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稱帝後,追封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這是古代開國皇帝的通常做法,體現其皇位的合理性與繼承性。

但是,孫權的權力直接來自於哥哥孫策,從現實看孫權是孫氏集團的「第三代」,第一代的孫堅得到了追封,第二代的孫策也應該享受此殊榮;從情理上講,沒有孫策也就沒有孫權的後來,要追封的話孫策也應該一併追封。

但孫權沒有這樣做,只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王與帝有本質區分,孫權的做法自然受到了一些人的質疑。

但孫權這樣做是沒有問題的,古代宗廟祭祀實行昭穆制度,廟制規定,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以此區分親疏貴賤。《周禮》記載:「辨廟祧之昭穆。」鄭玄注釋為:「自始祖之後,父為昭,子 為穆。」意思是,始祖在宗廟中居中,以下子孫分別排列左右兩列,左為昭,右為穆。

具體的情形是:始祖為穆,始祖之子為昭;始祖之孫為穆;始祖孫之子又為昭;始祖孫之孫又為穆。在昭穆排列中,通常是降序單線排列,以保證父子始終異列,避免「並肩而立」的尷尬,而祖孫則始終同列。這時候,如果中間多出一個平輩,則打亂了昭穆次序。

以孫氏為例,孫堅為穆,孫權為昭,孫權之子為穆,孫權之孫為昭,這是正常序列。如果前面插入一個孫策,情況就變化了,孫堅為穆,孫堅為昭,孫權又為穆,孫權與父親同為穆,這就不符合常規了。

這不僅是一個儀式問題,更有現實的考慮。如果追認兄長為皇帝,那麼兄長的兒子也擁有皇位繼承權,具體到孫策,他的兒子孫紹與孫權的幾個兒子一起在法理上也都可以問鼎皇位,這容易造成內部分裂。所以,無論從通行制度還是現實去考慮,孫權的做法都是沒問題的。

那麼,晉朝的開國皇帝司馬炎一下子追封了3位已故皇帝,即晉宣帝司馬懿、晉景帝司馬師、晉文帝司馬昭,又如何理解呢?

司馬懿是司馬炎的爺爺,司馬師是司馬炎的伯父,司馬昭是司馬炎的父親,這次追封后晉朝的宗廟排列如下:司馬懿為穆,司馬師為昭;司馬昭為穆,司馬炎為昭。如果這樣排,的確有些亂。

司馬炎是如何考慮的呢?其實,昭穆次序的考慮在他看來還是次要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即確定誰是始祖。始祖即太祖,司馬炎當然希望父親司馬昭能為始祖,但誰都知道晉朝基業創建與爺爺司馬懿、伯父司馬師密不可分,司馬炎如果將二人排斥在昭穆之外,必然會受到質疑。

所以,司馬炎確定了這們的七廟制度:六世祖司馬均,五世祖司馬量,高祖司馬俊,曾祖司馬防,祖宣皇帝司馬懿,父景皇帝司馬師,父親文皇帝司馬昭。上面這六位,合為「三昭三穆」,但「太祖虛位」,也就是乾脆不明確為太祖。

這是從制度方面的考慮,從現實考慮,司馬炎將伯父司馬師也追封為皇帝,不擔心他的後代擁有皇位繼承權嗎?這一點恰恰不用擔心,因為司馬師只有5個女兒,沒有兒子。


這是一種政治方面的考慮。

自古為了爭奪皇位,常常搞的是血雨腥風。輕則宗室親族為之一空,重則亡國之禍就此埋下。

所以從周朝開始就定下「父死子繼,兄終弟既」。就是防止皇族爭搶皇位大肆殺戮的情況。

孫堅是孫權的父親。孫堅成為皇帝,孫權繼承帝位是符合「父死子繼」的傳承傳統的。但是孫策與孫權卻是兄弟關係。如果孫策也被追封為皇帝,孫權等於是從孫策手中繼承的皇位。從法理上講也是符合「兄終弟既」的原則。如此,孫策一脈的後人也成為皇帝後裔,獲得了爭奪皇位的名分。就像遼國、金國還有劉宋都出現過兄弟兩人相繼繼位,造成兩脈的後人互相殘殺。

