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jpg

此为试用文

其实这篇不是厂商来找我
是我自己找上门询问油品
而无意间促成的试用文章
但因为商品是厂商免费提供
所以我还是将文章列为试用文唷!
我这个人是不是太直白了(是说有什么好隐瞒的)
也感谢厂商评估后愿意让我试用
当然我一开始也跟厂商表明
如果觉得喜欢又好用才会推荐
厂商依旧很帅气的表示没问题
在很认真的使用三个月后
我决定跟大家推荐这好东西!!!!



话不多说 直接进入主题吧
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的外包装相当可爱
提把式纸盒送礼非常体面
CIMG1088.JPG
会接触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的原因
其实跟我对油品稍微有点研究有关系啦
但我不是专家
只是初浅的了解一些!
因为前阵子搞得满城风雨的黑心地沟油事件
让我更在意油品的选择
加上之前稍微研究油品的关系
我一直想找一罐酪梨油
为什么会是酪梨油呢?
大家应该知道我还蛮爱煮菜
当然老公也蛮爱吃我煮的菜XD
所以凉拌、煎、煮、炒、炸都是我蛮常料理的方式(炸是真的比较少啦)
不过这些烹煮方式并不是一般油品可以一瓶通用的(有人知道吗?)
每一种油品的发烟点都不同
例如:橄榄油的发烟点约只有160度
那么它便比较适合用来做凉拌或沙拉用油
最多就是中小火的炒煮而已
如果拿来高温煎炸就很容易高过发烟点使油品劣化
也就是说油品一旦加温到该油品的最高发烟点时
油就会开始冒白烟
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家里使用的油品发烟点是多少
然后在家实验一下
只倒油到锅里加热就好
不要加任何食材
油温提高后就可以知道我说的发烟情况
而那些油烟就是致癌物质
发烟点越低的油品
在拢长的高温烹煮过程 释放的油烟就会更多
女性肺癌高居不下的罪魁祸首就是它
再好再顶级的油品只要超过发烟点就会变成劣油
所以通常必须以烹煮方式来分门别类使用的油品
对于我家的小厨房来说
这实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我必须有可以存放不同油品的空间
加上我使用不沾锅 如果只是一般炒个菜 用油量其实很少
除非炸东西或是老公想吃麻油鸡或是金门老酒面线 才需要较多的油
所以大罐装油品其实也很容易放到劣化产生油耗味
在我上网爬文做了一些功课后
发现酪梨油的发烟点有200度以上
最重要的是他通用所有料理方式

而且它的好处很多
酪梨是金氏世界纪录评价为营养价值最高的水果作物
且有『森林奶油』的称号
酪梨对人体有很多好处
✔β股固醇含量是橄榄油的4倍
叶绿素含量是橄榄油的10倍

维他命E含量是橄榄油的1.25倍
胡萝卜素含量是橄榄油的3倍
✔富含维生素A C D B B1 B2 B6 
✔富含叶酸 钠 钾 钙 镁 磷 铁 锌 尤其是叶酸对孕妇和胎儿都很重要

✔它的不饱和脂肪酸有85%
✔低糖分的酪梨也是健康水果之一

统整以上酪梨的高发烟点和对身体的好处外
还加上一瓶抵多瓶的优点 让我腾出更多厨房空间
便是我想寻觅酪梨油的几个原因之一
上网爬文爬了好久终于让我找到
纽西兰原装进口 First Press - 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
立马写信去询问 也就促成这件美事
厂商评估后很阿莎力地寄了酪梨油给我试用(其实还有蜂蜜XD)

大家一定很疑惑酪梨油百百种
为什么我会选择First Press的酪梨油
原因是因为它的产地是在纽西兰的北岛丰盛湾
那里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可以使原本属热带水果的酪梨延缓成熟期
First Press酪梨果园的酪梨都是在树上挂满14个月
相较于其他国家约仅有4个月的成熟期
两者相差3倍多的时间
也因为这样他们酪梨有著特殊的风味和口感
酪梨摘下后进入Zespri奇异果洗选场
以同样的步骤进行洗选处理
待3-5天等它成熟后
就会完成物理冷压萃取第一道油脂
而且马上标记有效期限并包装封口
食品安全等级等同于Zespri奇异果呢
最后剩下来的果渣不再做化学精炼 而是当肥料
过程中绝不使用化学溶剂 也无重金属残留
(分析报告)(铜叶绿素报告)
当然大家都会想说纽西兰的酪梨油在台湾其实也不难买
但往往不知道很多不肖商人
会进口纽西兰的大包装酪梨油
然后再回来台湾公司进行小瓶分装
过程中加料加水稀释来滥竽充数
我很怕买到这种假金身的分装油品
所以整瓶小包装原装进口的油品我特别青睐
这点First Press完全得分!!!!!!!!!!!!!!!!
而且小包装油品本来就是小家庭的最佳选择
CIMG1078.jpg
再来就来告诉大家顶级初榨为什么是顶级?
什么才叫顶级初榨呢?
顶级初榨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Extra Virgin
酸度必须小于0.8%
且不可添加任何化学成分或以化学方式处理
以国际橄榄油协会对初榨油品的分级标准来看
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0.4%的酸度
远低于国际标准的一倍
是真正的顶级的好油
(以下为澳洲(NATA)实验室分析结果)
低温物理压榨出来的酪梨油
打开瓶盖会有一股很淡很淡的青草和酪梨香味
这跟First Press一瓶酪梨油就有20颗鲜采酪梨有很大关系
真正的好油不该有油耗味
而是有股淡淡的青草香或是酪梨香
且与一般市售的精炼油品在颜色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物理方式压榨的First Press油品有著一般少见的深绿油色
CIMG1167.JPG
CIMG1169.JPG
CIMG1171.JPG
  
一般市售的精炼油经过化学脱色、脱胶、脱臭则变成黄油色
两者之间相差甚大
精炼油不论营养消失外
氢化过程也产生反式脂肪和致癌物
反式脂肪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慢性杀手之一
大家应当切记
真正的好油就不该有油耗味
不精制、不调和、不氢化

说到这里你们应该知道我为什么主动找上他们了吧
我实在不希望乳丝哥吃了一堆可怕的油到他小小的身体里
年轻时自己不怕死
也没研究这些油品类的心力
总觉得油挑便宜的就好
但这种心态有了小孩后真的大大改变
就跟我去屈臣氏听到小S的广告台词一样
((((((((有了小孩之后真的很怕死!!!!!!!!!!)))))))))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这种感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连我最爱纽西兰厨神Nadia都爱用
瓶身上还有他亲笔签名推荐呢
avocado-2-1230x1280.jpg
1053158_1483206411942555_6510143532094176868_o.jpg


法棍沾橄榄油算是比较经典也是我最爱的吃法
First Press酪梨油也是冷压初榨 吃法也能如法泡制
CIMG1154.JPG  
徒手掰开的法棍面包沾著酪梨油
面包很吸油 放多一点没关系
CIMG1203.JPG  
更时尚的吃法是在橄榄油中加入黑醋
黑醋是高粱发酵酿造而成的
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多种氨基酸
除了很有营养之外 还能很好地提味
已经成为我心中的大爱
CIMG1182.JPG
CIMG1200.JPG
CIMG1206.JPG

乳丝拔常常上班到10点多才回家
上次我突发奇想
就在半夜做了莎莎酱牛排给他吃
因为他很爱吃辣
所以大量的莎莎酱配上牛排可以让他一天的辛劳得到救赎呀~~
顺便告诉大家这个简单的做法
材料:
解冻的肋眼牛排、番茄1颗、洋葱1/2颗、青葱1根、九层塔约20片、红绿辣椒各2根、
柠檬半颗、生菜一份、酪梨油酌量、盐、黑胡椒、红酒醋

CIMG1210.JPG
1.牛排撒上少许盐巴、黑胡椒腌制
CIMG1226.JPG  
2.洋葱、番茄切块装入搅拌机打成小丁后取出
CIMG1228.jpg
CIMG1231.jpg  
3.红&绿辣椒、青葱、九层塔切段放入搅拌机打成小碎块状后取出 放入作法1中
CIMG1230.jpg
CIMG1260.JPG  
4.加入少许盐巴、黑胡椒搅拌均匀入味后 再加入柠檬汁和酪梨油拌匀
CIMG1279.jpg
CIMG1265.JPG
CIMG1289.JPG  
5.生菜加入少许酪梨油、盐巴、黑胡椒、红酒醋搅拌混和
CIMG1238.jpg
CIMG1240.jpg

