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諾威工博會聚焦5G和人工智能

當地時間4月1日至5日,2019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工博會)在德國漢諾威舉行。本屆工博會以“融合的工業——工業智能”為主題,重點關注人工智能、5G與“工業4.0”的結合。

據報道,1400多家來自內地的參展商亮相本屆工博會,數量僅次於東道主德國。中外參展商在工博會上展示了5G和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場景。分析人士表示,5G和人工智能技術有望徹底改變目前的工業模式,“工業4.0”概念股有望從中受益。

聚焦應用場景

本屆工博會圍繞“工業智能”的主題,共開設六大主題展區,分別是集成自動化及動力傳動展、集成能源展、工業零配件與分承包技術展、工業零配件與分承包技術展、空壓與真空技術展以及研究與技術展,詳細展示了未來工業智能化的場景。5G和人工智能技術在這些場景中的應用備受關注。

來自內地的華 為、新鬆公司、海爾、中集集團等展商在工博會上大放異彩。其中,內地5G通信設備供應商華 為的展臺受到特別關注。華 為此次並未宣傳其5G產品,而是重點介紹了將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解決方案結合在一起的工業4.0技術,同時首次在西歐發佈Atlas智能計算平臺。

新鬆公司此次甄選了系列機械人創新產品與智能製造技術參展。新鬆所展示的MES系統融合AR智能技術,可突破空間限制;利用此係統,操作人員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下達生產指令並監控作業進程。另外,新鬆的復合機械人還展示了雙車雙臂行進間聯動技術。

此外,瑞典愛立信公司展示了5G技術賦能的機械人,並攜手汽車製造商奧迪展示了5G聯網車廠模型。諾基亞、高通和博世力士樂也展示了5G網絡管理下的工業機械人和模擬汽車生產車間等多項應用場景。

投資機遇浮現

公開資料顯示,“工業4.0”即利用信息化技術促進產業變革的工業發展階段,包括職能工廠、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三大主題。“工業4.0”並非新概念,早在2011年的漢諾威工博會上便被提出,此後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新一輪的工業轉型競賽。

隨着5G技術的落地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工業4.0”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董事會主席約亨·科克勒博士表示:“人工智能有可能徹底改變工業。未來,隨着製造流程變得更靈活和高效,人工智能技術將被用於控制互聯的生產設備,在持續改進系統的同時不斷完善質量標準。”同時他還表示,5G技術則“將使工業實現『工業4.0』的全部潛力”。

中信建投證券在近期的報告中指出,在“工業4.0”時代,一般製造業對工業機械人需求增速將超過汽車行業。內地具有完備的製造業門類,目前工業機械人已廣泛用於國民經濟25個行業大類。該機構預計,內地工業機械人市場將重現日本上世紀80年代的爆發式增長,屆時佈局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或智能物流端的企業有望受益。

漢諾威工博會聚焦5G和人工智能 六股人氣旺 財經 第1張

中興通訊:中興MWC彰顯5G 優勢,依舊看好全球地位提升之長期趨勢

中興通訊 000063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分析師:劉洋 撰寫日期:2019-03-14

投資要點:

2019MWC(世界移動大會)上,中興通訊多項產品均展現出其全球領先的技術實力,5G時代依舊是全球範圍內強有力的競爭者。之前擔心在禁運事件之後,中興全球範圍內的業務拓展會受影響,在此次會議上中興展現出與各主要運營商、芯片商、行業應用廠商等良好的合作關系。中興通訊成功舉辦主題為“擁抱5G時代”的5G全球峯會,吸引了來自全球眾多知名領域內300多位高端代表參加。而在技術上,中興依舊保持着全球第一梯隊水平,全球知名諮詢機構Frost&Sullivan宣佈,憑借在4G、Pre5G和5G基礎設施領域所取得的突出成果,中興通訊榮獲“2018年度全球5G基礎設施技術領先獎”。