所以,孫權將孫堅追封為皇帝,僅追封孫策為王是為了國家政局的穩定,降低宗室屠戮的風險。


作為三國中最後一個稱帝的國家,公元229年,孫權稱帝,追封其父孫堅為武烈帝,廟號始祖,這符合古代帝王追封的傳統。但是,承襲父兄江東基業的孫權卻只追封哥哥孫策為長沙桓王,其子孫紹,封為吳侯,後改封上虞侯。要知道奠定孫權霸業的江東基業都是孫策打下來的,連同孫權的主要謀臣武將大都是孫策舊部。正如東晉時期孫盛所評價的那樣,「策為首事之君,有吳開國之主;將相在列,皆其舊也。」

由此看來,孫權此舉抹殺了哥哥孫策的功勞,沒有給予孫策應有的追謚,有忘恩負義之嫌。難怪《三國志》的作者陳壽也認為,「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

但是,孫權這麼做還是其考慮和合理之處的,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為了避免出現宗廟設置方面的尷尬。古代王朝建立後,有立「七廟」的傳統。《禮記》規定天子可以追祀七世祖,太祖廟居中,左右各為三昭、三穆。具體的情形是:始祖為穆,始祖之子為昭;始祖之孫為穆;始祖孫之子又為昭;始祖孫之孫又為穆。在昭穆排列中,通常要保證父子始終異列,避免「並肩而立」的尷尬,而祖孫則始終同列。這時候,如果中間多出一個平輩,則打亂了昭穆次序。如果孫權稱帝後也追封哥哥孫策為皇帝,就會出現孫堅為穆,孫堅為昭,孫權又為穆,孫權與父親同為穆,這就不符合常規了。

二是皇權傳承的現實考慮。如果追封孫策為皇帝,那麼,孫權的侄子孫紹勢必要封王,同樣具備繼承皇位的資格,這就使得孫權一系的兒子們在皇位繼承方面多出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這無疑是孫權所不願意看到的,這也是孫權不願意追封孫策為皇帝的最主要原因。事實上,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孫紹僅被封侯爵,遠離了爭奪帝位的行列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孫權晚年逐漸昏聵,不但殺戮大臣,還在太子人選問題接連犯錯,造成自己的兒子之間互相攻訐,孫權甚至賜死過自己的兒子孫霸,在這種情況下,懷玉有罪的孫紹難免逃脫叔叔孫權的猜忌,下場不太樂觀。


孫權,字仲謀,三國時代吳國的建立者。

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

222年,魏文帝曹丕冊封孫權為吳王,建立吳國。

229年,孫權在武昌正式稱帝,國號吳,不久,遷都建業。

孫權稱帝後,追謚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

孫權大帝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

孫權大帝封孫策長子孫紹為吳侯,後改封上虞侯,其子孫奉繼嗣。

題中所說:孫權稱帝後只追封孫堅為皇帝,卻無視孫策。

其實,孫權沒有無視孫策,而是對孫策很重視,冊封為長沙桓王,並且對孫策後代也進行了冊封。

孫權這樣冊封有沒有道理?

第一、從國家安全考慮,能不能冊封孫策為皇帝?

孫權自己有幾個兒子,都有資格繼承皇位,至少有兩個兒子渴望繼承皇位;

孫權幾個兒子之間有矛盾,而且孫權、後宮、吳國重臣對於皇位繼承,也有分歧。

這就意味著,孫權這一支系因為皇位繼承,有很大可能會產生內亂。

如果冊封孫策為帝,那麼正統的皇位繼承權應該屬於孫策兒子孫紹。

當孫紹參與皇位爭奪,內亂將會不可收拾;強勢的魏國一定會藉機消滅吳國。

從國家安全考慮,不能冊封孫策為皇帝。

第二、從建國貢獻大小,該不該冊封孫策為皇帝?

吳國江山的起點在於孫堅,打下江山根基的人是孫策,這是後人的看法。

在孫權看來,吳國江山從父親開始奠基,哥哥在中間只是起了傳承作用。

孫堅191年去世,孫策16歲接過父親的指揮棒,奮鬥9年,東吳仍然不夠強大。

孫策200年去世,孫權接手東吳的大業,經過29年南征北戰、東征西討,終於修成正果,建立吳國。

所以,孫權認為父親開創的東吳基業,主要還是在自己手中發展壯大起來的。

從建國貢獻來看,不該冊封孫策為皇帝。

第三、從歷史傳承、從天下大勢來看,如何冊封孫策最合適?