CIMG1245.JPG

CIMG1247.jpg
6.热锅加入酪梨油后再放入腌好的牛排
CIMG1262.JPG

CIMG1268.JPG
7.大火锁住肉汁 煎至两面微焦脆金黄起锅
   虽然大火煎牛排 但真的没油烟
   特别拍了一张照片给大家看
CIMG1282.JPG  
8.起锅后牛排斜切片状 生菜摆盘垫底后放上牛排
 CIMG1292.JPG  
9.在牛排上放上满满莎莎酱
CIMG1294.JPG
CIMG1302.JPG  
10.最后再淋点酪梨油装饰
CIMG1306.JPG
CIMG1307.JPG
这样就完成乳丝拔最爱的莎莎酱牛排
CIMG1312.JPG
搭配蜂蜜啤酒整个嗨翻他了
CIMG1313.JPG
CIMG1322.JPG
CIMG1323.JPG       
另一道是中式料理-金门老酒面线
乳丝拔和我自己本身很爱吃老酒面线
他常会要求我煮给他吃
不过这道面食需要比较多的油
所以这时侯好油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而且这道面食大人小孩都可以吃
大家一定想说有酒耶 小孩怎么吃~
看下去看下去
爸妈想吃补身的酒类面食 还想连孩子的一起煮
就跟我这样做吧 一次满足小家庭晚餐

金门老酒面线材料:
猪后腿瘦肉适量、嫩姜丝2大根、鸡蛋3颗、青葱1根、金针菇1份、
无盐面线、盐巴适量、酪梨油一大匙、红露酒自行酌量
CIMG1540.JPG
1.加入一大匙的酪梨油
CIMG1544.JPG
CIMG1548.JPG
2.煎老皮嫩肉的荷包蛋记得火要够旺
   这样外面酥酥脆脆的老皮 蛋黄还是糖心蛋呢
   而且酥脆的老皮能吸取大量的酒汤 非常好吃
CIMG1557.JPG
这样冒泡代表火够旺 皮就能煎的酥脆
不过乳丝哥的荷包蛋我就没有煎这么酥脆喔
他不爱吃老皮系列XD 
油温控制在中大火 太大则关小点 太小就开大点
控制好油温 是不会有大量油烟
275度的发烟点比起其他油品好控制很多
CIMG1566.jpg
2.三颗荷包蛋快速煎完起锅先放旁边
   表皮要像这样酥脆喔
CIMG1565.jpg
3.将大量姜丝 入锅用剩余的油煸炒出香味
   姜丝请大量的放 因为他在这道面食里扮演的是蔬菜的角色
   当你在吃细滑的面线时 也会一同吃到像笋丝般脆口的姜丝
   那感觉是很舒服的
   姜丝记得到市场买外皮淡粉红色最嫩的子姜
   这种姜不辣口 连乳丝都敢吃也爱吃!
CIMG1571.JPG
4.加入猪肉片炒至稍微变色后 加入一大锅热水
CIMG1573.jpg
CIMG1578.JPG
5.水量要够宽 这样面线才不容易结球
   而且面线很吸水 水量必须预估多一些
   方便后续需补汤的可能性
CIMG1580.JPG
6.加入脆口的金针菇 传统作法是添加金针
  但市面金针实在太多染色问题
  所以我选择有相同口感的金针菇
  除了颜色没那么鲜艳外 其实金针菇更方便取得和料理
CIMG1585.jpg
CIMG1586.JPG
7.因为面线我特别挑了无盐面线
  加上水量很多
  所以盐巴调味也比较放心的加
CIMG1590.JPG
8.加入面线
传统面线为了保存 含钠量是相当惊人的

要和乳丝一起吃的话 我就会选无盐面线
今天的水量我丢了四把 因为我们一家都是大食怪
CIMG1592.jpg
9.接下来请注意
   面线熟后我就会捞起乳丝的分量
   包括面、肉、金针菇、姜丝、然后摆上的他的嫩荷包蛋后装汤
   也会捞起一大碗的汤盛放 待后续补汤用
CIMG1618.JPG
10.加入红露酒约半瓶  XD
     哈没办法~我跟乳丝拔追求酒气呀
     个人觉得酒气不重不好吃呀!
     如果怕太重可以依自己口味增加或减少啦!
     另外没有红露酒也可以用绍兴酒喔
     只要是黄酒都可以!!!!切记要黄酒才好吃喔
CIMG1594.JPG
11.汤滚关火
     起锅前丢入老皮嫩肉的荷包蛋吸取酒汤
CIMG1597.JPG
12.起锅摆盘后洒上葱花就完成啦
CIMG1606.JPG
看这两父子多满足
CIMG1647.JPG
乳丝还在大喊面面~
CIMG1643.JPG
乳丝好爱吃
15.jpg
右上吃到痴呆了!!!
100.jpg
左下已闭眼陶醉
101.jpg

CIMG1623.JPG
不断鬼打墙的说面面~面线~对~好吃!!!!!!!!
CIMG1636.JPG
CIMG1637.JPG  
我根本超疼老公好不好
虽然我常在粉丝团出卖他的丑照XDDD
但他要吃什么我几乎有求必应耶~
CIMG1642.JPG
乳丝哥还要求加汤~而且还喝光光
是说有需要好吃到头发变风婴十八年吗?  XDDD
CIMG1650.JPG

First Press酪梨油
比起一般婴儿油或是乳液内添加的矿物油
吸收度远远超过婴儿油
矿物油为皮肤无法吸收 它只能停留在皮肤表面
而酪梨油却能吸收到皮肤里
刚开始可能会感到油腻
但是过一会儿就吸收进去了!
这是我个人的皮肤照护小偏方提供大家参考
众括以上优点和广泛适用性
真的很推荐大家可以先入手单瓶装试试看

介绍完酪梨油再来介绍我最近热爱的蜂蜜三兄弟(((又乱取名字XD
来自纽西兰马尔堡18年养蜂经验的Sweet Nature纯天然蜂蜜
CIMG1109.JPG
蜂蜜三兄弟礼盒还附赠一只手工雕刻的枫木蜂蜜棒
CIMG1118.JPG  
这个我后面再来提它的好处
蜂蜜棒还能直接提起礼盒 送礼也非常体面
CIMG1112.JPG   

看完美丽的礼盒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顶级的蜂蜜吧
台湾观光胜地常有路摊宣称「不纯砍头」的蜂蜜
但近期市面上抽查结果 竟有七成以上的蜂蜜是造假的
这点不经令人忧心没有查到的不知还有多少?

因为这次试用蜂蜜我才了解
原来一般蜜蜂的采蜜范围约为半径三公里
要在台湾找到半径三公里没有任何工业或马路的环境实在有些难度
而这样的环境也容易污染蜜蜂的生态 
坊间很多商人为了采取大量蜂蜜而喂食蜜蜂糖水 间接造成蜜蜂生病
sugar.jpg
(照片取自网路新闻)
为了预防蜜蜂病害 商人便在糖水中添加抗生素、杀
有些商人会给蜜蜂喂时霉素类、磺胺类药、四环素等抗生素类药物
当然这些药物都有可能间接进入消费者的肚子里

Sweet Nature纯天然蜂蜜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含抗生素
因为纽西兰是全世界唯一禁止喂食蜜蜂抗生素的国家
在森林里野生放养的蜜蜂也不必担心受到工业化污染
15662573158_b35456eee5.jpg
 15849472172_d69115fa13.jpg
此图为THC空拍Sweet Nature蜂巢的照片
蜂巢就在照片中下方位置
15824515626_bb354bcb10.jpg
养蜂人都须开车进森林采集蜂蜜
15850370175_0313f15ea2.jpg
15662743530_b9100a86a8.jpg

15850109325_782af01999.jpg

养蜂人手中的就是Sweet Nature蜂蜜
15824271966_4a0d0438f0.jpg

自然无污染的环境是顶级蜂蜜的其中要件之外
Sweet Nature家的蜂蜜都会送第三方检验后才装罐出货
每一罐蜂蜜都有产品序号和活性成分的浓度检验报告
决不是大包装进台湾后再分装销售以劣充良的假金身产品
市面上实在充斥著太多的假蜂蜜
现在就教大家几个比较简单的区别方法
用冷水冲泡后倒入宝特瓶内约半瓶 然后快速摇晃
1.液体上层出现大量泡沫 久不退散 有时甚直可维持2小时之久(假蜜一下就没泡沫)
2.液体显得混浊 因为蜂蜜中其实含有蛋白质、花粉、胶质(假蜜则相反)
3.冲温水后有淡淡花果香 味道微甜带酸味 因为蜂蜜含有有机酸和酵素(假蜜则只有甜味)
4.看蜂蜜是否结晶也是判定真假蜜的方法 葡萄糖含量高 水分少 温度低的情况下
    蜂蜜就容易结晶 (假蜜以果糖为主要原料 所以不会结晶)

另外想知道蜂蜜是否加了水 ?
大家不妨在家做一个试验
拿一张厨房纸巾 
在上面放上一点蜂蜜测试看看
容易让纸巾吸收晕开的就是加了水的蜂蜜
以下是我自己亲自做的试验
左边为我买的蜂蜜 右边为Sweet Nature琉璃苣蜜
会拿琉璃苣蜜来比较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三兄弟中
质地、性状和颜色最接近一般蜂蜜的
一开始都是呈现浑圆的珠状
而且我买的蜂蜜看起来还更饱满 颜色更深
CIMG0039.JPG
不出5分钟
左侧我买的蜂蜜竟然开始晕开
浑圆的珠状开始塌陷
CIMG0040 (2).JPG
10分钟过后晕更惨
CIMG0041 (2).JPG
15分钟过去
左侧的蜂蜜已经被纸巾吸收了50%左右
可恶!!!!我买到加水的蜂蜜!!!!!
而且加水的蜂蜜颜色还这么深(已哭)
CIMG0045.JPG  
市面上不乏加水的蜂蜜
颜色和香味竟然还能跟天然蜂蜜一样 甚至更好
可见这些假蜜加了多少调色剂和香味剂!!
庆幸我现在遇上Sweet Nature啊!!!!!!!
Sweet Nature家的蜂蜜不管在外观测试或是检验方面都完全过关
难怪他们是纽西兰国家级的白金品牌蜂蜜
产品检验报告


