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493705830218.jpg

阅读心得:

因为谷崎润一郎的名字在书局闲逛时的我驻足在这本书前,书腰写著”谷崎润一郎犯罪小说杰作,首度中译!”,再加上书皮的设计有种低调的唯美感,米色底、偏金属质感的咖啡色字体及女性和服人型图样,再加上浮绘的白色线条带出颇有和风感的花纹。本文以收入《谷崎润一郎的犯罪小说》的四篇为主,此书出版是想介绍谷崎为开拓包含侦探小说在内的广义的推理怪奇、幻想式作品的第一人。在阅读完之后,对整本书的质感更是加分,虽然是很久以前发表过的作品,但这些犯罪题材著实都带有奇幻的原素有别于一般推理小说,四个故事都有特色,所以对于四个故事的犯罪情节依然有著鲜明感,就像书里一开始的导读里写著,谷崎的意图是聚焦于人生的某一断面。而谷崎写故事的手法,其实也蛮特别的,前后两个故事的奇幻风格比较重,而当中的两个故事”途中”、””风格较为叙事,”途中”的内文只有两个男主角的对话,一位侦探及一位貌似深爱老婆的男人,看侦探如何从合理的过去挖出不为人知的险恶,”我”则是藉著同学之间彼此怀疑偷窃犯是谁时,当所有不利的证据都指向本故事的主人翁时,他的嫌疑为这个故事在最后写下了一种似是而非的结论。

另两个故事为”柳汤事件”、"白昼鬼语”,”柳汤事件”的故事从主角本身及发生的遭遇都像附著了一种很不真实的黏腻感,例如提到主角喜欢触摸滑溜溜的物质,所以当他沉浸肮脏的浴场里时,反而升起一种快感,这篇故事从头到尾都像是因主角的幻想而显得离奇;而”白昼鬼语”的故事前面的内容反而比较像结果,而后面的内容才是整个发展的原因,开始于主角因自称有遗传性精神病的朋友园村一通电话,告诉他如何在看电影时因成功解读符号而发现一椿即将发生的谋杀案,因而开启主角与朋友一连串看似不平凡的经历,但当揭开所有谜底后,所有的不平凡消失无踪,有的只是比鬼还像鬼的人心。

小说里的文字,就像带著我进入一层一层的漩涡里,走进作者奇幻的局里,那里有别于一般世界的道德观标准,这也是我觉得谷崎能够发展这类型故事的方向,最奇幻的中心点其实就是人心的~难测。

 

 

段落摘要:

~我想,一定是因为那些闹哄哄移动著的行人、色彩、声响和光线,没有一个在我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仅仅如幻灯片一般朦胧流泄而逝,才让我有如此轻盈的感受…。

~假如偷朋友的东西和伤害彼此的友谊比起来,后者的罪孽更重,那么,不管我是不是小偷,都不应该种下会被朋友怀疑的种子。

~她的冷笑就像剃刀刀片发出的光。她本来一直朝下看,此时,眼睛突然向上大睁,我才首次看见那神秘的眼眸,就如黑曜石般又黑又大,又如宁静而满溢的水泉,蕴含深不见底的光芒。

~越想就越觉得一切都像迷雾梦幻,没有半点真实感;但就算是谜团,也未免太迷惑人,即便是梦幻,也过于梦幻了吧!

~固然有人被杀了,却没流一滴血,没打一场架,甚至,连些微的呻吟都没有听到。那场罪行,既神秘、又性感,宛如温柔的恋人絮语。我一点惊悚的感觉都没有,反而像是在欣赏一幅目眩神迷、色彩缤纷的绘画。『可怕的东西都很美,恶魔和上帝一样美。』

 

作者简介:

谷崎润一郎(1886-1965)

  日本文学大师。一八八六年七月廿四日生于东京日本桥。东京帝大国文科肄业,创办《新思潮》文学杂志,并以〈刺青〉、〈麒麟〉等短篇小说确立文坛地位。

  一九四九年时获得日本文化勋章,一九六〇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一九六四年获选全美艺术院荣誉会员。一九六五年因肾病去世。

  代表作品包括《春琴抄》、《痴人之爱》、《卍》、《细雪》、《疯癫老人日记》、《阴翳礼赞》等。晚年致力于《源氏物语》的现代语翻译。《细雪》获每日出版文化赏及朝日文化赏,《疯癫老人日记》获每日艺术大赏。

译者简介:

徐雪蓉

  政大东语系日文组毕业。辅大日研所硕士,比较文学博士班肄业。曾任教辅大日文系十年。编有《日语谚语.惯用句活用辞典》,译有《劝学》、《远野物语.拾遗》、《刺青:谷崎润一郎短篇小说精选集》(合译)、《芥川龙之介短篇选粹》(合译)、《日本的森林哲学——宗教与文化》(立绪)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