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是皇帝向太后行禮,但是行的是家禮不是國禮,因為太后是皇帝的媽。

在國層面,皇帝最大。但不要忘記了國後邊有個家,在家中,太后還是有無上尊嚴的。

即使不是親媽,在輩分上也是長輩,所以應該皇帝向太后行禮。在朝堂上來說當然是皇帝地位高,但是因為中國一般是行儒家孔孟之道,百行孝為先,所以皇帝會向太后行禮。一般來說遇到什麼事還是皇帝說的算,除非太后實權大或者皇帝非常的孝順,比如說呂雉當太后的時候,武則天當太后的時候,慈禧當太后的時候。

早在2000多年前的《呂氏春秋》裏,有這樣的一種提法,說天下分公天下和私天下。 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中國就進入了皇權專制時代。皇權專制時代最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取消分封制度,採用郡縣制度。天下的一切都是皇帝的,也就是傳統中經常說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樣的國家就是皇帝一個人的家,其他人只不過是皇帝的工具,其他人做的事不過是皇帝意志的體現和延伸。 這樣的社會也就是私天下,也就是說國家就是皇帝私人一個人的。

既然國家是皇帝一個人的,國家對皇帝而言就是他自己的家。 天下就是皇帝的大家,宮殿就是皇帝的小家。

按照孔子的解釋,仁愛是有差別的,每一個人更愛自己的家人,然後才從內到外,一點一點變弱。 古代的皇帝們,為了欺騙人民羣眾,就推出了仁愛治天下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口號。

仁愛的核心就是以孝道治天下,所以很多皇帝的帝號前都會加個孝字。比如說孝文帝、孝景帝,屌絲皇帝以身作則,身先垂範,把孝的理念執行的很到位,演戲給底層的人民羣眾看,給大臣們看。

皇帝們竟然是在演戲,就要演的真一點。那麼在自己的宮殿中,就要對自己的親生母親,也就是皇太后,行叩拜之禮。

我們現在人經常講一句話,說家不是講理的地方,是講情講愛的地方。所以雖然說皇帝是天下最有權勢的人,但在自己的家中,也要尊敬長輩,尤其是自己的母親。

孟子曾經這樣講過,如果舜的父親殺了人,作為最高統治者的舜,應該把他的父親先宣佈有罪。然後剩下把他的父親背在背上逃跑,跑到沒有人知道的地方。不對他的父親治罪,就是違反國法,不陪著他的父親逃跑就是不孝。只有這樣做才能忠孝兩全。

從這個例子你就能看出來,孝字在古代皇權專制時代有多麼重要。就算每個人都把它當回事,但要明白: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總是要表演給別人看的。

中國古代,講究長,幼,尊,卑,要嚴格按照這個達到「以孝治天下」的目的!!而且皇室家族直系只講究祖-父-子-孫。

而且明朝以前的皇帝不僅僅給太后行拜禮,還要對選出的三老五更行拜禮!!不過明代的時候就取消跪拜了!但是對太后還是要拜的!!!!!

也就是說孝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含義,隨著時代的發展,根據形勢的需要,都對它進行了不同的修改和註解,賦予了新的含義。


這個問題,還得從中國的政治傳統上來講。

中國的政治傳統,是「家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換句話說,治國如治家,而且是治國先治家。

家裡的倫理,就是國家的倫理。

兒子給母親行禮,天經地義;母親給兒子行禮,那不是亂套了嗎?

當然,如題所言,皇帝既然是最高統治者,為什麼也要給太后行禮,這不矛盾了麼?

言下之意,那太后不是變成最高統治者了嗎?