我口中的蜂蜜三兄弟
分别是:活性麦卢卡蜜、乳状三叶草蜜、蓝色琉璃苣蜜
CIMG1145.JPG
CIMG1129.JPG
三兄弟的颜色和性状与功能都不同
CIMG1136.JPG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兄弟的大哥-活性麦卢卡蜂蜜(Manuka)
最大原因是因为我本身就知道活性麦卢卡蜂蜜有调节身体机能的功能
 CIMG0005.JPG

我一知道试用蜂蜜中有麦卢卡蜂蜜整个兴奋的不得了!
因为他可说是蜂蜜界的白金品种呀!
让我来揭开Sweet Nature活性麦卢卡蜂蜜的神秘面纱吧

乳丝妈.docx
 
开启
 
 
 
 

 

 
 
 

第 1 页,共 31 页

 众里寻他千百度 最近的料理爱将✔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无抗生素 活性

麦芦卡蜂蜜

 

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的外包装相当可爱

提把式纸盒送礼非常体面

 
 
 

第 2 页,共 31 页

会接触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的原因

其实跟我对油品稍微有点研究有关系啦

但我不是专家

只是初浅的了解一些!

因为前阵子搞得满城风雨的黑心地沟油事件

让我更在意油品的选择

加上之前稍微研究油品的关系

我一直想找一罐酪梨油

为什么会是酪梨油呢?

大家应该知道我还蛮爱煮菜

当然老公也蛮爱吃我煮的菜XD

 
 
 

第 3 页,共 31 页

所以凉拌、煎、煮、炒、炸都是我蛮常料理的方式(炸是真的比较少啦)

不过这些烹煮方式并不是一般油品可以一瓶通用的(有人知道吗?)

每一种油品的发烟点都不同

例如:橄榄油的发烟点约只有160度

那么它便比较适合用来做凉拌或沙拉用油

最多就是中小火的炒煮而已

如果拿来高温煎炸就很容易高过发烟点使油品劣化

我常用的高发烟点的油品其实是苦茶油

但是他的发烟点也约略只有250度左右

也就是说油品一旦加温到该油品的最高发烟点时

油就会开始冒白烟

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家里使用的油品发烟点是多少

然后在家实验一下

只倒油到锅里加热就好

不要加任何食材

油温提高后就可以知道我说的发烟情况

而那些油烟就是致癌物质

发烟点越低的油品 

在拢长的高温烹煮过程 释放的油烟就会更多

女性肺癌高居不下的罪魁祸首就是它

再好再顶级的油品只要超过发烟点就会变成劣油

所以通常必须以烹煮方式来分门别类使用的油品

对于我家的小厨房来说

这实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我必须有可以存放不同油品的空间

加上我使用不沾锅 如果只是一般炒个菜 用油量其实很少

除非炸东西或是老公想吃麻油鸡或是金门老酒面线 才需要较多的油

所以大罐装油品其实也很容易放到劣化产生油耗味

在我上网爬文做了一些功课后

发现酪梨油的发烟点有275度 200度以上

算是目前发烟点最高的油品

最重要的是他通用所有料理方式

 
 
 

第 4 页,共 31 页

(上图请重新撷取)

而且它的好处很多

酪梨是金氏世界纪录评价为营养价值最高的水果作物

且有『森林奶油』的称号

酪梨对人体有很多好处

✔β股固醇含量是橄榄油的4倍 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

✔叶绿素含量是橄榄油的10倍 能够代谢体内药物残留

✔维他命E含量是橄榄油的1.25倍 能购预防近视 高血压和癌症

✔胡萝卜素含量是橄榄油的3倍 能够视网膜保健 抵抗电脑辐射

✔富含维生素A C D B B1 B2 B6 对身体和皮肤都能产生良好的修复机制

✔富含叶酸 钠 钾 钙 镁 磷 铁 锌 尤其是叶酸对孕妇和胎儿都很重要

✔它的不饱和脂肪酸有785% 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低糖分的酪梨也是糖尿病患者适合的健康水果之一

 
 
 

第 5 页,共 31 页

✔ 日本静冈大学的医学研究更指出 酪梨能降低肝炎的发生率 对于肝病国家的

台湾人更是适合

统整以上酪梨的高发烟点和对身体的好处外

还加上一瓶抵多瓶的优点 让我腾出更多厨房空间

便是我想寻觅酪梨油的几个原因之一

上网爬文爬了好久终于让我找到

纽西兰原装进口 First Press - 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

立马写信去询问 也就促成这件美事

厂商评估后很阿莎力地寄了酪梨油给我试用(其实还有蜂蜜XD)

大家一定很疑惑酪梨油百百种

为什么我会选择First Press的酪梨油

原因是因为它的产地是在纽西兰的北岛丰盛湾

那里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可以使原本属热带水果的酪梨延缓成熟期

且First Press酪梨果园的酪梨都是在树上挂满1214个月

相较于其他国家约仅有4个月的成熟期

两者相差23倍多的时间

也因为这样他们酪梨有著特殊的风味和口感

酪梨摘下后进入Zespri奇异果洗选场

以同样的步骤进行洗选处理

待3-5天等它成熟后

就会完成物理冷压萃取第一道油脂

而且马上标记有效期限并包装封口

食品安全等级等同于Zespri奇异果呢

最后剩下来的果渣不再做化学精炼 而是当肥料

过程中绝不使用化学溶剂 也无重金属残留

(分析报告)(铜叶绿素报告)

当然大家都会想说纽西兰的酪梨油在台湾其实也不难买

但往往不知道很多不肖商人

会进口纽西兰的大包装酪梨油

然后再回来台湾公司进行小瓶分装

 
 
 

第 6 页,共 31 页

过程中加料加水稀释来滥竽充数

我很怕买到这种假金身的分装油品

所以整瓶小包装原装进口的油品我特别青睐

这点First Press完全得分!!!!!!!!!!!!!!!!

而且小包装油品本来就是小家庭的最佳选择

再来就来告诉大家顶级初榨为什么是顶级?

什么才叫顶级初榨呢?

顶级初榨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Extra Virgin

酸度必须小于0.8%

且不可添加任何化学成分或以化学方式处理

以国际橄榄油协会对初榨油品的分级标准来看

 
 
 

第 7 页,共 31 页

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0.4%的酸度

远低于国际标准的一倍

是真正的顶级的好油

(以下为澳洲(NATA)实验室分析结果)

低温物理压榨出来的酪梨油

打开瓶盖会有一股很淡很淡的青草和酪梨香味

这跟First Press一瓶酪梨油就有20颗鲜采酪梨有很大关系

真正的好油不该有油耗味

而是有股淡淡的青草香或是酪梨香

且与一般市售的精炼油品在颜色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物理方式压榨的First Press油品有著一般少见的深绿油色

 
 
 

第 8 页,共 31 页

 
 
 

第 9 页,共 31 页

  

一般市售的精炼油经过化学脱色、脱胶、脱臭则变成黄油色

两者之间相差甚大

精炼油不论营养消失外 

氢化过程也产生反式脂肪和致癌物

反式脂肪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慢性杀手之一

大家应当切记

真正的好油就不该有油耗味

不精制、不调和、不氢化

说到这里你们应该知道我为什么主动找上他们了吧

我实在不希望乳丝哥吃了一堆可怕的油到他小小的身体里

年轻时自己不怕死

 
 
 

第 10 页,共 31 页

也没研究这些油品类的心力

总觉得油挑便宜的就好

但这种心态有了小孩后真的大大改变

就跟我去屈臣氏听到小S的广告台词一样

((((((((有了小孩之后真的很怕死!!!!!!!!!!)))))))))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这种感受!!!!   

(食谱OK 不用改)

另外大家应该都知道乳丝哥的皮肤一直都不是很好

他有严重的异位性皮肤炎和富贵手

我甚至拿First Press酪梨油来照护乳丝哥的皮肤

比起一般婴儿油或是乳液内添加的矿物油

天然的酪梨油吸收度远远超过婴儿油

矿物油为皮肤无法吸收 它只能停留在皮肤表面

而酪梨油却能吸收到皮肤里

刚开始可能会感到油腻

但是过一会儿就吸收进去了!

