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老药小护士「面速力达母」,
日前推出一个有别于民众刻板印象的广告,
广告中妈妈把平常国人拿来止痒、涂伤口的曼秀雷敦油膏涂在小朋友的胸口,
舒缓感冒不适,广告推出后引发不少讨论。

台湾未加注适用警语
其实,曼秀雷敦这类清凉油膏在美国确实是感冒外用药,
不过并非人人适用,
美国产品不但注明「适用于两岁以上的儿童,两岁以下需要咨询医师或药师」,
且要避开婴儿鼻孔部位。
但这些在国内产品的说明书上却付之阙如。

曼秀雷敦的发明人最初在研发这种软膏时,
主要用来舒缓感冒时胸腔、喉咙不舒服或疼痛症状;
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OTC药物(成药)分类中,
这种含有薄荷脑油膏的外用药,列在外用止咳药中。

部分台湾留学生初次到美国超市,
因为不晓得小护士放在「感冒药」区,一时间还找不到该产品。

两岁以下需咨询医师
值得注意的是,小护士新广告还原了曼秀雷敦在美国原本的使用方式,
但却没有比照美国曼秀雷敦,
在产品上加注「适用于两岁以上的儿童,
两岁以下需要咨询医师或药师」的警语。

除了在主打该产品感冒用途的网页(http://www.littlenurse.com.tw/)右下方,
可以看到小小的提醒字样,
遍寻台湾产品仿单与外包装,找不到相关提醒字句。

薄荷脑引发呼吸困难
小护士成分包括樟脑油、甲基水杨酸以及薄荷脑等。
其中薄荷脑,国外曾报告,
使用于婴儿鼻部,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及窒息症状。

不宜大面积擦在皮肤
此外,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梁指出,
樟脑油具有神经毒性,甲基水杨酸过量也会引发中毒。
幼儿除了要注意避免误食导致中毒危机外,
由于这两种成分都能透过皮肤吸收,
如果大面积使用,
对器官相对不成熟的婴幼儿确实可能造成伤害。

文献上也曾报告过,有一名两个月大的婴儿,
因治疗感冒用含樟脑油成分的药物涂抹皮肤后,
引起严重的肝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伤害。

台大医院小儿科教授李秉颖表示,
一些外用产品透过皮肤吸收,
对婴幼儿产生神经毒性,确实存在。
早年家长喜欢用这类产品帮小朋友涂身体退烧。
其实一般的发烧只要妥善照料即可,
睡冰枕、擦酒精等错误退烧方式,反而有碍病情。

自由时报960312
记者洪素卿/台北报导




台湾曼秀雷敦表示,
曼秀雷敦在美国会针对两岁以下儿童加注警语,
是因为美国对所有OTC药品(指示用药与成药),
都要求加注警语、不是特别针对这个产品。
而在台湾的药证和仿单(使用说明书)核准时,
并没有被要求加注警语。
但卫生署则表示,
该药品有薄荷的刺激性成分,会要求业者加注警语!

台湾曼秀雷敦指出,
曼秀雷敦软膏在欧美国家向来放在感冒用品区,
但引进国内后,国人习惯用在烫伤、割伤或蚊虫叮咬。
最近的广告,是重新凸显可纾解感冒不适的功效,
其实在卅五或七十五公克瓶装的标示上已标上这个用途,
而十二克小盒装因为商品本体空间不足,便标示在仿单里。

至于商品宣传网站会加注警语,
是因为软膏用来纾解感冒症状、擦在鼻孔附近、喉咙、胸口等处的用量会比较多,
二岁以下的儿童如果手指乱抓乱摸、沾到了软膏、再把手指放到口中,
便会造成误食,所以特别加注警语。

涂药量并非多就有效
卫生署药政处长廖继洲表示,曼秀雷敦含有薄荷成分,
若是两岁以下婴幼儿使用,有可能会发生抑止呼吸危险,
卫生署已要求曼秀雷敦加注警语。

另外,廖继洲提醒,
曼秀雷敦不管是用于止痒防冻伤,
还是舒缓感冒,涂抹量并非愈多愈有效,
而且,药膏尽量不要与嘴巴接触。

自由时报960312
记者田瑞华、胡清晖/台北报导




小护士曼秀雷敦内含樟脑油、薄荷脑等刺激成分,
卫生署将要求加注警语。

对此,医改会表示,
药品安全规定应该跟著「成分」而非跟著「产品」,
市售药品含有系列成分者,应评估是否统一规定加注警语。

早年国人生活相对艰困,
日常生活中,若是有个小碰撞、外伤或是感冒发烧等小病痛,
经常会使用价格不贵的清凉油膏来缓解症状。

这类药品除了小护士之外,
还有万金油、白花油、绿油精、红花油等。
不但用途类似,成分也清一色都有樟脑与薄荷脑。

其中,樟脑涂在皮肤表面有清凉的感觉,
也能发挥止痛、止痒与微弱的局部麻醉效果。
薄荷脑则能刺激神经末梢的痛觉与冷觉的感受器,
并促成皮肤血流的加速,有消炎、止痛、止痒的功能。

医改会办公室主任萧敏慧指出,
婴儿因为皮肤角质化的程度比较低,
因此和大人以及大小孩相较,
透过皮肤吸收的相对多,
使用相关产品上,确实应该更小心。

药师柯明道说,
其实要注意的是小护士、白花油、红花油或是绿油精等含的甲基水杨酸盐,
不适合大面积使用,也不能口服。
但难免还是有少数人会错用。

「甚至近年有些清凉油膏还来自泰国、中国等,标示根本不清楚或看不懂。」
除了加强药物标示外,
民众用药前也一定要详细阅读产品资讯,
并遵守说明书的指示。

自由时报960313
记者洪素卿/台北报导




红花油、白花油、万金油、保心安油…,
这些台湾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一、两瓶的清凉油、膏,
除了用在幼儿可能潜藏危机外,
急诊室偶尔也会遇到因为拿这些外用药来口服所导致中毒的病患。

坊间流传的清凉油使用偏方其实真不少,
有人说晕车时灌保心安油能止吐,
有人说女性生理期间不舒服,可喝红花油或绿油精舒缓;
但这些坊间流传偏方,其实隐藏致命危险。

荣总也曾接获一名八十多岁的老先生,
因为肚子痛,就自己用樟脑油冲热水调配「解药」,
在喝了几汤匙后,不到半小时就出现抽筋、昏迷现象。

早年马偕小儿科曾接获好几个急性红花油中毒的病例,
其中还有一例因为口服用量过多,抢救不及死亡。

台北荣民总医院临床毒物科主治医师杨振昌指出,
这些清凉油内含有甲基水杨酸以及樟脑。
一般来说,水杨酸中毒症状与其血中浓度高低有关,
最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

不过临床上见到的偏方服用者,或是儿童误食,
由于使用量不会太高,
比较常看到是轻微中毒的症状,
也就是轻微呼吸急促、耳鸣、呕吐、昏睡等症状。

建议若发现家人中毒,不要催吐,
只要协助保持他的呼吸道畅通,尽快送医。

记者洪素卿/台北报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