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民众包红包等资金需求,国泰人寿与富邦人寿皆表示,满期金、年金都将提前给付。(图/路透社)

▲有些民众会设定每年领取的年终奖金、红包压岁钱总额,部分做为定存、缴交保险费等资金。(图/路透社)

记者李蕙璇/台北报导

民众购买保险业务员比喻的「储蓄险」、「类定存」保单商品时,除了了解利差、增额等报酬率之外,务必留意「闭锁期」规定,也就是若想中途解约是会被扣一笔高额解约金,有可能连缴过保费一块钱都拿不回来。

保险经纪人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朱水源表示,保险就是保险,是保护财务风险,不是民众一般认为「像银行定存的储蓄」单纯的(本金+利息)的商品,而是保险公司会收取一笔颇高的前置费用,还有政府规定的责任准备金等,以在保险满期时或是需要支付理赔金,保险公司都已备妥费用履约。

▼保险经纪人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朱水源。(图/记者李蕙璇摄)▲▼保险经纪人公会2018年5月9日理事长交接,新任理事长朱水源。(图/记者李蕙璇摄)

朱水源也强调,过往传统保单名称是写「养老保险」,现在演变为「增额终身寿险」,都是一般民众口中所说的「储蓄险」,但这些保险商品都要注意一个「闭锁期」也就是「得被保险公司锁住几年后才可以解约,而且所缴的总保费不会被倒扣解约金,但同样地也不会有太多利息」。

保险商品因为设计结构复杂,虽然有类似储蓄的概念,但是每张保单都会约定一个「解约期」。各家条款约定解约时间都不同,愈早解约的话,通常解约金反而大于总保费,民众这时拿回就会觉得怎么少拿自己总缴的保费,才知道这张保单不是储蓄,也没有保本,太早解约很不划算。

但是如果依条约放到满期,甚至满期放了愈久,才有机会享到保险公司预估的趴数利息。这时保户就会感觉到买保险可以当储蓄。

延伸阅读

►人情保单惹祸!3家人寿被控索赔3千万 业务员是老婆妹妹女儿

►祭出「帝王条款」索退全部保费 法官多一面倒判寿险公司惨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