油类保养品对异位性宝宝的皮肤实在太重要

这是我个人的皮肤照护小偏方提供大家参考

众括以上优点和广泛适用性

真的很推荐大家可以先入手单瓶装试试看

介绍完酪梨油再来介绍我最近热爱的蜂蜜三兄弟(((又乱取名字XD

来自纽西兰马尔堡18年养蜂经验的Sweet Nature纯天然蜂蜜

 
 
 

第 11 页,共 31 页

蜂蜜三兄弟礼盒还附赠一只手工雕刻的枫木蜂蜜棒

  

 
 
 

第 12 页,共 31 页

这个我后面再来提它的好处

蜂蜜棒还能直接提起礼盒 送礼也非常体面

   

看完美丽的礼盒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顶级的蜂蜜吧

台湾观光胜地常有路摊宣称「不纯砍头」的蜂蜜

但近期市面上抽查结果 竟有七成以上的蜂蜜是造假的

这点不经令人忧心没有查到的不知还有多少?

因为这次试用蜂蜜我才了解

原来一般蜜蜂的采蜜范围约为半径三公里

要在台湾找到半径三公里没有任何工业或马路的环境实在有些难度

而这样的环境也容易污染蜜蜂的生态 

坊间很多商人为了采取大量蜂蜜而喂食蜜蜂糖水 间接造成蜜蜂生病

 
 
 

第 13 页,共 31 页

(照片取自网路新闻)

为了预防蜜蜂病害 商人便在糖水中添加抗生素、杀螨剂

有些商人会给蜜蜂喂时链霉素类、磺胺类药、四环素等抗生素类药物

当然这些药物都有可能间接进入消费者的肚子里

Sweet Nature纯天然蜂蜜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含抗生素

因为纽西兰是全世界唯一禁止喂食蜜蜂抗生素的国家

在森林里野生放养的蜜蜂也不必担心受到工业化污染

(采蜂场环境OK~略过)

自然无污染的环境是顶级蜂蜜的其中要件之外

Sweet Nature家的蜂蜜都会送第三方检验后才装罐出货

每一罐蜂蜜都有产品序号和活性抗菌成分的浓度检验报告

决不是大包装进台湾后再分装销售以劣充良的假金身产品

市面上实在充斥著太多的假蜂蜜

现在就教大家几个比较简单的区别方法

用冷水冲泡后倒入宝特瓶内约半瓶 然后快速摇晃

 
 
 

第 14 页,共 31 页

1.液体上层出现大量泡沫 久不退散 有时甚直可维持2小时之久(假蜜一下就没泡

沫)

2.液体显得混浊 因为蜂蜜中其实含有蛋白质、花粉、胶质(假蜜则相反)

3.冲温水后有淡淡花果香 味道微甜带酸味 因为蜂蜜含有有机酸和酵素(假蜜则只

有甜味)

4.看蜂蜜是否结晶也是判定真假蜜的方法 葡萄糖含量高 水分少 温度低的情况下

    蜂蜜就容易结晶 (假蜜以果糖为主要原料 所以不会结晶)

(纸巾实验OK 略过)

我口中的蜂蜜三兄弟

分别是:活性麦卢卡蜜、乳状三叶草蜜、蓝色琉璃苣蜜

 
 
 

第 15 页,共 31 页

三兄弟的颜色和性状与功能都不同

 
 
 

第 16 页,共 31 页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兄弟的大哥-活性麦卢卡蜂蜜(Manuka)

最大原因是因为我本身就知道活性麦卢卡蜂蜜有抗菌、抗发炎的功效

对于促进伤口愈合也有很大的功效和帮助调节身体机能的功能

 
 
 

第 17 页,共 31 页

 

 
 
 

 

麦芦卡蜂蜜是纽西兰的国宝
而里面所含的独麦素成分则是用来评定麦芦卡蜂
蜜等级好坏的主要依据
UMF的评定标准正式实施的时候
科学家还未能发现
里面活性成分的真正身分
仅能用独麦素(Unique Manuka Factor)来暂时命名
并且用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评断其中的含量
也就是一般所说的UMF评级
近年来
德国科学家发现了活性成分的真正身分(甲基乙二酸)
因此直接判断甲基乙二酸含量的麦卢卡最新评定标准MGO也就应运而生。

 

Sweet Nature 天然甜蜂蜜采用的是较现代的MGO评定标准
直接检测天然甲基乙二酸含量来评定麦芦卡蜂蜜的等级喔
本季检验出来为MGO180+
品质相当于UMF10+喔!!

乳丝妈.docx
 
开启
 
 
 
 

 

 
 
 

第 1 页,共 31 页

 众里寻他千百度 最近的料理爱将✔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无抗生素 活性

麦芦卡蜂蜜

 

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的外包装相当可爱

提把式纸盒送礼非常体面

 
 
 

第 2 页,共 31 页

会接触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的原因

其实跟我对油品稍微有点研究有关系啦

但我不是专家

只是初浅的了解一些!

因为前阵子搞得满城风雨的黑心地沟油事件

让我更在意油品的选择

加上之前稍微研究油品的关系

我一直想找一罐酪梨油

为什么会是酪梨油呢?

大家应该知道我还蛮爱煮菜

当然老公也蛮爱吃我煮的菜XD

 
 
 

第 3 页,共 31 页

所以凉拌、煎、煮、炒、炸都是我蛮常料理的方式(炸是真的比较少啦)

不过这些烹煮方式并不是一般油品可以一瓶通用的(有人知道吗?)

每一种油品的发烟点都不同

例如:橄榄油的发烟点约只有160度

那么它便比较适合用来做凉拌或沙拉用油

最多就是中小火的炒煮而已

如果拿来高温煎炸就很容易高过发烟点使油品劣化

我常用的高发烟点的油品其实是苦茶油

但是他的发烟点也约略只有250度左右

也就是说油品一旦加温到该油品的最高发烟点时

油就会开始冒白烟

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家里使用的油品发烟点是多少

然后在家实验一下

只倒油到锅里加热就好

不要加任何食材

油温提高后就可以知道我说的发烟情况

而那些油烟就是致癌物质

发烟点越低的油品 

在拢长的高温烹煮过程 释放的油烟就会更多

女性肺癌高居不下的罪魁祸首就是它

再好再顶级的油品只要超过发烟点就会变成劣油

所以通常必须以烹煮方式来分门别类使用的油品

对于我家的小厨房来说

这实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我必须有可以存放不同油品的空间

加上我使用不沾锅 如果只是一般炒个菜 用油量其实很少

除非炸东西或是老公想吃麻油鸡或是金门老酒面线 才需要较多的油

所以大罐装油品其实也很容易放到劣化产生油耗味

在我上网爬文做了一些功课后

发现酪梨油的发烟点有275度 200度以上

算是目前发烟点最高的油品

最重要的是他通用所有料理方式

 
 
 

第 4 页,共 31 页

(上图请重新撷取)

而且它的好处很多

酪梨是金氏世界纪录评价为营养价值最高的水果作物

且有『森林奶油』的称号

酪梨对人体有很多好处

✔β股固醇含量是橄榄油的4倍 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

✔叶绿素含量是橄榄油的10倍 能够代谢体内药物残留

✔维他命E含量是橄榄油的1.25倍 能购预防近视 高血压和癌症

✔胡萝卜素含量是橄榄油的3倍 能够视网膜保健 抵抗电脑辐射

✔富含维生素A C D B B1 B2 B6 对身体和皮肤都能产生良好的修复机制

✔富含叶酸 钠 钾 钙 镁 磷 铁 锌 尤其是叶酸对孕妇和胎儿都很重要

✔它的不饱和脂肪酸有785% 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低糖分的酪梨也是糖尿病患者适合的健康水果之一

 
 
 

第 5 页,共 31 页

✔ 日本静冈大学的医学研究更指出 酪梨能降低肝炎的发生率 对于肝病国家的

台湾人更是适合

统整以上酪梨的高发烟点和对身体的好处外

还加上一瓶抵多瓶的优点 让我腾出更多厨房空间

便是我想寻觅酪梨油的几个原因之一

上网爬文爬了好久终于让我找到

纽西兰原装进口 First Press - 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

立马写信去询问 也就促成这件美事

厂商评估后很阿莎力地寄了酪梨油给我试用(其实还有蜂蜜XD)

大家一定很疑惑酪梨油百百种

为什么我会选择First Press的酪梨油

原因是因为它的产地是在纽西兰的北岛丰盛湾

那里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可以使原本属热带水果的酪梨延缓成熟期

且First Press酪梨果园的酪梨都是在树上挂满1214个月

相较于其他国家约仅有4个月的成熟期

两者相差23倍多的时间

也因为这样他们酪梨有著特殊的风味和口感

酪梨摘下后进入Zespri奇异果洗选场

以同样的步骤进行洗选处理

待3-5天等它成熟后

就会完成物理冷压萃取第一道油脂

而且马上标记有效期限并包装封口

食品安全等级等同于Zespri奇异果呢

最后剩下来的果渣不再做化学精炼 而是当肥料

过程中绝不使用化学溶剂 也无重金属残留

(分析报告)(铜叶绿素报告)

当然大家都会想说纽西兰的酪梨油在台湾其实也不难买

但往往不知道很多不肖商人

会进口纽西兰的大包装酪梨油

然后再回来台湾公司进行小瓶分装

 
 
 

第 6 页,共 31 页

过程中加料加水稀释来滥竽充数

我很怕买到这种假金身的分装油品

所以整瓶小包装原装进口的油品我特别青睐

这点First Press完全得分!!!!!!!!!!!!!!!!

