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森天生催眠大師

艾瑞克森以諮商師、分析師、監定人、仲裁者、宣導者、激勵者、心靈導師、接納的權威或嚴厲的父母等不同的面貌來面對每一個病人,他強調每個個體的獨特性,每個人會被獨特的需求和不同的防衛模式所激發,每個人都需要原創的介入模式,而非正統、缺乏想像空間和教條式的治療方式。他認為他自己、他的話、語調、說話的舉止,還有以身體動作當成影響的媒介都能促發改變。他感興趣於實際的改變,而不是理論,他認為傳統的理論是一項障礙,將治療師系在一塊徹底無望的基石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暗示、誘騙、計謀大量個別化多層次溝通的刺探、語言和非語言訊息,為了讓病人在不全然意識到受操弄的狀況下產生影響。有時候他沒有成功,但這只是提供他新的刺激,讓他去克服病人為了改變而使用潛在資源和潛力的抗拒。

 

  艾瑞克森經常會參與在明顯的抗拒當中,似乎表現出支持病人的疾病和防衛,或他會給予病人似乎是奇特的、無所關連的作業。他會提供很尋常的建議及常識性的治療,善加利用這些顯而易見的原則。相反地,他會運用隱喻和間接的指涉,並不直接切人要點。他會創造情境,讓病人自發地理解到他們之前未發覺的改變潛能。( Zeig1985a)。但這些手段都有一種目的:只為了讓病人困惑到足以迫使他們敞開心房,用不同角度來看待事物。技術並沒有經過事先的挑選,但都適合當下情境的迫切需要。即使艾瑞克森拒絕將自己的做法與任何著名的心理治療學派劃上等號,但他經常在獨特操作模式的架構中運用症狀和解決問題。

艾瑞克森是運用計謀去避開抗拒的專家,在他成長過程中,那讓人難以忍受的身體磨難是他用來銳化自己機智的磨刀石。我記得一個事件,艾瑞克森有一次到紐約旅行,他來拜訪我,當時我有一名病人也剛好來看診。這名病人是個年輕的強迫症患者,因為他的敵意行為以及疾病、死亡和毀滅念頭的入侵,造成他自己和周遭其他人的生活都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之中。因為他童年早期就接受過一連串心理分析師、行為治療師和催眠師治療師的治療,次數相當驚人,他經常抱怨他們的治療對他有害而無益,使得這些治療師逐漸耗竭殆盡。他最後被轉介到我這裡作催眠治療,因為沒有其他的催眠治療師能夠成功讓他進入催眠狀態。我也徹底地失敗了,經過幾個月無效的療程之後,我期待有一天能把他轉介給某個人,讓自己平靜地加入那一長串挫敗治療師的行列,所有人都已經放棄試圖去幫助他。

 

  註定的好運總是會意外降臨到你身上,艾瑞克森剛好在另一次不愉快談話的開頭走進來。我開玩笑地問:“密爾頓,你相信你能催眠這個年輕男孩嗎?”艾瑞克森喜愛挑戰,他不會輕易放棄這次機會,特別是當這個孩子對於任何使他進入催眠的企圓都沒有反應時。在很短的時間內,艾瑞克森說服了這位病人跟他到隔壁的房間,把他留在那裡將近三個小時。每隔一段時間,我會察看房間,去看一下我原先預期的狀況,也就是病人是個可怕的敵手,他會完全清醒,咧嘴笑著艾瑞克森對他作那麼多嘗試後的失敗。但艾瑞克森沒有放棄,令我驚訝的是,兩個小時之後,我很確定艾瑞克森已經成功使那個病人進入了夢遊的催眠狀態,在暗示之下,那男孩看到物體和動物的幻覺。我對艾瑞克森面對失敗時的堅持及他催眠誘導的技巧印象一樣深刻。

 

路易士·華伯格醫生(Lewis R.WolbergM.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YGau4DsD4&feature=youtu.b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