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現代民權運動發起前,對所有非裔人來說,正常、平等的生活在美國是一個夢想。戈登·帕克斯就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

  1942,美國哥特式,星條旗下的黑人女清潔工,拍攝於FSA攝影紀實運動。

  戈登·帕克斯,美國第一位黑人攝影師,好萊塢第一位黑人導演。除此之外,他還是一位成功的小說家、詩人、作曲家及音樂家。

  戈登·帕克斯

  帕克斯1912年出生在美國堪薩斯州的一個貧苦家庭,他們家有15個孩子,他是最小的那個。因爲黑人身份,他從小就被人看不起,就連老師也曾當面告訴他:“像你這樣的黑人,唸書簡直是浪費錢!”

  帕克斯15歲時母親就去世了,他輟學離開家鄉,靠打零工來養活自己,做過搬運工、餐館服務員、職業籃球運動員……

  在火車上工作的時候,帕克斯常常閱讀乘客留下的報紙和雜誌,通過這些報紙雜誌,他了解了許多偉大紀實攝影師的經歷和精彩作品。在這個黑人窮小子眼裏,照相機是可以擊潰貧窮、種族主義,以及任何社會不公的武器。

  “我知道,我必須得有一臺相機。”

  隔離狀態下的黑人學校

  買份冰牛奶都把白人和有色人種區分開來

  帕克斯花了7.5美元買了一臺二手相機,邊學邊拍。他先是免費爲非裔女性拍攝肖像,不久又謀到一份爲高檔時裝店拍攝時裝照片的工作,後來還加入FSA(美國農業安全管理局)的攝影紀實運動。

  二戰爆發後,帕克斯曾跟蹤拍攝過一支駐紮在底特律的黑人部隊,但他最終沒有成爲一名戰地攝影師,因爲他是個黑人。

  憤怒失望的帕克斯來到紐約,爲時尚雜誌拍照謀生,同時也進行一些紀實專題的拍攝。

  1944年,帕克斯的作品得到了《Vogue》雜誌藝術總監亞力山大·力伯曼的垂青,成爲該雜誌合作的首位黑人攝影師,此後經常爲《Vogue》拍片。

  1948年,帕克斯拍了一組關於哈林區黑幫頭目的照片,這些照片引起了《生活》雜誌的注意,他成爲該雜誌簽約的第一位黑人攝影師。

  帕克斯在《生活》一干就是24年,他把鏡頭對準在城市裏生活的非裔美國人,記錄每天上演的貧窮和種族歧視,還經常撰寫一些關於民權運動的文章來配合他的照片。同時,他也爲電影明星、政要名流們拍攝肖像。他的鏡頭真實呈現了“世界有多光鮮,就有多醜陋”。

  因爲爲時尚雜誌工作,帕克斯也經常受到一些黑人激進分子的抨擊,他們批評他爲壓迫者工作。但帕克斯說:“我有一種強烈的好奇心和成就欲。我忘掉了自己是黑人,走進去要求一份工作,然後努力爲之做好準備。”

  藐視的眼神和憤怒的中指,報紙上是警察毆打黑人的新聞

  不甘屈辱,走上街頭抗議的黑人

  到了上世紀60年代,帕克斯已經是當時最著名的攝影師之一,但他並沒有固步自封。

  駐《生活》雜誌的巴黎辦事處時,他不僅記錄了巴黎的生活百態,還創作了一部鋼琴協奏曲;1960年代,他發表了第一部自傳體小說《知識樹》,1969年被搬上大銀幕;1971年,他執導拍攝了著名的黑人偵探電影《神探沙夫特》,拉開了美國“黑人電影”時代的序幕……

  上班族

  黑人婦女

  馬丁·路德·金

  朋友

  在80年代,帕克斯專注於寫小說和譜曲。對於自己爲何能遊走於不同的藝術領域,帕克斯的回答是:“我天生就有一種探索頭腦潛力的需要,我不會安靜下來。”這個一直在探索的攝影師,直到90歲高齡還出版了一本論文集《飢餓的心》。

  2006年,帕克斯在紐約的家中去世,享年93歲。

  這個黑人窮小子僅有高中學歷,一生卻被授予了20多個榮譽博士學位。他獲得了諸多勳章獎項,去了衆多城市,做過幾十份工作,但他一生堅持的,還是用相機去抵制貧窮、種族歧視和一切社會不公。他的作品不僅具有象徵性的魅力,更是記錄了美國20世紀民權運動的整個歷史。

  2012年,爲紀念戈登·帕克斯誕辰100週年,出版方選取了帕克斯1968年刊登於《生活》雜誌的攝影專題《方登納一家》,推出了攝影集《Gordon Parks: A Harlem Family 1967》,旨在回顧這位藝術巨擘及攝影大師給世人留下的寶貴遺產和優秀作品。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正是美國人權運動的一個高潮。這80多組黑白照片,記錄着方登納一家的日常生活,這些影像,是特定時代特殊家庭的一個縮影。

  1967年美國的黑人之家。

  有趣有料的攝影故事,盡在米拍APP~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