而且小包装油品本来就是小家庭的最佳选择

再来就来告诉大家顶级初榨为什么是顶级?

什么才叫顶级初榨呢?

顶级初榨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Extra Virgin

酸度必须小于0.8%

且不可添加任何化学成分或以化学方式处理

以国际橄榄油协会对初榨油品的分级标准来看

 
 
 

第 7 页,共 31 页

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0.4%的酸度

远低于国际标准的一倍

是真正的顶级的好油

(以下为澳洲(NATA)实验室分析结果)

低温物理压榨出来的酪梨油

打开瓶盖会有一股很淡很淡的青草和酪梨香味

这跟First Press一瓶酪梨油就有20颗鲜采酪梨有很大关系

真正的好油不该有油耗味

而是有股淡淡的青草香或是酪梨香

且与一般市售的精炼油品在颜色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物理方式压榨的First Press油品有著一般少见的深绿油色

 
 
 

第 8 页,共 31 页

 
 
 

第 9 页,共 31 页

  

一般市售的精炼油经过化学脱色、脱胶、脱臭则变成黄油色

两者之间相差甚大

精炼油不论营养消失外 

氢化过程也产生反式脂肪和致癌物

反式脂肪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慢性杀手之一

大家应当切记

真正的好油就不该有油耗味

不精制、不调和、不氢化

说到这里你们应该知道我为什么主动找上他们了吧

我实在不希望乳丝哥吃了一堆可怕的油到他小小的身体里

年轻时自己不怕死

 
 
 

第 10 页,共 31 页

也没研究这些油品类的心力

总觉得油挑便宜的就好

但这种心态有了小孩后真的大大改变

就跟我去屈臣氏听到小S的广告台词一样

((((((((有了小孩之后真的很怕死!!!!!!!!!!)))))))))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这种感受!!!!   

(食谱OK 不用改)

另外大家应该都知道乳丝哥的皮肤一直都不是很好

他有严重的异位性皮肤炎和富贵手

我甚至拿First Press酪梨油来照护乳丝哥的皮肤

比起一般婴儿油或是乳液内添加的矿物油

天然的酪梨油吸收度远远超过婴儿油

矿物油为皮肤无法吸收 它只能停留在皮肤表面

而酪梨油却能吸收到皮肤里

刚开始可能会感到油腻

但是过一会儿就吸收进去了!

油类保养品对异位性宝宝的皮肤实在太重要

这是我个人的皮肤照护小偏方提供大家参考

众括以上优点和广泛适用性

真的很推荐大家可以先入手单瓶装试试看

介绍完酪梨油再来介绍我最近热爱的蜂蜜三兄弟(((又乱取名字XD

来自纽西兰马尔堡18年养蜂经验的Sweet Nature纯天然蜂蜜

 
 
 

第 11 页,共 31 页

蜂蜜三兄弟礼盒还附赠一只手工雕刻的枫木蜂蜜棒

  

 
 
 

第 12 页,共 31 页

这个我后面再来提它的好处

蜂蜜棒还能直接提起礼盒 送礼也非常体面

   

看完美丽的礼盒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顶级的蜂蜜吧

台湾观光胜地常有路摊宣称「不纯砍头」的蜂蜜

但近期市面上抽查结果 竟有七成以上的蜂蜜是造假的

这点不经令人忧心没有查到的不知还有多少?

因为这次试用蜂蜜我才了解

原来一般蜜蜂的采蜜范围约为半径三公里

要在台湾找到半径三公里没有任何工业或马路的环境实在有些难度

而这样的环境也容易污染蜜蜂的生态 

坊间很多商人为了采取大量蜂蜜而喂食蜜蜂糖水 间接造成蜜蜂生病

 
 
 

第 13 页,共 31 页

(照片取自网路新闻)

为了预防蜜蜂病害 商人便在糖水中添加抗生素、杀螨剂

有些商人会给蜜蜂喂时链霉素类、磺胺类药、四环素等抗生素类药物

当然这些药物都有可能间接进入消费者的肚子里

Sweet Nature纯天然蜂蜜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含抗生素

因为纽西兰是全世界唯一禁止喂食蜜蜂抗生素的国家

在森林里野生放养的蜜蜂也不必担心受到工业化污染

(采蜂场环境OK~略过)

自然无污染的环境是顶级蜂蜜的其中要件之外

Sweet Nature家的蜂蜜都会送第三方检验后才装罐出货

每一罐蜂蜜都有产品序号和活性抗菌成分的浓度检验报告

决不是大包装进台湾后再分装销售以劣充良的假金身产品

市面上实在充斥著太多的假蜂蜜

现在就教大家几个比较简单的区别方法

用冷水冲泡后倒入宝特瓶内约半瓶 然后快速摇晃

 
 
 

第 14 页,共 31 页

1.液体上层出现大量泡沫 久不退散 有时甚直可维持2小时之久(假蜜一下就没泡

沫)

2.液体显得混浊 因为蜂蜜中其实含有蛋白质、花粉、胶质(假蜜则相反)

3.冲温水后有淡淡花果香 味道微甜带酸味 因为蜂蜜含有有机酸和酵素(假蜜则只

有甜味)

4.看蜂蜜是否结晶也是判定真假蜜的方法 葡萄糖含量高 水分少 温度低的情况下

    蜂蜜就容易结晶 (假蜜以果糖为主要原料 所以不会结晶)

(纸巾实验OK 略过)

我口中的蜂蜜三兄弟

分别是:活性麦卢卡蜜、乳状三叶草蜜、蓝色琉璃苣蜜

 
 
 

第 15 页,共 31 页

三兄弟的颜色和性状与功能都不同

 
 
 

第 16 页,共 31 页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兄弟的大哥-活性麦卢卡蜂蜜(Manuka)

最大原因是因为我本身就知道活性麦卢卡蜂蜜有抗菌、抗发炎的功效

对于促进伤口愈合也有很大的功效和帮助调节身体机能的功能

 
 
 

第 17 页,共 31 页

 

 
 
 

 

乳丝妈.docx
 
开启
 
 
 
 

 

 
 
 

第 1 页,共 31 页

 众里寻他千百度 最近的料理爱将✔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无抗生素 活性

麦芦卡蜂蜜

 

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的外包装相当可爱

提把式纸盒送礼非常体面

 
 
 

第 2 页,共 31 页

会接触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的原因

其实跟我对油品稍微有点研究有关系啦

但我不是专家

只是初浅的了解一些!

因为前阵子搞得满城风雨的黑心地沟油事件

让我更在意油品的选择

加上之前稍微研究油品的关系

我一直想找一罐酪梨油

为什么会是酪梨油呢?

大家应该知道我还蛮爱煮菜

当然老公也蛮爱吃我煮的菜XD

 
 
 

第 3 页,共 31 页

所以凉拌、煎、煮、炒、炸都是我蛮常料理的方式(炸是真的比较少啦)

不过这些烹煮方式并不是一般油品可以一瓶通用的(有人知道吗?)

每一种油品的发烟点都不同

例如:橄榄油的发烟点约只有160度

那么它便比较适合用来做凉拌或沙拉用油

最多就是中小火的炒煮而已

如果拿来高温煎炸就很容易高过发烟点使油品劣化

我常用的高发烟点的油品其实是苦茶油

但是他的发烟点也约略只有250度左右

也就是说油品一旦加温到该油品的最高发烟点时

油就会开始冒白烟

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家里使用的油品发烟点是多少

然后在家实验一下

只倒油到锅里加热就好

不要加任何食材

油温提高后就可以知道我说的发烟情况

而那些油烟就是致癌物质

发烟点越低的油品 

在拢长的高温烹煮过程 释放的油烟就会更多

女性肺癌高居不下的罪魁祸首就是它

再好再顶级的油品只要超过发烟点就会变成劣油

所以通常必须以烹煮方式来分门别类使用的油品

对于我家的小厨房来说

这实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我必须有可以存放不同油品的空间

加上我使用不沾锅 如果只是一般炒个菜 用油量其实很少

除非炸东西或是老公想吃麻油鸡或是金门老酒面线 才需要较多的油

所以大罐装油品其实也很容易放到劣化产生油耗味

在我上网爬文做了一些功课后

发现酪梨油的发烟点有275度 200度以上

算是目前发烟点最高的油品

最重要的是他通用所有料理方式

 
 
 

第 4 页,共 31 页

(上图请重新撷取)

而且它的好处很多

酪梨是金氏世界纪录评价为营养价值最高的水果作物

且有『森林奶油』的称号

酪梨对人体有很多好处

✔β股固醇含量是橄榄油的4倍 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

✔叶绿素含量是橄榄油的10倍 能够代谢体内药物残留

✔维他命E含量是橄榄油的1.25倍 能购预防近视 高血压和癌症

✔胡萝卜素含量是橄榄油的3倍 能够视网膜保健 抵抗电脑辐射

✔富含维生素A C D B B1 B2 B6 对身体和皮肤都能产生良好的修复机制

✔富含叶酸 钠 钾 钙 镁 磷 铁 锌 尤其是叶酸对孕妇和胎儿都很重要

✔它的不饱和脂肪酸有785% 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低糖分的酪梨也是糖尿病患者适合的健康水果之一