咱們首先得搞清楚一點,歷史上太后當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常有的事。若以皇朝而論,從西漢的呂后開始,可以數出不下二十位實權在握的太后和太皇太后來。

其次,即便太后不理朝政,作為皇帝的母親,她也應該享受這麼高的政治待遇。政治待遇和政治地位,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回事。

儒家哲學,建立在一種「愛有等差」的理論基礎上。認為家庭倫理,發乎自然。只要是正常人,都會愛護自己的小孩,都會孝順自己的父母。這是不證自明的道理。在家庭倫理的基礎上,再將這種倫理推廣到鄰居、村社、國家,以至於天下,叫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整個社會,便在這樣一種推而廣之的家庭倫理的基礎上,獲得安定與和諧。

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首要任務是維護江山社稷的穩定。那麼,他自己的表現,無疑將影響臣民的表現。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如果皇帝不孝順母親,又如何教百姓孝順母親呢?百姓如果不孝順母親,那就更不會關心鄰家的老人,鄉裏也就不會和諧,國家和民族也就沒有共同的感情,整個社會的仁愛和凝聚力又如何得到體現呢?

而且,孝順這種品德,比任何一種品德都更能直接影響皇帝的統治。為什麼?《論語》有言:「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順而喜歡犯上的人,很少見;不喜歡犯上而愛作亂的人,那就根本沒有!儒家哲學,把孝和弟(悌)作為仁愛的根本,不是傻乎乎的講形而上的道理,而是有其實用功能的。

由此可知,皇帝孝順母親,對母親行禮,絕非一家一室的小事,而是關係到統治穩定的大事,絕不可馬虎。回顧中國的歷史,母后懲治兒皇帝的事例有很多,兒皇帝想造母后的反,基本上沒有成功過。道理很簡單,如果造反成功,意味著他的統治的合法性也就喪失了。


這個問題其實不成其為問題,再尊貴的人,不也有父母爹孃?就像俗話說的,「哪個不是爹孃生的」!天子不是那顆石頭裡蹦出來的,他們也活在普世的倫理規範內!

任何人,當尊父母。然而,話雖如此,卻也有在理上講不通的地方。皇帝畢竟號稱「天下一人」,他有生養他的父母,同時也是「天之子」,是普天之下最尊貴的人!

那麼問題自然來了:到底是天下第一人的皇帝貴,還是生養皇帝的爹孃貴?這就好像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悖論題。

在位皇帝見到親生父母(多數是母后,極少有皇帝即位,他父親還在的),怎麼行禮?論家庭關係,自然應以父母為尊,而論朝廷大禮,則「尊無二上」,必以皇帝為尊。好煩難啊!

第一個碰到這個難題的,是庶民出生的天子劉邦。

劉邦稱帝後,老爺子劉公還活著,雖然那時已開始編造劉母被蛟龍上身而誕劉邦的神話,可那是騙外人的,在後宮,劉邦見到老爺子,還是得恭恭敬敬喊一聲爹——這爹,而不是那條龍,纔是真的!而且定下制度,每五天就要「定省」一次。

那時,劉公還只是個平民,沒封沒號,卻每隔五天都要接受「真龍」的朝拜,他開始受不了了,劉邦心裡也有些怪怪的。後來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加封劉公為太上皇——太上皇還在皇的「上」面——這樣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漢朝主張以「孝治天下」,每位皇帝的謚號都帶一個「孝」字,好比漢景帝是孝景帝、武帝就是孝武帝,皇帝身體力行,「為天下先」,他們也要行孝,而皇帝行孝的對象,只是母后(嫡母和生母)。

兩宮母后的都有一個共同的封號:太后。在漢代,太后和皇后宮裡還有獨立的宦官系統(如「大長秋」),與天子宮裡地位相等。太后有著專屬於自己的儀禮制度。這都是從制度上尊崇母后。

在某些特殊的時刻,沒有皇帝,或皇帝太小,往往由太后「臨朝聽制」(或「垂簾聽政」),朝廷政令都由太后的懿旨的形式發布(或經太后首肯,以天子詔旨的名義發布)。此時,太后就是皇朝的定海神針。

中國倫理文化的核心,一個是忠,一個是孝,皇帝也要忠於國事,孝於父母與祖先。但天子總是守制於繁文縟節的,他們行動不自由,所以皇帝行孝,就不像普通人家,能每日在母后膝下承歡,享受民間的天倫之樂。對皇帝來說,到母后宮裡請安,也成為一種制度,叫做「定省禮」,好比剛才說的劉邦五日一朝太上皇。

