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大唐雷音寺

換個角度看世界

音樂資源載入中...

 

文丨單身狗1024 司南

「住口!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助曹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三國演義中,武鄉侯諸葛亮大罵王朗,將舌戰群儒的火力通通傾瀉到對方身上,直罵的王朗風雨飄搖,氣血攻心而亡。

 

在這被稱為「千古一罵」的罵戰中,「厚顏無恥」的王朗敗得十分徹底,炫技不成,反丟了性命,使曹軍元氣大傷。

 

在中國,對罵這種事情鮮少發生,一方面,中華民族崇文尚禮,既講禮貌又有風度,彼此見面,問候對方家人都還來不及,怎麼會有心對罵呢。

 

另一方面,

但凡能在背後說壞話解決的事情,就沒有必要當場撕破臉皮,這也是中國式的和善。

 

但生活總是不講道理,會在某些時刻將人逼上梁山、身不由己,就算是極力的迴避也難以杜絕對罵的產生。

 

在罵戰之前,往往會有一段前戲,這段前戲專用於醞釀不滿,積蓄憤怒值。

 

前戲的手段繁多,比較常見的也就三種。

 

翻白眼。

通過暴露自己的眼白來釋放「鄙視光波」,用以表達輕度的不滿,如果翻的帶勁,還能增加自身氣質。

 

 

傲嬌、不屑、鄙視通過這麼一翻,全部淋漓盡致的展現。

 

吐口水。

通過發射自己的津液來劃分勢力範圍,設立警戒線,表達中度甚至重度的不滿,而口水吐在不同的地方,也代表著不滿的程度不同。

 

吐在身邊、吐在鞋上、吐在身上、吐在臉上,甚至吐在嘴裡,這都是遞進的關係。

 

比如前些日子,有一位剃著山本頭的大哥就和另一位花襯衫大哥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口水戰!

 

首先,雙方互相交換口水,彼此火力配備旗鼓相當,但花襯衫大哥的攻擊幅度更大,進攻勢頭更猛。

 

 

隨後,花襯衫大哥通過咳痰的方式積蓄能量,嘴裡發出「喝啦喝啦」的聲音,打算「一力降十會」。

 

 

但山本頭大哥身手靈活,電光火石之間,便躲過這一致命攻擊。

 

口水戰最終在兩人互相問候對方家人的大和諧畫面中結束,花襯衫大哥用水洗臉,山本頭大哥用紙清潔,事了拂塵去。

 

 

如果用外交部的標準套詞來形容這段「戰鬥」,應該這樣說:

「雙方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剋制,從而避免了局勢的進一步惡化。」

這種通過吐口水來噁心對方的手法,我在小時候經常使用,看到類似場景,不由會心一笑,都幾十歲的人了,就不能直接比誰撒尿遠嗎?

 

語氣詞。

通過使用「切」「哼」「呵呵」「誒我去」等貶低意味的語氣詞,輔助欠揍的語氣與鄙夷的態度挑起對方的怒火,可以輕易惹毛對方。

 

 

對方在激動之餘,對罵的邏輯與節奏就會被破壞,更容易輸掉罵戰。

 

前戲的時間可長可短,開啟罵戰的價值也會隨著前戲的衝突行為而逐步增加。

 

當然,

罵戰到底值不值得開啟,有時候也要看衝突的對象。

這裡的對象不是指衝突者的愛人,也不是象棋里走田的傢伙,而是特指衝突者本人。

 

如果對方是眼神兇惡的彪形大漢,對方可能並不會與你展開罵戰,而是作戰。所以,笑一笑也就過去了,畢竟寬容才能讓世界更美好嘛。

 

 

若是遇到一吵架就脫衣服秀「胸肌」的妹子,請不要退縮,杠起來!

 

 

但如果對方是氣質非凡的大爺大媽,也不要以為對方年老體弱就輕易招惹,一旦與他們展開罵戰,你往往會被經歷了幾十年社會洗禮的他們噴到大腦出血、小腦萎縮而毫無還嘴之力。

 

 

老人們向來妙嘴生花,在罵戰中用手打著節拍,就在大庭廣眾之下完成自己最喜歡的舞蹈,並佐以完爆專業Rapper(說唱選手)的表演,用一種新奇且高端的Flow,串起整個罵戰的節奏,每一個音節之間的重音與輕音都得到了最完美的處理。

 

以至於

每一場老人間的罵戰,都是最頂級的街頭漢語Battle(對決)盛宴。

 

 

上圖兩位老人的Solo(單挑)可謂是平分秋色、旗鼓相當,他們對人類生殖器以及繁衍史的認識早已無出其右,怕是高校的生物老師也聞之色變,道聲「溜了、溜了。」

 

背景里一位尚未初出茅廬的娃娃,被強大的殺氣驚得捂住了蛋蛋。

 

我甚至覺得,

如果出一檔名為《中國有罵街》的節目,必將毫無疑問、順理成章的成為收視冠軍。

 

而下面的這些高手,成為大魔王導師簡直是信手拈來,他們的個個都是成名於幾十年前的退隱高人,罵戰之間透露著的是對世俗眼光的不屑,他們大隱隱於市井,出口即哲學。

 

 

一位是成名於60年前的「千嘴老母」,一位是40年前獨霸罵林的「銀舌三舅」,高手相遇,必有一戰!