 
 
 

第 5 页,共 31 页

✔ 日本静冈大学的医学研究更指出 酪梨能降低肝炎的发生率 对于肝病国家的

台湾人更是适合

统整以上酪梨的高发烟点和对身体的好处外

还加上一瓶抵多瓶的优点 让我腾出更多厨房空间

便是我想寻觅酪梨油的几个原因之一

上网爬文爬了好久终于让我找到

纽西兰原装进口 First Press - 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

立马写信去询问 也就促成这件美事

厂商评估后很阿莎力地寄了酪梨油给我试用(其实还有蜂蜜XD)

大家一定很疑惑酪梨油百百种

为什么我会选择First Press的酪梨油

原因是因为它的产地是在纽西兰的北岛丰盛湾

那里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可以使原本属热带水果的酪梨延缓成熟期

且First Press酪梨果园的酪梨都是在树上挂满1214个月

相较于其他国家约仅有4个月的成熟期

两者相差23倍多的时间

也因为这样他们酪梨有著特殊的风味和口感

酪梨摘下后进入Zespri奇异果洗选场

以同样的步骤进行洗选处理

待3-5天等它成熟后

就会完成物理冷压萃取第一道油脂

而且马上标记有效期限并包装封口

食品安全等级等同于Zespri奇异果呢

最后剩下来的果渣不再做化学精炼 而是当肥料

过程中绝不使用化学溶剂 也无重金属残留

(分析报告)(铜叶绿素报告)

当然大家都会想说纽西兰的酪梨油在台湾其实也不难买

但往往不知道很多不肖商人

会进口纽西兰的大包装酪梨油

然后再回来台湾公司进行小瓶分装

 
 
 

第 6 页,共 31 页

过程中加料加水稀释来滥竽充数

我很怕买到这种假金身的分装油品

所以整瓶小包装原装进口的油品我特别青睐

这点First Press完全得分!!!!!!!!!!!!!!!!

而且小包装油品本来就是小家庭的最佳选择

再来就来告诉大家顶级初榨为什么是顶级?

什么才叫顶级初榨呢?

顶级初榨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Extra Virgin

酸度必须小于0.8%

且不可添加任何化学成分或以化学方式处理

以国际橄榄油协会对初榨油品的分级标准来看

 
 
 

第 7 页,共 31 页

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0.4%的酸度

远低于国际标准的一倍

是真正的顶级的好油

(以下为澳洲(NATA)实验室分析结果)

低温物理压榨出来的酪梨油

打开瓶盖会有一股很淡很淡的青草和酪梨香味

这跟First Press一瓶酪梨油就有20颗鲜采酪梨有很大关系

真正的好油不该有油耗味

而是有股淡淡的青草香或是酪梨香

且与一般市售的精炼油品在颜色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物理方式压榨的First Press油品有著一般少见的深绿油色

 
 
 

第 8 页,共 31 页

 
 
 

第 9 页,共 31 页

  

一般市售的精炼油经过化学脱色、脱胶、脱臭则变成黄油色

两者之间相差甚大

精炼油不论营养消失外 

氢化过程也产生反式脂肪和致癌物

反式脂肪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慢性杀手之一

大家应当切记

真正的好油就不该有油耗味

不精制、不调和、不氢化

说到这里你们应该知道我为什么主动找上他们了吧

我实在不希望乳丝哥吃了一堆可怕的油到他小小的身体里

年轻时自己不怕死

 
 
 

第 10 页,共 31 页

也没研究这些油品类的心力

总觉得油挑便宜的就好

但这种心态有了小孩后真的大大改变

就跟我去屈臣氏听到小S的广告台词一样

((((((((有了小孩之后真的很怕死!!!!!!!!!!)))))))))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这种感受!!!!   

(食谱OK 不用改)

另外大家应该都知道乳丝哥的皮肤一直都不是很好

他有严重的异位性皮肤炎和富贵手

我甚至拿First Press酪梨油来照护乳丝哥的皮肤

比起一般婴儿油或是乳液内添加的矿物油

天然的酪梨油吸收度远远超过婴儿油

矿物油为皮肤无法吸收 它只能停留在皮肤表面

而酪梨油却能吸收到皮肤里

刚开始可能会感到油腻

但是过一会儿就吸收进去了!

油类保养品对异位性宝宝的皮肤实在太重要

这是我个人的皮肤照护小偏方提供大家参考

众括以上优点和广泛适用性

真的很推荐大家可以先入手单瓶装试试看

介绍完酪梨油再来介绍我最近热爱的蜂蜜三兄弟(((又乱取名字XD

来自纽西兰马尔堡18年养蜂经验的Sweet Nature纯天然蜂蜜

 
 
 

第 11 页,共 31 页

蜂蜜三兄弟礼盒还附赠一只手工雕刻的枫木蜂蜜棒

  

 
 
 

第 12 页,共 31 页

这个我后面再来提它的好处

蜂蜜棒还能直接提起礼盒 送礼也非常体面

   

看完美丽的礼盒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顶级的蜂蜜吧

台湾观光胜地常有路摊宣称「不纯砍头」的蜂蜜

但近期市面上抽查结果 竟有七成以上的蜂蜜是造假的

这点不经令人忧心没有查到的不知还有多少?

因为这次试用蜂蜜我才了解

原来一般蜜蜂的采蜜范围约为半径三公里

要在台湾找到半径三公里没有任何工业或马路的环境实在有些难度

而这样的环境也容易污染蜜蜂的生态 

坊间很多商人为了采取大量蜂蜜而喂食蜜蜂糖水 间接造成蜜蜂生病

 
 
 

第 13 页,共 31 页

(照片取自网路新闻)

为了预防蜜蜂病害 商人便在糖水中添加抗生素、杀螨剂

有些商人会给蜜蜂喂时链霉素类、磺胺类药、四环素等抗生素类药物

当然这些药物都有可能间接进入消费者的肚子里

Sweet Nature纯天然蜂蜜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含抗生素

因为纽西兰是全世界唯一禁止喂食蜜蜂抗生素的国家

在森林里野生放养的蜜蜂也不必担心受到工业化污染

(采蜂场环境OK~略过)

自然无污染的环境是顶级蜂蜜的其中要件之外

Sweet Nature家的蜂蜜都会送第三方检验后才装罐出货

每一罐蜂蜜都有产品序号和活性抗菌成分的浓度检验报告

决不是大包装进台湾后再分装销售以劣充良的假金身产品

市面上实在充斥著太多的假蜂蜜

现在就教大家几个比较简单的区别方法

用冷水冲泡后倒入宝特瓶内约半瓶 然后快速摇晃

 
 
 

第 14 页,共 31 页

1.液体上层出现大量泡沫 久不退散 有时甚直可维持2小时之久(假蜜一下就没泡

沫)

2.液体显得混浊 因为蜂蜜中其实含有蛋白质、花粉、胶质(假蜜则相反)

3.冲温水后有淡淡花果香 味道微甜带酸味 因为蜂蜜含有有机酸和酵素(假蜜则只

有甜味)

4.看蜂蜜是否结晶也是判定真假蜜的方法 葡萄糖含量高 水分少 温度低的情况下

    蜂蜜就容易结晶 (假蜜以果糖为主要原料 所以不会结晶)

(纸巾实验OK 略过)

我口中的蜂蜜三兄弟

分别是:活性麦卢卡蜜、乳状三叶草蜜、蓝色琉璃苣蜜

 
 
 

第 15 页,共 31 页

三兄弟的颜色和性状与功能都不同

 
 
 

第 16 页,共 31 页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兄弟的大哥-活性麦卢卡蜂蜜(Manuka)

最大原因是因为我本身就知道活性麦卢卡蜂蜜有抗菌、抗发炎的功效

对于促进伤口愈合也有很大的功效和帮助调节身体机能的功能

 
 
 

第 17 页,共 31 页

 

 
 
乳丝妈.docx
 
开启
 
 
 
 

 

 
 
 

第 1 页,共 31 页

 众里寻他千百度 最近的料理爱将✔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无抗生素 活性

麦芦卡蜂蜜

 

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的外包装相当可爱

提把式纸盒送礼非常体面

 
 
 

第 2 页,共 31 页

会接触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的原因

其实跟我对油品稍微有点研究有关系啦

但我不是专家

只是初浅的了解一些!

因为前阵子搞得满城风雨的黑心地沟油事件

让我更在意油品的选择

加上之前稍微研究油品的关系

我一直想找一罐酪梨油

为什么会是酪梨油呢?

大家应该知道我还蛮爱煮菜

当然老公也蛮爱吃我煮的菜XD

 
 
 

第 3 页,共 31 页

所以凉拌、煎、煮、炒、炸都是我蛮常料理的方式(炸是真的比较少啦)

不过这些烹煮方式并不是一般油品可以一瓶通用的(有人知道吗?)

