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GGstudy改名「穀穀妲」,請大家多多指教~~

開篇之前,我一直在研究,到底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講政策和項目。

其實只要有心,你可以發現大部分的科技項目權威性的解釋或者拆解式的方法論,即使沒有直接解釋也能找到同類型的補充。既然制定政策,政府總是希望它能夠實現它應有的作用,那麼又有誰能比政府的解釋更有權威和參考性呢~~

因此,我將不僅僅侷限在項目本身,我希望能夠展現一種從業思考方式,能讓彼此都有所收穫。

— — 穀穀妲

1、為什麼說它是啟蒙項目?

不同的從業人員,從入行到真正成長起來,總得經歷幾個項目。如果幸運,很快你會找到你的入行領路課題,自此便是一入侯門深似海~~

我當然也有我的入行領路項目。

不過在經歷了那麼多大大小小的項目之後,我認為,最合適申報崗位的啟蒙項目是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該項目基本上羅列了本崗位從業需求的大部分基礎,包括政策研究、企業研發管理、企業會計覈算、項目費用歸集等工作。對於一個剛入行的新人,再適合不過。

這一點,也在我帶領新人入行的時候,得到了充分驗證。

恰逢年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已經提上日程。因此,我的開篇,就選擇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這個大型而又基礎的項目。

由於篇幅關係,我打算分為3個篇幅(政策篇、實操篇、案例篇)

本篇暨政策篇,我將從定義、變革、現行政策基本規定來闡述,如有與相關法律法規違背的問題,敬請指正。

2、法規定義 PK 通俗理解

現行法規定義:加計扣除是企業所得稅的一種稅基式優惠方式

一般是指按照稅法規定,在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的實際發生支出數額的基礎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數額。如對企業的研發支出實施加計扣除,則稱之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在規定期限內享受一定比例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或無形資產攤銷的優惠。

穀穀妲:顧名思義,「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1)「研發費用」:研發項目過程中的所有費用,在剔除稅務部門本政策中不認可的投入後,產生的官方認可研發費用(暨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審計報告數字)。

(2)「加計」:未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75%(or50%)*「研發費用」加計;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 175%(or150%)攤銷。

(3)「扣除」:

a、加計扣除後所得稅=(利潤-研發費用×75%(or50%))*稅率;

b、加計扣除後所得稅=(利潤-無形資產成本×175%(or50%))*稅率。當然,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所有的合規企業比例按75%覈算。

那麼為什麼會有不同的數據變化呢?請參看本篇第二、三部分。

所以,這項政策究竟可以為企業合理避稅多少銀子呢?你可以算算~

3、22年的研發加計扣除政策

所謂不知過去,不知未來。

1996年,你還記得哪些事?

1996,我們開始制定和開始實施「九五」計劃。(影響極其深遠!)1996.01.12,中國首家主要由民營企業家投資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開業1996.03.16,《實話實說》在CCTV-1開播,作為《東方時空》的「週日特別奉獻」節目播出1996.03.18,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成立暨第一次會議在中南海舉行1996.03.31,鳳凰衛視中文臺開播1996.07.08,世界第一隻「克隆羊」多利誕生

And,1996年,由日本漫畫家青山剛昌創作的偵探漫畫《名偵探柯南》改編的動畫作品,開始在日本讀賣電視臺播放,仍在連播中.....

是的,就在香港回歸前的一年,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成立!首家民營性質的商業銀行成立!新聞媒體愈發呈現多樣化發展!世界科技水平升速愈快!

在這一系列事件之下,國家對企業的重視也就變得理所當然。

1996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正式出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該政策一直持續到如今。

根據網上的資料,我簡單的劃分一下這22年該政策的變革:

1996年-2002年

針對:僅限於國有、集體工業企業

公文:《關於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有關財務稅收問題的通知》(財工字〔1996〕41號)

核心: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增長幅度在10%以上的,經主管稅務機關審覈批準,可再按實際發生額的50%抵扣應稅所得額。

2003年-2007年

針對: 工業企業

公文:《關於擴大企業技術開發費加計扣除政策適用範圍的通知》(財稅〔2003〕244號)

核心:主體從擴大到「所有財務覈算制度健全,實行查賬徵收企業所得稅的各種所有制的工業企業」

2004年

針對: 納稅人自主申報扣除

公文:《關於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業所得稅審批項目後續管理工作的通知》(國稅發〔2004〕82號)

核心:明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改由納稅人自主申報扣除。

2006年

針對: 內外資企業、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

公文:《關於企業技術創新有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88號)

核心:工業企業基礎上,擴大到「財務覈算制度健全、實行查賬徵稅的內外資企業、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

2008年

針對:內外資企業、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

公文:《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實施;

《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國稅發〔2008〕116號)

核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以法律形式確認;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做出了系統而詳細的規定。

2013年

針對: 內外資企業、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

公文:《關於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70 號)

核心:開展擴大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範圍政策試點。

2015 年

針對: 內外資企業、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

公文:《關於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2015年第97號)

《關於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

核心:簡化研發費用在稅務處理中的歸集、覈算及備案管理;

放寬了享受優惠的企業研發活動及研發費用的範圍,首次明確了負面清單制度。

2017年

針對: 內外資企業、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

公文:《關於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歸集範圍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40號

《關於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財稅〔2017〕34號)

核心:聚焦研發費用歸集範圍;

科技型中小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

2018年

針對:內外資企業、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

公文:《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於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財稅〔2018〕99號

核心: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致敬研發加計扣除22年

4、執行中的現行政策

國家目前的整體引導性政策:

1、2017年5月,(財稅〔2017〕34號)文,將科技型中小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根據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辦法》,入庫的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硬性指標:職工總數不超過500人、年銷售收入不超過2億元、資產總額不超過2億元。

2、2018年9月,(財稅〔2018〕99號)文,規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居民企業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

3、目前,企業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其他政策口徑和管理要求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關於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財政部稅務總局科技部關於企業委託境外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64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別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等文件規定執行。

未完待續......

AND,請能一口說出本文出現了多少個政策的小夥伴請舉手~

(本期編輯 | 穀穀妲)


知乎專欄:項目申報圈,打造屬於項目申報從業人員的朋友圈。

歡迎大家投稿到專欄(私信行無際涯),一起分享職業故事,交流工作經驗。

微信公眾號:

申報啟蒙,始從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上)?

mp.weixin.qq.com
圖標

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