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朱可夫先是守住了列寧格勒,然後在莫斯科擊退了德國的進攻,最後打進了柏林城,因而他一度被稱爲“蘇聯戰神”。

  幼年的朱可夫因爲家裏貧瘠,很早就“流浪”於莫斯科街頭,靠着給別人當學徒活下去。1915年俄羅斯沙皇爲了打贏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相對“學徒”收入高一些的待遇,向社會大規模的招兵。

  而朱可夫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加入了俄羅斯帝國騎兵團,並依靠自己不怕吃苦,敢打敢殺的性格,在軍隊中數次建功,2次獲得了聖喬治十字勳章,成爲了一名有相對穩定工資的士官。

  1916年時任軍士的朱可夫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之後,因爲自身本就是窮苦人出生,出於階級立場朱可夫選擇了站在蘇聯紅軍這一邊。

  在此後紅軍和白軍的內戰之中,朱可夫更是憑藉自己出色的指揮才能,直接晉升到了旅長,且幸運的是他任職的第一騎兵軍,是日後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的直系部隊。

  1938年日本關東軍試圖北上,不停的在蘇聯扶持的外蒙古地區進行各式摩擦。蘇聯高層出於謹慎考慮,派遣朱可夫去當地主持對抗。

  在跟日本人的對抗中,朱可夫毫不客氣的在1939年5月打響了諾門罕戰役,在這場戰役之中,朱可夫大膽的使用飛機、坦克、步兵的機械化協同作戰,打的以小米加步槍爲主的日軍抱頭亂竄,間接讓日本北上的計劃完全破產,成爲蘇聯最精通機械化作戰之人。

  同時也因此功朱可夫拿到了蘇聯英雄稱號,以及一級上將軍銜。由於自己的老上司斯大林、伏羅希洛夫和布瓊尼分別爲蘇聯最高領袖,以及軍隊的第一號人物國防人民委員、第二號人物第一副國防人民委員。

  朱可夫在仕途上也迎來了陽關大道,他先是被任命爲蘇聯最大軍區基輔軍區的司令員,然後快速晉升爲蘇軍總參謀長,成爲蘇聯軍隊的第3號人物。

  1941年6月22日德國閃擊蘇聯之後,因在軍隊調動上跟斯大林起衝突,一度被貶去總參謀長職位,成爲預備軍司令員。

  然而朱可夫並未就此就頹廢,他憑藉利用預備役部隊在蘇軍大潰敗的背景下,主動在葉利尼亞地區向德軍發起進攻,出其不意之下,德國一度被打的連連後退,損失約45,000人。這是蘇軍在德國進攻後的第一次成功的大規模反擊。

  也正是因爲這次成功的反擊,朱可夫再次被啓用,而他也沒有辜負斯大林的期待,先後守住了列寧格勒、莫斯科。

  並於1945年作爲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司令率軍攻克柏林,跟美軍在德國的版圖上,慶祝打贏德國法西斯。這一期間他在德國幾乎在形式上全權代表了蘇聯,整個世界輿論提蘇聯就聊朱可夫,使其成爲全世界最知名的蘇聯將領。

  1946年4月斯大林因朱可夫戰功顯赫,任命其爲陸軍總司令。蘇聯赫魯曉夫時代的1955年就任蘇聯國防部部長,成爲蘇軍舉足輕重的元老人物。

  但由於朱可夫平日做事張揚,時常把蘇聯軍隊搞得像他家一樣,引起了赫魯曉夫的猜疑,1957年當朱可夫外出訪問南斯拉夫之時,被直接解除了國防部部長職位,強行“退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