當然,每個人的孝情都是不一樣的,有的特別孝順,會天天到母后宮裡請安,比如明朝的英宗,每天天不亮起牀後,在洗漱完畢,上朝之前,都會到母后孫太后宮裡去看望一下,形成了固定的習慣;而有的皇帝卻輕於母子之情,好比武宗,他經常一連幾個月都不到母后張太后宮裡。

皇帝是天下至尊,但在母親那裡,他卻沒法擺皇帝的譜——開句玩笑,皇帝老孃的老公也是皇帝咧!

在後宮,皇帝與太后敘的是家人之禮,逢年過節,皇帝該磕頭的還得磕頭,太后可安然坐受,一點都不客氣;太后娘娘生病了,皇帝在榻旁侍疾也是孝心的體現,有心的皇帝,還要用端楷抄寫一份經書,為娘娘祈福呢!清明時節,皇帝陪太后到先帝陵寢「上陵」,或佳節美景時節,陪著母后,領著後宮妃嬪,一齊到宮苑泛舟飲酒遊樂,都稱為「奉母后」,「奉」是以下承上之意。太后老孃娘死了,不叫「薨」,而是與皇帝一樣,叫「崩」。太后與皇帝一樣,都是有資格入宗廟、入葬陵寢的。

也就是說,在制度設計上,太后並不低於天子。皇帝在臣民前裝「天子」,在母后那裡,卻得老老實實跪拜,口稱一聲「兒子見過母親!(注意:兒臣、母后之說是書面語,非口語)」

皇帝知道,他不是天的兒子,他就是母后的兒子!


因為皇帝老兒,,他也是人啊~

皇帝也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也有爹有媽,也有正常的人倫感情。無論古今,對於一個中國人來說,讓父母給孩子磕頭,都是難以接受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裡面還涉及到一個統治原則的問題。

西晉的李密,在他寫的《陳情表》裏有這麼一句話:「伏唯聖朝以孝治天下」。

古代的人總說「忠孝不能兩全」,可是在古人眼裡,忠,是最高等級的孝。不忠不孝,是大逆不道的混蛋,這個標準對皇帝同樣適用。

過去的官員,如果死了父母,要「丁憂」二十七個月。所謂「丁憂」,就是指辭職回鄉,為父母守喪,二十七個月內戒酒戒色戒一切娛樂,二十七個月之後才能復出。這個原則上至宰相下至縣令都適用。

如果這個官員位置太重要,朝廷離不開他,怎麼辦呢?皇帝可以下令「奪情」,不讓他回家守孝。這時候這個官員要做出非常痛苦的樣子(其實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回家守孝),最終表示願意為了國家的事情放棄自己的私情。可是很多被「奪情」的官員都會被同僚們認為是不孝,會被罵的很慘,比如明朝的張居正。

這個制度看起來很是不合理,為什麼一個守孝要耽誤這麼多官員的正常工作呢?這豈不是降低了國家的工作效率?

實際上,人家的算盤,真是精到了骨子裡。

古人認為,不孝的人,必然不忠。忠臣,必定是孝子,其實想想也明白,一個人要是連自己的老爹都不孝的話,怎麼可能指望他忠於老闆(皇帝)呢?所以古代的官員,哪怕心裡不孝,也要做出一個孝順的樣子來,給同僚看,也給皇帝看。

所以歷代王朝,永遠都是宣傳忠孝節義,忠和孝是支撐著帝國運轉的兩大精神支柱,是必須維護的不二法條。

如果皇帝本人都不能給大臣們做表率,那又怎麼能指望大臣們遵從皇帝的號召呢?所以歷代王朝裏,皇帝對父母從來都是尊敬倍至,一般皇帝是沒有父親的(有父親的話他就是太子,怎麼會當皇帝?),對待母親,哪怕是先帝的后妃,不是自己的生母。也要日日請安,磕頭行禮更是家常便飯。如果是自己的生母,更是了不得。比如萬曆皇帝的母親李太后,有一次看萬曆不爽,萬曆皇帝一把年紀的人了,以皇帝之尊,跪在太后門前好幾個小時才讓老太太消了氣。

