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觀察只是觀察動植物麼?不,它還可以幫助拯救瀕危的野生動植物。

菜市場的網紅 中國科學院植物學博士顧有容老師

文字出自2018年勁草生物多樣性嘉年華北京站講座,有刪節

未標註圖片均來自顧有容

編輯:微止 阿飛

我們完全可以從自己身邊最常見的一草一木開始做自然觀察,實際上這種行爲就是迴歸了自然觀察的本意。

大家好,我是顧有容。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的題目是“每天都可以是自然觀察節”。自然觀察節是山水主辦的、組織公衆到野外進行快速生物多樣性調查的活動。

自我介紹一下。我既是人民教師,又是一條科研狗,同時還是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顧問,負責領導自然觀察團隊。

團隊目前主要的工作是,從民間視角,瞭解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瀕危動植物的保護狀況。這個項目從2014年就開始了,每兩年發佈一期報告,去年發佈了《中國自然觀察2016》。

在這份報告裏,我們得到了一個很重要的結論:在過去的十幾年裏面,中國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狀態並沒有變好。

我們的瀕危物種現在都怎麼樣了?

這個報告除了山水之外還有好幾傢伙伴機構參與其中,包括貓盟、朱雀會、荒野新疆、北大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等等。我們總共評估了1085個物種的生存狀態,其中變好的只有102個,變差的有738個,也就是說大概四分之三的物種的生存狀態都變差了。

圖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對比

我們也分析了保護狀態變差的原因。在下面我把評分最低的物種都列了出來。

這裏面有一些名字我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比如說野馬、白鰭豚、白鱘。這些都是滅絕或者瀕臨滅絕的明星物種。其中也包括大家可能沒怎麼聽過的,比如灰腹角雉和巧家五針鬆。它們長什麼樣?都在中國哪個省份?很多人都不知道巧家五針鬆到底長在哪兒,它其實生長在中國的雲南省。

灰腹角雉 圖片來源見水印

更多戳

灰腹角雉,一隻傳說中的大野雞

我覺得中國野生動物保護面臨的第一個障礙就是我們缺乏基礎的有關生物多樣性的信息。在我們的報告中,其中一個對物種瀕危程度的評估標準就是其信息的完善程度。

信息相對比較完善,知道種羣的狀況和瀕危的原因,並且能夠依據這個來做出保護的策略的物種只佔到五分之一

更誇張的是我們通過整理公開發表的科學文獻,竟發現這1085個物種裏面有一半沒有被任何人研究過。零文獻,零科研論文,就連科學家也不知道這些物種的狀況是怎樣的,更不要說制定保護策略了。

從這個報告裏面我們也得到了非常有價值的想法,我們發現從民間蒐集的數據的數量和質量,有時候可能會比科研渠道或者官方得到的信息質量更高一些。

我們分析的13000份鳥類數據中,僅有300個來自科研文獻,剩下的12700份都來自全中國觀鳥愛好者在觀鳥信息平臺上提交的信息。

這個數字極大地鼓舞了我們。我們認爲不僅是鳥類,在其它的類羣,比如說哺乳動物、兩棲爬行動物,都可以來激發公衆的力量,讓大家來參與自然觀察,並且蒐集生物多樣性的信息,讓公衆力量加入到保護物種的行動裏去。

每一天都可以是自然觀察節

所以山水做了一些落地活動的嘗試,就比如今天提到的”自然觀察節“。

自然觀察節是山水和青海省地方政府的合作項目,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辦,由民間力量參與的生物多樣性快速調查活動。在2012年之前,山水和北大曾經多次發起針對某一個區域的生物多樣性快速調查活動,通常僅由科學家直接參與。

科學家長年做某一個類羣的研究,已經產生了審美疲勞,在野外沒有那麼多激情,做事情的效率不見得很高。

但是愛好者不一樣,有機會去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裏面做調查的愛好者數量是非常少的。所以每一次自然觀察節舉辦的時候,報名參加的隊伍都非常多,很踊躍,我們篩選起來很費勁,最後能夠參加進活動的人也都非常有激情。

另一方面我覺得,資深的自然愛好者辨別物種的能力比大多數科班出身的人還要強。

到2018年爲止,在三江源已經舉辦了三屆自然觀察節,每次時間大概是4-5天。大家在300多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活動,每次參加的隊伍有十幾個隊伍,每支隊伍可能三個人,分別是各個領域的自然愛好者。綜合上面說的兩方面因素,調查都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江源是一個離我們有點遠的地方,是中國最大的面積自然保護區之一。在這裏我們能看到什麼樣的東西?

