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前代 ROG Zephyrus 西风之神的先进设计,在导入第 8 代 Intel 处理器内在规格更为强化后,此系列产品也在今年分支的更细,除了犹如超跑先进规格并搭载 Max-Q GeForce GTX 1080 显卡的最高阶 GX501 外,同时登场的 Zephyrus M 系列,也在同样轻薄且同样拥有开阖式独特 AAS 散热技术的机身设计,不过改而搭载标准电压的 GTX 1070 显示晶片与 CPU,提供在价位与性能方面具备更平衡且具备有更多扩充性的产品选择。这次我们开箱的就是 ROG Zephyrus M GM501 西风之神 的最新改款版本,好奇到底这款薄型电竞笔电在此配置之下的表现是否依然强悍?请继续往下观看我们的测试报告。

检视相片
ROG Zephyrus M GM501

ROG Zephyrus M GM501 西风之神 开箱实测

打开盒装之前,先来看看 ROG Zephyrus M GM501 的重点规格:

检视相片

ROG Zephyrus M GM501 重点规格

· 型号:GM501GS
· 作业系统:Windows 10 Home
· 处理器:Intel Core i7-8750H
· 显示晶片:NVIDIA GeForce GTX1070 8GB GDDR5 VRAM
· 记忆体:16GB DDR4 2666MHz SDRAM(Dual-channel,最高 32GB)
· SSD / HDD:M.2 NVMe PCIe x4 512GB /  2.5 吋 1TB SSHD(5400 rpm)
· 显示器:15.6 吋 1,920 x 1,080 IPS 面板(144Hz、3ms、72% NTSC)
· 键盘:全尺寸背光、支援 Aura Sync、RGB 4 区、1.7mm 键程、具备 ROG 专用键
· 音效:搭载两具 3.5W 扬声器、阵列式麦克风
· 电源:230W 变压器、5.5 小时电池续航、55Wh 电池
· 网路:802.11ac 2×2 Wave 2 WLAN、Bluetooth 4.2
· I/O 连接埠:USB 3.1 Gen 2(Type-C)、USB 3.1 x 4、HDMI 2.0(4K/2K、60fps)、3.5mm 耳机麦克风孔、Kensington 防盗锁孔
· 尺寸重量:38.4 x 26.2 x 1.75 – 1.99cm、2.45kg
· 建议售价:NT$85900
· 官网连结

检视相片

盒装开箱

这次我们入手的版本是搭载 GTX 1070 标准电压显卡的 GM501GS。取出盒内的所有配件,可以看到除了精美的主机盒装还有配件盒以外,ROG 还贴心地赠送附上了专用的电竞背包:


除了可以容纳 15 吋笔电(GM501 自然是完全没问题),这款赠送的背包还具备相当多的隔层,十分实用:


盒装的部分,可以看到 ROG Zephyrus M 对应笔电双横发丝纹所设计的双材质盒装很有质感。盒装则是暗藏著许多帅气细节:

首先,我们第一眼发现的是配件盒装的印刷,会随著光线角度变色(其实内在的说明书包装也有):


主机盒装也很有质感,远远看还以为是哪台家用游戏主机呢: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好了,终于到开箱笔电盒装的时刻,一开盖就马上发现它很有巧思地,透过机构呈现超帅气犹如笔电飘浮抬起的设计 — 这也呼应了 AAS 散热技术,会透过开启笔电来展开底部机壳并抬起机身的设计。一整个让玩家能在开箱时就立即感受到开发团队的用心:

检视相片

取出笔电后,可以看到盒装底部有一个 REPUBLIC OF GAMERS 的神秘盒装:

这里面除了说明书等文件外,还有特别为玩家准备的 ROG 贴纸,还有…:

超帅气的 ROG 扣环:


另一个配件盒装则是装著变压器,还有随附的 ROG STRIX IMPACT 电竞滑鼠:

变压器本体约 627g 重;全部线组则为 797g,携带出门存在感还是相当大,不过尺寸倒并不大,还算好携带:


230W 的变压器,支援 100 ~ 240V 输入:

再来轮到轻薄美型的 ROG Zephyrus M GM501 笔电本体:

不免俗地也来量个重量:

未开机的时候,GM501 的 A 件笔电上盖的 Logo 感觉上就像是镜面反射的感觉。不同方向的发丝纹更是让质感大幅提升:

启动电源就会显示 ROG 的代表灯色(不得不说真的是帅到不行啊啊啊):