如果皇帝登基了,還有生父的話,一般都尊為太上皇,更是尊崇的不得了。哪怕像溥儀這種,自己是皇帝,生父無法加封太上皇的,其父親載灃作為攝政王,也是不用給自己的兒子下跪的。


你好!我是冬眠蛇,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多多關注!

在中國,孝是一種文化,或者說文化就是孝。這個孝不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也不是諸子百家思想的一部分,而是反過來,這些個思想都是孝的一部分,甚至從印度傳來的佛教,也得尊孝道,講孝道,否則他在中國都無法生存。

文明產生文化,置於此文明下的人都得遵從此文明下產生的文化,包括最高統治者,也不會例外,皇帝見太后不行禮?除非他不是中國人,是不是?太后給皇帝行禮?這違反了孝道,也就悖逆了天理,為文化所不容,也必將被國人所不容。

實際上來說,這些禮儀並沒有法律的強制性,沒有法律規定皇帝一定要拜太后,也沒規定太后不能給皇帝行禮,但人們還是要按照一套規矩來執行,並且給這套規矩找出理由,這個理由怎麼來?那就是文化。一般認為我們的文化就是管仲的思想,孔孟的哲學,實際上,他們只是我們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們只是把文化寫出來,編成規矩,而我們文化基本的宗旨就是孝。也許我們是耕種文明的過,土地自然把幾代人聯繫在了一起,尊老愛幼才成為社會必然的發展結果。

皇帝是法理上的最高統治者,但法理必須符合文化的要求才能在此文明下變得真正有意義,古時就有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一說,這是制定殺人判死刑的一種文化要求,而不是必然要求。現在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無死刑,不是嗎?法理運行要依託文化,也就不難理解皇帝為什麼要給太后行禮,而不是反過來了。


中國歷史,就是一部五千年的權力爭鬥史,除去朝堂之爭不表,皇室內部基本分三大派系:太后、皇后、外戚勢力;皇帝與輔政大臣派系;宦官派系等交替掌握權力。皇帝作為帝國最高統治者,如果年富力強睿智果敢,沒有任何人敢挑戰他的權力。大多數權力轉移發生在先皇駕崩,主少國疑之時。

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是皇帝,沒錯。但是中國人非常有智慧,制定了強大的約束皇帝權力機制,叫先皇遺訓。開國皇帝立下類似憲法的制度:如劉邦的異性者不得封王,朱元璋的宦官不得干政,這是至上的法律,任何人不得違背,哪怕有人以此為依據造反,皇帝都無法懲處。

漢代是外戚干政最嚴重的朝代,外戚掌朝政與軍權,大名鼎鼎的衛青就是外戚,霍光也是外戚,造成三國亂世的何進也是外戚。所以漢武帝有了立子殺母的做法,到鮮卑形成了子貴母死的正式制度。為何如此極端?因為那時候中國特殊的政治結構即丞相負責制,君權與相權之爭,如果皇室內鬥,君權(皇帝外戚宦官)受制於權臣,先皇是在為子孫拔去威脅,而太后外戚是最大的絆腳石。

漢唐時期,男女地位相等,在大臣心中先皇與太后是同等地位的,懿旨等同聖旨,即使太后出身卑賤,也絲毫沒有影響,如鍾會造反理由,是奉郭太后遺詔而討司馬氏。所以在皇帝看來,先皇駕崩,太后還在,仍是要遵循天道。

