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稅負高是有目共睹的,相信很多企業都能感同身受,增值稅現在調整到13%,9%,6%,如果查賬徵收企業所得稅是25%還有分紅稅的20%。各種稅加起來最後所剩的利潤都不多了,確實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所以國家也是對稅率一降再降,不過現在對成本發票額監察日發嚴格,也將造成企業進項少,徵稅越多。

以前企業減少稅收的風險越來越大,例如

企業節稅的常用手段

1、隱瞞收入避稅:做兩套賬,這個方式坑會越挖越大,遲早就會被發現。

2、購買發票避稅:這種其實支出的也不少,還有買到假票的可能性,不僅會因避稅被處罰,倘若虛開發票的情節嚴重是要追究刑事責任的。

3、找票抵扣避稅:這是大家最熟悉且最常用的避稅行為,通過報銷的方式拿錢,員工可以少交個稅,企業可以抵扣成本,看起來似乎一舉兩得,但隨著稅局發票系統的不斷升級,每張發票都必須列支清楚詳細商品類目,大量找票抵扣避稅的路子也走不通了。

4、關聯交易避稅:這個方法需要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容易過紅線,企業若沒有搞清楚其中關竅

就盲目學習大公司的避稅方式就很容易變成實打實的避稅行為。

合理的方案

1、註冊到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地方

凡是在經濟特區、沿海工業園區、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工業園區所在城市的老市區以及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產業區、保稅區設立的生產、經營、服務型企業和從事高新技術開發的企業,都可享受較大程度的稅收優惠。中小企業在選擇投資地點時,可以有目的地選擇以上特定區域從事投資和生產經營,從而享有更多的稅收優惠。

2、關於總部經濟

國內外有很多稅收窪地,大部分採用的是總部經濟,可以為企業緩解稅收壓力,比如重慶的稅收優惠政策:只要將企業註冊在工業園區(註冊式,不用實地辦公,詳詢),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就能享受地方財政留存部分的50%-70%扶持獎勵。;企業所得稅地方留存的50%-70%獎勵。

3、關於地區稅收優惠的招商引資

平衡地區經濟發展,把一些優質的企業引進到經濟落後貧困地區,是國家允許並且鼓勵的,發布《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國發【2017】5號),明確提出「允許地方政府在法定許可權範圍內製定出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外商投資企業同等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等優惠政策」、「修訂《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擴大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範圍。對符合條件的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外商投資企業實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等意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