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菜鳥一枚,想要系統的學習考古類型學,可以推薦比較經典的著作嗎?理論方面的,還有類型學方面做得比較好的考古報告。

謝謝~


類型學的一個近親是風格分析,後者常見於藝術史領域,但西方考古學者也不總是把兩者劃分得涇渭分明。而目前中國的古代藝術史研究相較考古學要弱勢的多,一般的考古學教育中也較少專門提及風格分析。若研讀西方研究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的專著,「風格」一詞常常出現。因此,以下所列書單會有不少以風格分析為關鍵詞的論著。二者的關係,有機會再談。

考古類型學自19世紀末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個中演變自不必說,若真梳理起來可做幾篇大論文了。如 @jiang wei所說,目今中外的考古學理論、方法論有區別,但類型學在中國發軔之時,其源頭之一也指向瑞典考古學家Montelius。據說蘇公當年也借鑑了蒙氏的研究(參見: 俞偉超 1998; 陳洪波 2011),至於他老人家自學的成分有多少,恐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今日之日,西方考古學家似乎不再像中國考古學家如此倚重類型學研究(中國的情況日新月異,一直在變化),新的理論和方法論層出不窮,但是,類型學是考古學研究的基石之一,這一點是沒有改變的。類型學看似簡單,真正能把它玩地道的卻未必有許多。蘇公自不必說,作為 @石秋雁答案的補充,我想鄒衡先生的《天馬-曲村》也是一部(四卷本)玩轉考古地層學和類型學的鉅著。

或許現在有些人覺得類型學 TOO OUT,私以為不然。羅樾半個多世紀前的研究成果,到今天依然有效,這本身就是個奇蹟。當然,我們大可不必拘泥於狹義的型式分析,而是儘量結合新的方法、方法論和理論處理新舊材料,提出新問題,做出新研究(譬如「人」的維度在傳統型式分析中常常被忽視)。另外,類型學作為一種思維模式,我相信在今天(分類本來就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分類研究在地質學、生物學中也被廣泛應用吧。古人的分類系統或與今人不同,但是分類的思維古已有之,中外皆然(重讀一下Mauss的《原始分類》總能有啓發)。

下面推薦的書單非常不完整,權當是拋磚引玉吧。

Montelius. Dating in the Bronze Ag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candinavia. Stockholm, Sweden: 1986 (1885).

Gr?slund. The Birth of Prehistoric Chronology: Dating Methods and Dating Systems in Nineteenth-Century Scandinavian Archae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Adams Adams. Archaeological Typology and Practical Re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Gombrich. "Style", 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352-361. NY: Macmillan, 1968.

Conkey and Hastorf. The Uses of Style in Archae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Elkins. "Style", The Dictionary of Art. NY: Groves Dictionaries, 1996.

Riegl. Problems of style: Foundations for a History of Orna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Chen Meng-chia (陳夢家). "Style of Chinese Bronzes", Archives of the Chinese Art Society of America 1(1946): 26-52.

Loehr. "The Bronze Styles of the Anyang Period", Archieves of the Chinese Art Society of America 7(1953): 42-53.

Ledderose. Ten Thousand Things: Module and Mass Production in Chinese Ar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中譯本已出)

Bagley. Max Loehr and the Study of Chinese Bronzes: Style and Clssification in the History of Art. NY: Ithaca, 2008.


離開考古很久了,都不怎麼記得了。但是有本書絕對能幫到你,崔格爾的《考古學思想史》,陳淳譯,第二版,人大出版社;楊建華的《外國考古學史》,(不知道有沒有新版,老版好像是99年的),吉大出版社。

先了解考古學理論的發展歷程,當然類型學和地層學肯定是包含在內的,兩本書我都看過,受益匪淺,裡面講到類型學也列舉了大量例子和經典案例。

等把理論搞明白以後,再去找一些報告來看,比如昂昂溪啊、殷墟、二里頭等等的報告(就看石兄推薦的好了),都是可以拿來看看,自然就會把實際發掘與類型分析與你早先看書得來的理論經驗相互應驗。

不過,看你的名字,你不會是在國外學習考古學吧,在考古學理論上國內外還是有很大不(差)同(距),在思想理論上有很大不同。如果是在國外,看崔格爾非常合適,國外的典型例子還不是很瞭解,但是我還有筆記。

希望能幫到你。


第一次接到邀請啊!好激動……但是我本科也不是學考古的,待我明日去請教下老師同學……

好了,上完課回來更新。下課的時候問了考古學的老師,推薦的理論方面的是俞偉超先生的《考古類型學的理論與實踐》,然後是幾本蘇秉琦先生的專著:《鬥雞臺溝東區墓葬》、《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還有《瓦鬲的研究》。報告的話老師強烈推薦蘇先生的《洛陽中州路》。蘇先生不愧是類型學的大家啊…
單篇的前面幾位已經講得很明白了,不細講。在中國,類型學已經被神化了,這個放到世界考古史上也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我覺得要想學好類型學,必須要先了解類型學是如何被介紹到中國來的,以及它的地位是如何被一步步鞏固的。推薦看徐堅的《暗流:1949年前安陽以外的中國考古學傳統》,裡面對這個歷史有一個很好的梳理,在瞭解了歷史的基礎上,在通過對一些關鍵節點上的考古學家的著述進行研讀,纔能夠起作用。
蒙特留斯著+滕固譯:《先史考古學方法論》,找電子版的吧。
《瓦鬲的研究》和《洛陽燒溝漢墓》
基礎理論:俞偉超先生的《考古類型學的理論與實踐》 拓展閱讀:蘇秉琦先生的《中國文明起源》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