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花莲在地垃圾问题,台泥董事长张安平亲自出席公听会,会后还不顾大雨与抗议居民沟通。(图/记者刘姵呈摄)
▲为解决花莲在地垃圾问题,台泥董事长张安平亲自出席公听会,会后还不顾大雨与抗议居民沟通。(图/记者刘姵呈摄)

记者刘姵呈/花莲报导

因掩埋场即将全面满载封闭,又无焚化炉,截至今年五月底为止,花莲县垃圾堆置已近1万5,000公吨垃圾,相当于三个多月的垃圾量。花莲县政府为解除垃圾围城危机,决定将与台泥合作,利用水泥窑1,300度高温协同处理垃圾。今(6)日花莲县环保局在秀林乡和平村举办「水泥业(窑)协同处理废弃物boo案」公听会,台泥董事长张安平也亲自出席,表达台泥和平厂在地深耕20年,愿意服务社会处理废弃物解决问题,并宣布明年一月苏花改公路通车后,将完全开放「台泥和平工厂」,并协助在地人发展观光聚落计划。

今日公听会不仅县府相关人员、秀林乡及和平村居民都到现场参与,台泥董事长张安平也亲自出席,向在地居民报告废弃物处理的过程,同时也让参与居民提问,希望能达成双向沟通。

许多花莲的在地居民与环保团体表达在地心声,包括针对未来水泥窑汰换、环境保护、无法燃烧的垃圾处理及就业机会等疑虑。对此,张安平表示,做在地的水泥窑解决当地的垃圾问题,台泥并没有任何的收入,完全是公益,「我们知道生产会造成垃圾问题,但产业必须与社区合作,而不是互相怀疑,未来开放和平工厂、矿区、海洋都开放大家来检视,不敢说能做到百分百的零排放,但垃圾问题都是每个人需要面对的,而和平厂也将成为第一个台湾的典范。」

请继续往下阅读...

▲▼花莲县环保局与台泥在秀林乡和平村举办「水泥业(窑)协同处理废弃物boo案」公听会。(图/记者刘姵呈摄)
▲花莲县环保局与台泥在秀林乡和平村举办「水泥业(窑)协同处理废弃物boo案」公听会,台泥董事长张安平亲自席。(图/记者刘姵呈摄)

对于居民疑虑之后会不会又发生像去年七月时花莲地震跳电、台泥试烧轮胎冒出黑烟问题,台泥和平厂厂长魏家珮也表示,台泥已经投入1.3亿将集电集尘器升级为电袋复合集尘器,增加了6千多个滤袋,避免地震来跳电时粉尘逸散的效果、大量粉尘的排放,并提高收尘效率。

环保署表示,目前送到宜兰处理的垃圾加上飞灰、底渣,一吨将近3千多元,一年下来就要一亿元的预算来处理,除了无经济效益、成本增加外,在地的垃圾也无处可去。环保署表示,未来盖水泥窑处理垃圾问题,一定会严格把关,会比照焚化炉的机制,按照环保署订的标准,另外也会给地方每一公吨200元回馈金,一年下来估计将有近一千万回馈金预算,也会订定回馈金自治条例来实施;另外垃圾问题才是根本,环保局也会订定相关规定来协助在地垃圾减量。

其实根据科技部资料,「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是国际间最成熟的垃圾处理技术之一,在欧、美、日等已开发国家已采用逾40年。环保局也表示,水泥窑拥有「高温、高滞留时间、高扰流」的三高特性,能完全分解废弃物中的有机质,还能有效地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尤其民众最担心戴奥辛排放,若由水泥窑平均1,300度的高温来处理废弃物,更能有效去除戴奥辛,是最安全、环保的垃圾处理模式。

▼花莲县环保局与台泥在秀林乡和平村举办「水泥业(窑)协同处理废弃物boo案」公听会,现场聚集了抗议民众。(图/记者刘姵呈摄)
▲▼花莲县环保局与台泥在秀林乡和平村举办「水泥业(窑)协同处理废弃物boo案」公听会。(图/记者刘姵呈摄)

在这场公听会上,张安平也首次公开提出「和平开放工厂」构想,要结合当地社区与和平厂区特色,与在地居民共创「生态聚落」。张安平表示:「台泥规划在花莲和平打造一处现代科技、循环生态、知识性且台湾独有的生态观光产业园区,这也是台湾大型制造业,打造『开放式循环生态工厂』首例。」

同时,张安平也希望借由打开工厂大门,让社会重新认识水泥业已不再是耗能污染环境的产业。张安平表示,明年一月,苏花改公路通车后,和平乡可望成为花莲第一个出口。他认为和平社区有独具一格的生态聚落,地理位置刚好在西太平洋河口,未来规划在和平厂设有山海互动体验馆、碳循环废弃物馆、活的博物馆等设施,同时也将和平电厂排放数据全公开,以及水泥窑废弃物处理流程透明化。

张安平认为,台泥和平厂可望成为全台第一个社区工厂,和平村也将成为游客进入花莲的新起点,将会是台湾产业与地区共生的一个崭新契机。不仅能发展观光,年轻人也能回来和平乡工作,另外当地农产品跟手工艺品都可贩售,一起开发虾红素食品,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美食圈。

▼花莲在地近1万5,000公吨垃圾无处可去,环保局与台泥在秀林乡和平村举办「水泥业(窑)协同处理废弃物boo案」公听会,邀请在地居民反映意见做沟通。(图/记者刘姵呈摄)▲▼花莲县环保局与台泥在秀林乡和平村举办「水泥业(窑)协同处理废弃物boo案」公听会。(图/记者刘姵呈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