運營商業務發展戰略繼續順利推進。無線側,與內地聯通聯合發佈了基於5GMEC的CLOUDVR雲業務。MEC是基於5G應用場景新技術,滿足了低時延高可靠等應用場景,讓信息的計算、存儲等功能更加貼近用戶端。該業務依託內地聯通5G網絡演進和MEC業務需求,給用戶帶來更便利、舒適、震撼的沉浸式業務體驗,目前已在廣東等省份成功部署落地,助力加速5G商用步伐。傳輸側在幹線首次完成單載波400G64QAMOTN現網 傳輸,同時取得了傳輸距離最長、支持碼型最多兩項最優成績。

除了傳統優勢的運營商業務,中興在終端領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2019年1月,中興通訊與內地聯通合作,在深圳5G規模測試網中打通了基於5G智能手機終端的外場Firstcall。此次會議上,中興通訊重磅發佈了首款5G手機中興天機Axon10Pro,中興終端已經與內地聯通、芬蘭Elisa、奧地利和記等世界主流運營商達成協議,2019年上半年就會讓中興天機Axon10Pro率先在歐洲和內地上市。

5G建設如預期推進,中興通訊依舊是最核心的收益標的。除了中興,其他廠商的產品亦驗證5G進度符合預期。芯片方面高通、紫光展示全新5G芯片。5G應用上傳統廠商與通信廠商跨界合作,推進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5G應用實例。全球5G商推進最快的韓國運營商LGUplus已經部署超1萬個5G基站。產業鏈各環節均向前不斷推進,中興作為整個產業鏈最核心標的之一有望持續受益。

調整18-20年盈利預測,維持“買入”評級。考慮到中興18年受美國禁運事件的影響以及未來受益於5G的大規模建設,我們調整18-20年的盈利預測,調整前18-20年預計凈利潤為50.2/64.1/74.1億元,調整後預計凈利潤為-61.6/45.3/62.3億元,對應PE估值-20/27/19倍,維持“買入”評級。

漢諾威工博會聚焦5G和人工智能 六股人氣旺 財經 第2張

深南電路:業績符合預期,扛起5G PCB龍頭和半導體材料國產化大旗

深南電路 002916

研究機構:太平洋 分析師:劉翔 撰寫日期:2019-03-18

人均指標跨越式提升,行業幸運自身更加能幹:

報告期內,公司人均收入76萬元,同比+28%;人均凈利7萬元,同比48%,效率提升幅度很大,公司正在成為國企改革的典範。

而且目前距離崇達技術90萬元、14萬元的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假設公司人數(9959人)不擴張,提升到崇達技術的水平後可以支撐89億收入、14億利潤,內部挖潛空間很大。

Q4單季度毛利率環比提升2個pct,凈利率環比約提升0.8個pct。

毛利率增長主要來自於產品結構和產線效率的提升,公司的4G產品跟隨下遊客戶迭代升級,服務存儲、工控醫療產品逐步導入新客戶新技術,5G&pre5G開始少量出貨,拉動了公司產品附加值的整體提升;

成本端,公司高多層PCB和載板良率穩定,個別系列產品有所提升,如鋼撓結合板、載板的存儲類、PCB的20層以上板以及新世代通信產品,此外新工廠自動化產線帶來了直接人工(減人增產、24小時開工)和製造費用(能源費用降低)兩大成本的壓縮。

同時未來國產覆銅板供應商在高頻高速領域的份額逐步做大也將降低公司成本。此外,Q4公司無擴產項目,費用計提減少,稼動率提升攤薄成本。

成本端,直接材料費用同比提升34%,快於營收增速,主要系高端產品比例提升,所需相應高端材料採購提升;

直接人工費用同比提升26%慢於營收,擴產用工量在邊際減少;

製造費用同比提升26%慢於營收,折舊量提升,能耗降低;

外協費用同比提升43%,部分製程產能緊缺做外協處理,後續擴產後會降低。

客戶端,前五大客戶佔比收入分別為24%、6%、3%、3%、2%,合計約40%,同比提升2個pct。前五大供應商合計佔比27%,同比下降1個pct。2018年華 為訂單結構和總量均有提升,中興總量並未受停擺影響,愛立信同比高增長。

費用端:

研發費用3.46億,預計全板塊排名第二,佔營收比例4.5%,同比+18%。截至2018年底,公司已獲授權專利361項,其中發明專利317項,專利授權數量位居除鵬鼎外板塊第一;獲評內地電子信息研發創新能力五十強企業、內地電子信息行業創新成果“盤古獎”、智能製造項目獲評工信部優質項目等。

研發人員1279人,同比增長7%,研發人員數量佔比12%

銷售費用同比提升38%快於營收,系工資、傭金、運費提升;

管理費用同比提升25%慢於營收,系行政和產線減員增效,環保費用提升;

財務費用同比下降-46%,系利息支出減少、匯兌收益增加;

現金流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流出分別增28.69%、36.36%,主要為營收增長33.68%導致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及採購材料、支付工資等現金支出相應增加;

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8.79億元,同比-9%(系應收增加所致),凈現比1.26,與凈利潤差異1.81億元。主要為:

漢諾威工博會聚焦5G和人工智能 六股人氣旺 財經 第3張

四維圖新:2018年業務拆解分析

四維圖新 002405

研究機構:中泰證券 分析師:謝春生 撰寫日期:2019-01-14

2018年凈利潤同比增長70%-100%。公司發佈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公司預計2019年歸母凈利潤為4.5-5.3億元,同比增長70%-100%(公司在三季報預計2019年歸母凈利潤為2.9-3.7億元,同比增長10%-40%)。業績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1)汽車電子芯片和導航業務的增長。2)2018年11月23日,公司完成子公司圖吧BVI增資擴股交割事項,至此,公司對圖吧BVI的持股比例降至45.17%,圖吧BVI及其相關公司將不再納入公司合併範圍。本次交易在交割完成後一次性增加公司合併報表投資收益約10億元。3)2016-2018年期間,子公司傑發未完成業績承諾。這帶來兩方面影響,第一,四維減少向傑發原股東支付的對價,增加凈利潤;第二,計提商譽減值,減少凈利潤。

按照收購協議,傑發在2016-2018年的業績承諾分別為1.87億元、2.28億元、3.03億元,2016-2017年實際完成業績為1.96億元、2.08億元。四維對傑發原股東分四期進行現金支付(現金對價合計33億元,其中第四期支付5.5億元),第四期現金對價將在完成傑發科技2018年審計後,按照傑發2016-2018年三年累計實現凈利潤相對於三年累計預測凈利潤的比例,對傑發股權轉讓的對價(38.75億元)進行調整後再支付。 業務分析一:導航電子地圖業務,仍有望保持正增長。該業務主要包括:地圖數據、數據編譯以及導航軟件。該業務與前裝車廠銷量有一定相關性。根據乘聯會數據,2018年內地乘用車銷量為2235萬輛,同比下降5.8%,產量為2309萬輛,同比下降5.0%。雖然2018年內地乘用車整體銷量情況出現了一定的下滑,但我們認為,四維的導航電子地圖業務並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原因包括: 1)四維導航電子地圖的客戶主要是合資品牌以及中高端車型,包括寶馬、奔馳、豐田、本田、通用、日產、保時捷等。而根據內地乘用車銷售細分數據,2018年高檔轎車的整體增速在20%以上,例如寶馬5系銷量為15.02萬輛,同比增長25%,奔馳C級銷量為14.78萬輛,同比增長18%,奔馳E級銷量為14.23萬輛,同比增長26%等。 2)根據2018年半年報,四維導航電子地圖業務仍保持了4.4%的增速,高於乘用車整體3.8%的增速。而2018年上半年,內地高端車銷量增速在10%多一些,低於2018全年的增速,可見2018年下半年內地高端車銷量增速更快一些。 3)2018年7月份開始,內地乘用車銷量數據已開始出現負增長,7/8/9月份同比下滑5.3%/4.6%/12.0%,但我們看到四維2018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速仍保持了15.0%的增速,相比2018年上半年18.8%的增速回落並不是明顯。因此,雖然2018年內地乘用車整體銷量增速出現了下滑,但四維的主要客戶羣體中高端車,特別是高端車銷量增速仍較為強勁。因此,我們認為,2018年四維的導航電子地圖業務仍有望保持正增長。

