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匠人工坊!

碳鋼

碳鋼是含碳量在0.0218%~2.11%的鐵碳合金,也叫碳素鋼。一般還含有少量的硅、錳、硫、磷。碳鋼中含碳量越高則硬度越大,強度也越高,但塑性降低。

合金鋼

鋼裏除鐵、碳外,加入其他的金屬元素,就叫合金鋼。根據添加元素的不同,並採取適當的加工工藝,可獲得高強度、高韌性、耐磨、耐腐蝕、耐低溫、耐高溫、無磁性等特殊性能。

不鏽鋼

根據定義,這種合金鋼含有至少10.50%的鉻,含或不含其他元素。不鏽鋼按其結構可分為奧氏體、鐵素體、馬氏體三大類。

大馬士革鋼

現代大馬士革鋼是通過鍛造焊接兩種或更多種不同含碳量的鋼材製成,具有性能和美學上的雙重優勢。

碳化物

簡單的解釋是碳與鐵或其他金屬元素在高溫下形成的硬質顆粒。

軟鋼

通常指不可硬化的鋼,碳含量極低。

低碳鋼

含碳量低於0.3%的鋼。

中碳鋼

在刀具行業中,是指含碳量在0.3%到0.5%之間的鋼。在冶金中,是指碳含量低於共析點0.83%的鋼。

高碳鋼

碳含量在0.5%以上的鋼,主要用於刀具。但更準確的冶金定義應該是碳>0.83%。

高速鋼

即使在摩擦加熱到紅熱時也能保持邊緣的一種鋼材系列。

奧氏體不鏽鋼

通常含有18%的鉻和8%的鎳,退火狀態下無磁性,只能通過冷加工硬化。

馬氏體不鏽鋼

通常含有12%的鉻,不含鎳。這是一個磁性等級,可以通過熱處理硬化。

表面硬化

通用術語,適用於改變鋼表面化學成分或微觀結構或兩者兼有的任何一種鋼的工藝。

二次硬化

在含有一種或多種碳化物形成合金元素的某些鋼的高溫回火過程中發生的硬化現象。

熱加工

金屬在再結晶溫度以上的機械變形。

冷加工

金屬在低於再結晶溫度下的機械變形。

冷作鋼

用於冷加工的鋼,即在剪切、沖孔、冷鍛、拉伸、擠壓、軋制和粉末壓制等冷條件下的材料的沖裁和成形。

熱處理

以獲得所需條件或性能的方式加熱和冷卻鋼製物體。鋼鐵熱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

淬火

通過適當的熱處理提高硬度,通常包括加熱和冷卻。

回火

將淬火硬化或標準化的鋼製物體再加熱至低於Ac1(加熱時珠光體向奧氏體轉變的開始溫度)的溫度,然後以任何所需的速率冷卻。

強度

指鋼材在受到壓力和施加力時抵抗變形的能力,主要由鋼材中存在的碳含量高低來決定。在鋼中,強度與硬度直接相關。

韌性

鋼材抵抗破碎或斷裂的能力。韌性是由鋼中的碳含量、鋼的熱處理硬度、碳化物的尺寸和體積,以及鋼中的其他金屬元素綜合決定的。

耐磨性

簡單的解釋為抗磨料磨損的能力。一般而言,鋼中碳化物的數量,類型和分佈決定了耐磨性。

耐腐蝕性

鋼材在腐蝕性環境中耐銹(氧化)的能力。

邊緣穩定性

簡單的解釋就是能夠保持一個精細,尖銳,拋光的邊緣。它受到耐磨性,強度和韌性的綜合影響。

微信公眾號:匠人工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