阖上笔电时,因为上盖内缩而露出的 C 件末端,则是巧妙地让笔电灯号无论在使用时或是阖上,都依然可以对笔电的状态一目了然:

个人觉得这个内缩的折线处理的非常美,还有配合笔电的发丝纹线条,给小编跑车导流翼设计的感觉 — 可别小看这个 V 型结构,根据官方的资讯,因为这样的设计将可提升 25% 的排热效果:

笔电盖起时的正面相当简洁,除了商标没看到太多标示。笔电本体在 C 件四边都有金边勾勒线条,给人十分稳重踏实但又不失奢华感的感觉:

GM501 笔电前缘最薄处达到 19.9mm,虽然没有 GX501 的 16.9mm 那么薄型,但也因此可以在搭载 512GB SSD 的同时,还内建了 1TB 的 2.5 吋硬碟。原厂标榜 GM501 是世界最薄搭载 GTX1070P 显卡的点镜笔电,也因此,必须针对散热导入许多相关技术来达成稳定的使用表现:
转到背面可以看到两个相当大的散热孔:

正中央有著 Zephyrus 的标示:


笔电右侧的 I/O 埠相当简洁,分别提供了支援 Thunderbolt 3 的 USB-C 与一个 USB TypeA 3.0 与防盗锁孔:

转到拥挤不少的正对面(左侧),由左到右排序的话分别为充电孔、HDMI 2.0(支援 4K/2K、60fps)、USB TypeA 3.0 x 3 与 3.5mm 耳机/麦克风孔:

打开上盖与开机的时刻终于来到:

每次开盖,都是 ROG Zephyrus M GM501 独特的 AAS 开阖式散热设计的「炫耀」时刻。搭配由休眠唤醒笔电的话,真的很有跑车启动的感觉:

透过独特笔电「E 件」的开阖式底盖转轴设计,ROG Zephyrus M GM501 在打开上盖萤幕使用时,也同时会抬起整台笔电,在具备延展性的金属 E 件被顶起后,将可让底部的风扇可以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在笔电风扇高速运行时,可以感受到这两侧有明显的热风排出,红色灯号更是呼应了这样的设计:

萤幕转轴可开启的最大角度:

左右各有 4 埠 TypeA USB,靠近使用者的其中一组还具备快充闪电标示,可说是在连接埠上拥有相当完备的配置,应该可以尽可能减少额外外接 Hub 的麻烦:

萤幕的边框宽度虽并非主打的项目,但萤幕本身的亮度以及可视角表现都不错 — 当然最大重点还是在于支援 G-Sync,且具备 144Hz 更新率、3ms 反应速度萤幕在游戏上的表现,这点我们稍后再展示给大家看。除此之外,这个萤幕还支援 100% sRGB 色域与 72% NTSC,相信也很足以应付文书与修图的需求了:

这片 15.6 吋的萤幕,搭载的是 FHD(1,920 x 1,080)的 IPS 面板,而除了面板本身也很适合影音使用外,它采用 Smart AMP 技术的内建双 3.5W 的扬声器,在我们实测之中也提供了很不错的声音表现,音量相当大且音质不错:

位在机身底部两侧的扬声器,表现令人惊艳:

与官方称之为「开拓者」的 GX501 激进地在键盘上端最大化进风口的做法不同,GM501 提供了笔电常见的中置「全尺寸」键盘,顶端也保留了适当的进风口设计,可以让消费者更简单就能上手使用:

因为中置键盘的关系,触控板也回到了正常的位置。底部有著左右键的预留触控位置,整体触控区范围还算够用,玻璃纤维覆盖著表面则是提供了很好的手感:

既然定位为电竞笔电,支援 Aura Sync 与 RGB 4 区的背光键盘肯定不能少。键盘打起来的手感也相当好,1.7mm 的键程十分适中顺手:

键盘的显示方式可以透过专用 Aura Sync 介面来调整:

孤岛式的键盘具备 1.7mm 键程,并且在常用的 WASD 键提供了不同的配色(W 还有定位凸点,手感很赞)。键盘打起来十分顺手,游戏必备的全键防鬼机能也有提供,虽然后面会提供游戏体验的影片,基本上小编在玩时常键盘打架的赛车游戏的时候,没有遇到任何状况(除了跑错路线撞车以外),这的确是专注于游戏体验的电竞笔电:

空白键有著宽度落差的设计:

长度为 91.5mm、宽度分别为 17.9 ~ 21.9mm:

前几段提过的灯号,在开盖之后依然可以在 C 件顶端看到,可以快速掌握笔电的状况:

右上角有著独立且十分显眼的电源钮:

左侧上排则有著独立的功能按钮: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按下 ROG 按钮,会唤出 GAMING CENTER 功能页,在这里可以掌握电脑一切关于游戏相关的数据与功能设定:
ROG GAMING CENTER 介面:
这里可以切换独显 / 内显模式(需重新开机):

也能解除特定按钮与触控板的输入功能:

也可以在功能中改变预设的显示设定:

GameFirst V 则是可以针对使用情境来优化网路效能,提供更顺畅的连线游戏体验:

针对音效也有 SONIC STUDIO III 可以提供客制设定:

虽说在 GAMING CENTER 也可以切换风扇模式,但键盘上也有提供独立的按钮,可以在增压 / 宁静 / 平衡模式之间切换:

增压模式风扇声的确会比较明显些,但为了更好的效能体验其实这也是必要的啰: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笔电底部的 D 件,包含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可以随萤幕角度打开的开阖式 E 件的构造。
我们也趁此机会拆机检视了一下 GM501 的扩充性如何:

底部构造相当简洁,左右两侧的前端都有音量表现令人惊艳的内建 3.5W 立体声喇叭开孔:

即便具备了开阖式散热机制,ROG 还是对能开的散热孔都没有放过,在左右斜角的侧边,还拥有两个侧开的散热口,这也难怪原厂会宣称在散热空间与降温效率上,还有 20% 的增加,并提升了 32% 的空气流量,这应该都归功于开发团队极尽所能地为 ROG Zephyrus M GM501 西风之神逼出更好散热的努力:

简单松开底部中央左右两侧的四颗十字螺丝,很快地我们就见到了这个 AAS 散热技术独特开阖式 E 件底下的样貌(虽然还有费一点劲研究怎么把金属底板拆下 XD):

两颗 12V 风扇也出来见客了:

然而这个风扇其实不仅仅是提供散热而已,针对积尘可能影响散热效率的问题,开发团队也导入了防尘案热通道的独家设计,据称将会让灰尘与头发等杂物,可以透过防尘通道排出,比较不用担心日后必须大拆解来清理的问题: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为了更进一步地带大家深入了解 ROG Zephyrus M GM501 的更多细节与扩充能力,更接近内部的拆解自然是免不了的。这就是移除了 D、E 件的笔电内部完整零件照:

从这些横跨两侧的导热机制看来,开发团队的确为了这款电竞笔电的散热煞费心思,其实看起来也莫名帅气(?):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原厂也有与我们分享了许多散热机制提升的秘密,包括在扇叶设计的部分透过减薄 33% 提升了 15% 的气流量。另一方面 ROG Zephyrus M 还采用了 0.1mm 的散热鳍片(以往为 0.2mm),也因此加强了此部分约 7%的气流量,散热的面积也增加了 16%。这些都是无法被轻易发现的技术细节:


扩充表现方面,可以看到预载的 16GB DDR4 2666MHz SDRAM 还预留了一个扩充空间,因此使用者最高可以加大到 32GB 的记忆体。未来如果觉得记忆体不太够用了,也不用担心没得升级:

电池为不可拆换的设计,规格标示著 55Wh、3,605mAh (TYP) / 3,500mAh (MIN):

储存空间方面则是采用了 M.2 NVMe PCIe x4 512GB 与 2.5 吋 1TB SSHD(5400 rpm)的组合,基本上在大容量与速度上有著优异的平衡表现:

看到各个元件没有外壳包著的样貌。下图为右扬声器的元件:

开阖式散热机制的固定转轴:

GM501 拥有最高 802.11ac 的无线网路连线能力,采用的是 Intel Wireless-AC 9560 网卡: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软体与效能测试

除了完全为玩家著想,超丰富功能的 ROG 游戏中心。系统功能方面,搭载 Windows 10 Home作业系统的 ROG Zephyrus M GM501,还具备有一些贴心的功能:
像是针对电池,就有更进阶的保养机能,以软体功能来尽可能延长内建电池的寿命:

且预载了不少官方专属的应用: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ROG Zephyrus M GM501 采用的是第 8 代 Intel Core i7 六核心处理器,具备 12 执行绪,基频为 2.20Ghz,最大超频可达 4.10GHz。除 CPU 为标准电压版本外,连 NVIDIA GeForce GTX1070 8GB GDDR5 VRAM 显卡也是标准行动版本,提供绝佳的性能表现: 


