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行業工會促請政府盡快為失業、開工不足僱員提供財政支援。

【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疫情肆虐下,多個行業步入前所未有的寒冬,減薪、放無薪假甚至裁員的消息不斷。政府早前宣佈成立三百億元防疫抗疫基金,但跨行業工會認為措施只是「撐企業」,無法紓解打工仔的燃眉之急,促請政府盡快為失業、開工不足、被逼放無薪假僱員提供財政支援。

三百億元的防疫抗疫基金,涵蓋二十四個不同行業的支援措施。香港旅遊業革新總工會、香港旅遊業(外遊)領隊及導遊工會、香港空勤人員總工會主席、航空同業陣線公關、香港酒店工會等九個工會,昨召開記者會表達苦況。他們指出,在「撐企業 保就業」方面,政府推出百分之百擔保的特惠低息貸款,又推出寬減百分之百的利得稅,寬免非住宅物業差餉、商業登記費,而公司註冊處亦全面寬免公司的週年申報表登記費;補貼合資格的非住宅電力用戶額外電費開支及減免非應繳水費及排污費等措施,只著眼於「撐企業」。

跨工會又指企業得到資助的同時,往往只顧營運成本,甚至以節省開支為由選擇裁員,亦不會同僱員共渡時艱。跨工會又表示,旅遊業在疫情下亦大受打擊,本港的主題公園亦全面關閉,飲食業亦步入寒冬,受影響的員工多不勝數,但工會批評政府的防疫抗疫基金只支援企業及僱主,並無提供實質的協助予手停口停的領隊、導遊及飲食業從業員等。

他們認為政府不能夠一拖再拖,應該及早安排撥款資助,建議為今年二月起失業超過一個月的僱員,提供等同失業前月薪八成的現金津貼,上限為每月就業中位數的一萬九千元,每人最多可領取三個月津貼,並向因開工不足、被逼放無薪假以及因強制檢疫而不獲支薪的僱員提供現金津貼。

另外,環保署昨亦表示,早前預留一億元「一次性回收業抗疫資助計畫」,已收到逾二百宗申請,首批十八宗已獲批覈,並發放共一百零八萬元資助;而二億元的「一次性租金資助計畫」則已批覈八十四宗申請,並已發放第一期資助款項逾四百五十萬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