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製冷從清代開始,主要來自船舶食品冷凍。他們對製冷系統,機械相當精通。另一源頭就是醫藥化工。各自側重不同,往往就有矛盾。形成的教育體系與製冷發展不匹配,特別是自動控制,電器上。為我們實際工作帶來不少麻煩。為此,我們為自身發展需要,要跳出這些束縛建立適合市場發展的,自己的知識結構。

在構置的知識結構中,理論是基礎,思路是基礎的基礎。

沒有正確的思維方式,不可能從複雜的事物中找出規律,別提利用規律。其中邏輯思維是必備的。整個科學大廈就建立在邏輯的基礎上。為此是必須學好,和用好的。最常見的是形式邏輯,但科學的發展,使我們必須掌握辯證邏輯,不再陷入片面的形而上學的泥潭中。

思維導圖是思維提高有效的工具,為此要求熟練掌握,幫自己從紛亂的問題中快速理出頭緒,在競爭中領先一步。

數理化的基礎更不用說。製冷本身就建在物理的基礎上的。而且在施工,修理,設計這到處要用物理。

由於環保的要求,現在使用的冷劑種類繁多,為此必要的化學知識為我們辨識它們,更好的利用它們。最少不被人忽悠了,出問題知道問題在哪。就像含134a的冷劑中,冷凍油一定要含脂類,不能與普通的混用,否則系統堵,壓縮機抱軸,造成壓縮機報廢。還有系統清洗就需要化學知識。

數學是科學的基礎,這就不再展開。

除基礎知識之外,專業知識是體現自我價值的依據之一。人家為啥信你,因為你專業。除製冷工藝,機械基礎,製圖等,必要的專業知識,為與客戶更融洽,客戶行業的知識必須要知道,否則與客戶差距太大,而且你的東西在客戶使用中會出的問題,癥結在哪,你無從知道。在調試中你無法讓設備發揮最大效益。另外,自動化,智能化飛速發展的今天,你不瞭解一點,不僅言談時落伍,效益上你也比不上。別人用CAD,你還在手繪,客戶會耐心等你?

技能是你立身之本,而且技多不壓身。除製冷,管道,電工,焊接,鈑金都需拿的出手。在現在技工缺乏的時候更如此。不少老闆深有體會。智能化時代,cad,辦公軟體操作變的離不開了。

管理為何必不可少,未來是自我管理時代。管理還讓你有限時間做更多工作,讓你生活安排上工作生活兼顧,讓你與老闆溝通更容易。如果哪天你成老闆了,你駕馭公司就不用從頭再來了。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社會離我們遠去,自我營銷是你成功的必要。為此學點營銷,為自己正確定位,為自己順利發展提供幫助。

圈外的知識雖不必要,但為我們未來準備。以後的控制一定趨向人工智慧,為此要提早準備。

修理中往往配件找不到,3D列印是比較經濟的方法。

未來環保會變的重要,製冷的冷劑,能源形式會相應發生變化,我們有必要提前介入。

作為製冷人,不瞭解自己的歷史,真可悲。人家行業都有祖師爺,我們哪?以後誰還認識2F10機器?原來上海的劉黃炳搞過製冷博物館,現在也快看不見了,希望同行們發達了,別忘給後輩留個念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