為了表明自己當皇帝是順理成章,同時也表明自己仁義裹天,孫權學習歷史上大有作為的皇帝。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建立政權,與哥哥劉縯的貢獻密不可分。劉秀當上皇帝後,追封哥哥為齊武王,沒有追尊為皇帝。

因此,孫權仿而效之。

孫權建立吳國是三國中最晚的,是順應天下大勢。孫權冊封父親為皇帝也是順應天下大勢。

幾年前,魏文帝曹丕建立魏國的時候,就追尊父親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孫權追封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與曹丕追尊父親曹操為武皇帝,性質是一樣的;孫權追封哥哥孫策為長沙桓王,與劉秀追封哥哥劉縯為齊武王,性質也是一樣的。

因此,孫權稱帝後追封孫堅為皇帝,追封哥哥為王,不但不是忘恩負義,而且正是孫權仁至義盡的表現。


三國之東吳,勢力根基基本上都是小霸王孫策一手打下來的,但孫策英年早逝,臨死之際,傳位於弟弟孫權,後來孫權稱帝,追封其父孫堅為皇帝,但傳位給他的兄長孫策卻只被封為長沙桓王。

孫權無視孫策,忘而負義是普通人的角度看問題。

我們普通人的道德觀念都是知恩圖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況且孫策在自己有孩子的情況下,把江東之主的位置傳承給了弟弟孫權,可以說孫策對孫權恩義深重。

然而,孫權稱帝後,追封其父孫堅為皇帝,其兄孫策追封為長沙桓王,站在我們平民百姓的立場,從我們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孫權確實無視孫策,有忘恩負義之嫌。

但是,孫權畢竟是一方霸主,所以我們需要站在他的立場來看這個問題。

孫權必須為東吳的江山能夠穩定傳承考慮,皇帝是不可以隨便追封給兄長的。

古代君主的繼承,名正言順的是子承父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王朝權利的平穩過渡。

宋太祖來了一次兄終弟及,傳位給了弟弟宋太宗,至今都留下「燭影斧聲」的千古謎團,為人所詬病。

而孫策是在自己有兒子的情況下傳位給了弟弟孫權,若孫權稱帝時,追封孫策為皇帝,那將置孫策的子孫後代於何地?難道將來還傳位給孫策的兒子不成?

所以,孫權在稱帝後只追封父親孫堅為皇帝,而沒有追封哥哥孫策為皇帝,並不是無視孫策,而是為了東吳的基業能夠穩定傳承。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孫權稱帝之後,追尊父親孫堅為始祖武烈皇帝,卻僅僅追封長兄孫策為長沙王,謚「桓」。相比之下,晉武帝司馬炎即位後追尊祖父司馬懿、父親司馬昭為高祖宣皇帝、太祖文皇帝的同時,追尊大爺司馬師為世宗景皇帝,狠狠地打了孫權的臉。要知道,司馬師的過繼嗣子司馬攸可是司馬昭的親兒子,是司馬炎的親兄弟!給大爺司馬師皇帝的名分,等於是增加了司馬攸的「正統性」籌碼,對司馬炎自身是有著嚴重威脅的。可是,司馬炎依然這麼做了。反觀孫權,不僅沒有追尊長兄孫策為皇帝,而且連僅有的長沙王也沒有讓孫策的兒子孫紹承襲。三國承漢制,由孫策的兒子孫紹襲長沙王,順理成章。可是,孫權並沒有,只給了侄子孫紹一個吳侯的爵位,即便這個有著特殊含義的爵位,最終也被收回了,孫紹被改封為上虞侯。那麼,孫權為什麼要如此呢?很顯然,就是在刻意低調處理孫策的歷史地位問題。

孫堅雖然號稱東漢末年十八路諸侯之一,實際上僅僅是一路軍閥而已,與後來江東政權關係並不大。真正建立江東政權的是孫策。孫策憑藉著從袁術手裡帶出來的少量人馬和父親留下的草台班子,一路延攬人才、收攏地方豪強,硬生生打出了江東政權的雛形。只可惜,天妒英才,孫策因傷英年早逝,只留下一個未成年的兒子孫紹。身處亂世,這是致命的。為了江東政權的穩定和發展,孫策毅然放棄了兒子孫紹,將一切權力移交給了弟弟孫權,自此,孫權成為了江東政權的新老闆。孫策選擇孫權,主要是出於公心,私心或許也是有的。畢竟兒子年幼,與其將來讓孫權自己動手奪權,倒不如索性直接把權力交給孫權,換取兒子的平安富貴。當然,這僅僅是個人看法而已,一家之言。