業務展望:1)導航電子地圖業務是四維最傳統的業務,從商業模式來看,該業務已經比較成熟,其更多的是與前裝車廠的銷量數據相關。2)前裝車載導航滲透率仍有一定提升空間。根據易觀數據,2018Q2內地乘用車前裝車載導航滲透率14.9%,隨着車內娛樂需求增加,智能駕駛滲透率提升,以及中高檔汽車銷量提升,前裝車載導航滲透率仍有望提升。3)面對競爭(包括手機端競爭和其他圖商的價格競爭),傳統導航電子地圖最壞的時候或將已過。而智能輔助駕駛地圖(包括ADAS地圖和高精度地圖)需求的提升,手機導航地圖將無法實現以上功能,龍頭圖商的優勢會更加明顯。

業務分析二:車聯網業務,有望迎來數據變現。四維的車聯網業務包括:乘用車車聯網、商用車車聯網、以及動態交通信息產品及服務。乘用車車聯網,主要提供:Welink手機車機互聯方案、WeCloud應用平臺及解決方案、智能網聯操作系統、Call-Center系統及雲服務、車載硬件。商用車車聯網,提供可以同時面向前裝、後裝市場的智能車聯網終端設備、車聯網運營系統及大數據平臺、移動端應用產品及一體化解決方案。動態交通信息產品及服務,面向不同領域客戶的需求提供應用產品及定製化服務,主要包括高精度路況信息、事件信息、簡易圖形、交通預測、文字語音等多種形式交通信息服務。

承接以上三個業務的主要子公司包括:Mapbar technology(圖吧)、中寰衞星、世紀高通等。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8月和2018年9月,公司分別對中寰衞星和圖吧引進戰略投資者。四維對中寰衞星的股權比例從70.98%降至43.68%,四維對圖吧的持股比例從60.32%降至45.17%。根據公司公告信息,2017年中寰衞星收入為1.79億元,凈利潤為225萬元。2017年圖吧收入為4992萬元,凈利潤為-1.09億元。圖吧完成增資擴股交割的時間為2018年11月23日,且圖吧2019年不再並表。對於動態交通信息業務,2018年上半年,世紀高通收入為9361萬元,同比增長27%,凈利潤為3882萬元,同比增長60%,業務快速增長。

業務展望:車聯網並不是一個新的業務模式,但目前來看,真正打通車聯網數據,對數據進行商業模式變現的廠商並不多。四維目前的車聯網收入構成中,主要是以傳統的車聯網解決方案為主,但我們看到從2017年開始,四維更多的以互聯網思維來推進車聯網業務的發展:1)2017-2018年,公司商用車和乘用車車聯網用戶數實現快速增長。2)與保險公司合作。2018年6月公司參與內地大地保險增資,持股0.26%,有望為車聯網數據尋找變現出口。3)兩大業務公司主體(中寰衞星和圖吧)引進戰投,包括蔚來、騰訊等相關關聯公司。我們認為,未來兩年,四維的車聯網業務通過外部資源引入,有望在數據變現方面獲得一定進展。

業務分解三:高級輔助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業務,產品不斷成熟。該業務主要包括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定位、ADAS解決方案及包括自動駕駛相關數據、芯片、算法在內的整體解決方案及相關前沿技術研發。我們認為該業務目前貢獻收入的主要來自於ADAS地圖數據,ADAS解決方案等。該業務佔公司收入比例還比較小,但增速非常快。根據2018年中報數據,該業務收入佔比2.0%,收入增速為96.1%。我們認為,從未來智能駕駛發展趨勢來看,該業務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業務展望:1)產品:ADAS地圖已經逐步成熟,L3以上的高精度地圖產品也逐步完善。根據2017年年報信息,2017年四維的高精度地圖已經在於Tie1廠商進行產品測試。2)應用:ADAS地圖或將隨着智能輔助駕駛車型滲透率的提升而逐步放量。高精度地圖的應用需要L3以上車型的放量作為前提。我們認為,全球傳統車廠有望在2020年推出L3車型,其放量的時間點有望在2020年底或2021年。3)高精度地圖變現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車企技術路線的統一、研發及數據更新成本、行業標準的統一,以及相關的政策法規的完善。4)對於四維而言,高精度地圖只是該業務之一,我們更應該關注四維在智能駕駛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該整體解決方案是融合了四維的高精度地圖、算法、以及芯片相關核心產品。

