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不單單是年這一種文化,更多的是傳統和自信的缺失,各種文化符號被虛化了!

我們用中醫治療和養大的部分人,特別是一部分精英知識分子,無理由的全盤否定中醫,這不單單是一個科學的問題,更是文化的問題,要知道中醫聚集了中國文化的很多哲學道理和博大精深,但僅僅被一句無法驗證就給否決了!那麼西方的宗教也無法驗證,為什麼你就堅信呢?

自從百年前,一羣知識分子決定完全引進西方的文明來救中國,當時的目的打破僵化的封建社會。

想不到以後會如此的發揚光大。西學中用本是原則,但很多人變成了西學西用,為了掩人耳目帶了一個中學的帽子罷了!

本來春節過年是一個傳承中華文化的絕佳機會,讓孩子們知道家族的龐大和力量,讓在外的遊子聆聽長輩的教誨,讓成功的族人告訴大家取勝的祕密,讓親戚親情親人親熱。

但現在成了一個旅遊的藉口。高堂在家,子女外出旅遊,兄弟姐妹各自遊玩,只有小家沒了大家,更不在乎熱鬧氣氛下老人的孤獨。

我們賴以維持的社會基礎,家庭和家族在發生變化,只有家沒有族了!

當小朋友打心眼裡認為西方的東西和節日甚至文化高級先進時,未來虛化我們文化的幾率就已經大了很多。

中國人之所以是中國人,是因為文化而不是長相和血緣,一個看輕自己文化崇尚別人的人,註定是一塊抹布,五顏六色,越抹越黑!


這些人,太矯情了!

年味是什麼?

有的人認為,年味是飯桌上的濃濃酒氣。於是,過年期間酒後駕駛和酒精中毒的人多了。

有的人認為,年味是麻將桌上裊裊煙氣。於是,過年期間青少年賭博和二手煙增多了!

有人人認為,年味是鞭炮聲和鞭炮發出的刺鼻硝煙。於是,過年期間空氣污染和噪音污染大大增加了!

以前,我們認為過年是可以喫美食穿新衣,現在條件改善了,每天都刻意喫美食穿新衣。如果年味意味著回歸貧困,這樣的年味不要也罷!

以前,我們認為過年可以得到壓歲錢,現在那點零花錢更不不在乎,況且只是親戚之間的虛偽交換。如果年味意味著虛偽和客套,不要也罷!

恰恰相反,我覺得外出旅遊是最好的過年方式,是最好的春節姿勢。因為,旅遊是最有文化最有品味的消費行為。

這個春節,請拒絕不健康不環保的過年方式!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丹水秋風!


年味濃與淡,須看錶與裏。研究民俗的馮驥才先生,比較不捨傳統禮儀,是否以為過年的「繁文縟節」,益稠則年味益濃?益稀則年味益淡?天地雖無時不變,文明當變無不通:舊時有舊時老規矩,今日有今日新綱常,只須敬奉祖宗不變,只須眷戀鄉土不變,文明的裏子光鮮不變。譬如,眼下人們有了手機視頻,可「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春運行程依舊,表明傳統年味興許淡在了形式,卻實在濃在了心頭。至於闔家歡聚以後,磕頭抑或放炮,就要看兒女的膝蓋是否願意,還要看城市的空氣是否準許。在此不妨老話重提,真正讓年味變淡的元兇,應是雞肋一般存在的春晚。前些年拿廣東上海人的處世接物開涮,再後來拿東北農民的狡滑傻帽叫賣,近兩年有點暈眩,好像忘記拿捏娛樂的範疇了。


中國的春節,清明,中秋節,西方的聖誕,萬聖,復活節!

這是文化的傳承,文明的濃縮!年味的淡化伴隨的是文化的稀釋,稀薄!


年意淡化包含很多,以前盼著過年是因為過年有新衣服穿,有好喫的,現在條件好了,平時的喫的,穿的和過年沒什麼兩樣。以前還能放鞭炮,現在鞭炮也限制了,以前春晚也好看,現在也無所謂了。總之,原因很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