自然觀察節中拍到的雪豹

雪豹是三江源的明星物種,並不是每一支隊伍都能有幸親眼看到並且把它拍下來的,但是這並不妨礙觀察者尋找雪豹和雪豹蹤跡的熱情。

自然觀察節中拍到的司氏高山?

司氏高山?(píng)是一種身體很小,但是也很萌的倉鼠科的小動物,也是一個非常難看見的瀕危動物。

自然觀察節中拍到的灰頭綠啄木鳥

還有觀鳥的愛好者能在這個區域能看到很多特有的鳥,比如說有藏鵐等等。上面的灰頭綠啄木鳥也是今年拍到的一種。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植物,大家知道高原上的植物和我們平常見到的差別很大,而且這些地方植物種類很豐富。

自然觀察節中拍到的全葉馬先蒿

這樣的花你們沒有見到過?這是在青藏高原才能看到的一種馬先蒿——全葉馬先蒿,馬先蒿屬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植物類羣。

自然觀察節中拍到的雜多紫堇

在昂賽鄉這個區域,我們最高可以上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流石灘上,在這裏可以看到雜多紫堇,顏色豔麗,是當地的特有種,名字就來源於雜多縣。這個物種在自然觀察節評分體系裏面被給予了很高的分數。

就在短短四五天的行程中,2018年的觀察隊伍共觀察到13種獸類,73種鳥類,310種植物,還有4種兩棲爬行動物。

因爲我是去做植物評委的,這300多種植物,每天晚上我都盯着屏幕一個一個地看,確認參賽隊員交上來的植物照片是否與物種名字相對應,眼睛都要看瞎了。

我也非常希望植物學的同行來參加自然觀察節的活動,幫我分擔一點這方面的任務,實在太累了。

三江源的生物多樣性並不是特別豐富,雖然這個區域有大量的大型食肉動物分佈,但是其它的物種數量並不是很多。這個調查結果其實已經能夠覆蓋到當地物種數的80%以上。

讓更多的人走進大自然

但是我想說的是就靠這樣的調查活動其實還是遠遠不夠的,爲什麼?

因爲這只是在一個點上的活動,只涉及兩百到三百平方公里的面積,但是中國的面積有960萬平方公里,還有非常多的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需要調查,而且真正瀕危物種,也大多生存在那裏。所以還需要有更多的民間力量參與到形式更加多樣化的調查中來。

2018年,我們發起了自然觀察聯合行動平臺。最開始加入的是一起製作《中國自然觀察報告》的合作機構,當然我們現在吸收了一些新力量。我們希望全國做自然教育和自然體驗的民間機構,不論是NGO、商業機構、科研機構和基金會都可以參與進來,可以在自己日常的活動中間加入蒐集生物多樣性基礎信息的公衆科學行動。

通過行動平臺發起活動,可以把數據彙集起來,最終達到填補我們生物多樣性基礎信息的空白的目的。

在過程中間,我們還可以把需要解決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學問題,分拆成能夠讓公衆執行的小項目,把每個人的力量集中起來匯聚成生物多樣性的大數據,最終爲保護提供依據。

做完兩期自然觀察報告之後,我們已經向全國政協提交了提案,呼籲儘快地更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名錄,並且提交報告作爲新名錄的參考。

我們的提案得到了國家林草局的覆文:會在近兩年更新植物名錄更新。這個過程很緩慢,需要我們在民間推動保護法律和讓政策落地,執行靠譜的保護策略。

在自然觀察聯合行動平臺中,會爲各機構量身打造公衆科學項目。因爲不同的機構所處的地域不同,他們在當地都有熟悉的本地動植物,使活動的開展具有很高的便利性。

公衆科學項目是一個很好的契機,羣衆不必去三江源或者可可西里這樣高大上的地方,我們完全可以從自己身邊最常見的一草一木開始做自然觀察,實際上這種行爲就是迴歸了自然觀察的本意。