 

「千嘴老母」擅長翻舊賬,什麼陳芝麻爛穀子、猴年馬月、雞毛蒜皮鋪天蓋地的拋出,越是資歷高深的大能,越難逃其利齒。

 

而「銀舌三舅」的絕技則是揭短,他瞬間向「千嘴老母」發動「長得丑、個子矮、有口臭」的人身攻擊,挽回頹勢。

 

這一場大戰真的是酣暢淋漓,一旁的小光頭雙眼放光,覓得真傳。

 

類似的罵戰遍布民間各個角落,隨便揪出一個年長老嫗,其罵戰實力都可「登堂入室」。

 

不管是田間地頭:

 

還是鬧市商場:

 

亦或是街頭路口:

 

罵戰隨時一觸即發,發生時也是狂風驟雨,讓人目不暇接。

 

其中,也存在著一邊倒的「屠殺」,

那些熟讀罵戰兵法的高手,可以利用邏輯漏洞輕鬆打斷對方的話語,並採用強有力的姿態高速吐字,不給對方任何可乘之機。

 

在罵戰中佔據上風的高手,還不忘憑空使出「龍抄手」的絕學,試圖抄空對方面前的空氣,令對方窒息身亡。

 

 

哪怕是面對兩位一流高手的全力攻擊,絕世高手仍然有條不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氣勢上絲毫不落與對方。

 

 

有些

更資深的高手,往往有著平和的心態,他們懂得「無罵勝有罵」的哲學思想,在與對方針鋒相對的同時,還不忘與圍觀者互動,積極引導和發動群眾的力量。

 

以一種低姿態、受害人的方式博得認可,採用「你們說對不對?」「大家給我評評理」等義正言辭的拉幫結夥手段,汲取信仰之力。

 

 

他們會因為100元錢的歸屬問題燒香起誓,在大庭廣眾之下通過賣人設的方式達到目的,什麼「人在做,天在看」的俗語也是手到擒來,用的恰到好處。

 

事後抽身而去,深藏功與名。

 

不過,並不是人人都有忍耐的能力,那些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的傢伙,會在罵戰中怒不可遏,從而由罵進入戰的狀態。

 

 

襯衫大哥將黑衣大哥逼至牆角,嘴上罵功不減,在罵戰中大出風頭,但他似乎沒有意識到黑衣大哥的「新人」身份,新人是不具備對罵的「精神素質」的。

 

於是,黑衣大哥一發狠,直接咬上了近在咫尺「胡比比」的嘴,一樁故意傷害案件由此產生。

 

按照法律,對方如果對你出手,你任何反擊都是吃虧的,而借勢倒在原地與轉身逃跑才是正解。

 

 

但所謂泥人也有三分火氣,對方擅自向你出手,就已經壞了罵戰的規矩,你若是轉身逃跑,豈不是助長妖風?

 

所以,每個高手都研究出了專屬於自己的「迎戰」方式,他們會放開架勢,通過放慢自身動作來放慢對方動作,從而減少雙方的進攻慾望,達到降溫的效果。

 

 

同時,你要保持這樣的眼神,一幅藐視中摻雜著生死看淡的眼神。

 

 

戰鬥一旦打響,受武俠小說影響的高手,更習慣見招拆招,引誘對方率先進攻自己,而自己所施放的「殺招」統統臨時變換,消弭於無形。

 

要充分利用「戰鬥碰瓷學」,在率先出手攻擊的情況下,通過借故「自傷」的方式,互換人設。

 

如果對方在你的套路下戰戰兢兢,被動防守甚至放棄防守,那麼好戲來了,一套以凌辱為主的棍法送給大家。

招招致命卻又招招失手,此種難度,可想而知。

 

一番糾纏過後,高手會逐漸放下戒備,通過眼神和手勢告訴對方:「如此配合的你,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對手。」

 

 

以上,所有騷情滿滿的罵戰都需要在「雙方保持克制」的前提下進行,一旦其中某一方不熟套路,跳過「表演」環節,直接步入實戰,可免不了一頓雞飛蛋打。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在罵戰轉入作戰前,一句凌厲的狠話便可解決所有麻煩。

 

「你給我等著!」

 

別慌,轉身,走。

不故作姿態 不附庸風雅

不矯揉做作 

司南,一位能動手就不吵吵的東北編輯。

本文部分動圖來自:beebee星球

這是第970次推送,Dong  Dong  Dong……

點擊下圖或閱讀原文,《老梁說天下》帶回家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