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病,又稱腦中風,由腦內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血管堵塞而引起。

  臨牀上,腦卒中可進一步分爲出血性腦卒中和缺血性腦卒中,前者包括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兩種,後者包括腦梗塞(或稱腦梗死)、腦血栓形成、腦栓塞等。

  數據顯示,全球每6個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腦卒中,每6秒鐘就有1人死於這一疾病。

  近年來,隨着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變,腦卒中人羣發病率不斷上升,嚴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

  腦卒中往往起病突然,若安靜或活動時突然發生全腦受損害症狀或局部腦損害症狀,患者或家屬須高度警惕。

  其中,全腦受損害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者可能會出現神志不清或昏迷不醒。

  局部腦損傷主要表現爲偏癱、偏盲、失語、複視、發音困難、共濟失調等。

  在發現腦卒中早期徵兆後,應第一時間到醫院尋求診治,越早開始專業可行的腦卒中康復計劃,恢復功能可能性就越大。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房顫等疾病都是可能引起腦卒中的風險因素,患有以上疾病的患者要提高警惕,及時調整生活習慣,消除腦卒中隱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