何謂天道,天子奉天命治理國家,遵循忠孝二字。中華自古以孝治天下,在科舉制推行之前,朝廷執行察舉制。選拔孝敬父母、品行端正的人來擔任官員。皇帝萬民表率,怎能不孝敬父母(太后)?劉邦稱帝每次他老爹見到皇帝就磕頭,磕完劉邦以子禮給老爹磕頭。這世界上哪有老爹給兒子磕頭的,劉邦就給老爹封了個比皇帝還大的官,太上皇,這樣父母就不用給兒子行禮了。而一般皇帝都是繼承皇位的,按照禮法定期要去太后居住地看望。無論太后是否與皇帝有血緣關係,皇帝都需要盡孝。

這以後大家位置就清楚了,皇帝國家最高統治者,朝堂之上皇帝為尊。回家後老爹老媽為尊,現在電視劇搞不清楚相互稱謂,有太后叫皇帝為皇上,朝堂上直呼皇帝。歷史是任何人在朝堂上不可直呼皇上、聖上,皆稱陛下(陛為朝廷上朝臺階名稱),呼陛下喚醒皇帝注意的意思。但皇帝不在眼前,大臣可稱皇帝為皇上或天子。而太后見皇帝,可直呼皇帝或名號,絕不會稱皇上,古人稱上者,輩分地位一定要高於自己。[更多內容,請朋友們關注變蛙網路公眾號]


隨著生產關係的變遷,人類社會由母系社會進入到了父系社會,男人們登上了歷史舞臺,迫切需要一套彰顯有別於母系社會的法則出現,於是規矩營運而生。無規矩不成方圓,無制度則無國家。人類自從有了分別心之後,意識到凡事都得按規矩來辦,否則無以成事,也就進入了法治社會,小到鄉村大到國家,皆有相關典籍制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從整個國家來講,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行使著一切大權,需要時時刻刻保持權威,言出法隨,金科玉律,不然無以威加海內,如何取信臣民,就國事而言,皇帝只需要安排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崗位上即可,但對於家事來說,顯然以往的一切規則不太適用。從法理上來講,天下一切百姓,上至皇族下至奴隸,皆是皇帝的臣民,都需向皇帝行禮,以示尊貴;從家庭來說,老皇帝駕崩後,兒子繼位,先前母親是皇后(這裡只討論嫡子情況),兒子向母親行禮,現在是太后,兒子登基了,身份換了,難道就換成母親向兒子行禮嗎?

古人崇尚以孝治國,豈不聞舜以孝而受堯青睞,遂得堯禪位。百善孝為先,對父母孝是最大的忠,這是一個國家的立身之本,無孝不能治國,否則與蠻夷何異。有漢一朝,舉孝廉作為對人才為官制度的一種重要補充,可見孝已成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是人才的基本判斷。對於皇帝而言,孝更要重視,他需要為天下臣民作一個表率,即使如朕貴為天子也需對母親恭敬孝順,何況爾等?因而不論什麼場合下,皇帝見了太后也得行禮,而且還要自稱兒臣。

我是三藏,帶你走進塵封的歷史殿堂,穿越歷史的時空,探尋失落的往事。


在中國古代,代表上天君臨天下的天子就其在權力的金字塔中的地位而言,肯定是最高的。這是毫無疑問的。哪怕是在個別 時期存在著君權旁落的局面,比如說太后臨朝的時候,皇帝不過是傀儡而已。但是即便是在這樣的時期裏,皇帝的地位依然是別人無法取代的。比如到天壇祭天,只能是皇帝去。皇帝有病或者其他的原因去不了的時候,會派皇族裡的重臣前往。但絕對不會出現太后或者什麼其他的人前往祭天的情形。皇帝是唯一可以與上天進行溝通和交流的人。皇帝的許多東西都和別人不一樣,也都是別人無法使用的。比如說皇帝的禮服上有十二種圖案被稱為「十二章」,這是皇帝所特有的。慈禧太后臨朝的時候,曾經給自己做了一套印有十二章的服裝,但是他從來沒有敢再公眾場合下穿著。也就是自己私下裡過過癮得了。

