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到存在,幾年前我在一個場合上見過這個家族成員,好像那個時候他們家族在上海有一個辦公室,就在恆隆廣場那一帶,具體樓層忘記了,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

他們家族的成員對於《貨幣戰爭》的描述也有點苦惱,承認吧,確實不合適,因為人家確實沒有五十萬億美元啊!不承認吧,基本上大家都認為《貨幣戰爭》裡面的羅家很NB,都願意跟你們一起做生意,相當於做了一次很大的廣告。

這個就好比千萬富翁,因為一個著名作家寫了一本自傳,說他家族NB,家裡面有上百億資產,這個千萬富翁明明知道這個是造謠,但是確實有利於自己的生意,所以也不便否認,但是承認了,人家真正生意做下來,沒有這麼牛逼怎麼辦?

羅家屬於老牌的英式貴族金融家族,簡單來說,這家族實際上到沒有這麼看重知名度,因為他們做的都是小圈子的業務,但是在我看來,他們的業務模式很明顯不能適應21世紀的金融模式節奏,21世紀的金融業是以美國華爾街為首的新興投資銀行的攻擊性商業模式,實際上美國的投資銀行也比較老了,中國的金融業估計就更不能適應了,所以羅家在中國的地位實際上比較尷尬。

羅家在亞洲的業務部分應該是被荷蘭銀行外包了,上海那個代表處應該也有中國人蔘股,這個也是早期的外資投資銀行進入中國的模式,不過沒什麼發展到是真的。

羅家在中國做的最大的生意好像就是吉利汽車併購沃爾沃,這個案子的財務顧問就是羅家,這個模式很簡單,就是噹噹中間人,說複雜就複雜,涉及到國際併購,企業估值,國家法,國際金融,財會結算,當然這些業務其他國際投行也能做。

投資銀行這塊,主要還是靠企業品牌信譽,高盛和大摩,你覺得誰更強?這個沒有必要進行對比。

總之這個家族還是很強的,歐洲老牌家族的財富肯定是無法衡量,但是絕沒有達到五十萬億的級別,大概就在50億美元左右,畢竟羅家這家投資銀行現在在全球投行排名估計排在50到100位左右了,都快跟華興有一拼了。


謝邀!

先亮觀點: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歷史上確實存在,但卻並不像《貨幣戰爭》中描述的那樣富可敵國!下面開始我的回答。

說到羅斯柴爾德家族,就必須說一說猶太人,猶太人對於世界的影響力太大了,比如愛因斯坦,這就是最佳的例子,說他主導了二戰的最終結果也毫不為過。羅斯柴爾德家族就是一個強大的猶太人團體,一些作家對於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一些不明智的描述,勾起了世界上其他國家對於猶太人的歧視,導致猶太人在近代被各國屠殺。

該家族對於世界影響最大的時候應該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候,但是後面有所下降,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資產大約是50億美金左右,而據統計當時歐洲最高國家的一年的國民收入也最多就是這的一兩倍,也就是說,在當時的時候,羅斯柴爾德家族擁有富可敵國的實力,在整個歐洲傲視羣雄,僅從資金實力上面來看,就是當時歐洲的一大帝國。

而在中國,絕大多數中國人知道這個家族,絕大多數原因都是由於《貨幣戰爭》中所描述事情,該書寫到該家族每年的資產增值率大約是百分之六左右,所以從工業革命時期開始算起,到現在的話的確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是這種計算方法是有嚴重的紕漏的,這就像如果你的祖先以前留給你幾塊錢,現在能變成幾百萬元嗎?

毫無疑問這種計算方法是錯的離譜的,因為《貨幣戰爭》這本書本來就不是一個資深的經濟學家或者歷史學家寫出來的,很多的東西是沒有辦法考證的,不過現在來說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經濟實力是能抵得上一個規模比較大的跨國公司的,但是如果說是富可敵國的經濟實力,無疑是子虛烏有的。


央視對話有一期是專訪羅斯柴爾德的,主要做投行業務,改革開放初期,這個家族在中國投資了很多項目,不過沒有宋鴻兵的貨幣戰爭小說裏那麼誇張,有的人覺得他們很低調,神祕莫測,意淫罷了,不必當真


羅斯柴爾德家族,低調而神祕的家族,確確實實存在。1982年開始訪問中國並低調佈局,也就是說中國剛剛開始改革開放就來到了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只是他們實在太低調了,國人一直都不清楚他們的存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