我們可以在自家門口做自然觀察

這是鳶尾,小朋友都認識。我們知道鳶尾有非常深的斑點和條帶,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呢?鳶尾這是在告訴那些訪問它的授粉者,只要順着條帶的方向走就可以找到花蜜。

那花蜜藏在哪裏?

我們換一個角度來觀察鳶尾,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鳶尾雌蕊的花柱裂成三個非常大的裂片,這個也是鳶尾屬的一個重要的識別特徵。它的花柱長這麼大有什麼用?

我們從花瓣開始看,一隻蜂順着鳶尾內紋花紋片上面的條帶往裏面爬,它吸蜜的時候會正好爬到這個柱頭的下面;它的背會蹭到雄蕊上的花粉,也可以把它身上的花粉授到另外一朵花的雌蕊上去;同時這個柱頭在天氣不好的時候可以給來訪的昆蟲提供庇護的作用,昆蟲可以在下面躲雨,甚至可以在裏面過夜。

有一些蜘蛛也會利用鳶尾偷襲來拜訪花朵的蜜蜂和其他昆蟲。

很多鳶尾屬的植物就是通過提供額外的庇護所的方式來吸引昆蟲來給它完成傳粉。

北京市能夠見到的鳶尾有好幾種,有花特別大特別壯麗的德國鳶尾,還有花特別小開的很窄的馬藺 [lìn],在街邊的花壇我們大家都可以看到這幾個種。

德國鳶尾 圖片來自網絡

馬藺 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我們把剛纔觀察鳶尾的事情稍微地擴展一下,我們就可以看到來訪問不同種類的鳶尾的蜂的種類也是不一樣的。體型比較大的熊蜂它可能傾向於去訪問鳶尾粉種這樣的花,像馬藺那種花很小、花瓣窄的可能就會吸引長角蜂這樣體型比較細的蜂去訪問。

熊蜂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長角蜜蜂 圖片來自BWARS

把這種觀察的方法和它最終得到的數據彙總起來能產生很大的價值。每一種植物開花的時候,你都可以去看看給它傳粉的昆蟲是什麼;收集了一年這樣的數據之後,自己可以做一個連連看——你觀察到了哪些昆蟲,有哪些植物是被這些昆蟲傳粉的。這些物種之間可以建立一個網絡,就是所謂的傳粉系統網絡,它是用來解釋生態系統功能的非常重要的數據。

如果我們想象一下北京市有一千人在一年中間做了這樣的工作,最終我們會得到關於北京市傳粉系統網絡的一個非常完整的圖景,這是對於生態學和自然保護都非常有價值、有用的數據,它是可以完全由公民的力量蒐集起來的。

另外我們關注一個議題——野生動植物貿易。在菜市場和花鳥市場中,有很多受威脅或者不受威脅的野生動物和植物在出售。我們也希望藉助公衆的力量在調查這類市場,瞭解一下野生動植物貿易整體的狀況。所以我們做了這樣的嘗試。

現在山水微信公衆號有一個功能,我們把某一個俗名或者學名輸進去之後,會用關鍵詞觸發的形式回覆一段信息,這裏麪包括物種學名是什麼,保護等級是什麼,如果你要買是否違法。我們給這個功能起了一個名字叫“我可以養它嗎?”。

使用示意圖

未來我們會把這個功能做成微信小程序或者APP。除了速查之外,查完了之後如果物種涉保,可以一鍵提交當前的位點,後臺數據庫就會記錄某一個時間和地點,有受威脅的野生動植物正在被交易。

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夠加入到這個活動裏面來,我們一塊兒去尋找和記錄各種各樣的物種。通過大家一起玩的方式來促進中國的野生動植物保護。歡迎支持和加入自然觀察聯合行動平臺!謝謝大家!

-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