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汞污染1950年代曾在日本引发严重的水俣病。

记者胡顺惠/综合报导

环保署推动「2020年含汞产品淘汰计划」,将全面淘汰或严格控管生活中含汞物品,如血压计、压力表、湿度计、气压表及含汞灯具。虽然我国非联合国汞水俣公约的缔约国,但仍积极配合国际作法,同时重视汞污染所延伸的问题,如水俣病(有机水银中毒),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据环保署资料显示,我国电池、普通照明用途紧凑型萤光灯、普通照明用途直管型萤光灯、化妆品、农药、生物杀虫剂、局部抗菌剂及温度计等已符合公约约范;另外,2020年要淘汰含汞产品包含开关及继电器、普通照明用途高压汞灯、冷阴极萤光灯、外置电极萤光灯、血压计、压力表、湿度计、气压表。

▲量血压,血压,血压计。(图/记者严云岑摄)

▲大部分医院已经淘汰传统水银血压计。(示意图/记者严云岑摄)

环保署毒物及化学物质局局长谢燕儒指出,淘汰计划主要是要配合2017年联合国所签订的汞水俣公约,要求各国要将日常生活中9类含汞产品,于2020年淘汰,虽然我国并非缔约国,但配合国际作法,从2017年开始管制钮扣型电池汞含量,每年减少约179公斤的汞流入环境中。

据了解,汞污染曾经引发严重的水俣(同音「雨」)病,日本九州水俣市1950年代左右,在海面上发现成群死鱼、海鸟尸体,许多猫只出现不寻常现象,走路颠颠跌跌,甚至发足狂奔,当地居民称「猫舞蹈病」,到了1953年投海自杀的猫总数达5万多只,后续连狗、猪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形。

▲▼冷阴极萤光灯。(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冷阴极萤光灯也在2020年要淘汰含汞产品之列。(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种种怪异现象,在当地民众心中仍无解,直到1956年4月21日,这种现象也出现在人类身上,小女孩田中静子是第一位罹病病患,被送至窒素公司附属医院,病况急速恶化,一个月后双眼失明,全身性痉挛,不久死亡。

医师细川一发现,病患一开始只是口齿不清,走路不稳,最后高声大叫而死,认为事态严重,正式向官方提出正式报告,最终日本学者在1956年8月在水俣湾海水中有污染物质,研究人员侦察的矛头指向窒素公司,这种怪病被称为「水俣奇病」。

后续世界各国都相关关注这个疾病,美国2013年10月10日在水俣市举行会议开幕式,签订《水俣公约》(the Minamata Convention on Mercury),要求缔约国自2020年起,禁止生产及进出口含汞产品,规定2020年后禁止生产及进出口含汞量超过5毫克的普通照明用途的萤光灯。

2006年水俣病50周年时,日本民众悼念当年死者。(图/CFP)

▲水俣病50周年时,日本民众悼念当年死者。(图/CFP)

相关文章