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论文出处:国立成功大学 建筑研究所

-评析论文之作者:林雅君   硕士生

-评析论文之指导教授:傅朝卿 教授

 

.论文摘要

    此篇为国立成功大学 建筑研究所研究生林雅君所提出之论文,指导教授为傅朝卿;本研究报告名为"探讨老屋再利用之空间改造策略与社会现象意义:以台南老屋欣力之案例为例",本文将针对此篇进行评析论述。

      「老屋欣力」为台南一推广老屋活化并利用的议题,其主要为财团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会所举办,概念为将老屋保存意识借由此一聚焦方式促使民间意识抬头,合力实践。本篇论文针对现今社会中极力推动之建筑再利用与民间自发性老屋再利用思潮状况,透过议题与资料汇整,使其成为往后探讨「老屋欣力」议题之较有系统及组织化之参考资料。

.论文之主要论点

    此篇论文主要论述点由现今老屋保存、改造之概念出发,叙述老屋保存所面临的问题与著手改造过程中的困难,并以历史演变为辅论述其观点,条例如下几点:

1.议题现象探讨

2.文献回顾分析

3.实际案例研究

4.设计操作方法分析

5.社会现象意义探讨

6.整合探讨结果提出研究建议

 

.论文研究方法

3-1.研究方法

    论文中的研究主要借由议题定义的探讨、文献的回顾、实际案例访查研究、分析与讨论后,结合历史指认与提出判别。文献回顾的部分主要是以论文主题为主轴,搜集各种相关文献,检索文献内容加以分析探讨。实际案例访查研究则以实际案例讨论设计历史之理论建构,经演变过程判别案例之特点及成果检视,进而观察与探讨。

 

3-2.研究步骤(引用此篇论文之研究步骤)

研究程序图:

一_页面_2  

3-3.研究特点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特点从「老屋欣力」的现象为起点,讨论老屋议题,先以回顾的方式探讨老屋存在的原因,进而谈到老屋再利用之提问与研究对象背景。在学术论文的角度,文献回顾为最大讨论点,本研究中以旧建筑再利用之历程探讨其观念之建立,将古迹保存再利用之发展经验提取出来后,观察建筑师于旧建筑再利用上的创意展现,再回到民间观点,讨论民间对于建筑再利用经营之办法,以此阶段做一小结检讨,后以台湾旧建筑再利用层级之意涵、旧建筑再利用精神延续民间、老屋更新(现代化)与老屋再利用(重于历史)带出旧建筑再利用发展走入民间的过程等大方向切入讨论重点。

四.本论文的写作策略

    本论文之基本架构建立于社会现有议题内容为主,以搜集多笔案例资料获得其结论。作者以台湾台南过去几年因「老屋欣力」概念带动之风潮,经由古都基金会提供之资料来源,对于台南现有老屋保存方式提出检讨,并佐证此议题在新颖设计充斥的社会环境中占有何种角色重要性,当其带来流行风潮之后是否会有隐藏的问题点,最后借由各方文献搜集、检视、整合,结论出老屋再利用之空间改造策略,提出几项讨论老屋再利用文化现象初步观察与问题。

五.本论文与自己研究方向之关系与帮助

   本研究将「老屋」作为主要探讨点,将其延伸出之保存议题做一整合研究,其中不乏有许多的文献探讨佐证其想法及检讨自身论点问题,这是撰写学术论文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一手资料讨论得够多够深入,便能得到更为精确的内容与结论。在各方讨论后预计的论文方向也同为需要搜集许多文献与实际案例分析讨论的部分,希望以此篇论文为参考,让题目能以更多方向的角度探讨自己要操作的论点,以资料搜集统整的方式,检视其中的问题点而后一一结论并建议。

六.论文的优点及局限

6-1.论文的优点

    「老屋欣力」在台南拥有相当的知名度,也代表著城市文化诞生,透过媒体宣传台南俨然变成老屋的代名词,一个拥有丰厚历史文化的府城,它不仅关照整个文化资产亦兼具对生活文化的重视,因此本研究以指标性案例去著手,搭配第二章的文献回顾,充分解析其议题概念与实行内容。

6-2.论文的局限(引用此篇论文研究局限叙述)

    针对研究案例之选取,研究案例资料搜集受到经营者访谈意愿或原始资料留存、提供的影响。其中一个案例「破屋」及「草祭二手书店」不愿接受本研究访谈,因此在资料搜集上,以杂志、书籍等报导资料为主,而其内容亦具有相当成果,又「草祭二手书店」禁止拍照,因此多饮用网路照片。「Bing Cherry Hair Salon」则以电子信件之文字访谈为主,并以其经营者所提供的网路资料来源做为参考依据。又因为建筑资料以及经营者在再利用前的资料储存缺乏,因此本研究案例图面(平面示意图)是以笔者的空间经验并以照片辅助确认,所绘图而成,并在指认空间上的判断是依据现有旧有痕迹所推测而得之。

七.结论

   台南老屋欣力其实是操作了一大段时间的课题,从学生时期在台南念书就开始因为课程安排接触到这个区块的操作,当时在学术界与业界都是非常令人感兴趣的,其中有非常多的问题必须去解决与实践,在此研究中得知了更多有关于财团法人对于老屋保存之方向与概念,并能以更为精确的方式了解其中更多层面的看法与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