CPU-Z 与 GPU-Z 的资讯如下: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来到 3D Mark 效能测试的部分,基本上 Fire Strike 的几项测试,都具备有高阶电竞游戏笔电的水平:



Time Spy 的表现也是处于 3D Mark 游戏笔电中前段班的好成绩: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PCMARK 8 则是在 Home Accelerate 得到了 4902 的分数:

Home Conventional 也有 4941 分的表现,都表现不俗: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续航表现的部分并非这种高效能电竞笔电的强项,在 PCMARK 8 的续航测试中,GM501 独显模式缴出了 1 小时的表现(独显摧残,真是苦了电池了 XD):
别担心,因为 GM501 还具备有切换为内显来增加续航的功能。我们重开机切换到内显模式续航就有了显著的提升,获得了 1 小时又 56 分钟的分数。所以出门在外若是希望得到最高电力续航的话,记得先切到内显模式来使用唷!不过个人认为,保险起见还是带著变压器吧: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既然键盘上有贴著 VR READY 的图示,自然不可错过 VRMark 的测试。分数方面获得了 Super 级别的 8123 分,果然很适合用在虚拟实境的体验用途:

检视相片

储存效能的部分,512GB SSD 的部分在 ATTO Disk Benchmark 获得了最高读取 2,625MB/s;最高写入则有 1,664MB/s 的表现:

AS SSD Benchmark 的总分高达 3,408,Copy-BenchMark  成绩也很不错,随机存取的总分则也有 3,618 的数字,效能虽不能算是完全顶天,但也具备极为强悍的实力:

Compression Benchmark 的表现如下: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游戏体验实测

检视相片


既然测的是电竞游戏笔电,当然要好好享受玩游戏的快感。这次实测的游戏有不少,整体而言拿来玩 PUBG(没)吃(到)鸡的效能真的不错,常常看到破 100fps 的表现,玩起来非常顺畅没延迟,画面也十分漂亮(毕竟都开最高效能了)。《赛车计划》在 144Hz 的支援之下,游玩起来相当顺畅,效能也能开高,玩起来超畅快!

游戏体验的部分自然少不了找几个支援 144Hz 更新率的 3D 游戏来玩玩:

搭配盒装提供的 ROG STRIX IMPACT 电竞滑鼠(ROG Logo 竟然也能变色!配件真的给的不错),也十分贴心地让刚入门电竞的朋友,不用付出额外的费用添购电竞滑鼠产品,马上体验游戏的最大乐趣:

针对游戏体验的部分,可以参考我们的录影片段 — 打起游戏来真的很畅快,比起小编效能低落的笔电,这种几乎什么游戏都可以跑的顺畅的感觉真的很爽(真不想把产品还回去了 XD):

检视相片
检视相片

结语

检视相片


延续 ROG Zephyrus 西风之神所拥有的各项创新技术,具备更进化并考量大多数玩家需要且价位更为亲民些的 ROG Zephyrus M GM501,真的是一款兼具效能、音效表现、储存空间、薄型、美型的电竞游戏笔电。除了各项追求极致的技术细节,更贴心的是,就连购入后需要的携带需求(专用背包)与游戏周边(滑鼠)都帮你准备好了。内建搭载的全尺寸 4 区 RGB 背光键盘,更是不负其西风之神的名号,十分适合游戏使用。

除了名符其实的 GAME READY 外,它 VR READY 认证也代表足以应付虚拟头戴装置的使用。所以无论是现阶段的工作 / 游戏需求,或者是更进化世代的虚拟实境体验都能全力帮你达成。真心推荐给各位重视轻薄表现,但又需要其具备强大效能实力应付所有需求的读者朋友。

ROG Zephyrus M GM501 哪里买?

检视相片


有兴趣购买的朋友结合轻薄、强大散热与效能于一身的 ROG Zephyrus M GM501 的朋友,可以参考官网购买页面,现在还有推出指定机种首年完美保固,只要注册登录即可享有,详情请见官方页面

看更多 电脑王阿达 的相关文章:

Samsung Galaxy Note 9 厉害登场,远端遥控「笔」以前更出色
LINE桌机版 5.9.0 更新: 支援付费表情贴、新增检举按钮

来源出处:电脑王阿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