業務分析四:芯片業務,新產品不斷放量。該業務主體是子公司傑發科技,產品線包括:IVI芯片、AMP芯片、MCU芯片、TPMS芯片(研發中)、智能座艙以及ADAS芯片(研發中)。目前傑發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於IVI芯片。2018年新一代IVI芯片出貨量和第一代車載功率電子芯片(AMP)出貨量持續提升,新一代智能座艙系統主控芯片、MCU(BCM)車身控制芯片、TPMS胎壓監測系統芯片等研發工作在持續推進。

MCU開始量產。2018年12月,根據四維官網信息,傑發研發的內地首款通過AEC-Q100 Grade 1, 工作溫度-40℃-125℃的車規級MCU(車身控制芯片)在客戶端量產,並獲得首批訂單。在汽車領域,MCU應用非常廣泛,從車載信息娛樂產品,到雨刷、車窗、電動座椅等車身控制,每一個車輛功能的實現背後都需要復雜的芯片組支撐。在一輛車裝備的所有半導體器件中,MCU大概佔三成,平均下來每輛車要使用70顆以上的MCU芯片,這一數字在高端豪華車上還要高出一倍多。

業務展望:1)IVI芯片有望繼續加大在前裝車廠的滲透,後裝的IVI芯片價格競爭有望緩和;2)新產品AMP和MCU有望逐步放量,特別關注MCU產品,其市場規模更大,而且下游應用不只包括汽車領域,還包括工業級和消費級的產品,這些都有可能成為傑發MCU的目標客戶。我們認為,目前傑發的MCU產品主要應用在雨刷、車窗等,未來有望覆蓋更多的汽車控制環節。3)TPMS有望在2019逐步量產。4)對於傑發的未完成業績承諾的看法。我們認為,其主要原因來自於行業層面,第一,內地乘用車銷量的下滑,隨着傑發IVI芯片在前裝車場的滲透,使得其與車廠的銷售數據相關性提升。第二,IVI芯片後裝價格競爭的影響。展望2019年,傑發新產品AMP和MCU有望逐步放量;內地乘用車銷量數據有望前低後高,全年有望同比持平;而後裝IVI芯片價格競爭也有望緩解。我們認為,2019年傑發的業務有望繼續保持穩健增長。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認為,2019年四維的業務增速有望邊際向上。導航電子地圖業務有望在下游乘用車銷量觸底回升中迎來增速拐點。2019年5G作為最大的外部技術變量,有望帶來車聯網相關應用的滲透。高精度地圖產品繼續成熟,有望逐步植入應用。傑發芯片業務在新產品帶動下,有望繼續保持穩健增長。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83億元/4.50億元/5.50億元,EPS分別為0.37元/0.34元/0.42元,目前股價對應的PE分別為43倍、46倍、38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技術轉化週期低於預期的風險;高精度地圖產品的落地進程低於預期的風險;導航業務進展低於預期的風險。

漢諾威工博會聚焦5G和人工智能 六股人氣旺 財經 第4張

海康威視:限制性股票方案落地、AI化滲透持續驗證

海康威視 002415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分析師:劉洋,駱思遠,馬曉天 撰寫日期:2018-12-12

