸業——蒸汽機大大地發展了商品生產,生產出來的各種物資要求運輸工具的改進。於是英國開始修建公路、鐵路和運河。

要帶動一場科學技術革命,就少不了自然科學的發展及其成就。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把人的想像力釋放了出來,擴散和深入到了對宇宙萬物的探討中去,自然科學則天然地和科學實驗結合起來。實驗科學成為人類探索自然,發展自然科學的唯一有效門徑。

李約瑟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何在西方君主的統治下,近代西方的基礎科學如此發達,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如此之多,而偌大的中國,竟然沒有搶先自發地進行工業革命呢?筆者以為,中國從不缺少商業。唐代的社會就是商業資本主義性質。但是,中國的商業從來都處於皇朝控制之下。皇朝決不會允許商業本位的城市、城邦的產生。這是中國傳統和希臘羅馬-基督教文明傳統的極大區別之一。商業服務於皇權是導致中國經濟畸形發展的根本原因,而集權必然導致腐敗。中國缺乏的是立足於科學與民主之上的市場經濟。另外,阻止近代中國工業和科技騰飛的,還有中國的科舉制度。正是因為中國有科舉這一部通天的梯子,導致清末中國聰明有野心之人士全部把精力耗費在了鑽研八股文之上,因而沒有時間去鑽研基礎科學之類的實驗科學,遑論是蒸汽機這類的發明創造。

所有近代國家幾乎都是18世紀雙元革命的產物。其一,工業革命奠定了工業化的經濟體制,它塑造了一種崇尚效率與數量的文化;其二就是法國大革命所塑造出的現代民主制。

18世紀直到法國大革命以前,貴族與國王們共享權力,維持著相對穩定的統治體系。國家的軍費以及其他各項費用開支不斷增長,但由於貴族擁有免稅特權,財政問題日益惡化。非貴族階層不斷呼籲國家政府順應民心,改弦更張。最後徹底顛覆歐洲傳統權力金字塔的則是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

18世紀的資本主義在法國部分地區已經相當發達,但封建等級制度依然十分嚴格。天主教教士組成的第一等級和貴族組成的第二等級,是居於統治地位的特權階級;資產階級、農民和城市平民組成第三等級,處於被統治的地位。前兩個等級僅占人口總數的1%,卻佔有全國土地數量的2/3,且不承擔任何納稅義務;第三等級佔有土地少,卻承擔著國家的所有賦稅,導致這一等級中的平民生活困苦不堪。因此,在當時的法國社會,階級關係愈加尖銳對立。在政治思想方面,一大批法國思想家如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等人宣揚「天賦人權」、「君主立憲」和「三權分立」等民主思想,思想家們的言行對整個法國社會來說是一場啟蒙運動,構成了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思想基礎。

這場革命的導火索是法國在1788年前後遭遇的旱災。連年的持續乾旱致牲畜飼料嚴重不足,大 量的牲畜被屠宰,但是,法國的農田是以牲畜排泄 物當作肥料的,所以最終結果是法國大量田地因肥力不足而欠收。與此同時法國還遭遇了多次極端天 氣,再次使法國農業遭受重創。法國大革命前夕,糧食價格大幅上漲,出現了大規模饑荒和普遍的營養不良,患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但法國政府並沒有有效解決饑荒問題,致使社會矛盾激化。

路易十六統治時期,法國的貴族階級已失去土地專賣權和政治領導權。年輕的國王路易十六試圖安撫反對者,並重新贏得民心。在正式加冕之前,他重組議會,召迴流亡在外的國家官員;他將自己看作是一個以國家人民利益為先的君王。

在革命來臨之前,政府已開始進行改革,而對於一個壞政府來說,最危險的時刻通常就是它開始改革的時刻。革命摧毀的制度幾乎總是比它之前那個制度好。「人們投身於革命並非總是因為其處境越來越糟糕。最常見的情況是,一個民族曾毫無怨言地忍受最殘酷的法律,並不覺得痛苦,而當法律的壓力減輕時他們卻猛然將它們拋棄。[1]」令人唏噓的是,當我們的法國君主試圖減輕在他統治下長期受壓迫的臣民之痛苦,反而引發了人民的暴亂,加速了自己政權的滅亡。因為「已經消除的種種流弊讓人更加清楚地意識到還存在其他流弊,感覺也更加強烈。惡少了是事實,但是對惡的感覺也更加鮮明。路易十六最小的專橫舉動似乎都比路易十四的全部暴行更難以忍受。」政府為促進公共繁榮不懈奮鬥,發放救濟金和獎勵,實施公共工程,這些每天都在增加開支,收入卻沒有按同樣的比例增加,國王因此每天都陷入比前任更嚴重的財政危機。

1789年5月,為了緩解財政危機,國王路易十六在凡爾賽宮召開了已停止160年的三級會議。國王的主要目的在於向第三等級徵稅,此外,限制新聞出版和民事刑法也是會議議題,國王下令其他議題不在討論範圍之內。但第三等級代表不同意增稅,並且宣布增稅非法。6月,第三等級宣布成立國民議會,7月,國民議會改稱制憲會議,要求制定憲法,限制王權。路易十六調集軍隊,企圖解散議會。國王的行為激起了巴黎市民的憤怒。7月14日,起義軍佔領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釋放政治犯。起義成功後,制憲會議成為國家最高政權機關,君主立憲派在會議內掌握實權。制憲會議通過法律,宣布廢除封建制度,取消教會和貴族的特權。8月,著名的《人權宣言》發表,宣布人們生來始終是自由平等的。1791年9月,制憲會議頒布第一部憲法,明確三權分立原則,行政權屬於國王、立法權屬於立法會議、司法權屬於各級法院。法國成為君主立憲國家。

法國大革命是近代歐洲文明史中一場里程碑式的政治革命,是對舊秩序的一次總批判。在長期的醞釀中,多種因素促成了它。除王室和貴族與全民族的矛盾越來越尖銳這個基本情況外,17世紀的英國革命和18世紀70年代的美國革命的影響,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結合的啟蒙思想對民眾各階層覺醒所起的作用,使這場革命成為近代政治科學,特別是民主共和制、人民主權和民族獨立、立法司法制度的表率。


[1]托克維爾. 舊制度與大革命[M]. 譯林出版社, 2018.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