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屬於長短腿嗎


長短腿的判斷,要從站姿、坐姿、臥姿多個角度去判斷,最好再結合X光片,綜合評估得出結論,推薦你看看我寫的這篇文章,這樣好有一個系統的瞭解。


導語:長短腿是最常見的體態問題之一,按照這兩年我做體態矯正工作的經驗,我們將近二千名學員中超過百分之五十都有長短腿的問題,關於這個話題很早就預告過,今天終於能夠靜下來把我對於長短腿問題的認知跟大家聊一聊,其實文章中的大部分內容我都陸續在微博中分享過,這篇文章更多的是梳理和總結,以便大家更好的瞭解相關知識,解決自身問題。

一、結構性 VS 功能性長短腿?

?1、結構性長短腿

概念:指下肢骨骼的實際長度發生改變而出現長短腿,如上圖兩側股骨長度不一致,導致骨盆兩側不等高,出現長短腿

產生原因:遺傳、病理因素,或與兒童少年時期受過創傷有關(骨折、摔傷等)

檢測方法:通常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照X光,看看骨骼結構有沒有發生改變,或者也可以直接從體表骨性標誌判斷(這需要豐富的經驗)

矯正訓練:訓練可以改善骨盆偏移、調整動作模式,但無法從根本上矯正結構性長短腿的問題

??2、功能性長短腿

概念:功能性長短腿是由於關節對位不正導致的長短腿,如骶髂關節錯位、單側扁平足等,導致一側腿從視覺上看起來短一些,骨盆兩側高低不等,此類長短腿並非結構性問題,完全是可以通過訓練矯正過來的

產生原因:不良習慣;外傷導致肌肉攣縮失衡;身體出現疼痛導致重心偏移;動作模式紊亂;甚至雙眼視力相差過大;導致功能性長短腿的原因很多,每個人都可能有差異,通常還會引起一系列其它的代償,所以矯正過程中還需具體評估

檢測方法與矯正訓練:這是本文的主要內容,請耐心往下看

二、長短腿的危害

?1、導致骨盆傾斜,進而引發脊柱側彎、高低肩等代償性問題

?2、導致重心偏移,引起承重模式發生改變,造成骨盆和胸廓發生扭轉,踝關節位置也會發生改變,出現單側踝外翻、外八字腳等

?3、改變下肢發力模式,出現粗細腿、大小臀

?4、由於以上的體態問題,引發慢性疼痛,尤其高發於踝關節、髖關節和腰骶區域

三、功能性長短腿的分型、檢測與矯正

?1、雙側髖外展肌失衡導致的長短腿

?判斷方法:雙腳併攏時骨盆兩側髂棘不等高,而雙腳分開後高度接近一致

矯正訓練:????

(1)按摩球?鬆解髂棘較低一側髖外展肌

?(2)強化訓練較高一側髖外展肌

視頻鏈接:髖外展肌訓練

??2、雙側髖內收肌失衡導致的長短腿

判斷方法:雙腳併攏時骨盆兩側髂棘等高,而雙腳分開後不等高,表現出長短腿

矯正訓練

(1)泡沫軸鬆解較高一側髖內收肌

?(2)強化訓練髂棘較低一側髖內收肌

?3、單側踝外翻、足弓塌陷導致的長短腿

?判斷方法:站立位觀察兩側足弓高度是否存在差異,踝關節位置是否正常

矯正訓練

參考文章:【扁平足自我矯正合集】,注意只進行單側訓練(較低一側)

4、單側膝外翻導致的長短腿

?判斷方法:這種情況下腿短一側出現踝外翻、足弓塌陷的概率也很大,與第三種類型相關性很高,檢測時要在站立位觀察雙側髕骨和脛骨粗隆高度,以及下肢力線排列;

?矯正訓練

(1)如果觀察到足弓塌陷的問題,首先矯正較低一側扁平足?

(2)泡沫軸鬆解較低一側髂脛束

??(3)強化較低一側髖外展肌,推薦下圖動作,在遠固定下進行單側訓練

?5、腰方肌縮短導致的長短腿

?判斷方法:通常站立位與俯臥位長短腿的方向正好相反(如圖所示,站立位右長左短,俯臥位左長右短),且並腿分腿骨盆兩側高低差異不大

矯正訓練

(1)按摩球鬆解骨盆較高一側腰方肌

?(2)拉伸骨盆較高一側腰方肌

?6、骶髂關節旋轉錯位導致的長短腿

?判斷方法:如圖所示,如果仰臥位左長右短,而直腿坐姿變成右長左短,則通常是由於骶髂關節旋轉錯位導致的長短腿

矯正訓練

自我矯正教程|骶髂關節旋轉錯位導致長短腿伴隨胸廓旋轉自我矯正

?小結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長短腿,首先不要害怕,只要沒有遺傳性問題、小時候也沒受過大傷,通常都不是結構性長短腿,我們的學員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功能性長短腿,通過訓練完全可以矯正過來,按照以上方法自我檢測一下,看看你屬於哪種類型,然後堅持訓練一段時間,把你的效果反饋給我吧!

作者


看人,看身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