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在2014年在北京清华大学的演说中讲到: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是后天很美好。并且补上一句:绝大多数的人都死在明天晚上。而马云他不仅提出问题,也提出见解,他鼓励大家应该具备三个能力,第一:具备理想主义、第二:坚持担当精神、第三:坚持乐观的正能量。马云甚至用自己的例子,他大学考试考了三年,第一年数学1分,第二年数学19分,第三年数学89分,并自谦他的高考不算成功,希望大家把重点放在他选择不管多困难都不放弃。
有一天我跟关键评论网的创办人Joey请益,他提到:他为了募资报告,连续两周的睡眠时间屈指可数,看到投资人后,跟对方说如果他接下来的报告没有很好,请见谅。这位投资人听完后坐下来、端起一杯咖啡,喝了一口之后靠近他,用严厉的口吻说:Who cares?创业是你的选择,而你的工作就是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有人说,生命是一连串长期而持续的累积,我觉得事业也是一样,换句话说,对创业者来说,你除了得替自己的生命做选择,还得替这个事业的生命做选择,而且往往创业者会因为事业的生命而牺牲创业者自己生活中的选择。在讨论事业的生命选择之前,也许我们可以先想想,你会如何锻炼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你?
我以前老板(现在酷比令公司的总经理Samson Chen),他跟我说,在我这边的生存法则是丛林法则,换句话说,你得自己想办法生存,并且要有本事活者走出去。不难想像在丛林里面,不只是龙蛇杂处,更是危机重重,端看你的准备、经验与应变能力,而且你不能放弃才能走得出去。
最近我刚完成一个种子轮的增资,产品还没上线,溢价是第一轮的倍数,很幸运的,除了过半是原始投资人支持,投资人包含一个由上市、上柜公司创办人合组的投资公司(电子产业背景),这投资公司的负责人说:老实说我看不懂,但是我相信你(这创办人我在创业前就认识,当时是帮一个朋友向他募资)。
过程细节我就不说了,但是真的全无侥幸,创业该有的困难、挫折,我一项都没有少过,套一句最近很流行的话:宝宝有苦,但宝宝不说。此外,从一开始设立公司之初为了省钱,自己跑公司设立登记以外,我还把股款分笔存成:活存、一、三、六个月定存。每一笔支出,一定都有流水帐、凭证以外。只要用放大镜检视可能会有争议的费用,例如交际费,我从来不报帐,因此我非常少交际,也非常少搭计程车,甚至只要能够骑UBike不超过5元就能到达客户公司,就会有10秒的小确幸。即使是犒赏员工的努力,也都是自己买单。如果跟客户约,除非对方约餐厅,如果约餐厅,我也不会抢买单(很谢谢请我吃饭的客户),不然我一定约在自己或对方的公司。即使是我出国出差,也只有报机票钱,过程的食、宿、交通也都不报帐。这锻炼我非常的谨慎的选择机会。其实钟点大师能够跟美国NASDAQ上市公司有合作的机会,其实也是源自于我自掏腰包的一个机缘。
你的选择,会决定出口。
最近有感,想跟大家分享,我觉得有三件事情很重要:
第一:基于目标审慎且有谋略的选择机会,做决定前设想两种情境,a.如果你没钱或钱很少的时候,你现在是否仍会做这决定?b.接著想,做这件事情,对于短期的未来是否能够赚到钱、融到资,而且以谋略的角度思考这个机会对长期的发展会有什么帮助?还有这机会成为长期资源的把握程度多高(例如获奖机会)。除非对公司有相对直接的把握与机会,不然我不会到国外pitch,如果我去pitch目标不是融资,而是争取当地事业发展的合作机会,因为如果我是投资人,我也不会投资只是来台湾pitch的公司,除非你先告诉我,你在台湾已经有的斩获跟团队。所以我会建议设定:特定时间、特定市场与特定目标,这目标一定要:a.超越既有major player的数据、b.短时间内能达成a长期经营的成绩、c.能够带来收入,且成本不会大幅增加。毕竟有目标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一定不会成功。
第二:要加速能力的增长,最快的方式先学习如何成就或帮助别人,好比你在进入自己的丛林之前,先进入别人的丛林一样,除了可以锻炼自己的肌肉与能力,未来而这些人可能就会帮助你渡过你的丛林,如此一来,你能够对丛林中的路径或应对培养出难得可贵的经验。
第三:财务管理很重要,系统开发有一句话:不要过早的优化,用在财务举例来说:如果你六个月后就会没钱,就不要想一年后可以怎样赚钱,这样能够协助团队聚焦,现金流量表真的很重要。我为什么在三月启动募资计划,而且五月底完成,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最近Mask的文章中,有非常多的回响,其中我非常喜欢大河马老师的朋友(Ian Tsai)说的:自己就是第一代,回头一看其实前无古人,也许巴菲特永远看不懂也不敢买,搞不好是最高荣誉!
在这变化加剧的年代,既然我们选择了创业,就像自己启动了第二人生,不能回头,就找一个崇高一点的理由,让这理由成为燃料,开心的、聪明的、快速的让事业与自己成长吧!
原文发表自这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