換句話說,江東政權的大框架是孫策留下的,後來孫權手下的重臣,諸如張子布、周公瑾等等也都是孫策的舊臣,甚至不少老臣、老將還是父親孫堅的舊班底,而這些人掌握著江東政權的行政、軍事等方方面面。也就是說,孫權手下的掌權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孫策系的舊臣。身處亂世,孫權根本不可能進行大規模地重新洗牌,只能全盤接收。這或許正是孫權低調處理孫策歷史地位問題和刻意壓低孫策子孫地位的原因所在。因為,如果追尊孫策為皇帝,孫紹的宗法地位將比孫權更加正統。一旦孫紹野心膨脹或者被有心人利用,舉起反叛大旗,名正言順。同時,孫權手下那麼多孫策系舊臣依然手握實權,萬一相互呼應起來,孫權很難收場。即便強勢鎮壓了,江東政權也勢必元氣大傷。身處三國亂世,內亂就意味著被他國吞併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這是孫權不願意看到的。

對於司馬炎而言,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首先,司馬師去世後,司馬昭全盤接手了司馬師的一切,連司馬師的「兒子」都是司馬昭生的。原本司馬懿、司馬師的舊臣,順理成章就成了司馬昭的班底,不聽話的也被司馬昭收拾得差不多了。因此,司馬炎接過來的實際上是父親司馬昭的班底,而不是大爺司馬師的。其次,司馬師絕嗣,過繼嗣子司馬攸也是司馬昭的兒子,對於群臣而言,司馬攸和司馬炎的區別並不大,都是舊主親子,不存在舊部倒向哪一個的問題。畢竟,倒騰來、倒騰去江山都是司馬昭家的,心向司馬昭的舊臣們基本上不可能去折騰。再者,司馬炎稱帝時,晉已經代魏,蜀漢也早已經降魏(實際上掌權者是司馬昭),剩下的孫吳政權也已經日薄西山,滅吳只是時間問題。即便生亂,司馬炎平叛也沒有被他國吞併的風險。因此,司馬炎才敢於如此大方,追尋大爺司馬師為皇帝。但是,孫權所處的時代不同,形勢不同,他不敢冒這個風險。

除了這個原因,或許孫權個人覺得,長兄孫堅建立的僅僅是江東政權的雛形,而江東政權最終與魏、蜀形成鼎足之勢、三分天下得其一,主要還是自己的功勞,根本沒有追尊孫策為皇帝的必要。或許孫權覺得,孫策充其量就是一方諸侯、割據軍閥而已,壓根兒配不上皇帝的尊號。從孫權死後的謚號「大」來看,這個人生前多半還是比較「唯我獨尊」的。當然,這僅僅是個人的一些推測,真實原因恐怕只有明孝陵邊上躺著的孫權自己知道了。


孫權稱帝後,尊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而兄長孫策只追封為長沙桓王。那麼,這是不是說明孫權忘恩負義呢?其實不然,下面筆者試分析之。

第一,無論是孫堅還是孫策,生前既無皇號,亦無王號

東吳政權實際上是孫權的哥哥孫策建立的,但是孫策能夠崛起於江東,又與孫堅舊部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在孫堅生前,東吳政權連個影子都沒有,他一直在荊州地區作戰,最後也戰死於荊州。然而,孫堅的舊部,卻是孫策得以自立門戶的根本,因此,東吳政權的建立,與孫堅是分不開的。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指出,「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顯然,三世指的是孫堅、孫策與孫權。

