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有很多书籍都在谈怀孕育儿的知识,其中有绝大部分讲的都是关于孕前该注意和准备的事。

这类的书籍我直到怀孕后才开始接触,有点相见恨晚啊……

现在回想起来,我是在进入不孕疗程后才开始为了怀孕做准备,有一些经验和心得可以分享。

1, 首先是饮食和生活作息的调整

均衡营养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作息,不只是待孕的妈妈而是所有人都应该要遵循的原则,步入高龄社会的我们如果能早早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摄取真正营养有益健康的食物,就能预防疾病为老来的健康预先储存老本。

另外则是良好的生活作息,我以前仗著自己还年轻,为了工作熬夜加班甚至通宵也不以为苦。就算有了可以休息的时间,也常常因为得来不易舍不得睡,全耗在午夜场电影跟通宵追剧里。等到年纪大了,晚睡的习惯变成了睡眠障碍,很累却睡不著,睡著了也睡不好,这才发现不良的睡眠习惯已经严重的影响生活品质。在惊觉后我花了整整半年的时间才让作息时间回到常轨,但体力却也大不如前了……

在高龄社会可以预见的问题里,老人照护是极为关键的一环,与其仰仗子孙或看护的照顾,不如趁年轻培养自己照顾自己的体力与能力。

 

2, 关于养卵

第一项谈到的饮食和生活作息,是女人培养优质卵子不可缺少的基础要件。

另外一个不可逆的条件则是年龄。

卵巢会随著年龄的增长而老化,连带影响卵子的品质,年纪愈大,卵子的品质与数量也会变差变少。卵子的质量变差,就会影响受精卵,受精卵若是有缺陷,母体会判定为不健康的胚胎然后启动自然淘汰的机制就是所谓的流产。所以愈是高龄的女性,愈是需要注重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作息。尤其在倡导男女平权的现今社会,女性所担负的职责与承受的压力不亚于男性。女性普遍经济自主也导致晚婚晚生,这些都对卵子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我有时会想,若是我早点建立养卵的正确观念,在知道自己会晚婚的情况下,早点去检查并且预先储存健康的卵子(冻卵),后面求子之路也可以走得轻松一点了。

 

3, 运动的好处

运动的好处很多很多不用我多做说明。愈早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对身心的益处愈多,我自己在中年才开始培养运动习惯,过程真的很辛苦,但也很值得。

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强基础代谢,对于长时间久坐的上班族好处良多,而且透过运动还可以发现身体哪些机能较差需要加强。

讲一个我自己的切身经验,我从学生时期就有心律不整的问题,心跳在身体静止不动的状态下会突然飙快,年轻时发生时间通常只有3~5分钟心跳就会回复正常,所以我没当它是个问题。

随著年龄增长,工作压力变大,身体变差,在2014年时发生心律不整的频率变多,有一回发作的时间竟长达半小时都没有缓和的迹象,当时我头晕目眩被紧急送医注射了针剂才回复过来,当时测得的心律是每分钟162下,医生建议我做手术根治,但我却天真的以为只是突发事件不予理会。没想到在2016年又发作了,这回更严重,心跳瞬间飙快长达一小时未见缓和,送医急救测得的心律每分钟高达180下。急诊室的医生在急救后等我清醒之时坚持要我带著心电图不准下床观察了整整8个小时然后转门诊给心脏科医师诊治。

医生发现我两年前就发作过了,所以这回直接要我不要再拖了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当时我正在进行不孕疗程,心脏科医师语重心长的说︰「如果你怀孕了又发作是无法注射针剂或服药救治的,这对胎儿来说会造成伤害你明白吗?

这话有如当头棒喝,于是我与妇科医生沟通后,决定暂缓不孕疗程,先进行心脏电烧手术。很幸运的心脏手术很成功,经过一个半月的休养,我才又开始运动,我发现心脏手术前,我的心律很容易因为运动强度大而迅速飙高,就算强度减弱,心律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会缓和下来。而心脏手术后,心跳的频率变得稳定,比起术前好很多。

运动可以强健身心在我身上得到很好的验证,但是运动可以增加怀孕的机率吗? 医学上并没有很明确的立论依据。不过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肯定对孕期会有一定的影响。W医生之所以坚持要我培养运动的习惯,是因为担心我高龄不健康的身体如果免强怀孕,有可能会因为无法负荷而产生其他的问题。W医生说过︰「成功怀孕很棒,但是平安的度过孕期产下健康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一直维持规律运动的主要原因。

 

4, 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心理影响生理。

我曾经因为庞大的工作压力愁眉不展,也因为不孕的问题感觉人生一片灰暗。但是抱怨或是自怨自艾都无法解决问题。找到情绪的出口,借由培养其他的兴趣来产生正面能量是很好的宣泄方式,调适好心理才能让生理放松,这样我们才能有足够的能量勇敢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回首不孕求子的这条漫漫长路,坚强的心志是伴随我一路走来最最强大的武器,正确的观念及身体力行可增强武器的火力,而互信互相扶持的伙伴则是强大的支援。

希望这一系列的分享也能带给大家满满的正能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