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背後見真實讓《最動聽的事》成為沉入生活的一塊“方糖” 娛樂 第1張

文|夏波羅

煙籠散亂,暖陽灼眼。

熹爛的春日斑點,淌在碎石子砌成的黛色小徑上,被轟隆隆駛過的列車壓碎。悠揚的咯吱聲泛着甜意,直勾勾地戳進這幢塗滿灰色的三層小樓裏。

這是“方糖影業”的辦公場所,早些時候,青春治癒系網劇《最動聽的事》在此處誕生。

夢幻背後見真實讓《最動聽的事》成為沉入生活的一塊“方糖” 娛樂 第2張

甜、夢幻、現實感、女性意識,《最動聽的事》的出發點其實很簡單——致觀眾以美好——這也和方糖影業的創辦初志相吻合。

“我們想做的,正如方糖一般,給大家在生活之中一些能帶來美好的調味品。我覺得,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狀況,可能不會都善待你;但是不管在什麼狀況下,我們還是需要一些美好的東西來做調劑”。

事實上,如方糖一般美好,也正是網民們對《最動聽的事》的第一觀感。

翻遍網民的彈幕與評論,“甜”這個字眼在反饋中多次出現。這一現象,既和原著自身“含糖”的先天因素有關,也與方糖影業創作中的獨闢蹊徑不可割捨。

夢幻背後見真實讓《最動聽的事》成為沉入生活的一塊“方糖” 娛樂 第3張

《最動聽的事》出品人、總製片人周顥晗

近日,在方糖影業的會客廳裏,影視Mirror見到了《最動聽的事》的出品人、總製片人周顥晗、導演徐赫屾。“夢幻感”與“現實感”並重

“太美好了”,徐赫屾表示,看完小說的最初想法,便是“浪漫”。在劇本尚未構建完成之時,他就開始着手準備工作。從常規的大綱演變,到前期的演員遴選,一次次頭腦風暴的激蕩,一趟趟推倒又重建的構思,他經歷着最艱難的抉擇。

夢幻背後見真實讓《最動聽的事》成為沉入生活的一塊“方糖” 娛樂 第4張

《最動聽的事》導演徐赫屾

為了還原原著中的浪漫元素,徐赫屾以“夢幻感”作為影像風格的落腳點。熒屏之中,隨意一條鏡頭都追求着視覺審美的極致,夜晚漫步時透着曖昧光的小路,貝耳朵家極具韓式風格的院落,露天溫泉裏閃着泡泡的波紋,所有的效果都只為讓觀眾能在潛移默化之中,感受到那種不能直接觸及的、而又美好甜蜜的浪漫。

不過,在徐赫屾看來,一部出色的青春劇,在保證劇作有足夠“糖分”的同時,更要避免無端的懸浮、必須踏踏實實地沉下去。故此,在《最動聽的事》裏,我們不僅能看到葉抒微和貝耳朵之間甜而不膩的美好愛情,還能看到以貝耳朵為代表的人物身上堅持奮斗的獨立精神。

夢幻背後見真實讓《最動聽的事》成為沉入生活的一塊“方糖” 娛樂 第5張

換而言之,在《最動聽的事》裏,“夢幻感”和“現實感”同樣重要。

為乜會有這種設定?據周顥晗介紹,這基於方糖影業對市場環境方方面面的考察——隨着觀眾生長環境和成長背景的變化,女性角色和女性力量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女性意識也開始愈加自覺——相比起那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提升自我是現實中越來越多女孩做的選擇優先項。

可以說,在貝耳朵身上,無數的觀眾能找到共鳴。在她那看似“人畜無害”的外表之下,隱藏着的,是一顆不斷追夢、堅毅求索的心。這亦是當今很多女性的選擇,擁有完美的愛情縱然值得歡喜,但愛情之外還有很多很多。

夢幻背後見真實讓《最動聽的事》成為沉入生活的一塊“方糖” 娛樂 第6張

現實更加激進。“自我、伴侶、孩子、父母,如果要做出選擇的話,相比傳統理念,現代的女性或許更加理性”,周顥晗告訴影視Mirror,之故此《最動聽的事》中讓貝耳朵毅然決然地前往日本留學,其實只是以現實的陽光關照藝術作品的驚鴻一瞥而已。

“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有點大了,但我覺得人是先要關照好自己,自己發展好了,你纔有能力、有精力、有機會去關照別人。” 她笑着說。和“身高差情侶”的結緣之旅

百年的雲杉木斜斜的躺在院落裏,微暗的門房裡散出器械敲擊的聲響。遠處,光禿禿的桃樹颯立在寒風中,從樹與樹的枝杈之間爬出婉轉的提琴聲。這裏是平谷,“內地桃鄉”,更是“世界提琴之鄉”。

當徐赫屾帶着初版大綱,跟編劇團隊一起到平谷體驗生活時,北京的冬天尚未過去。為了讓劇集的內容更加真實,他們驅車到此,來見證一把小提琴的誕生過程。

夢幻背後見真實讓《最動聽的事》成為沉入生活的一塊“方糖” 娛樂 第7張

隨後,王以綸也來到這裏。在《最動聽的事》裏,他扮演一位海外留學歸來的制琴師葉抒微,與趙露思扮演的聲優貝耳朵一起,碰撞出一處處以音樂為鏈接的愛情火花。

和原著相比,劇版《最動聽的事》將男女主角的職業進行了變動。高冷的理工男改行從事藝術,開朗的攝影師轉身癡迷聲優。

提及這種改動,周顥晗認為原因有三:其一,原著的名稱即與音樂有關,這種改動能給觀眾更好的沉浸感;

