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副团长KO

 

※ 前面两篇:

《清明时节》的警钟⑴--当局者迷 👉事情发生了该怎么看

《清明时节》的警钟⑵--我到底哪里做错?  👉女生伤官太重的示范+影片台词

 

这出戏谈到爱情、亲情、家庭责任,当身份不一样,追求爱情真的可以很自由吗?当爱情遇上亲情、责任,要如何取舍?完完全全就是生活的模样。

生活总是有许多难题,总是不纯粹、不完美。

 

  
(图/网路搜寻)

 

这一幕在调解委员会,等于公开处理辉昌、秀卿、梨花之间的关系。梨花很确定自己对辉昌的心意,即使被谩骂鄙视,还是坚定地表达立场,不接受与辉昌断绝往来的要求。谈判破裂。

梨花不是那种故意破坏别人的家庭的第三者,在戏里她表现地很勇敢,也算是头脑比较清楚的,她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甚至还觉得秀卿为了捍卫婚姻也很勇敢。

在调解委员会上,梨花的回答是将球丢回给辉昌,「交给辉昌的心决定。」此举又引起女委员和秀卿暴动。但辉昌默不作声。

这里很高明地呈现了出轨的三角关系,其实真正的关键不是第三者,而是夹在中间的那个人,但一般会将焦点放在第三者身上并且大肆挞伐。

婚姻(感情)是两人在一起的事。如果再退一步想,辉昌是关键人,那秀卿是不是对关系经营也有责任?

 


(图/网路搜寻)

 

事情浮上台面,闹得人尽皆知,接著辉昌和梨花都失业,走到哪里都被闲言冷语。梨花提议远走高飞,此时辉昌却犹疑退缩了。

相对于秀卿的歇斯底里,梨花的爸爸——镇上作育英才无数的潘老师,展现的是宽容父爱。

就算遭受舆论压力,他没有打骂梨花,他告诉梨花不管是选择放弃或继续与辉昌在一起,未来必定都会很艰辛,因此他会在女儿身后静静守护著。

对别人来说,梨花是不知羞耻的女人,但是对潘老师来说,女儿是他永远的心肝:「若是连我也离开妳,放妳一个人孤单,我⋯⋯会舍不得,我的心会痛。要记得,至少,爸爸还是会在妳身边。」

柯一正导演这几句话不止梨花爆哭,台下的我们也都哭了。

 

(片段剪辑约二分钟,父女对手戏1:50起)

 

经历许多转折,梨花决定放弃这段感情离开伤心地。辉昌虽然还是和秀卿同在屋簷下,但也没有要修补关系。

后来,辉昌在陷入极度绝望下,选择骑车自撞卡车结束生命,这样也能顺便给妻子和小孩保险金当安家费,尽最后的一点责任。

戏没有到这里就结束。人都走光了,没得吵。某年清明节,秀卿找梨花谈话,算是为从前的事情解开心结。

落幕。

 

《清明时节》成功地将这些情感纠结刻画出来,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吴导真的很细腻。

好险有抢到票,可以观赏这么棒的戏剧我觉得很幸运。透过真人表演,获得的启发比文字阅读更深刻。


(图/网路搜寻)

 

悲剧虽然看了难受,却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可以做别的选择。

两人感情要长久,必定会经历许多挑战。到底要如何维持呢?那一晚,辉昌和潘老师对谈的时候,潘老师有给答案:「她(梨花)问我,有没有祝你们百年好合、白头偕老?我说有啊,那种场合就像演讲比赛,你如果说真话,一定没人想听。」

当年潘老师是辉昌和秀卿的证婚人。(残酷又巧妙的剧情安排)

婚姻跟爱情都一样,就像一座炉子,两支柴火在一起火正烈时,什么都化得掉,吵架、误会都是小事,但火若烧久了,没拿新柴来添,那炉子早晚都会熄灭。」潘老师缓缓地说。

 

你的新柴是什么呢?

 

────────────────
ℹ️我在【山姆迷幸团】担任副团长(更多发表过的文章在这里
 
按赞追踪KO视界:「心情美丽一点点,世界就更好一点。」这是我分享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