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對校園欺凌的分類、預防、治理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

起侮辱性綽號,屬欺凌!

上傳被欺凌者受欺凌圖像,屬情節惡劣的嚴重欺凌!

校園霸凌有很多種形式,並不只是暴力纔算霸凌,朋友間言語上的打擊、關係上的孤立也都是隱形霸凌的一種。父母需要有敏銳的眼,覺察到孩子的細微變化;更要有敏銳的心,感受到孩子的不對勁。很多時候,孩子的眼神、表情、肢體動作和行爲等,可能已經在明示或暗示着他需要我們的幫助。

小心!霸凌很可能就在孩子身邊

Alex今年換了一所新學校,離家更近,學校的美譽度也非常高。前兩年連續在這所學校上夏令營,之前的同班同學Simon也轉學了,而且在新校跟他同一班,Simon的雙胞胎弟弟在另一班。在陌生的新校裏,午休和放學時可以與這哥倆形影不離地一起玩,讓他非常開心。

家裏沒有兄弟姐妹,作爲獨子,Alex常常倍感孤獨。在新校裏,因爲有Simon和他弟弟的友誼,所以他覺得非常溫暖,兩人在班上變得形影不離。

上一個月他突然在Youtube上找關於“霸凌Bullying”的視頻觀看,還跟我說非常不開心,因爲Simon和他的弟弟不跟他玩了。在課間踢球、玩耍或在課堂上,Simon不是聯合其他孩子孤立他,就是製造一些麻煩讓老師批評他。 Alex覺得非常煩惱,雖然在之前的學校他和Simon不是好朋友,但前一段時間關係那麼親密,他不太理解爲什麼Simon會突然這樣對他。

他不讓我告訴老師和爸爸,也不想告訴Simon的父母,擔心這樣一來他倆在班上就真的變成敵人了。“我已經交了十幾個新的好朋友,課間的時候可以跟他們玩,但放學後他們都回家了,在學校裏我想多玩一會兒,其他同學都坐校車回家了,如果不跟他倆玩,就沒有同齡的孩子玩了。他們有兩個,而我只是一個人。而且我們之前不是好朋友嗎,我不想跟老師和他的媽媽告狀,雖然我覺得他這樣不好,但我不想讓他變得更討厭我。”

我問他想我怎麼幫助他,他讓我靜靜地陪他一起看了油管上幾部關於Bullying的影片。他想自己學習如何處理,而不是我們出面幫他,讓他在同學面前更陷入Trouble。

雖然擔心,但我還是忍住沒有寫信給老師。Alex新的班主任有很多年教學經驗,曾經也當過青少年牧師,所以會關注孩子們之間行爲的變化,她曾邀請我和孩子爸去學校談過Alex和Simon過度親密無間的友誼,好像水都潑不進去,以致於Alex沒有其他的好友,所以她很擔心。新學校也安排了顧問幫助新生融入學校和班級,每月會定期跟新加入的學生溝通。對於學校這邊我是很放心的。

因爲是獨生子女,Alex非常渴望在校園裏的友誼,畢竟每天對着三個大人,在家沒有同齡的玩伴。好在他還擅長交朋友,很快把不愉快的事忘腦後了。昨天問了他跟Simon的關係,他已經沒有那麼在意了。他告訴我:“我不在意,他就傷害不了我。我找到了更好的朋友,他對我沒那麼重要了,所以不會因爲他而難過了。 ”

關係霸凌:隱蔽但殺傷力更大

關係霸凌是校園最常見,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種霸凌方式。有時候,霸凌與被霸凌者都不知道這也是一種欺負,一種不好的行爲。

關係霸凌往往牽涉到言語的霸凌,常會牽涉散播不實的謠言,或是排擠、離間小團體的成員。總會有一羣人用言語來警告、慫恿、鼓動只要誰和你一起玩,誰同樣就會倒黴。伴隨而來的人際疏離感,經常讓受害者覺得無助、沮喪。