無論是孫堅還是孫策,生前既沒有稱皇帝,也沒有稱王,只是將軍的頭銜。孫權在稱帝後,追認父親孫堅為皇帝,孫策為長沙桓王,都只是象徵性的尊號,並沒有實際的意義。

第二,追認父親為皇帝,是有先例的

在孫權之前,魏文帝曹丕就這樣做了。魏政權取代漢政權,雖始於曹丕,但實際上魏國的天下是曹操打下來的,曹操才是魏國的真正開國者。曹丕當上皇帝後,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大家都知道,中國文化十分強調倫理觀念。孫權追尊父親孫堅為皇帝,與曹丕追尊曹操為皇帝,性質是一樣的,既彰顯父親對政權建立的貢獻,也是仁孝的一種表現。後來西晉開國,早已去世的司馬懿也被追認為開國皇帝,道理是一樣的。

第三,為什麼孫權沒有追尊哥哥孫策為皇帝呢

既然東吳政權的建立,主要是孫策之功,為什麼孫權不同時追尊哥哥為皇帝呢?為什麼只尊他的長沙桓王呢?是不是忘恩負義呢?

其實不然。倘若把孫策也追尊為皇帝,會出現什麼情況呢?孫策若是被尊為皇帝,就表明他的子孫同樣具有皇位繼承權,這麼一來,事情就會變得非常麻煩了。我們知道,在孫權晚年,幾個兒子發生奪嫡之爭,好幾個死於非命。光孫權自己的兒子,為了爭皇位就刀光血影,血肉橫飛,若是孫策的子孫們也有繼承權,也加入奪嫡之爭,那麼將是怎麼樣的鬧劇啊。

因此,古代的禮法制度,是要充分考慮到皇位繼承的問題。就好比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其政權的建立,也與哥哥劉縯分不開,劉秀當上皇帝後,把哥哥追封為齊武王,也沒有追尊為皇帝。因此,孫權的做法,是沒有問題的,不存在忘恩負義。


孫權是政治家,政治家做事考慮的是利益,是長久而不是考慮對的起,還是對不起誰。

雖說孫權能在三國中佔有一席之地,哥哥孫策功不可沒。但是,這並不是孫權再做任何事前,都要考慮對得起,對不起孫策的緣由。

孫權在稱帝之後,只冊封了自己的父親孫堅為皇帝,而不冊封孫策,無疑這是最為英明的選擇。是處於政治層面來的考慮,這樣做只是為了讓自己家的江山更為長久。

要知道古代皇位的傳承,一般都是父子相傳,孫權把自己的父親追封為皇帝,他作為兒子的還是當皇帝,這就是正統,無論怎麼推算,都是合法的。

但是,一旦孫權把哥哥孫策也冊封為了皇帝,這個問題就大了。

因為孫策也有兒子,孫策的兒子,若是長大之後,他就會有別的想法。既然我的老爹孫策也是皇帝,那麼他的皇位就應該有我來繼承。

為什麼是你這個當弟弟來繼承呢?若是那時候我小,掌管不了政事,現在我大了,是不是該把皇位傳給我了呢?

所以,若是出現這種情況,你說是不是雙方之間就會搞事情。為了爭奪皇位而大打出手。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孫權只能無視孫策,給他什麼都可以,但是,就是不能給他皇帝的名號。

這真的不是孫權的忘恩負義,誰讓傳承製度,就是這樣定的呢?

歷史上兄終弟及的傳承製度不是沒有,但是,無疑例外最後都演化成了父子相傳。

你看宋朝本來是趙匡胤開創的,趙匡胤死後,皇位糊裡糊塗的就落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的頭上。

趙光義當了皇帝之後,排除異己,基本上把能威脅到,他皇位的人都給殺死了,趙匡胤的兩個兒子也因此殞命,還有趙匡胤的弟弟趙廷美,也是被哥哥趙光義給弄死的。

趙光義把潛在的競爭對手都給弄死之後,就把自己的兒子立為了太子,然後皇位就由他的兒子繼承,兒子的兒子繼承,就這樣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這才是皇位的最佳傳承製度,一旦兄弟相傳,畢竟會引起一場大的屠殺。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屬於這種情況,他就是殺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當上的皇帝。

通過以後的這些事件來看,孫權的做法無疑就是正確的,是最英明的選擇,而不是題目所說的忘恩負義。


我覺得並非是孫權忘恩負義,而恰恰是為了保護孫策的子孫,用心良苦,我們在講述一個政治人物行為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他所面臨的環境,孫權稱帝後,追謚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封孫策長子孫紹為吳侯,後改封上虞侯,其子孫奉繼。

乍看之下,好像孫權太不夠意思了,他的位置都是大哥給的,追封大哥一個皇帝的位置咋了,晉朝的開國之君司馬炎不是還追封他的大伯司馬師為景帝,廟號世宗。那麼為什麼司馬炎能追封司馬師為皇帝,而孫權卻這麼吝嗇呢?

