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腎臟病日 | 陳江華:人人享有腎臟健康世界腎臟病日 | 陳江華:人人享有腎臟健康

陳江華

撰寫 | 陳江華(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腎臟病中心主任

● ● ●

進入21世紀以來,慢性腎臟病患者人數處於不斷增長中。據估計,中國約有10.8%的人患有慢性腎臟病,全球約有8.5億慢性腎臟病患者,每年造成至少240萬人的死亡。腎臟疾病已在全球死亡率中排第十一位,慢性腎臟病最終發展爲終末期腎病(俗稱尿毒症),也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的世界腎臟病日的主題“人人享有腎臟健康”(Kidney Health for everyone everywhere),關注了腎臟健康的差距和不公平現象。倡導人人享有腎臟健康,呼籲全民健康覆蓋,提高人們對腎病早期篩查及規範臨牀診療的意識。普及腎臟疾病的知曉率,降低腎病的發病率,延緩腎衰竭進展,提高腎臟替代治療患者的生存質量,最終減少腎臟健康的差距和不公平現象,是我們每個腎臟病醫生應盡的職責。

慢性腎臟病的一體化治療理念

慢性腎臟病的病因多樣,免疫性腎臟疾病如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狼瘡性腎炎、血管炎等仍是我國終末期腎病的首位病因。國際指南和中國專家共識都對這些腎臟疾病的診治提出了詳細的循證醫學依據。作爲面向中國患者的腎臟病醫生,需規範免疫抑制劑的使用指徵和準則,最大限度的減少副作用,建立更爲個體化的免疫抑制劑方案,開發出適合國人的新型的免疫抑制劑使用方法。

隨着國人生活水平與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腎病等代謝性疾病的發病率也向歐美國家不斷靠攏。近年來, PPARγ和SGLT-2等新型降糖藥,被證明在腎病患者中可有效減輕腎病程度、延緩腎衰進展,但仍需要更多的循證醫學去驗證。

除了病因治療,延緩腎衰進展的措施也是慢性腎臟病一體化治療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控制血壓、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活性、降脂和飲食治療等。

對終末期腎病患者來說,腎臟替代是獲得長期生存的唯一方法。腎臟替代方式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臟移植。

腎臟移植是能夠完全代替腎臟功能的理想方法。我國器官移植術後患者生存率已經達到全球先進水平,但供體短缺仍是限制腎移植技術推廣的主要問題,僅存在小部分尿毒症患者能夠有機會接受移植。目前腎臟移植供體來源主要有兩個途徑,即中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贈(donation after citizen death,DCD) 和親屬活體器官捐贈。目前,依然需要進一步宣傳器官捐獻知識,倡導觀念轉變,擴大供體來源。

腎臟病的防治與人工智能管理

早期對疾病進行科普、篩查、預防和幹預,減少腎臟病患者的發病率,是比治療更爲重要和深遠的任務。我國的腎臟疾病醫療資源也存在明顯的不平衡現象,基層醫生和全科醫生對腎臟疾病的認識有限,不同地區和醫院之間在治療技術上也存在差異。

隨着人工智能與醫療領域的融合逐漸深入,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日趨成熟。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挖掘患者海量數據信息的內在規律並輔助疾病診斷治療,有助於提高慢性腎臟病的知曉率和診斷率,提高臨牀一線的診斷效率和診療質量。同時通過數字化移動信息平臺建立慢性腎臟病管理培訓平臺,進行線上、線下結合的腎臟疾病專科知識培訓體系,有助於協助緩解醫療資源分佈不均衡的限制,提升整體醫療水平。

同時,利用現有的電子病歷系統、健康監測軟件、移動信息服務體系收集多源化、數字化的醫療信息和日常健康數據,通過互聯網移動信息服務系統及時交流和處理數據,結合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建立基於深度學習和知識圖譜的腎臟疾病實時監控、健康評估、疾病高危預警決策支持和疾病宣教等應用服務,有助於消除時間和地點對腎臟疾病診治和隨訪的限制,實現網絡化、智能化、同質化的腎臟疾病的全程管理,這可能成爲未來預防和預警腎臟疾病的有效手段。

慢性腎臟病的防治是一個系統工程,其措施不僅包括對疾病的規範治療和個體化管理,還需要人工智能、大數據手段及時發現高危和早期腎臟疾病患者,對已確診的患者進行長期的追蹤管理與指導,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能貫穿早期腎臟疾病預警、前期腎病治療、透析、移植爲一體的醫療模式已成爲今後腎臟病防治發展的趨勢。

世界腎臟病日 | 陳江華:人人享有腎臟健康

作者簡介

陳江華,浙江省特級專家(浙江省最高學術榮譽),主任醫師、 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腎臟病研究所所長,求是特聘教授,浙大一院腎臟病中心主任,國家腎臟病重點專科學術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腎病免疫實驗室主任,浙江省腎臟疾病防治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省腎臟疾病防治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

世界腎臟病日 | 陳江華:人人享有腎臟健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