年齡小的、不擅長社交的、內向害羞的、學習特別優秀或者特別差的、個子矮的、長得特別美或者不好看,長得太胖甚至頭太大的學生,很容易變成被羣體欺負的對象。

時侯霸凌就發生在最好的朋友之間。當友誼的小船翻了的時候,暴風雨來得更猛烈,對孩子傷害更大。

前兩天,跟我一個好朋友談起“塑料友誼”。她跟我分享了一個發生在她身上真實的故事。

她曾有一個形影不離的好友,兩人從幼兒園開始就是發小,親密得就像一個人,恨不得每天穿同款的衣服,一根冰棍兩人輪流吃。小學和初中的時候兩人居然也是同班。

初二的時候,兩人都暗戀上了班上同一個男生。那個好友突然非常討厭她,把她寫的暗戀日記在班上被同學傳閱,讓她被老師和家長約談;製造謠言讓她被同學取笑,被喜歡的男生像瘟神一樣躲避;孤立她,讓她變得特別自卑,學期成績下降。幸虧她的爸媽還算開明,讓她轉學走出了這段不愉快的經歷。

很多家長和老師會認爲女生之間多關係霸凌,男生之間常發生暴力霸凌,其實不然。相比女生,男孩子可能更不願意告訴老師和家長,寧願獨自承受,所以霸凌事件才變得更加隱蔽不易被覺察。尤其是高年級的男生,內向的、自卑的男生,自尊心會讓他們不知道該向誰說,不知道如何說,不知道說什麼。可能會一個人,在內心裏獨自承受猶如心被刀割的痛苦與無盡的壓力。

哪些跡象表明孩子正在遭受霸凌?

美國2011年《學校犯罪與安全》報告發現,只有36%的學生在遭受霸凌後願意告訴家長。如果孩子,特別是青春期孩子不願意與你打開心扉,我們如何能知道孩子正在被霸凌呢?

如果你看到以下的幾個跡象,腦中要響起警報。

社交圈突變

孩子突然不發抖音,不刷朋友圈,跟特好的朋友不通電話不來往,同學之間的交往活動變少。

態度、行爲和成績的轉變

對喜歡參加的社團或者校內活動失去興趣,學習成績退步,逃課,不願意坐校車,卻讓家長開車送上學。

聲稱頭痛、胃痛、肚子痛,不能上學

聲稱身體不舒服,而賴在家裏不上學。孩子可能是真的不舒服但也可能是逃避被霸凌的手段,因害怕受到傷害而逃學。

重要物品丟失或損壞

有一種不常見的霸凌形式叫蓄意損壞。儘管孩子們會丟三落四,但如果發現孩子重要的物品,包括玩具、手機、電腦、iPad甚至錢丟失或損壞,但孩子躲躲閃閃不願意討論這件事情時,可能是被霸凌的潛在跡象。

厭食、失眠和焦慮

一個再正常不過的孩子突然厭食或飲食失調,短期內體重驟升或驟降,焦慮、失眠或是做噩夢,可能是遭受了嚴重的霸凌。他們的神經系統在高速運作,處於“戰鬥或逃跑”的情緒中,壓力非常大。這會影響到他們身體的基本運作,包括睡眠和飲食。

不願與父母交流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介入他們生活的時間越來越少,對於他們在學校發生了什麼,我們可能一無所知。當霸凌行爲給孩子帶來痛苦和傷害,特別是社交網絡上有令他們尷尬的照片或謠言,致使他們不願告訴父母,青春期孩子可能突然在手機上拉黑我們或者突然迴避我們。

對啥事都提不起興趣

喜歡的愛豆不粉了,極喜歡的活動突然冷了,幹啥都提不起興趣,在家把門一關窩在小屋裏不出。這可能是他們被霸凌的一大跡象。

家長怎樣引導,孩子纔會願意溝通?

當我們發現異常跡象,詢問孩子學校發生的事情的時候,千萬要認真聆聽孩子怎麼說。

在孩子說的過程中,請不要再給太多的批評、指責與糾正。

如:“是不是因爲你做錯了什麼,所以......”

“如果你......,同學們就會......”

“你怎麼這麼笨,爲什麼不告訴老師......”

“你平時就跟你爸一樣,不擅長跟人打交道,所以......”

