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宋太宗命人編纂而成的《太平廣記》,是古代文言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取材自漢代至宋初的野史傳說及道經、釋藏等為主的雜著。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

網上圖片

《太平廣記》全書500卷,按題材分為92類,又分150餘細目。神怪故事所佔比重最大,例如神仙、神、鬼等,已佔120卷。再加上道術、方士、異人、異僧、釋證和草木鳥獸等題材,基本上都屬於志怪性質的故事,代表了中國文言小說的主流。直到清代《聊齋志異》系列的擬古派小說,都受到《太平廣記》很大影響。

設計圖片

《太平廣記》引書大約四百多種,一般在每篇之末都註明瞭來源,但偶爾有些錯誤,造成同書異名或異書同名,因而不能根據它作出精確的統計了。不過,書中很多現已失傳的書,例如六朝志怪、唐代傳奇作品等,部份內容都收錄在《太平廣記》之中,因此才得以流傳。

馮夢龍 (網上圖片)

《太平廣記》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很大,宋代以後,很多話本、雜劇、諸宮調等,都紛紛從《太平廣記》一書中選取題材、轉引故事。明人馮夢龍更根據此書,將原本500卷合並為80卷、字數刪減到原書的一半,並加上評點,命名為《太平廣記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