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古代皇帝,相信大家都会想到后宫佳丽三千人,吃不尽的山珍海味,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其实我们大家看到的只不过它的光鲜外表罢了,古代皇帝其实是一个最为累人的岗位,有些皇帝辛劳治国,失眠多梦,提早衰老。明太祖朱元璋就是最为杰出的一个代表。

  朱元璋在南京城当皇帝的那天,在奉天殿宴请群臣,三杯小酒下肚,对着文武百官说道:“我本是一介平民,后来得到了天下,实际上乃是天命。当初群雄纷纷揭竿而起,到处劫掠,百姓惶惶不安,朝不保夕。我见那些义军所做作为没有什么道义而言,心里头常常觉得这是不对的。不久,我与诸位将领一起渡江,屯驻太平,深思爱护百姓安定天下之道。这十几年来,我不断招揽四方英雄,征战四方,仰仗各位将领的辅佐之功,终于取得了帝位。想想这天下如此广大,百姓如此之多,我时常半夜醒来,睡不安稳,总有忧虑一直悬在心头。”

  “朕本布衣以有天下,实由天命。当群雄初起,所在剽掠,生民惶惶,不保朝夕。朕见其所为非道,心常不然。既而与诸将渡江,驻兵太平,深思爱民安天下之道。自是十有余年,收揽英雄,征伐四克,赖诸将辅佐之功,尊居天位。念天下之广,生民之众,万几方殷,朕中夜寝不安枕,忧悬于心。”

  《明太祖宝训》

  这时,刘伯温站了出来,说道:“以往国家尚未统一,四方尚未平定,确实劳烦皇帝。可是如今四方平定,天下归心,陛下你无须如此忧虑了。”

  朱元璋淡淡一笑,继续说道:

  “尧、舜圣人,处无为之世,尚且忧之,矧德匪唐虞,治非雍熙,天下之民方脱创残,其得无忧乎?夫处天下者当以天下为忧,处一国者当以一国为忧,处一家者当以一家为忧。且以一身与天下国家言之,身小也,所行不谨,或致颠蹶,所养不道,或生疢疾。况天下国家之重,岂可顷刻而忘警畏耶?”

  《明太祖宝训》

  其实朱元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治理天下的人应当要以天下为忧虑,治理一个国家的人应当要以一个国家为忧虑,而治理一家的人应当要以一家为忧虑。而且就皇帝的身体与整个国家来说的话,身体事小,所行不谨慎的话,有可能会摔倒,如果所养不道的话,有可能会生病毒。况且身上肩负着治理天下国家的重担,又怎么能随便忘记警戒呢?”

  有些人说到朱元璋的勤政为民,事必躬亲,却不以为然,认为他是一个独裁者,多疑之人,放心不下任何人。可是,从古代的封建体制来看,皇帝就应该是个独裁者,中央必须集权。如果君弱臣强的话,那么诸侯便会自立为王,天下大乱,封建王朝的末年哪个不是如此呢?况且并非每个独裁皇帝都像朱元璋那般勤政的,因此,对于朱元璋同志的勤政,我们不该过多指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