這些話真的、真的不要說。 說這些話,對孩子沒有實質的幫助,只會帶來更大的傷害。

青春期的孩子本來就覺得這是一件羞恥、讓人挫敗的事情,如果家長跟自己不在同一陣線,而是在心口上撒鹽,孩子就會停止溝通,再也不告訴我們真實的感受,尋求我們的幫助。

最好的方式是問孩子:“你要我的幫助嗎?你希望我如何幫你?”

比如,我兒子Alex讓我陪他看了油管上的幾部關於霸凌的影片。然後,把頭靠在我的胸口上,哭了一陣。

青春期男孩的眼淚,有時候是躲在門後偷偷流的。當孩子願意對我們說,多少也反映了是對我們的信任,以及期待能得到我們的支持與陪伴。

如何應對校園霸凌?

在美國有三分之二的孩子遇到過校園霸凌,華人孩子常常被黑人孩子欺負。

在中國,校園霸凌已然成爲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2016年1月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因爲校園霸凌共起訴 2337人,批捕1114人(這只是報了案的,實際情況要嚴重得多)。

2017年年2月28日,北京市西城區某職業學院女生朱某夥同另外四名女生在女生宿舍樓內,無故毆打、辱罵兩名女同學。期間,五名女學生還脫光了一名被欺凌女同學的衣服予以羞辱,並用手機拍攝視頻,在自己的微信羣內傳播。11月,北京市西城區法院對五名犯罪時未滿十八歲的被告人被判有期徒刑。

兒童心理學家伊麗莎白·勞格遜女士認爲面對霸凌,要先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抗議、不理他、找人幫忙纔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因爲施暴者在欺負別人的時候,常常喜歡從受害者那邊得到一些回饋,如果對方求饒,他會更加得意。可是當你對他置若罔聞的時候,他會覺得很失望,因爲沒找到原本期許的快感,所以將來很可能就不會以你作爲霸凌目標了。”

美國Barbara Sinatra保護霸凌兒童中心製作的一部觀看量超過66萬的Youtube視頻,建議孩子們用這三種方法應對:

直視對方的眼睛,大聲告訴他 STOP !

如果對方不予理睬,就不要理他,徑自走開。

如果對方還是霸凌你,就想辦法尋求幫助,找朋友或者老師幫忙。

而美國著名的兒童發展專家喬伊·貝里(Joy Berry)認爲這要從根源解決問題,首先要了解孩子爲什麼會被霸凌。缺乏自信、很害羞、沒有朋友、膽小、很容易緊張、個性消極的孩子容易吃虧。需要將孩子培養成樂觀、勇敢和自信的人,並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多交朋友,只有這樣,孩子被欺負的機率纔會減少。

培養孩子有一個強壯的身體,讓孩子增加力量和自信也是解決之道。

特別對於惡性的暴力的欺凌事件,逃避不是辦法,就應該打回去。埃倫·馬斯克接受《滾石》雜誌採訪時曾提到自己在15歲之前一直飽受校園霸凌之苦。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都是班上年紀最小的孩子,因爲我的生日剛好是在接受入學的最後一天,6月28日。 而且我發育很晚,所以我很多年來一直是班上年齡最小、體型也最小的孩子…… 學校裏的幫派會追捕我-真的是追捕!"

"我開始以牙還牙。”16 歲時身高飆到一米八三,爲他帶來了一些信心。而且,他放下愛讀的書本,開始學習反擊-空手道、柔道、摔跤。 當他和學校裏最大的惡霸打架時,他一拳就把他打倒了。那個惡霸再也沒有針對過他。

“這給了我一個教訓:與仗勢欺人者打架就不能手軟。你要對準着那惡棍的鼻子狠狠地來一拳。惡棍們找的是那些不會反擊的目標。如果你讓自己看起來不好惹並且對準他的鼻子狠狠來一拳,他當時可能會猛烈地還擊,但你再也不會被打第二次。”

孩子,你要選擇善良!

有時候我們的孩子也可能是那個霸凌者。家長可能會非常驚訝,自己那個可愛乖巧的孩子,怎麼可能對同學或者好朋友做出這樣的事件?

有本書,我覺得值得孩子們讀讀,有助於他們培養善良、美好的人性,懂得尊重和關愛他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