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我的大姪女參加學測,看著他一路走來總是十分努力,我對他的表現很有信心。某次在我哥哥家聚餐時,我只是隨口問起他考得如何,我的小姪女就說,「你們不要一直討論這件事情,姊姊聽了會很難過」,當下我們沒有繼續這個話題,但是在我心裡一直有個奇怪的感覺,為什麼不能討論這件事情?

或許你身邊沒有正在準備考試的親友,但是不曉得你是否遇過身邊的人剛經歷挫折?或者是處於低潮之中?還是面對人生中艱鉅的考驗?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是如何面對他們的情緒呢?視而不見?還是開誠佈公地討論?在我看來,最重要的事情並非「要不要討論這件事?」,而是我們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看待這件事。

undefined

低潮中,生人勿近  ( Photo by Ben Konfrst on Unsplash )

 

  1. 接住情緒
    首先,當事人處於情緒的低潮,當我們在討論這件事情時,目標不在於那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而是當事人處於這種情況下,他的感覺是什麼?在那低潮的情緒底下,什麼原因讓他陷入低潮之中?他怎麼樣看待這樣的自己?我們關心的不是狀況或問題,我們關心的是「人」,所以我們很想瞭解當事人的內在世界出現什麼樣的變化,不見得是想改變什麼,只是希望傳遞給當事人知道「我能夠體會你的感覺」。
    為什麼一開始要聚焦在當事人的內在世界?除了想要同理他的感受外,更想要傳達「我們是同一陣線」的感覺,所以同理、接納、不批判是很常聽到的第一步,如此才能讓當事人感到安全,進而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undefined

接住感覺,並肩同行  ( Photo by Matheus Ferrero on Unsplash )

  1. 看見想法
    接著,我們可以試著去釐清在當事人表面的情緒與感受底下,可能帶著什麼樣的想法?以我的大姪女為例,他表面所呈現出來的難過,是否可能他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但是仍然不如預期。他是否除了難過之外,還有一些對自己的生氣,覺得自己事前應該還可以做些什麼,但是卻沒有做,或者覺得自己在填寫志願的時候填得不理想,導致沒有錄取理想的學校科系,諸如此類的想法。
    釐清這些想法是想要知道當事人如何看待自己,或是如何看待事件的發生,使得他因為這些想法而出現表面的感受與行為,如此才可以發現更多我們可以一起面對或解決的議題是什麼。
  2. 發現期待與渴望
    最後,在這些行為、感受、想法的更深處,存在著對於自己什麼樣的期待,甚至是內心最想要的渴望。期待與渴望就像人的方向與動力,讓我們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我要的是什麼,想要的感覺有多強烈。知道這些可以讓我們清楚表面的事件可能只是滿足內在期待與渴望的一種方式,並非絕對。單一事件無法決定我們的人生,除非我們一直聚焦在這單一事件。
    所以,開放性地探索當事人內心深處的期待與渴望,找到自己行為的本質,瞭解自己在追尋的是什麼,讓我們能夠更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即使不如預期,即使出乎意料,我們還是能安心地看待、安穩地度過,因為我們知道要到達目標的方式很多,不會只拘泥在某個結果。

說到這裡,我只是想要回到我最一開始所出現的那個奇怪念頭,為什麼不要去討論這件事情?我想不見得,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談論它,我們如何去關心一個人,只是如此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