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北京,绝对绝对不能错过北京小吃。在出发之前,我就已经先读过《北京小吃:品味六朝古都的饮食风流》这本书,但里面的照片实在不能过瘾,一定还是要亲自去北京走一遭,才能体会北京小吃的美味。

因为北京曾是六朝古都,除了汉人外,有许多不同民族曾在这里定居生根,因此小吃的口味,也十分的多样化。这次去北京的时间不够长,绝不可能把全部的种类都尝遍(据说小吃种类多达七、八十种),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都有吃到,也算勉强达成目标XD

首先绝对不能错过的「烤羊肉串」。其实这道小吃在台湾也能吃到(甚至夜市也有),但说出来可能有人不相信,北京的羊肉……没有羊骚味啊!!!!

↑ 撒上辣椒粉、孜然和回民香料,一整个就是鲜嫩多汁。烟袋斜巷里的「烤肉季」价格虽然比较高,一串要8元人民币,但因为用的是羊腿肉,所以非常软嫩。

↑ 烤肉季的羊肉串放在一个很像风箱的东西里烤。

↑ 后来表哥带我们到一家回民餐厅吃的羊肉串,价格虽然比较便宜,但口感没有烤肉季好。(但卖相颇佳XDD)

然后是我在出发前嚷嚷很久想吃想吃想吃的冰糖葫芦!这东西明明台湾也有,为什么这么想吃?因为,北京正宗的冰糖葫芦,里面包的山楂啊!真正新鲜的山楂果喔~表哥说,其实有分成2种,一种叫做山楂,另外一种叫做红果,红果吃起来口感比较软,山楂比较酸脆。我后来也吃出心得,紫禁城西长街的摊贩1串卖2元,吃起来比较软烂;后来在前门大街前尝到的一串5元,又酸又甜,和想像中的冰糖葫芦滋味一样,想必应该就是正宗山楂了。

↑ 插满冰糖葫芦的杆子红通通。和台湾一样,除了糖裹山楂外,也有裹著其它种类的水果(葡萄、草莓、黑枣都偶有!但正宗还是要吃山楂才对啊啊啊~

↑ 冰糖葫芦的做法,和台湾有点不一样,味道口感也大不相同。北京糖葫芦没这么甜,而且咬下去是冰脆冰脆的感觉,完全不是台湾那种黏牙又硬梆梆的厚厚糖衣,配上山楂的酸,在北京冷冷的秋天里真的一定要来一串啊~

接著要介绍的这两样,台湾绝对没有!两款都是道地的北京小吃,一个是煎灌肠,另一个是炒肝。老实说,道地的口味,反而不见得真的能吃惯,像「豆汁儿」,连我在北京长大的表哥都敬谢不敏,曾看到网友形容味道像抹布水XD

↑ 煎灌肠吃起来脆脆的,很像比较硬的虾饼,但没什么特别的味道,吃的时候沾蒜汁,算是解馋小点啊!

↑ 炒肝不是「炒」的,要简单一点形容,就是「大肠猪肝羹」啦!但是又比台湾的羹黏稠,比起来当然还是台湾的羹汤好吃,但既然来到这,也算尝到新鲜。

北京因为回民相当多,所以到处都能看到回民餐厅。到回教餐厅,绝对不能携带禁忌的食物,例如猪肉或是家禽类。在什刹海附近的九门小吃,里面就有一条清真街,我们在这边吃到的「门钉肉饼」,真的比台湾任何一家馅饼,都还要好吃几百倍。

↑ 门钉肉饼的由来,是因为外型看上去很像王府门上的门钉,故得名。其实外型和台湾的馅饼无异,但滋味可是差很多。

↑ 首先就是咬开后源源不绝的肉汁,一定要用盘子或是汤匙接著吃,不然绝对会烫嘴又烫手。看表姐拍这张,好吃到连焦距都对糊了!再来就是里面的馅料,因为是回民,所以只有牛肉馅,而且里面和了一种吃起来很脆的葱(我觉得应该不是葱),扎实的肉馅配上「脆葱」的口感,真的值得来吃一次。

最后,要介绍一个真的很美味,但有些人可能不敢吃的小吃:驴肉火烧。其实北方人吃驴,就像台湾人吃羊吃牛一样,驴皮可以做成「东阿阿胶」(养颜美容),驴肉的吃法当然就更多了,火锅、炖汤,就跟牛猪羊一样无异。而火烧,就是烧饼,把切得细脆的驴肉和青椒粒夹入烧饼中,天啊~吃过真的会每天早上都想来一份!

↑ 驴肉原产河间,所以不算是道地北京的小吃,而光是表哥住得那条街上,就一共有3家卖驴肉火烧,可见多受欢迎!切得细碎的驴肉一大盆,驴肉已经事先调味过,没有骚味,吃起来咸香咸香的。

↑ 火烧里夹得不只是驴肉,还有肉冻,两者合在一起,真的是好吃毙了!

↑ 驴肉火烧的火烧,和台湾烧饼也不同,吃起来非常酥脆,而且不会让人有锁喉感,真的是三两下就能吃完一个。

↑ 驴肉火烧绝对要配上一碗驴肉清汤,煮驴肉的清汤,洒上胡椒和香菜末,北京冷冷的秋天根本不算什么了。

北京小吃真的要吃遍而且通篇介绍,看要写上好几篇才够,而著名的宫廷小吃,像是驴打滚、艾窝窝,将会在「花家怡园奇遇记」那篇一起介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