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標局」的標(標)字並不是錯別字,恰恰相反,「鏢局」的鏢字才是錯別字。在文獻史料中,保鏢一直是寫成「保標」的。如《清實錄乾隆朝實錄》載:「山東袞州鎮總兵索建功奏:客商雇覓保標之人,起程時將各保標人年貌籍貫、馬匹槍刀、並來往何處,一一驗實,記案,發給路照一紙,以備沿途查驗。」

為什麼要寫成「保標」而不是「保鏢」呢?因為「保標」這一行當跟「標兵」有關。標兵,即明代中後期由督、撫、鎮、道等統領的士兵。明末魏禧《兵跡》載:「臨清北路一帶有標兵,善騎射,用駿馬小箭,箭曰『雞眼』,馬曰『游龍』,往來飛馳,分毫命中。鉅賈大賈常募以護重貲,彼與俱,則豎紅標,故曰『標兵』,賊不敢伺。」這些脫離了兵營的游兵散勇,借著高強的武藝,為商客充任保標。也便是鏢師的來歷。

晚清世俗小說、武俠小說興起,將「保標」誤寫成了「保鏢」,以訛傳訛,以致大家最後都將「保標」「標局」「標客」之「標」,都寫了「鏢」。


#西安非遺#

首先肯定一點,標局不是錯別字,古代卻有在用。

先說下鏢局的由來。鏢局,最早的時候叫鏢行,說白了就是「受人錢財,保人免災」的行當,也就是憑藉過人的武功,專門為別人保護財物或人身安全的機構。古時候交通很不方便,客旅艱辛不說,還不安全,在這種情況下,保鏢行業應運而生。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鏢局承擔的工作越來越廣泛,業務已經不再局限於承接、保送一般私家財物,就連地方官上繳的餉銀也靠鏢局運送。由於鏢局同各地都有聯繫或設有分號,人們在生意中的一些匯款業務,也由鏢局承當。後來,看家護院、保護商號、票號、銀行等也來找鏢局幫忙,當年北洋政府大臣李鴻章的家宅,就是由中國十大鏢局之一的會友鏢局派人保護的。

原來古代分為信鏢、票鏢、銀鏢 、糧鏢、物鏢、人身鏢六種鏢,那自然跟錢有關的就是鏢局,而其他的就是標局。當然也沒有說很明確的劃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個只是通俗意義上的解釋。這樣就很明白啦,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