事件:對海康威視2018年限制性股票方案、AI化滲透提供基本面重大更新。

AI化成長邏輯繼續驗證!海康威視2017年以來的成長邏輯包括市場空間、AI化等。1)對於市場空間,201810-11月,根據我們統計的公開招投標網等平臺訂單統計,安防類項目招標情況同比大幅提升:數量同比提升52%,金額同比提升82%,且均已超過舊年Q4全季度水平。中標增速相對較緩:數量同比提升34%,金額同比提升4.1%,原因在於舊年同期中標基數較大。由於招標領先於中標,我們預計今年Q4中標情況會出現明顯好轉,中標金額接近或超過歷史新高水平。2)對於AI化,統計了2015年以來智能化項目比例。2018H1智能化滲透率達到24.4%,成長邏輯仍然延續。3)因此投資者是在擔心外部因素,自身重要成長因素仍然延續。

前兩次激勵效果佳,核心員工穩定性佳、考覈成功率約98.4%。1)2015年1月6日、2017年1月19日,分別為2014年、2016年限制性股票計劃的授予日。此後海康威視分別表現49.6%/68.4%,體現很好的激勵漲幅。2)根據《關於2014年限制性股票計劃第三個解鎖期解鎖條件成就的公告》,2015年1月6日授予對象1128人,2016年12月6日公告在第二個鎖定期內變為1094人,2017年12月15日公告再第三個鎖定期變為1072人。可見在激勵方案授予後的前兩年、第三年,重要人員的新增離職率僅為3.0%、2.0%,這是極高的穩定性。3)激勵也對員工有考覈。公告稱,2014年限制性股票計劃的1072名激勵對象中,有1055人2017年度績效考覈結果為合格或合格以上,對應98.4%的成功率。4)教成功的激勵效果、低核心離職率、考覈合格率高,為第三次激勵成功埋下伏筆。

第三次激勵凸顯重大信心,隱含5年收入CAGR約20%。1)12月4日,公司公告《2018年限制性股票計劃的激勵對象名單》,激勵對象6342人,為2014年激勵方案人數5-6倍。2)限制性股票完全授予後60個月才解鎖,要求為“解鎖時點前一年度相比授予時點前一年度的復合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於20%,且不低於標桿公司同期75分位增長率水平"。這隱含了未來5年收入CAGR20%的要求。3)利潤信心來自早年的人力儲備。2013-2017年海康威視累計費用投入超過230億元、研發與銷售超過8000人。估計2013-2017年的人力儲備是未來收入CAGR信心較高的來源。由於2018Q3開始人力擴展進入謹慎週期,費用控製成為趨勢。謹慎的未來擴張計劃會使2019-2020年利潤增速不必悲觀。

維持“買入”評級。維持2018-2020年利潤115.4、145.6、171.6億元,收入504.2、629.0、766.7億元預測。維持“買入”評級。

漢諾威工博會聚焦5G和人工智能 六股人氣旺 財經 第5張

中科曙光:18年報點評,業績符合預期海光營收已過億

中科曙光 603019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胡又文,呂偉 撰寫日期:2019-03-18

業績符合預期。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90.57億元,同比增長43.89%;實現凈利潤4.3億元,同比增長39.43%,符合預期。值得關注的是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6.31億元,同比增長1404.75%,主要原因為收到大額產業扶持資金所致。 新一代硅立方高性能計算機正式發佈。2018年11 月,公司集計算、存儲、網絡、節能等領域最新技術於一體的新一代硅立方高性能計算機正式發佈,是全球率先採用浸沒式液體相變冷卻技術刀片服務器的HPC系統,其技術發展水平和工程化實現程度全球領先,可廣泛支持對超算設備計算密度、能效、存儲等有更高要求的場景應用。

城市雲業務穩步推進。2018年8月,繼曙光成都城市雲之後,無錫城市雲的雲計算服務再次成功通過了中央網信辦的增強級安全審查,獲得了國家網絡安全部門的認可,代表着曙光城市雲在信息化、雲計算安全領域和合規方面領先的地位,可以為城市運營提供安全可靠的雲計算服務,目前公司已經在全國近40個城市部署了城市雲計算大數據中心。

承擔中科院戰略先導科技專項,參股核心芯片企業海光收入已經過億。2018年8月,公司獲批中科院C 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國產安全可控先進計算系統研製”, 研製領先的超級計算系統和智能計算平臺,形成完整的軟硬件及應用生態鏈,重點學科應用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有效地促進中科院重大科學創新,公司參股上游核心芯片公司海光信息報告期已經實現1.12億元收入。