每一种油品的发烟点都不同

例如:橄榄油的发烟点约只有160度

那么它便比较适合用来做凉拌或沙拉用油

最多就是中小火的炒煮而已

如果拿来高温煎炸就很容易高过发烟点使油品劣化

我常用的高发烟点的油品其实是苦茶油

但是他的发烟点也约略只有250度左右

也就是说油品一旦加温到该油品的最高发烟点时

油就会开始冒白烟

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家里使用的油品发烟点是多少

然后在家实验一下

只倒油到锅里加热就好

不要加任何食材

油温提高后就可以知道我说的发烟情况

而那些油烟就是致癌物质

发烟点越低的油品 

在拢长的高温烹煮过程 释放的油烟就会更多

女性肺癌高居不下的罪魁祸首就是它

再好再顶级的油品只要超过发烟点就会变成劣油

所以通常必须以烹煮方式来分门别类使用的油品

对于我家的小厨房来说

这实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我必须有可以存放不同油品的空间

加上我使用不沾锅 如果只是一般炒个菜 用油量其实很少

除非炸东西或是老公想吃麻油鸡或是金门老酒面线 才需要较多的油

所以大罐装油品其实也很容易放到劣化产生油耗味

在我上网爬文做了一些功课后

发现酪梨油的发烟点有275度 200度以上

算是目前发烟点最高的油品

最重要的是他通用所有料理方式

 
 
 

第 4 页,共 31 页

(上图请重新撷取)

而且它的好处很多

酪梨是金氏世界纪录评价为营养价值最高的水果作物

且有『森林奶油』的称号

酪梨对人体有很多好处

✔β股固醇含量是橄榄油的4倍 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

✔叶绿素含量是橄榄油的10倍 能够代谢体内药物残留

✔维他命E含量是橄榄油的1.25倍 能购预防近视 高血压和癌症

✔胡萝卜素含量是橄榄油的3倍 能够视网膜保健 抵抗电脑辐射

✔富含维生素A C D B B1 B2 B6 对身体和皮肤都能产生良好的修复机制

✔富含叶酸 钠 钾 钙 镁 磷 铁 锌 尤其是叶酸对孕妇和胎儿都很重要

✔它的不饱和脂肪酸有785% 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低糖分的酪梨也是糖尿病患者适合的健康水果之一

 
 
 

第 5 页,共 31 页

✔ 日本静冈大学的医学研究更指出 酪梨能降低肝炎的发生率 对于肝病国家的

台湾人更是适合

统整以上酪梨的高发烟点和对身体的好处外

还加上一瓶抵多瓶的优点 让我腾出更多厨房空间

便是我想寻觅酪梨油的几个原因之一

上网爬文爬了好久终于让我找到

纽西兰原装进口 First Press - 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

立马写信去询问 也就促成这件美事

厂商评估后很阿莎力地寄了酪梨油给我试用(其实还有蜂蜜XD)

大家一定很疑惑酪梨油百百种

为什么我会选择First Press的酪梨油

原因是因为它的产地是在纽西兰的北岛丰盛湾

那里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可以使原本属热带水果的酪梨延缓成熟期

且First Press酪梨果园的酪梨都是在树上挂满1214个月

相较于其他国家约仅有4个月的成熟期

两者相差23倍多的时间

也因为这样他们酪梨有著特殊的风味和口感

酪梨摘下后进入Zespri奇异果洗选场

以同样的步骤进行洗选处理

待3-5天等它成熟后

就会完成物理冷压萃取第一道油脂

而且马上标记有效期限并包装封口

食品安全等级等同于Zespri奇异果呢

最后剩下来的果渣不再做化学精炼 而是当肥料

过程中绝不使用化学溶剂 也无重金属残留

(分析报告)(铜叶绿素报告)

当然大家都会想说纽西兰的酪梨油在台湾其实也不难买

但往往不知道很多不肖商人

会进口纽西兰的大包装酪梨油

然后再回来台湾公司进行小瓶分装

 
 
 

第 6 页,共 31 页

过程中加料加水稀释来滥竽充数

我很怕买到这种假金身的分装油品

所以整瓶小包装原装进口的油品我特别青睐

这点First Press完全得分!!!!!!!!!!!!!!!!

而且小包装油品本来就是小家庭的最佳选择

再来就来告诉大家顶级初榨为什么是顶级?

什么才叫顶级初榨呢?

顶级初榨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Extra Virgin

酸度必须小于0.8%

且不可添加任何化学成分或以化学方式处理

以国际橄榄油协会对初榨油品的分级标准来看

 
 
 

第 7 页,共 31 页

First Press顶级冷压初榨酪梨油0.4%的酸度

远低于国际标准的一倍

是真正的顶级的好油

(以下为澳洲(NATA)实验室分析结果)

低温物理压榨出来的酪梨油

打开瓶盖会有一股很淡很淡的青草和酪梨香味

这跟First Press一瓶酪梨油就有20颗鲜采酪梨有很大关系

真正的好油不该有油耗味

而是有股淡淡的青草香或是酪梨香

且与一般市售的精炼油品在颜色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物理方式压榨的First Press油品有著一般少见的深绿油色

 
 
 

第 8 页,共 31 页

 
 
 

第 9 页,共 31 页

  

一般市售的精炼油经过化学脱色、脱胶、脱臭则变成黄油色

两者之间相差甚大

精炼油不论营养消失外 

氢化过程也产生反式脂肪和致癌物

反式脂肪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慢性杀手之一

大家应当切记

真正的好油就不该有油耗味

不精制、不调和、不氢化

说到这里你们应该知道我为什么主动找上他们了吧

我实在不希望乳丝哥吃了一堆可怕的油到他小小的身体里

年轻时自己不怕死

 
 
 

第 10 页,共 31 页

也没研究这些油品类的心力

总觉得油挑便宜的就好

但这种心态有了小孩后真的大大改变

就跟我去屈臣氏听到小S的广告台词一样

((((((((有了小孩之后真的很怕死!!!!!!!!!!)))))))))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这种感受!!!!   

(食谱OK 不用改)

另外大家应该都知道乳丝哥的皮肤一直都不是很好

他有严重的异位性皮肤炎和富贵手

我甚至拿First Press酪梨油来照护乳丝哥的皮肤

比起一般婴儿油或是乳液内添加的矿物油

天然的酪梨油吸收度远远超过婴儿油

矿物油为皮肤无法吸收 它只能停留在皮肤表面

而酪梨油却能吸收到皮肤里

刚开始可能会感到油腻

但是过一会儿就吸收进去了!

油类保养品对异位性宝宝的皮肤实在太重要

这是我个人的皮肤照护小偏方提供大家参考

众括以上优点和广泛适用性

真的很推荐大家可以先入手单瓶装试试看

介绍完酪梨油再来介绍我最近热爱的蜂蜜三兄弟(((又乱取名字XD

来自纽西兰马尔堡18年养蜂经验的Sweet Nature纯天然蜂蜜

 
 
 

第 11 页,共 31 页

蜂蜜三兄弟礼盒还附赠一只手工雕刻的枫木蜂蜜棒

  

 
 
 

第 12 页,共 31 页

这个我后面再来提它的好处

蜂蜜棒还能直接提起礼盒 送礼也非常体面

   

看完美丽的礼盒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顶级的蜂蜜吧

台湾观光胜地常有路摊宣称「不纯砍头」的蜂蜜

但近期市面上抽查结果 竟有七成以上的蜂蜜是造假的

这点不经令人忧心没有查到的不知还有多少?

因为这次试用蜂蜜我才了解

原来一般蜜蜂的采蜜范围约为半径三公里

要在台湾找到半径三公里没有任何工业或马路的环境实在有些难度

而这样的环境也容易污染蜜蜂的生态 

坊间很多商人为了采取大量蜂蜜而喂食蜜蜂糖水 间接造成蜜蜂生病

 
 
 

第 13 页,共 31 页

(照片取自网路新闻)

为了预防蜜蜂病害 商人便在糖水中添加抗生素、杀螨剂

有些商人会给蜜蜂喂时链霉素类、磺胺类药、四环素等抗生素类药物

当然这些药物都有可能间接进入消费者的肚子里

Sweet Nature纯天然蜂蜜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含抗生素

因为纽西兰是全世界唯一禁止喂食蜜蜂抗生素的国家

在森林里野生放养的蜜蜂也不必担心受到工业化污染

(采蜂场环境OK~略过)

自然无污染的环境是顶级蜂蜜的其中要件之外

Sweet Nature家的蜂蜜都会送第三方检验后才装罐出货

每一罐蜂蜜都有产品序号和活性抗菌成分的浓度检验报告

决不是大包装进台湾后再分装销售以劣充良的假金身产品

市面上实在充斥著太多的假蜂蜜

现在就教大家几个比较简单的区别方法

用冷水冲泡后倒入宝特瓶内约半瓶 然后快速摇晃

 
 
 

第 14 页,共 31 页

1.液体上层出现大量泡沫 久不退散 有时甚直可维持2小时之久(假蜜一下就没泡

沫)

2.液体显得混浊 因为蜂蜜中其实含有蛋白质、花粉、胶质(假蜜则相反)

3.冲温水后有淡淡花果香 味道微甜带酸味 因为蜂蜜含有有机酸和酵素(假蜜则只

有甜味)

