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為了清貨過冬,開發商開始使出渾身解數,各種折扣誘餌頻頻拋出,掀起了降價狂潮。

不僅首付分期重出江湖,還有買房送精裝、送車位、甚至送豪車。

只要你敢買,開發商就敢「虧本賣」,只要你敢買,後期不漲開發商還回購,低買進高回購保增值,完完全全把購房者的痛點都包圓了。

這一場驟起的降價狂歡,我們要不要帶上現金赴宴抄底?

1.人狠話不多,直接降。

降價鉅惠xx折是我們比較常見的,傳統的開發商都喜歡用「少點套路多點真誠」的形式:直接降、打折扣。

1)品牌房企啟動全國多盤聯動鉅惠

黃金周後,萬科、恆大、碧桂園、金地等多家房企在全國範圍推出了打折計劃。比如北京萬科拋出「28盤聯動鉅惠」、恆大推出「無理由退房3週年,每盤每日十套特惠房」等活動。

2)一口價特價房

這個也是全國多樓盤常規降價招數,在售樓部邊上立一塊展板,上面展示特價房源或者一口價房源,限時優惠,數量有限,營造緊張的氣氛。

促銷名目也是各種各樣:雙十一特惠價、內部團購專場、老帶新特別折扣等等。

3)低首付

從銀十起,全國不少城市又掀起一股首付分期的熱潮。

南京浦口區的保利雲禧項目,在開盤前推出「一成首付」優惠活動。

實際就是降低上車門檻,本來應該首付30%,可以先付10%,在開發商規定幾個月至幾年之內,把另外20%的首付分期付清。

2.利用佔便宜心理,各種送

前面的打折還不夠刺激,在樓市非常時期就得上非常手段,這不,還有很多開發商,抓住客戶佔便宜喜恩惠的心理,買房啥都敢送。

今年降價不送禮啊,送禮就送豪禮,一改以往送家電的小打小鬧,直接買房就送精裝修、車位甚至豪車,看似貼錢買賣,足足賺夠了吆喝。

1)送車位

不久以前,行情好時,買房必須捆綁車位;行情不好,買房還倒貼車位,動輒十幾萬的優惠讓不少購房者摩拳擦掌。

2)送車

送車位有它的侷限性,畢竟有些客戶還沒有車,變現能力也稍弱。

於是,繼廣州某樓盤買房送瑪莎拉蒂之後,上海、北京等地也紛紛推出買房送豪車活動。

11月中,上海寶山招商雍和府買房就送一輛賓士smart或A級轎車,如果不要車可以折現,直接抵22萬房款。

送車位你沒有車?那我直接就送車吧。

這豪氣和王思聰抽手機殼送匹配手機有得一拼,雖然不久就被叫停了,但光噱頭帶來的宣傳力度就給項目省了不少營銷費用,還實現了大批客流和成交,可以說是降價潮的第二贏家了。

3.善用看漲預期,回購託底

而第一贏家要數廣東的福晟錢隆華府,託底回購是全國第一例!

推出了「若漲幅不夠,無條件回購」+低首付+三年免息,而且入住不影響回購的無敵託底營銷策略。

什麼意思?

相當於客戶買了福晟的房子,如果後期沒漲,開發商回購,客戶至少可以賺溢價6500元/㎡,溢價幅度達40%。

如果後期漲了,那溢價就更高了。

你就放心買,後期放心住,我來給你兜底,漲跌你都不會虧。

更深層的意思是,我都敢兜底,你還怕房價不漲嗎?