投資建議:公司在國產芯片、中高端服務器、存儲、雲計算軟件等方面聯手內地外優質企業,實現核心技術本地化,是內地在IT基礎佈局最全面、技術積累最深厚的企業之一。公司還啟動“百城百行”政務雲戰略,實現從“芯”到“雲”的全產業鏈覆蓋,空間廣闊。預計2019-2020年EPS分別為0.97元和1.44元,維持“買入-A”評級,6個月目標價65元。

風險提示:行業競爭加劇,政務雲業務不達預期。

漢諾威工博會聚焦5G和人工智能 六股人氣旺 財經 第6張

科大訊飛:公司營收高速增長,智慧教育加速增長可期

科大訊飛 002230

研究機構:東吳證券 分析師:郝彪 撰寫日期:2019-03-01

加大投入和市場佈局,營收實現高速增長,:2018年實現營收80.67億元,同比增長48.16%;歸母凈利潤5.29億元,同比增長21.62%。第四季度實現營收27.84億元,同比增長35.28%。公司2018年凈利潤增速低於營收增速,主要是公司持續加大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研發投入、生態體系構建的投入以及在教育、政法、醫療、智慧城市等重點賽道的市場佈局投入,新增人員薪酬和費用、研發費用以及銷售費用均相對往年呈現較高增長,影響了公司當期的凈利潤,對公司下一階段盈利能力的提升、產業領導者地位的增強和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持續推進“平臺+賽道”戰略:基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科大訊飛持續推進“平臺+賽道”的人工智能戰略,應用成果不斷顯現,在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摘取了十二項國際第一。“平臺”上,訊飛人工智能開放平臺持續為移動互聯網、智能硬件的廣大創業開發者和海量用戶提供人工智能開發與服務能力,圍繞人工智能開放平臺積極構建產業生態鏈,截止2018年,訊飛開放平臺合作夥伴達92萬,同比增長77.60%。“賽道”上,科大訊飛在教育、司法、醫療、智慧城市、智能服務、智能車載等行業領域持續發力,效果顯著。同時公司合資設立新公司,合資新公司將探索腦機協同在醫療、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和產業化落地。

教育信息化享政策紅利,智慧教育業績有望加速:繼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後,2019年2月23日,中辦國辦印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和《內地教育現代化2035》兩項教育文件,教育信息化將進入新階段,成為未來國家在教育領域資金投入的重點方向。公司堅持“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因材施教成就夢想”的理念,積極推動教育教學模式創新,把智慧教育作為了它的主賽道,佈局教育全場景,形成了“智考、智學、智課、智校”等一系列智慧教育產品,實現了教與學主業務流程的場景全覆蓋、終端全覆蓋、數據全貫通。截止2018年中,科大訊飛智慧教育產品已經覆蓋全國15000餘所學校,深度用戶超過1500萬。我們預計隨着教育信息化成為未來的建設重點,國家勢必會加大在教育信息化在整個教育經費中的投入佔比,帶動整個信息化教育生態建設。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將在整個教育信息化領域更多場景中得到應用,公司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龍頭,憑借在智慧教育領域軟硬件的全場景覆蓋,有望在教育信息化浪潮中實現業務的加速增長。

非公開發行股票獲批,高管增持完成彰顯信心:2018年8月27日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獲發審委審核通過,公司將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總共募集不超過34.74億元,主要用於新一代感知及認知核心技術研發項目、智能語音人工智能開放平臺項目、智能服務機械人平臺及應用產品項目、銷售與服務體系升級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根據公司公告,截止2018年10月25日,公司董事長、總裁劉慶峯增持公司551000股的股份;截止2019年2月1日,其他高管累計增持公司533650股的股份,彰顯管理層對公司穩定增長的信心。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預計公司2018/2019/2020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29/8.95/12.92億元,攤薄EPS分別為0.25/0.43/0.62元,現價對應PE143/84/58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平臺進展低於預期;教育行業進展低於預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