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路豔霞

  由北京作家協會、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聯合主辦,著名評論家、學者解璽璋所著長篇傳記《張恨水傳》研討會日前在北京市文聯舉行。《張恨水傳》全方位再現了張恨水的一生,全書史料綿密紮實,考證有據,幾乎是“無一字無來歷”,既有文學意趣,也有文史底蘊。

  該書從家庭背景、少年求學,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張恨水北上開啓辦報生涯,憑藉《春明外史》轟動京城、成爲北方最有影響力的小說家,再到抗戰爆發引起其思想左轉、獨守南京的經歷,還有重慶《新民報》時期的激進鋒芒、毛澤東對張恨水的關心和期望……一直寫到1949年以後張恨水的生活和寫作,同時寫出他的情感歷程及其在新舊文化的夾縫中、新舊時代的更迭中權衡折衝的心路歷程。正如北京市文聯祕書長王升山所言,《張恨水傳》讓我們看到關於民國的文學歷史,關於各文學流派在民國的一些發展,看到了中國的報業從清末開始慢慢走向繁榮的過程。

  重寫文學史是當代文學一個很重要的思潮,解璽璋進行了自己的探索。文學評論家賀紹俊坦言,上世紀80年代後期,整個文學研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很多被埋沒的作家重新被定位和認識。“解璽璋在這本書中也用了另外一種方式來認識張恨水,來梳理張恨水的人生軌跡。《張恨水傳》既是接受文學史,又是重寫文學史。”文學評論家黃集偉認爲,解璽璋對張恨水有一種“拓荒式”的研究,並且用這本書完成了張恨水的價值序列的確認。

  評論家們認爲《張恨水傳》不僅對現代文學研究有貢獻,而且對今天的知識分子也是一個提醒。文學評論家陳福民表示,張恨水的參考資料並不多,所以解璽璋需要從並不豐富的材料中去構建,這個非常不容易。“張恨水的小說大量處理了民國現代生活裏面的經濟關係,但是因爲我們傳統的文學研究沒有能力處理這樣的元素,所以這些小說就看起來非常古舊,趣味不高。”陳福民坦言,解璽璋把這個問題更深層地提出來,所以這本書對於現代文學研究有很大的貢獻。文學評論家嶽雯談道:“我覺得人是不同的形象側面構成的整體。對於張恨水來說,他有才子的形象,有小說家的形象,而解璽璋着重突出的是他的報人形象。”她認爲,這本書有相當篇幅在寫張恨水如何艱難地盡力保持自己的獨立性,這對於今天的知識分子是一個非常好的提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