其二,研究員與攝影師的職業質感,表現在熒屏上感染力稍有欠缺;

其三,原著出版已久,當時流行的元素與時興的現實品味不同,而制琴師和聲優都是如今很受歡迎的職業,這種調整能使得觀眾有更好的代入感。

夢幻背後見真實讓《最動聽的事》成為沉入生活的一塊“方糖” 娛樂 第8張

然而,雖然角色的職業改變,但人物的本質並沒有更迭。在徐赫屾看來,葉抒微與貝耳朵之間有着很大的性格差異,而正是這份差異化,引起許多不可預料的驚喜——從初次相逢時的沖突,到貝耳朵聽出兩段音頻的緣分初定,再到葉抒微誤以為貝耳朵相睇而將手辦扔回後備箱——這種源於原著理工男的耿直,搭配貝耳朵可愛到爆炸的氣質,讓熒屏之外的觀眾唔抵得露出“星星眼”。

《最動聽的事》之故此能取得如今的成績,除了角色的討喜,扮演身高差情侶(葉抒微和貝耳朵)的兩位演員,契合的外型和精湛的演繹不得不提。

夢幻背後見真實讓《最動聽的事》成為沉入生活的一塊“方糖” 娛樂 第9張

趙露思飾演貝耳朵

“當初選定趙露思的時候,看了她自己拍一些抖音之類的小視訊,包括後來試鏡的片段”,談及趙露思的時候,周顥晗眼角藏不住笑,“實在是太可愛了,她不是在演貝耳朵,而是這個角色在她的身上『活』了。對於年輕演員來說,這是非常難得的。”

與此同時,自平谷歸來的王以綸便潛心鑽入葉抒微的世界中。同樣有着海歸背景,同樣從事音樂行業,使得王以綸和葉抒微的氣質先天吻合。

夢幻背後見真實讓《最動聽的事》成為沉入生活的一塊“方糖” 娛樂 第10張

王以綸飾演葉抒微

不過,縱然有着先天優勢,最讓徐赫屾感動的,還是王以綸的認真態度。“我記得有次收工半夜三點多,然後凌晨四點半的時候他給我發信息,問聽日這段是不是這個意思,這種態度真的讓我很感動。”

這樣的努力,總算“撥得雲開見月明”。趙露思、王以綸飾演的身高差情侶,不僅獲得了原著粉羣體的認可,而且還圈了一波路人新粉的關注。

當然,戴卓凝、袁昊、張炯敏、王雅婷等實力派演員的加入,也為這部劇提供了更加斑斕的色調。一塊沉入生活的“方糖”

“兩個人膩在一起,就是甜嘛?”面對影視Mirror的疑問,徐赫屾露出難得的笑容。在他看來,情侶相處的過程,不會總是一帆風順,往往會產生一些坎坷、焦慮、迷茫以及小矛盾;但正是因為有這些東西進行對比和襯託,那些相處中美好的瞬間,才能在一起交織出甜的感覺。

這亦是《最動聽的事》創作的初衷,拋棄沒有情節、膩在一起的甜,而選擇更真實、更生活化的適宜甜度——在戲劇中融入現實。

夢幻背後見真實讓《最動聽的事》成為沉入生活的一塊“方糖” 娛樂 第11張

“我們不想去做過於懸浮的東西,只想講一個年輕女生真實的青春故事。她在前進的過程中,遇到屬於自己的愛情,但並不能義無反顧的去追尋。她有着自己的考量,深思熟慮之後才能做出抉擇。”

在周顥晗看來,像童話裏的王子因為女孩的普通,放棄公主選擇與她在一起的故事,現實社會裏是不可能發生的。故此,葉抒微和貝耳朵在一起,除了貝耳朵的善良可愛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貝耳朵對於夢想的追求和堅持,為葉抒微打開了生活中更為活色生香的一扇窗。

夢幻背後見真實讓《最動聽的事》成為沉入生活的一塊“方糖” 娛樂 第12張

這種沉入生活的創作方式,不僅是徐赫屾的導演“哲學”,亦是方糖影業始終貫徹的製作初心。有了《最動聽的事》這次的成功案例,周顥晗看到了“好故事”在受眾羣體中的潛力,“影視劇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娛樂消遣品,但這種娛樂消遣品不能隨心所欲。在避免說教的同時,我們還是希望能給觀眾傳輸一些美好的價值觀。”

美好,像“方糖”一樣。《最動聽的事》的餘韻仍在繞樑,方糖影業的後續創作已經及時跟進。除了延續女性情感的作品之外,校園青春題材、奇幻愛情題材都在他們創作計劃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方糖影業將為觀眾獻上更多能讓生活多些“甜意”的作品。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主編 | 鐵皮小鼓

編輯 | 崑崙

校對 | 黃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