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究生是很多大學生畢業後的選擇,一般研究生畢業都能找到一個更好的工作,工資也要比本科的多,這也是很多人考研究生的理由。但是因爲很多的問題,很多研究並不能真正的落實,這也是這些年出現很多學術造假的原因。相信最近轟動整個教育圈的新聞莫過於“翟天臨”學術造假事件。這件事之所以這麼轟動是因爲這並不是個例。

  所以很多網友也在網上聲討,希望能夠嚴肅處理這件事。其實研究生具體指的是碩士和博士。我國目前碩博人數有200多萬。爲了能夠嚴打教育作假,教育部發布了《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考試招生及培養管理工作》,也希望能夠加強對研究生的學術和招錄培養的規範。

  從這個教育部的新發文可以看出,爲了針對日前的一些研究生教育情況,主要在論文管理及研究生的答辯學位評定等方面進行了特別的強調,對於一些鑽空子,並且論文學術造假等行爲的研究生進行嚴厲處罰,怪不得一些網友看後感慨“幸虧畢業的早”。

  其實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能夠更加規範的對研究生的招錄和畢業進行細化分類,不僅僅對研究生提出了高要求,而且對於那些不合格導師也將使用十分嚴厲的懲罰措施,爲了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學導師隊伍。

  對於論文質量不達標的學生,在答辯之前會建議學生延期畢業,半年或一年、兩年都有可能,等到論文修改好之後再進行答辯。近兩年國家對論文質量要求越來越嚴格,博士生延期情況比較多。如果學生自身降低要求,只想拿“學位”不想做“學問”,導師也放水的話,那麼後續其他環節都很難保證論文質量。

  目前我國每年研究生博士生畢業生規模已經高達200萬人。這相當於每年“生產”出來的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就超過200萬篇。面對如此龐大的碩士、博士學位論文,除了必要的監管,還應從導師和學生這兩大源頭上下功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