我們先來對比一下司馬師跟孫策

司馬師從他的父親司馬懿手裡面接過權力後,制定選拔官吏的法規,命百官推薦賢才,整頓綱紀,使其各自職掌,朝野肅然,在軍事上,司馬師在新城之戰擊敗吳國諸葛恪的大軍,並指揮平定淮南三叛,鞏固了司馬家的權力基礎。

最重要的是,司馬師沒有親生兒子 ,只有五個女兒,一個養子司馬攸,司馬師這一系對司馬昭一系沒有威脅,所以司馬炎稱帝後可以大大方方的封司馬師為皇帝,也展現一下自己的胸襟。

孫策卻不一樣,他打下了江東六郡後就被刺身亡,由於孫策死得太早,孫策打下的江東六郡非常不穩固,人心很浮動。孫權繼位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安撫人心,鞏固地盤,才把江東穩固下來,孫策的情況屬於創業未半,中道崩阻罷了。

關鍵的是,孫策這一系有繼承人,他死的時候有兒子孫紹,當年就有群臣建議擁立孫紹為江東之主,只是因為孫紹年紀小,無法服眾,最後沒有成功。

在孫權眼裡,孫策這一系屬於一個重大隱患,沒有斬草除根已經是很客氣的了。

另外孫權稱帝後,朝廷上有著非常激烈的儲位爭奪,長子孫登、三子孫和,四子孫霸、幼子孫亮,為了儲位都打的不可開交。

我們設想一下,假如孫策被追封為皇帝,他的後人肯定不甘心,必定參與皇位爭奪,孫策一系的文臣武將,周瑜,太史慈,蔣欽,陳武,周泰,甘寧,凌操等要麼早早去世,要麼失勢,僅僅一個張昭能犯得起什麼大浪么,最後一定死的很慘。

為了保存大哥的遺孤,也為了自己的權力,孫權也只能把大哥降為王,把他的兒子降為候,讓孫策一系永遠沒有繼承江東的法理依據。

我們往往都喜歡用一般老百姓的眼光來看政治人物的行為,事實上他們的很多做法,看似不近人情,實際上用心良苦,如果你有什麼看法,可以留言給我!


引用當下流行的一句話,不是孫權不想追封,而是實力不允許啊!若孫權只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他怎麼供奉孫策都可以,可偏偏他是割據一方的雄主,並且最後是稱帝的帝王,他的一言一行直接會影響時局的發展。

不管是忘恩負義也好還是生性涼薄也罷,孫權不追封孫策,歷史君認為他有著兩方面的考量:

其一他有兒子,他的兄長孫策也有兒子,追封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無可厚非,畢竟權力地位講究一脈相承,若是追封孫策為皇帝,問題隨之而來,那就是承認了孫策的兒子也有繼承皇位的資格,在他沒駕崩之前沒啥,一旦他去世,就會有人利用孫策為皇帝這件事做文章,為了避免這種禍端,孫權只能封孫策為王。

也許有人會說你看人家晉武帝司馬炎多仁厚大方,篡位登基為帝後不就尊自己的伯父司馬師為景皇帝了么?司馬師有兒子,他就不擔心這種問題么?其實細細了解之後你會發現,晉武帝聰明著呢!雖然司馬師有兒子他也不擔心,因為司馬師的兒子司馬攸是他的親弟弟,只不過過繼到了他伯父家而已,本質上來說是司馬師無子,他才會追封司馬師為皇帝的。當然這是題外話。

回歸到本題,孫權考量的還有一個問題,江山雖然是他父兄初建,但坐穩江山靠的還是他自己,再說孫策在公元200年就去世了,孫權稱帝是在公元229年,中間相差了近30年,孫策的影響力早已被磨滅,為了突出自己的功績,自然沒必要拔高孫策,不然會顯示他的無能。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孫權沒有追封孫策,也在無形中為孫策的後代避免了皇位的紛爭,君不見孫權的幾個兒子為了皇位,結果血流成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