剛才說了那麼多,都是在說皇帝地位的唯一性、至高無上性。但絕對不是說沒有比皇帝地位更高的人!皇帝也是人,要知道人是人他媽生的,皇帝號稱天子但也不是真的由上天所生,而是從他媽媽的肚子裏爬出來的。這一點也都是那些天子們所無法改變的。中國古代維繫社會的重要紐帶就是綱常倫理,而皇帝更是這套綱常倫理的維護者和倡導者,更是最大的受益者。這套綱常倫理,不僅講忠,也講孝。在這一點上,中國古代的皇帝們都宣稱自己是以孝治天下。皇帝本人更是要成為天下臣民的楷模。太后是皇帝的母親(至少名義上是,比如慈安太后和同治皇帝並沒有血緣關係,但是慈安太后是鹹豐皇帝的皇后,因而也成為同治皇帝的嫡母。同治即位後尊為母后皇太后),你什麼時候見到過有母親向兒子行禮的?

與此類似的還有太上皇。我可以給你講個故事,劉邦當皇帝之後把父親接到長安供養。劉邦經常去看望他父親。後來有一次劉邦父親的管家對他說,你雖然是父親,但你是人臣。皇帝雖然是兒子,但他是天子。不可因為你亂了章法。後來劉邦再來看望他父親,他父親老早就出來迎接,畢恭畢敬向劉邦行禮。嚇得劉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當劉邦知道了前因後果之後,立即尊父親為太上皇。這樣,劉邦向父親行禮,父親就可以泰然受之了。


專制王朝時期的中國是政教相維的,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會通過表彰孝道的方式來向天下臣民昭示保持忠誠的重要性,因而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自然也會自己身體力行,做出表率。雖然許多時候太后並不是皇帝的生母,但這並不影響,中國古代十分重視名分,只要有母子的名分,皇帝、皇太后之間就必然是母子的關係,皇帝自然也要盡孝道,向太后致禮問候。

秦朝時期開始有皇帝,但是秦朝沒有太上皇和太后,加上秦朝時間極短,因而秦朝也就不存在類似問題。

漢高祖劉邦時期方開始有太上皇,到了惠帝時開始有皇帝與太后的關係問題,漢代對孝道一直非常推崇,也為後世的王朝樹立了典範。因此,不管後世王朝中皇帝與太后之間的實際關係如何,在名分上都能維持皇帝對太后的尊重。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失序,皇室也成為了重災區,暴君一個接一個,甚至發生了劉駿蒸其母這樣極其荒唐的事,也是皇帝與太后之間關係最糟糕的時期。

中國歷史上皇帝與太后之間的關係既有和諧的典範,也有相互拆臺的負面典型。當皇帝因為年少、能力有限等原因登基時,皇太后通常就會通過垂簾聽政的方式來幹預朝政,繼而由於政治雙核心的存在就會導致帝黨和後黨的產生,東漢末年有之,南宋末年有之,清朝末年亦有之,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光緒帝和慈禧太后之間的帝、後之爭。光緒帝稱呼慈禧太后為親爸爸,實際上就是為了消除慈禧太后對自己的疑慮。

中國歷史上皇帝與太后之間關係一直比較微妙,甚至是政局的晴雨表之一,皇帝雖然貴為九五之尊,但是如果處理不好與太后的關係,也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古代有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可以說,三綱五常是封建王朝最基本的倫理道德。皇帝名義上,是天下之主,所以大臣都要效忠皇上,給皇上行禮。

而太后名義上是皇上的母親,無論是不是生母,總是名義上的母親,所以在後宮,皇上要給太后行禮的,而太后不需要給皇上行禮,因為後宮是皇上的家,哪有兒子在家裡,父母給兒子行禮的。

但是有趣的是,皇上拜見太后的時候,自稱的還是兒臣,因為天地君親師,君為臣綱優先於父為子綱。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妃子嫁給皇上之後,妃子的父母見妃子是要行禮稱臣的,因為皇上是天下之主,成了皇上的女人,就是皇家了,公共場合父母要像妃子行禮的。當然了,私下裡,妃子又要向父母行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