甚至還簽《回購協議》,彷彿嚴格堵死將來開發商「甩鍋、不認賬」這條路,可以上榜2018年感動中國良心賣家了。

這個無敵託底回購政策,有擾亂市場之嫌,曇花一現便被勒令終止了。

如此兇猛的降價,開發商忍痛割肉,按理會刺激一部分購房者,實現以價換量。

但實際上,購房者觀望情緒更濃厚了,金九銀十變銅九鐵十。

據中國證券網報道,相關數據顯示:10月份,大部分熱點城市成交面積下行,合計成交 1448 萬平方米,環比下降 11%。深圳、青島、杭州、大連四地銷售面積環比下降超過四成;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和重慶等地成交面積環比跌幅均超過10%。其中,杭州市區10月總計成交商品房 7790套,為近20個月以來成交新低,商品房成交量創下近 6 年來同期最差成績。

整個市場寒冬凜冽,開發商的花式降價,無非是為了回款奔走,有現金流才能「活下去」。

一方面,是之前行情上行時,廣大房企瘋狂擴張,發債、加槓桿高價拿地下,債務陸續到期,還債壓力巨大。

而另一邊,則是不斷收緊的融資環境和不斷加大的融資壓力雙重發力。

現在整個國家都在去槓桿,銀行的錢只進難出,房企難以重拾以前十個鍋九個蓋,或舊債新還的把戲了。

而且,今年房企的融資壓力明顯大於去年,1-9月銷售金額TOP50的房企融資成本同比去年平均提升了1個百分點,融資金額同比去年則收窄了近三成。

近期多家房企密集發債融資,比如,陽光城等民資房企融資年化利率為8%甚至超過10%,中國恆大附屬公司景程有限公司發行的優先票據,最高融資成本達13.75%。

巨大的融資成本也側面體現了,房企頂上正在被融資壓力的烏雲籠罩著,而且烏雲正在慢慢集聚,隨時會激起電閃雷鳴。

迫於生存壓力,開發商只能「壯士割腕」,實打實折扣也好,噱頭營銷也罷,目的明確:快速出貨,快速迴流。

大頻大幅降價,對我們普通購房者來說是比較有利的,開發商擠出虛高泡沫,房子性價比更高;而且賣方市場轉變成買方市場,房源選擇性會更廣。

但是,天降餡餅也不能迷失,警惕這些餡餅的背後是不是藏著「魚鉤」。

知名房企多盤聯動:噱頭是夠大,但是這幾乎是名企的大節點都通用的折扣,比如恆大,首開常常8折,現在多盤聯動折扣實際上就是毛毛雨。

一口價房源:通常都是戶型朝向不好,頂層、一樓的邊角料;

首付分期:其實就是降低了門檻,但是首付還是要短期支付,短期內你是否具備償還首付+房貸的能力?

買房送車送車位:送的車或者車位是使用權還是所有權?是不是把這些大禮的錢加在了別處?送的大禮是否限定戶型?該戶型的價格是否高於其他戶型?

降標準或者送精裝:沒送的時候,房企為了利潤都會降標交付,導致維權潮起。如果在此基礎上再降標或者送精裝,房企利潤進一步被壓縮,將來交付質量你是否敢接?

還有託底回購:五年後的承諾太遠了,如果這個開發商破產或跑路呢?並且,就算開放商遵守承諾回購房產,開發商也是賺的,相當於他向你借錢,五年後連本帶利還給你,換算下來年利率僅有7.9%。

不要光盯著你的利,某些開發商貪的是你的本。

開發商的花式營銷讓人眼花繚亂,似乎撿了個大便宜,不買就是過錯,更是錯過……

不!清醒點!

單盤的「壯士割腕」,不過是在投石問路,對樓市的行情不斷探底下調,試一下溫就給一個應激反應,再試一下溫再反應。

但是,無法對寒冬樓市力挽狂瀾,整個大趨勢還會持續下行,如果外界大環境還未改善,樓市冰封期還會不斷延長。

即使再大手筆的降價,也沒聽說過開發商因降價而破產,破產的原因只有一個:資金鏈斷了。

而作為個體的我們,現金流也同樣重要,手上的錢一旦被套牢,即使房價折半你也騰不出錢,更何況,急下手面臨的可能不是抄底,而是接盤。

真正可以出手的,一定是剔除這些花式營銷後,真正剩下的價格與價值之間的衡量。

而且,如果你的購房需求不甚迫切,如果不是遇到超筍盤,請等一等,抄底的時機仍未成熟。

總之,不要被從業人員蠅頭小利誘惑,也不要在市場紛亂的信息中迷失,備好現金,靜待時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