4.看蜂蜜是否结晶也是判定真假蜜的方法 葡萄糖含量高 水分少 温度低的情况下

    蜂蜜就容易结晶 (假蜜以果糖为主要原料 所以不会结晶)

(纸巾实验OK 略过)

我口中的蜂蜜三兄弟

分别是:活性麦卢卡蜜、乳状三叶草蜜、蓝色琉璃苣蜜

 
 
 

第 15 页,共 31 页

三兄弟的颜色和性状与功能都不同

 
 
 

第 16 页,共 31 页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兄弟的大哥-活性麦卢卡蜂蜜(Manuka)

最大原因是因为我本身就知道活性麦卢卡蜂蜜有抗菌、抗发炎的功效

对于促进伤口愈合也有很大的功效和帮助调节身体机能的功能

 
 
 

第 17 页,共 31 页

 

 
 
 

MGO报告请看这
更多的麦芦卡活性成分的故事请大家上网搜寻噜!
大家是不是有点变科学家的感觉?
放轻松放轻松~~~
让你们看看纯正麦卢卡蜂蜜的真面目
质地几乎是有点固态了 非常浓稠
颜色是不透明得琥珀色
CIMG0022.JPG

感觉有许多很细小的金黄色结晶粉末在里面(可惜我的相机拍不出来)
其实那就是蛋白质和细小的花粉
我还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美的蜂蜜
老实说有点乡下俗看奇观的感觉
CIMG0024.JPG
活性麦卢卡蜂蜜我通常是泡水喝
CIMG0055.JPG
CIMG0059.JPG
尤其是前阵子喉咙不太舒服天气又冷的时候~
早上起床泡低于60度的温开水喝
切记不要超过60度
因为这样可是会破坏蜂蜜的养分
也会使抗菌活性降低了!
那就失去喝麦卢卡蜂蜜的意义了
CIMG0065 (2).JPG
没时间喝的时候 我也会用木汤匙挖一匙直接含著食用
CIMG0028.JPG

乳丝目前两岁多了 所以我也会让他喝蜂蜜水
他其实没有喝饮料的习惯
所以蜂蜜水对他而言是很新奇的东西
麦卢卡蜂蜜水也是很好的选择  而且老少咸宜
不过一岁以内的宝宝千万不能吃蜂蜜唷
主要是因为婴儿肠道尚未发育完全
对蜂蜜里的肉毒杆菌无抵抗力

再来看看乳丝哥的最爱
也就是三兄弟的老二-乳状三叶草蜜(Clover)
CIMG0008 (2).JPG
       
质地是特别的膏状
和麦卢卡蜂蜜比起来偏柔软一点
但跟一般蜂蜜相比则浓稠非~常~多
CIMG1367.JPG
CIMG0010 (2).JPG
颜色也是很特殊的不透明乳白色 感觉很像蜂王乳
然后我又再次乡下俗看奇观 觉得好特别喔
CIMG0020 (2).JPG
上面提到纯正蜂蜜遇冷会结晶
三叶草蜜正是在14度以下低温搅拌2-4天完成的
才会变成这么特别的膏状口感
三叶草又称为苜蓿草 他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很好
我个人觉得味道有那么一点点点点点像太妃糖XD
但是当然没有太妃糖不自然的甜腻
因为我本身不是非常喜欢吃甜度太高的甜点
三叶草蜜的甜度真的十分刚好 很适合小孩吃
乳丝其实跟我一样没有很爱甜度太高的甜食
太甜的东西他都会吐出来
这跟他现在两岁多我还没让他吃过一颗糖果应该有很大关系
不过三叶草蜂蜜甜度恰到好处 他也就十分喜爱
CIMG0082.JPG
闻起来香甜带点酸味
入口甜而不腻 回韵带点太妃糖的香气
沾水果吃是一般最常见的吃法
CIMG1479.JPG
CIMG1491.JPG
12.jpg
CIMG1501.JPG
CIMG1508.JPG
CIMG1527.JPG
13.jpg
CIMG1528.JPG
CIMG1531.JPG  

14.jpg
但我最常应用在早餐上
使用三叶草蜂蜜加一点磨碎的黑芝麻涂抹在吐司上
CIMG1415.JPG  
黑芝麻有满满的铁质 磨碎后更易吸收
CIMG1344.JPG
CIMG1352.JPG
有时也会用磨碎的综合坚果或松子替代 
搭配一个简单炒蛋、水果及牛奶就完成简单的早餐
CIMG1412.JPG
CIMG1420.JPG
看车车控老婴马上把车车握在手里
CIMG1422.JPG
4.jpg
也吃得太开心了吧!
CIMG1436_meitu_1.jpg
5.jpg
4.jpg
6.jpg
CIMG1452.JPG
CIMG1453.JPG
CIMG1461.JPG
我也会做法式吐司后淋上蜂蜜给他吃
法式吐司制作:
材料:鸡蛋1颗、鲜奶25cc、吐司两片、香葱可煎蛋、酪梨油、三叶草蜂蜜
CIMG0007.JPG
1.全蛋液和鲜奶充分搅拌均匀
CIMG0013.JPG
2.将吐司放入沾满蛋液
CIMG0015.JPG
临时在安插一组乳丝平常吃的车车系列示范给大家看
CIMG0027.JPG
CIMG0029.jpg
3.加入酪梨油 土司入锅煎
CIMG0018.JPG
CIMG0023.JPG
CIMG0033.JPG
CIMG0035.jpg
CIMG0040.JPG
5.剩余蛋液加入青葱末煎个蛋
CIMG0041.JPG
CIMG0042.jpg
CIMG0043.jpg  
 6.起锅摆盘就完成啰 
CIMG0052.JPG
CIMG0057.JPG
猫咪的也完成啰!
CIMG0075.JPG
CIMG0066.JPG
芝麻蜂蜜抹土司和法式吐司 是我最常做给他吃的偏甜口味早餐
啊~~~儿子开心吃饭阿母最欣慰了!
整份早餐其实都可以沾蜂蜜
7.jpg
开心到像在竞选一样
8.jpg
9.jpg
10.jpg
法棍他也吃得吓吓叫
沾点蜂蜜也很好吃
11.jpg
 CIMG0100.JPG

CIMG0120.JPG
三叶草蜂蜜膏状的质地其实很适合拿来涂涂抹抹
松饼呀~饼干呀~吐司呀 都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就是三兄弟的小弟-蓝色琉璃苣蜜(Blue Borage)
CIMG0007 (2).JPG
质地和浓稠度最接近一般蜂蜜
透明度也是三者中最高的一个
CIMG0030 (2).JPG
CIMG0034.JPG
琉璃苣是蓝紫色 外型非常高雅的一种植物
它的种子有丰富的r-亚麻油酸
上网爬文做功课后才知道
目前很多大量种植琉璃苣的花农
都是收集它的种子以提炼种油
因为它的种油可以替代月见草油
大家对月见草应该不陌生吧
是女人的圣品呀!
而且琉璃苣的r-亚麻油酸可是月见草的5倍之多
我偶尔会和麦卢卡蜂蜜交替饮用
多半是泡水、茶或是加柠檬汁
变成蜂蜜柠檬汁或蜂蜜茶等
最常泡的是日月老茶厂的红茶
冬天就喝温温的蜂蜜柠檬红茶 好舒服!
CIMG0051.JPG
一根蜂蜜棒沾起的蜂蜜量
刚好可以泡一杯蜂蜜水
不过依个人喜好和水量可以再调整蜂蜜量
我个人差不多是半根的量
CIMG0046.JPG
心情不美丽时候
还会很任性的泡一杯蜂蜜啤酒喝
CIMG1333.JPG

喝完整个心情马上补血补到满
当妈之后能喝酒的机会真的变少
偶尔这样喝一杯其实很放松的((((笑

另外提醒大家
千万不要用金属类汤匙来舀蜂蜜
因为蜂蜜是弱酸性液体
与金属物体接触时会产生氧化反应
造成铁、铅、锌、铝等游离金属分解
进而使蜂蜜变黑 也会破坏蜂蜜养分
更有可能造成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汤匙接触蜂蜜时间极短问题可能没那么大
但千万不可以用金属类容器盛装
建议用玻璃、陶瓷、木制容器盛装
像铝制容器盛装蜂蜜就有可能游离出铝
人体吸收过多铝是无法代谢会沉积在脑部
影响脑部海马回的功能
造成记忆、学习力、专注与自理能力减退
严重的话是会导致老天痴呆的!
所以千万记得不要使用金属制品接触蜂蜜喔

唉唷~露露等长篇大论的介绍完
我偏执的个性实在不是随边就能写好一篇文章
每篇文章都是露露等!!!
感谢大家耐心看完呀!
如果跟我一样不希望孩子吃进一些奇奇怪怪的油
或是想给孩子喝没有抗生素的蜂蜜
不妨可以试试看

最后附上好油 好蜂蜜的购买网站

寿满趣粉丝团

寿满趣购买官网

欢迎来FB“最爱小乳丝”粉丝团~找小乳丝玩哟!
脸书粉丝团:https://www.facebook.com/Zeus1123
IG : 搜寻 CHANG.ZEU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